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不愈合23例分析

2010-08-15 00:52朱献忠康久杰饶敦亮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26期
关键词:锁钉交锁骨干

朱献忠,康久杰,饶敦亮,徐 伟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苏邳州 221300)

股骨干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的严重下肢骨折,尤其多见于青壮年。其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及膝关节功能受限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本院2003年1月~2008年6月共收治股骨骨折不愈合患者23例,经采用交锁髓内钉加植骨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17~49岁,平均31岁。左侧13例,右侧10例。骨折不愈合部位:股骨上段16例,股骨中下段7例,严重粉碎性骨折9例。伤后至本次手术时间12~20个月,平均15个月。23例患者中,向内成角畸形4例,向外成角畸形9例,骨缺损3例,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功能受限。具体骨折固定方法及不愈合原因如下:钢板内固定失败9例,梅花针折断5例,内固定物过短3例,骨质缺损3例,螺丝钉断裂或松动2例,外支架固定不稳固1例。

1.2 手术方法

原切口进入骨折处,尽量减少剥离骨折端周围软组织和骨膜,以减少骨折端骨缺血坏死。去除原有内固定,切除骨折处瘢痕组织及硬化的骨折端,扩大髓腔。扩髓时应从小直径的髓腔锉开始,逐次1 mm直径递增,直至扩髓时稍有阻力,选择比髓腔扩大器细1 mm的合适长度髓内钉,顺行旋入髓腔远端,安装瞄准器,锁钉由远及近逐个锁定,以静力固定方式固定骨折端,自体髂骨(18例)和人工骨(5例)断端植骨,同时对术前膝关节屈曲<70°的患者予以伸膝装置松解。术后48 h伤肢在CPM辅助下行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采用KSS评分[1]标准评定。

2 结果

23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复查X线片,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出院后每4周复查1次至骨折愈合,功能锻炼随骨折愈合程度逐渐增加。2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3个月,平均10.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时间5~8个月,平均7.3个月。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术前 10°~80°,术后 40°~120°,平均增加37°。膝关节功能评分:72~100分,平均92.3分,优16例,良 7例。术前膝关节活动度10°~30°的3例患者,随访时仍存在20°~40°的屈曲障碍,6例在行走时膝关节疼痛感,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和从事轻工作。无骨折畸形愈合、不愈合及髓内钉断裂等并发症。

3 讨论

3.1 骨折不愈合原因

影响骨折不愈合的因素有全身因素,也有局部因素、患者因素,也与治疗有关。分析本组患者,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手术内固定失败,本组钢板内固定失败9例,其中钢板折断7例,扭曲2例,梅花针折断5例,致使骨折处仍受到剪力和旋转力的影响,干扰骨痂生长。内固定物过短5例,本组有梅花针长度不够3例,远端较短,最短仅超过骨折线4 cm,钢板2例,远端仅固定2根螺钉;骨折严重粉碎使用钢板螺丝钉固定,导致固定不牢固(2例)。②切开复位时,软组织和骨膜剥离较多,影响局部血供。③术后功能锻炼方法不恰当或过早。④清创时去除了过多的碎骨片,造成骨质缺损。本组资料显示,造成骨质不愈合的主要原因是手术适应证和内固定方法使用不当(13/23),包括内固定物的种类、大小、长度,骨折复位摘除较多的骨折碎片。23例中,有9例因适应证选择不当,如严重粉碎性骨折选用钢板螺丝钉固定,骨折线远端仅固定2枚螺钉,固定不牢固,断端产生剪力影响愈合;采用外固定支架,锁孔太靠近骨折线,固定不牢使骨折端产生应力;梅花针过细,固定力度不强,易发生断针。此外,术后不恰当的功能锻炼也是导致骨折不愈合的原因之一。因此,严格按照医嘱循序渐进进行,特别在膝关节功能未完全恢复时,避免过早负重和过度活动。本组有5例因过度活动导致断钉、螺钉松动、钢板折断和折弯。

