元代忽必烈征日战争对历史的影响

2010-08-15 00:46李建钢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幕府战争朝鲜

李建钢

(宝鸡文理学院历史系 陕西 宝鸡 721013)

1274年(元至元十一年,日本龟山天皇文永十一年)和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日本后宇多天皇弘安四年),元世祖忽必烈在几次遣使要求日本称臣未果的情况下发动了两次对日本的侵略战争,中国史籍上称为忽必烈的两次征日,日本史籍上称为“文永之役”和“弘安之役”,由于诸多的主、客观原因元军惨败。忽必烈征日战争是中日军队继唐代白村江战役后的第二次直接交锋,也是日本在古代史上遭受的唯一一次大规模外敌入侵,因而对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对中国和朝鲜造成的影响

忽必烈在征日战争失败后,认识到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其内部存在着许多问题,因而他及时终止了第三次征日的准备工作,元军从此基本上停止了大规模的对外作战,蒙古人从“马上治天下”变成了“马下治天下”,以猛烈的战争维持统治的粗放式管理手段被以推行制度进行统治的精细化管理手段所代替,蒙古统治集团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夫争国家者,取者土地人民而已”、“保守新附城壁,使百姓安业力农”。忽必烈修建城市、庙宇,制定法典、改革财政、推行教化、重用儒臣,推行一系化“汉法”措施,元代开始向全国安定的局面过渡。

忽必烈的征日战争改变了中国人的日本观,在中国人心目中弱小、贫困、文化气息差的日本居然打败了横扫天下的元军,这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对日本人的赞赏可以从南宋遗民郑思肖以极其兴奋的心情写下的《元鞑攻日本败北歌》中看到。这也可能是元代对日本贸易始终采取十分宽大政策的原因。整个元代,日船往来几乎年年不绝,为历代日本商船来华贸易最为繁盛的时代,日船上不但装有各式各样的货物,而且搭载了日本的文人和僧侣,回日本时又搭载了中国去日的文人和僧侣,文化的广泛交流一直也未停顿过。中国文人和僧侣到日本,或去传播佛学和儒学,或去汲取日本文化,或去逃避战乱,著名的人物有一山一宁、清拙正澄、明极楚俊、竺仙梵仙等人,他们都受到了日本上下各阶层的尊重和信赖,对日本文学、书法、绘画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日本到中国寻求知识的人群中多为僧侣,他们被称为“入元僧”,在史籍上留下姓名的有二百二十余人,著名的有雪村友梅、龙山德见、中岩圆月、铁舟德济等人,由他们传入日本的不仅有大量佛经、经史、诗文等典籍,还有中国禅林和文士的风气和生活方式。

对朝鲜而言,由于在忽必烈征日战争中充当了战略基地的角色,使朝鲜完全丧失了独立地位,此时的朝鲜王朝——高丽王朝变成了元的征东行省,高丽王变成了行省丞相。忽必烈征日战争后日本人对朝鲜非常痛恨,镰仓幕府先后发布二次讨伐令,准备对朝鲜进行征伐,最终虽未实施,但集结在九州一带的武士及浪人,开始有计划的对朝鲜乃至中国辽东、山东半岛进行劫掠,参加劫掠的日本人人数多,劫掠次数频繁,并逐渐波及到中国南部海岸,这就是倭寇的始端,以后演变成了长达数百年的“倭患”之痛。

二、对日本造成的影响

首先是造成了御家人制的动摇。御家人是指履行了一定手续,归附于幕府将军的武士们。所谓的御家人制,是指将军和御家人之间建立在封建道德基础上的权利和义务,御家人要对将军“忠”,无条件服从将军的领导,要负担将军指派的军役和公役。将军要对御家人“信”,要保证誓死效忠的御家人始终拥有世袭领地,而且要根据战功大小,分给新的土地和财富。

御家人制是镰仓幕府取得统治权和维持统治的基础。抗元战争后,由于抵抗的是外敌没有得到新的土地和财富,幕府将军又不愿拿出自己财物,使参加战争的众多御家人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赐,御家人蒙受了沉重的军事和经济负担,有些御家人为了弥补亏空,丧失了世袭领地,有些御家人为了弥补战争损失,在加紧侵占公有领地的同时,拒绝交纳赋税并加重对农民的剥削,这样加剧了领主、地头、农民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的矛盾直接威胁着社会秩序的稳定。

其次抗元战争前镰仓幕府第八任执权北条时宗已经基本上控制了幕府权力,抗元战争中北条时宗统帅有方,指挥得当,战后其威望达到顶点。北条时宗还利用抗元战争将嫡系亲属派往各地担任守护一职,到镰仓时代末期,北条氏占全国守护的人数已占到守护总数的50%。这样使执权与幕府将军和其他地方守护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1285年发生了北条时宗岳父安达素盛和幕府权臣平赖纲之间争斗的“霜月骚动”,受株连的御家人有500余人,使御家人对幕府的不满更加强烈。

第三,抗元战争前日本的军队以将军为总领,御家人以各自家族组成军队。抗元战争中由于扩大军队的需要,幕府招募了大量御家人的庶子参军,打破了由御家人嫡长子一族组成军事单位的制度,使幕府的军事编制发生了根本变化,幕府维持统治稳定的重要基础发生了动摇。

日本此时的军队构成虽然组织比较牢固,不易溃散但队伍各自为战,指挥不统一,偏重于一骑对一骑,一兵对一兵的单打独斗(称为“一骑付”或“一骑打”),战斗过程中指挥不快捷,基本上无战术可言,容易陷入混乱和无组织的战斗状况中。抗元战争后,日本人汲取了元军的作战方式,作战思想得到了提升,改变了过去战争中单打独斗的方式,战法开始向集团式作战演进,也开始使用各种战斗火器,从而使日本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第四,镰仓幕府内部的矛盾,给了京都的天皇和贵族重振皇威的绝好时机。1318年即位的后醍醐天皇主张以“君主之德”治天下,先后策动了“正中之变”和“元弘之乱”两次意在推翻镰仓幕府的活动,虽然两次活动都失败了,但其活动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们轻视皇室的思想,不但给了皇族、贵族希望而且促使了地方守护大名及各地倒幕势力的兴起,1333年5月,镰仓被攻陷,镰仓幕府彻底灭亡。

此外,被日本人俘虏的几千名元军中有各种各样的技术工人和专门人才,这些人留在日本,使日本的造炮、造箭、冶铁、造船等等各种技艺和天文、地理等专门知识有了长足的进步。

可以看到,忽必烈征日对日本历史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促使了日本社会各种矛盾的激化,加速了镰仓幕府的灭亡。战争所带来的人类各民族间的交流有时是非常巨大的,忽必烈的征日战争对中、日、朝三国的历史进程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军事乃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忽必烈征日战争对中国史、朝鲜史和中、日、朝关系同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

2.(明)宋濂.《元史》.中华书局,1999.10

3.王金林.《简明日本古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12

4.(日)井上清.《日本历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74.10

5.(日)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1980.4

6.赵建民,刘予苇.《日本通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8

猜你喜欢
幕府战争朝鲜
毕沅幕府与清中叶骈文复兴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THROUGHOUT THE SPREAD OF NEO-CONFUCIANISM TO SEE JAPANESE’S WISDOM
被风吹“偏”的战争
制度: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
朝鲜国庆"轻松"阅兵显自信
他们的战争
沈明臣在胡宗宪幕府中活动研究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
朝鲜平静度过“金正恩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