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穿刺引流治疗丘脑出血

2010-08-15 00:52郭秀红陶司臣袁训辉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26期
关键词:内囊丘脑脑积水

肖 航,郭秀红,陶司臣,袁训辉

(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山东潍坊 262500)

丘脑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出血后并发症较多,如何降低脑出血病死率,缩短病程,用最小的创伤换取最大的疗效,一直是临床上探讨的重点。本院2004~2009年采用综合穿刺引流法治疗丘脑出血183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3例丘脑出血患者,男98例,女85例,年龄34~87岁,平均57岁,既往有高血压史176例,发病到治疗时间最短0.5 h,最长 6 d。

1.2 术前意识状态

按照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级,Ⅰ级9例,Ⅱ级34例,Ⅲ级73例,Ⅳ级54例,Ⅴ级13例。GCS评分:13~15分22例,9~12分 72例,3~8分 89例。

1.3 头部CT扫描

按金谷春子丘脑出血CT分型[1],丘脑局限型7例,丘脑局限型伴脑室穿破34例,出血波及内囊47例,出血波及内囊伴脑室穿破63例,出血波及下丘脑或中脑11例,出血波及下丘脑或中脑伴脑室穿破21例。丘脑血肿按公式计算15 ml以下 8 例,15~30 ml 35 例 ,31~50 ml 96 例,51~100 ml 33 例,100 ml以上11例。

1.4 手术方法

血肿破入脑室者先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6~24 h后对于丘脑血肿分别采用依头部CT片定位床边穿刺,无框架CT引导下穿刺,立体定位向下穿刺,抽吸部分血肿后行血肿腔置管引流,术后行血肿腔尿激酶注入,每天1~2次,每次2~5万单位,夹闭2~4 h后开放引流管,依据残余血肿量多少,3~7 d后拔引流管;再行腰椎穿刺腰大池置管引流,每日引流量控制在100~300 ml,一般不超过14 d,可根据脑脊液性状及患者临床症状,更换穿刺间隙,延长引流时间。

2 结果

丘脑血肿清除时间为5~26 d,脑室积血消除时间为1~2周,慢性脑积水14例,颅内感染3例,死亡25例。按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 Barthel指数(BI)[2],恢复日常生活 ADL-1 74例(40.4%),日常生活自理 ADL-2 54(29.5%)例,生活需要帮助,可扶行ADL-332例(17.5%),有意识但卧床不起ADL-4 15 例(8.2%),ADL-5 8 例(4.4%)。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占全部卒中的21%~48%,病死率和致残率居各类卒中之首,超过1/3的幸存者伴有严重的功能障碍,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皆由出血本身直接或间接所致。血肿的占位效应引起脑组织的直接损害,血液在凝固、液化、裂解过程中释放的多种具有神经毒性的活性物质产生继发性脑损害。如何清除血肿所产生的直接及间接损害,一直是神经外科探讨的重点。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是脑出血手术的经典治疗方法,但该手术方式对脑组织及机体创伤较大,并发症多,手术的结果并未取得降低病死率、改善幸存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在清除血肿的过程中,应以对脑组织所造成的创伤最小为前提,近年来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逐渐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微创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脑室镜手术、血肿穿刺、碎吸、液化引流等,在临床上应用较为普遍。丘脑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常见部位,占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15%左右[3],因其位置深,出血向外扩展可影响内囊出现“三偏”征,向内侵入脑室可引起脑室铸型、脑积水,使病情加重,出现高热、四肢强直性抽搐,并可增加脑内脏综合征的发病率,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4]。常规手术治疗并不比保守治疗有明显益处,而且两种治疗预后都不好[5]。采用综合穿刺引流法治疗丘脑出血其疗效明显,能显著提高幸存者的生活质量,其原理在于:脑室穿刺引流术可以解除脑积水、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减少脱水剂应用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丘脑位置深,开颅手术易破坏内囊,加重进一步损害,而血肿穿刺术创伤小、对脑组织损坏轻,结合碎吸、液化、引流技术的应用,能解除大部分血肿的占位效应。在临床应用中,血肿穿刺时机至关重要,Kazui等[6]认为发病3 h内血肿继续扩大占30%,6 h后降为17%,24 h后降为0,实验证明高血压脑出血常在发病后20~30 min形成血肿,62%患者出血2 h后不再出血,血肿使周围脑组织急性受压、移位或崩解,并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和代谢障碍,发生酸中毒、血脑屏障损害、血肿周围脑组织由近至远出现坏死、血管周围性出血、海绵样变性和脑水肿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加剧脑损害。这些变化在脑出血发病6~7 h后逐渐明显,此后,脑的损害不可逆。所以超早期手术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减缓这些病理变化的发生,及早降低颅内压,阻止脑疝发生,促进脑功能恢复,最大限度地减少脑组织损伤[7]531。因此,选择出血6 h后再行血肿穿刺,结合脑室穿刺外引流,能有效缓解高颅压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然而脑室外引流术及血肿穿刺引流术,其引流管放置时间过长,有引起颅内感染的严重后果,故放置时间不宜超过1周,但是脑出血水肿期常为3~4周,一般脑室血肿消失的时间为4~27 d[7]556,丘脑出血因常破入脑室,血性脑脊液可造成颅底广泛粘连和蛛网膜颗粒阻塞,导致迟发性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具有创伤小、带管时间长,感染率低的特点[8],能充分引流血性脑脊液,减轻脑水肿,减少脑积水发生率。经过综合穿刺引流治疗丘脑出血,患者创伤小,生活质量高,特别是血肿量小于50 ml的患者,能取代常规手术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手。

[1]隋邦森.脑血管疾病-CT、MRI、DSA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97-199.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临床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6,29(6):387-390.[3]刘承基.脑血管外科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15.

[4]吴承远,刘玉光.临床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27.

[5]赵继宗.神经外科手册[M].6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291.

[6]Kazui S,Naritomi H,Yamamoto H,et al.Enlargement of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ncidence and time course[J].Stroke,1996,27:1783-1787.

[7]吴承远,刘玉光.临床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8]顾征.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的探讨[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学杂志,2003,12(1):408-409.

猜你喜欢
内囊丘脑脑积水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3对前丘脑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轴突的排斥作用
进展性纹状体内囊梗死应用替罗非班干预的疗效及其预测因素分析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基于uAI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延安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丘脑体积与年龄的相关性
揭密:脑积水的“水”哪来的?该怎么处理?
什么是脑积水?
内囊前肢破坏术治疗强迫症的效果分析
常规CT上瘤内囊变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丘脑前核与记忆障碍的研究进展
内囊后肢梗死的分水岭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