3.2 交锁髓内钉的优点

近年来,通过对交锁髓内钉设计的改进和手术技术的完善,交锁髓内钉已经成为治疗长骨复杂骨折的首选方法。交锁髓内钉疗效和优点已被广泛认可[2-3]。Terisesen T[4]认为髓内钉通过中轴线弹性固定可使骨折断端均匀地承受轴向压力,提高抗折弯、抗旋转的能力,避免剪、扭等有害应力,最大限度地克服因偏心固定产生的应力遍挡效应。交锁髓内钉还通过增加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使患肢可以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在促进骨折愈合的同时,减少了周围关节僵直和肌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这对于股骨骨折并发不愈合的患者极为重要,因为长时间固定导致的受伸膝装置粘连,膝关节屈曲受限,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本组患者早期予以膝关节屈曲锻炼,效果理想。同时髓内钉手术更加贴合了“BO”的概念,保持了骨膜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及其软组织的血供,将骨折局部医源性的破坏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采取“间接复位”技术,借助完整的软组织绞链完成复位并维持复位,复位主要是恢复骨干长度、轴线和无旋转,而不强求以破坏局部血运的解剖复位[5]。结合使用,笔者认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不愈合有如下优点:①交锁髓内钉的手术适应证广泛,可以用于各种长骨干骨折,尤其适用于骨缺损或不愈合后导致的骨短缩植骨。②固定骨折时采用闭合扩髓、植骨,最大程度地保护骨折端的血供。③力臂比钢板长,作用力分散在整个股骨干的中轴上,经髓内钉两端的锁钉使骨折的骨干从上至下形成一体,对肢体生物力学干扰少。④上下端锁钉后,可防止缩短和旋转,既能有效固定又能早期活动,可有效预防关节僵硬或粘连。⑤联合行骨折截骨矫形。⑥手术同时行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本组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不愈合23例,无一例发生再不愈合,也说明了这一点。

3.3 交锁髓内钉手术要点

交锁髓内钉适应于股骨小粗隆以下至膝关节9 cm间隙以上的各类骨折,以股骨中段横型骨折、短斜型骨折为最佳。操作中明确“T”型固定杆尖端与髓内钉接触。在定位固定杆入点时,要避免臀部组织对瞄准杆过度挤压,以防入点位置偏差而导致锁钉难以锁入锁孔。固定杆尖端一定要穿透骨皮质并与髓内针紧密接触,有环齿的固定杆钻头套筒要紧贴股骨前面,并敲击使其与骨固定,这样钻孔时不会滑动,钻透后用一细克式针探查确认在髓内钉上,方可置定位杆,并施加一持续向下的压力使固定杆与髓针紧密接触。因多数患者系陈旧性骨折,骨折端有变形,骨缺损和髓腔封闭,扩髓前,应先扩大两端封闭的髓腔,再行扩近端,穿出臀部后(做近端扩髓时髋内收屈曲,以免损伤坐骨神经)用另一扩髓器顺行置入近端,进行满意的复位后,持骨钳临时固定,顺行继续扩远端髓腔,使两端髓腔在同一平面上,髓针即可以顺利插入,不会变形。分别锁定远近端的锁孔,防止髓内钉在髓腔中扭转移动。术中以C臂X线机透视监控锁钉锁入正确无误,取足量髂骨呈条状植于骨折断端及周围。

3.4 手术并发症

虽然交锁髓内钉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应力遮挡小、骨折愈合率高,在下肢长管骨折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6],但是文献报道[7]仍有断钉、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产生,交锁髓内钉治疗72例股骨干骨折,发生2例断钉,3例延迟愈合。本组未发生断钉、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仅1例因为患者跌伤致弯钉成角畸形,经闭式折骨治愈。若在3个月以后发现骨折局部骨痂量少,骨质疏松,骨折线清晰增大,应引起注意,尽早分析原因,防止骨不愈合发生。

[1]Insall JN,Dorr LD,Scott RD,et al.Rationale of the knee society clinical rating system[J].Clin Orthop,1989,248:13-14.

[2]Templman D,Thomas M,Varecka T,et al.Enchange reamed intram edullary nailingfor delayed union and nonunion of thetibia[J].Clin oethop,1995,315:169-175.

[3]Debrauwer S,Hendrix K,Verdonk R.Anterograde femoral nailing with a reamed interlocking titanium alloy nail[J].Acta Orthop Belg,2000,66(5):484-489.

[4]Terjesen T,Svenningsen S.The effects of function and fixation stiffness on experimental bone healing[J].Acta Orthop Scand,1981,59(6):712.

[5]罗先正.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发展[J].中华骨科杂志,1997,17(4):219.

[6]苗有泉,燕春茂,关炳瑜.股骨干骨折两种方法内固定疗效比较[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5):355.

[7]朱荣.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4):338-339.

猜你喜欢
锁钉交锁骨干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对照分析
做人民的公仆 做事业的骨干
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远端是否锁钉疗效比较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核心研发骨干均16年以上!创美克在产品研发上再发力
对比加压交锁钉与静力交锁钉对下肢长骨骨折患者的效果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关于组建“一线话题”骨干队伍的通知
中医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骨伤临床疗效分析
三种锁钉方式对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