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区域“一盘棋”全面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2010-08-15 00:49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0年4期
关键词:一盘棋均等化流动人口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李 斌

特 稿

扎实推进区域“一盘棋”全面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李 斌

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是新形势下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人口计生委做出了“三年三步走”,建立全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机制的工作部署,就是 2009年初步实现省内“一盘棋”、2010年实现区域“一盘棋”、2011年在全国基本建立起“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一盘棋”新机制。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省内“一盘棋”工作成绩,分析形势,交流经验,安排部署区域“一盘棋”工作,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再上新台阶。

一、充分肯定 2009年以来省内“一盘棋”工作取得的成效

2009年以来,各地认真贯彻《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以新机制建设为核心,周密部署,扎实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省内“一盘棋”工作目标基本实现。

实践告诉我们,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关键是要做到“五个必须”:必须坚持便民维权、均等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依法行政,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必须坚持统筹管理,整体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必须形成部门合力,首先做到委内统筹推进;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将长期规划与近期目标相结合,扎实推进,一年上一个新台阶;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大胆实践。以新机制建设为核心,带动整体工作上水平;必须坚持强化基础,突破瓶颈。抓住信息化建设滞后和责任不落实的突出矛盾,攻坚克难,提升基层服务管理能力和水平。各地要再接再厉,大力推进“一盘棋”新机制建设,不断巩固和提升省内“一盘棋”水平,为区域和全国“一盘棋”打下坚实基础。

二、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近一个时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在新的形势下,一些涉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深层体制机制问题亟待破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人口流动迁移出现新动向,为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带来新的课题

流动人口规模庞大、迁移活跃。大规模人口流动迁移,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中的基本国情。据国家人口计生委统计,2009年全国流动人口为 2.11亿。“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口流动规模还将保持在 2亿以上,其中流动育龄妇女在 5 000万以上。流动人口举家迁移和在流入地长期居留趋势将更加明显,在流入地怀孕、生育的数量将不断增加,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任务将越来越繁重。

流动人口年龄结构和利益诉求发生较大变化。“80”后成为流动人口主体,占到总量的 60%以上。与上一代流动人口相比,他们在流入地结婚、生育的比例增加,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的需求更加强烈。同时,流动人口中非婚生育、非意愿妊娠时有发生,成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流动人口区域分布呈现新特点。受国际金融危机倒逼机制的影响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产业由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加快,流动人口返乡创业和就地就近务工人员将不断增加。流动人口分布将由东南沿海单向集中转向以新兴都市圈、中西部中心城市为中心的多元集中。这迫切需要我们及时把握流动人口流量、流向及其生存发展的新动向、新情况,为各级党委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

(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对加快“一盘棋”新机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应当看到,一年来,各地在“一盘棋”新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一些长期困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难题还没有破解,主要体现在:一是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对“三年三步走”部署缺乏紧迫感、责任感,工作缺少真抓实干精神和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工作力度不够,合力不强。二是部分流入地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缺乏必要的工作保障条件。一些地方基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网络不全,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服务管理责任不落实,存在两地推诿现象,致使国家法定的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覆盖面较低,流动人口违法生育仍然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三是少数省份信息化建设滞后,统计工作发展不平衡,对网络应用和网上协查不重视,回复率很低,导致流入、流出地信息沟通不畅,成为“一盘棋”机制建设的瓶颈。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排查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一盘棋”新机制建设取得新的实效。

(三)积极稳妥推进人口城镇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带来了新的契机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变为城镇居民,是培育经济内生动力、进一步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和生育观念转变的治本之策。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 46.6%,其中纳入现行城镇人口统计的农村户籍流动人口多达 1.5亿左右,足以说明加快人口城镇化的动力和潜力巨大。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的一系列部署,将极大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进一步发挥重点区域、中小城镇的比较优势,逐步破除城乡区域分割的二元结构,有力地推动人口服务管理区域一体化进程,同时为我们统筹城乡区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实现全国“一盘棋”提供了难得机遇和发展空间。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给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正在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动这方面工作取得新的更大进展。近年来,国家积极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出台了重点针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等。一些流入人口大省,着力解决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住房租购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问题。广东省出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 (2009-2020)》,列出了推进省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这些政策措施有利于加快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为我们将人口计生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均等化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和制度条件。

总之,要充分认识到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三年三步走”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三年时间也会很快过去,时间不等人,各地人口计生部门和广大干部要只争朝夕,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立足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务必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扎实推进区域“一盘棋”,全面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2010年,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要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总体思路为指导,认真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着力夯实省内“一盘棋”基础,着力推进重点区域“一盘棋”,着力加强统计监测和网络化协作,着力加强双向管理,着力深化政策研究和体制创新,最大限度提升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促进“一盘棋”工作新机制的全面建立。

(一)以四大区域为重点,扎实推进区域“一盘棋”

区域“一盘棋”是全国“一盘棋”的难点,是“三年三步走”的关键一步。核心是要实现省际间“信息互通、服务互补、管理互动、责任共担”。其中信息平台建设是基础、制度建设是保障、均等化服务是目标、责任共担是关键。

