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40例临床观察

2010-08-15 00:51吴英杰张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6期
关键词:负荷量窦性心阵发性

吴英杰 张琳

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40例临床观察

吴英杰 张琳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40例新近发生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均给予胺碘酮首剂负荷量150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0 ml 15 min内缓慢静脉注射,无效间隔15 min后重复1次,再以0.5~1 mg/min维持静脉滴注。结果胺碘酮治疗的4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37例有效,3例无效收住院,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肯定。

胺碘酮;快速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快速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脏急症之一,可导致每搏排出量下降,心室舒张期时间缩短,心肌耗氧量增加,特别是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快速房颤患者常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使患者出现心绞痛、心衰、晕厥,甚至危及生命,故须紧急处理。胺碘酮是目前已被证实为降低心律失常病死率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器质性心脏病并发的或较难治的心律失常,它的作用优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1]。笔者于2007年12月以来对我科4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12导联心电图表现选择2007年12月以来我科就诊的新近48 h内发生的阵发性室上速及阵发性房颤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45±8岁,AT 26例,AF14例,其中确诊为器质性心脏病3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8例。

1.2 病例选择标准 ①心律在100次/min以上;②呈各种快速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如各型早搏、阵发性室上速、心房纤颤等;③病程在6个月内,此次发作时间<48 h,每次持续时间>1 h;④排除标准肝、肾及肺部等严重疾病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未纠正及洋地黄中毒患者,除外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明显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综合征及碘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胺碘酮(法国赛诺菲公司产Cordarone,可达龙),首剂负荷量150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0 ml,10 min内缓慢静脉注射,无效间隔15 min后重复1次,再以1 mg/min维持静脉滴注第一个24 h,再以0.5 mg/min维持静脉滴注第二个24 h,如心律失常纠正则停药,未纠正者则收住院。所有患者用药期间均用心电图监护观察心率、心律、血压,治疗前化验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及甲状腺功能,常规做12导联心电图及二维超声心动图、X光胸片,所有患者于发现恢复窦性心律时记录12导联心电图并测量校对值Q-Tc间期,若>0.44s,则停用胺碘酮。所有转律者离院后一周复查心电图了解是否复发。

1.4 疗效判定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2000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的标准。临床痊愈/显效:用药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或主要症状消失,心电图描记和动态心电图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各种过早搏动基本消失,阵发性室上速或房颤基本控制,或频发性转为偶发,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有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心电图较前有改善,心律失常发作次数较原有减少50%以上,持续时间缩短50%以上,或心律失常分级减轻1度(即重度减为中度,或中度减为轻度);无效:治疗后未达到有效标准或加重。

2 结果

2.1 疗效 4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痊愈/显效20例,有效17例,均在用药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或主要症状消失,心电图描记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各种过早搏动基本消失,阵发性室上速或房颤基本控制转为窦性心律,留观72 h未复发。且所有转律者离院后一周复查心电图均无复发。无效3例收住院。

2.2 不良反应 胺碘酮的不良反应有(1)消化道症状:一般为食欲不振、腹胀、轻度恶心呕吐及便秘等。(2)大剂量(800~1200 mg/d)用胺碘酮时可引起毒性反应,包括肺毒性(肺纤维化改变)、甲状腺毒性(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脏毒性(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等)。(3)长期服用胺碘酮可能会出现药物沉积于角膜现象,但不会影响视力,停药后逐渐消退。(4)长期或大剂量服用胺碘酮有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主要是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的升高。(5)静脉推注胺碘酮时可引起血压下降及局部静脉炎。本组40例心律失常患者2例出现浅静脉炎,经硫酸镁湿敷后缓解,2例出现血压降低(90/60 mm Hg),暂停静脉用药后逐渐恢复正常,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室率40~50次/min),经静注阿托品0.5 mg后恢复正常,1例出现恶心、呕吐,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胺碘酮属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脏传导系统的各个部位以及心房、心室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阻断钾离子通道与延长负极和不应期来达到治疗目的;还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和保护心肌的作用。同时还兼具Ⅰ、Ⅱ、IV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特性,具有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但它的负心肌力作用很弱,且不影响室内传导,是目前唯一可用于心功能不全合并心律失常且不增加死亡率的抗心律失常药物[2]胺碘酮静脉给药5~30 min血药浓度达高峰,但给药后血浆浓度很快下降,故几乎无肺毒性、甲状腺及肝功能的损害,一般认为,24 h静脉用量1500 mg是安全的。

在胺碘酮治疗中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1)胺碘酮静注负荷量心律控制不满意时,可追加负荷量,直至快速心律失常终止。(2)患者如因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致呼吸、心跳停止,应首选电除颤并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改善通气后可用胺碘酮治疗。(3)胺碘酮中溶酶有减轻周围血管张力作用,须缓慢注射。如出现血压下降,可静脉点滴多巴胺维持血压。(4)在注射胺碘酮中应进行心电监测,做十二导连心电图,观测QTC时间。(5)用药期间要定期检查肝功能、甲状腺功能及X线胸片。(6)有下列情况时立即停药:HR<50次/min;Q-T间期延长,大于用药前23%;出现超敏反应;严重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各种房、室传导阻滞;出现新的或原有的心律失常加重;角膜微粒。(7)本组40例患者2例出现浅静脉炎,2例出现血压降低(90/60 mm Hg),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室率40~50次/min),1例出现消化道反应,症状均较轻,经对症治疗或停药症状消失,提示胺碘酮是安全的。

总之,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是安全有效的,笔者认为值得在急诊科推广使用。

[1]JulianDG,CammAJ,FranginG,et al.Randomized trial of effect of Amiodaroneon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left-ventriculardys function after recent myocardialinfarction:EMIAT.Lancet,1997,349:667-674.

[2]郭林妮,黄元铸,等.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指南.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2004,8(16):401.

717600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猜你喜欢
负荷量窦性心阵发性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不同演替阶段马尾松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及其影响因子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的调整与控制的探讨
利多卡因负荷量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舞蹈训练负荷对学生机体产生的影响及负荷量安排建议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窦性心率震荡在不同罪犯血管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