推进区域“一盘棋”要抓住重点。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及西北地区跨省流动人口占到全国跨省流动人口总量的 70%以上,以这些重点区域为核心形成的泛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和西北四大协作区域囊括了全国 30个省 (市、区)。可见,实现泛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和西北四大区域“一盘棋”,对于实现全国“一盘棋”至关重要。为此,这四大区域要建立健全区域内统一的流动人口管理规范、服务标准、相关工作程序和协作平台,在解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重点难题上先行先试,为实现全国“一盘棋”提供典范。

要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泛长三角区域较为集中,要以建立育龄妇女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重点,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年内流动人口免费技术服务全覆盖的工作目标;泛珠三角、环渤海区域联系较为松散,要以区域协作制度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对区域协作的协调和监管;西北区域地缘密切,要以强化基层基础为重点,积极创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区域协作新模式。

要抓好省际间协作不放松。要继续做好省际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服务管理,积极探索毗邻地区、交界地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协作模式,提升区域协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西藏自治区要结合本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际,切实做好与流入、流出较多省份之间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服务管理。

(二)切实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网络化协作信息化是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流动人口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严重制约着“一盘棋”格局的形成。各地要将构建网络互动平台,实现信息互通作为“一盘棋”机制建设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化建设。

要大力推进网络化协作,构建“便民、高效、低成本”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区域协作模式。各省 (区、市)要依托 PAD IS流动人口子系统和省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积极开展与相关省 (区、市)的网络化协作,做到信息反馈及时、互动管理高效。

要认真做好全员流动人口统计监测工作。2010年底前,全国要基本实现全员流动人口个案信息省级集中,形成国家、省两级全员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初步实现系统内地区间信息互联、互通与共享,部门间流动人口信息共享程度明显提高。要落实国家、省级及 106个监测点所在地人口计生委工作职责,加强督导,规范经费使用,强化层级监管,认真组织实施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项目。要依托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网络,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和监测报告,为宏观决策和服务管理提供及时扎实的科学依据。

(三)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实现流动人口免费服务全覆盖

保障流动人口依法享有国家规定的奖励优待和免费服务,是人口计生部门践行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和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重要职责。必须扎实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 2011年基本实现免费服务全覆盖的目标。

要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各地要将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纳入当地民生建设重点内容,建立完善一整套包括经费保障、目标管理、层级监管、群众自治、社会参与、奖惩激励等在内的工作运行机制,积极探索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多种有效途径。要充分利用人口计生系统城乡技术服务网点、流动服务车、社区流动人口服务中心 (站)等,扩大流动人口服务的覆盖面。在出生缺陷干预、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新的项目中,将流动人口纳入覆盖人群。深化药具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年内率先实现流动人口免费药具全覆盖。要落实依法行政和便民维权。要坚持政务公开,保障流动人口对各项法定权利的知情权、监督权。进一步清理各种侵害流动人口权益的行为和措施,严肃查处各类侵权案件,切实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

(四)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搞好双向管理

目前,省内“一盘棋”工作发展不够平衡,有些省份两地责任不落实,还没有完全达到“一盘棋”的基本要求,迫切需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搞好双向管理,把省内“一盘棋”工作推上一个新的水平。

要落实双向管理责任。流入地要全面落实属地管理体制,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纳入经常性工作范围。着力解决城乡结合部、出租屋等薄弱环节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流出地要落实源头管理责任,做好相关工作。流入、流出地要加强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避免形成服务管理盲区。

要整合社会资源,充实基层服务管理力量。流入地要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列入城市街道、社区基层协管员工作职责,形成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合力。要充分发挥流出地人员在本地建立的流动人口党支部以及计划生育协会、商会、同乡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推进流动人口自我管理和社会化管理。

(五)不断深化政策研究,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创新

把握人口流动迁移规律,研究对策措施,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创新,是当前推进人口城镇化、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也是解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难、管理难、维权难的根本出路。

要立足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背景,着眼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区域一体化,切实加强人口流动迁移分布、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等的形势分析和政策研究,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会。

各地要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城镇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创新。要从完善政策、创新制度着手,大胆改革实践,积极探索建立与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相衔接、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相适应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特别鼓励先进地区先行先试,创造积累经验。

四、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任务重、头绪多,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国家人口计生委党组高度重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设立了流动人口工作机构,新增了编制。为确保“三年三步走”取得实效,我再强调几点:①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②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③进一步健全工作机构。④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

今年是我国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三年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关键一年。让我们胸怀全局,奋发有为,扎实工作,不辱使命,切实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为作者在 2010年 3月 25日召开的全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机制建设会议上的讲话摘编,文题为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董 琳 ]

猜你喜欢
一盘棋均等化流动人口
强攻原料,主攻动保,这家逆势增长15%的动保企业如何下这一盘棋?
与高考下一盘棋
“内方外圆”一盘棋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建设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均等化服务试点一年间
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