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现代化教学管理资源 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全面发展

2010-08-15 00:44陈志勇李健明广州中医药大学510405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17期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教学管理中医药

陈志勇 朱 敏 李健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510405)

整合现代化教学管理资源 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全面发展

陈志勇 朱 敏 李健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510405)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论述全面提升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的实力是世界发展的需要。健全现代化建设教学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我校教学改革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教学改革工作成绩,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全面发展,加强专业建设 ,促进特色专业的发展,以教学研究为培育基础,进一步培育新成果。发挥国家级精品课的辐射作用,进一步提高我校课程建设水平,加快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方案和实施方法,进一步解决制约教学管理改革发展关键问题,整合现代化教学管理资源,全面推进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床科学发展,研究现代化教学管理特色,彰显创新思路。

现代化;教学管理;高等中医药教育;全面发展

随着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和发展,现代化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显得越来越重要,广州中医药大学位于美丽的羊城,成立于1956年,为新中国首批兴建的4所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原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2000年转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广东省管理为主,是国内首批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非医攻博试点单位,拥有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两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果均为优秀,属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招生范围包括全国34个省(区、直辖市)及23个境外国家,已培养近6万名中医药高级人才,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4年学生参加科技学术、文体艺术、实践创业等各类全国性比赛屡获殊荣,一批毕业生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深造。现有各类在校生2.3万人。我校将不断投入资金建设新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现代化的高等中医药人才作出贡献。

1 提升我校的整体教学管理的实力是世界发展的需要

我校以整合现代化教学管理资源,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全面发展为重大战略,围绕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5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行研究和发展的重大方向,我校一直都致力于教学管理现代化的研究和开发,本研究是一个开创性的课题,亦是《跨世纪高等中医药教育数字化教学管理模式的理论和改革实践研究》项目的进一步发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现代化水平,对我校办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大学是必备的条件,广州中医药大学在世界知名度很高,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师和针灸师在行医,要办成世界一流的中医药大学,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的教学管理水平远远跟不上世界的潮流,要实现卫星远程教学,远程管理,这个技术我校到2010年仍然没有实现,这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关键问题,对我校能否上一个台阶,达到国际和世界水平至关重要,本研究对提升我校的整体教学管理的实力和实际应用价值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2 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建设现代化建设教学管理体系

未来十年是我国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关键阶段。教学管理不是简单的成绩录入和排一排课程那末简单,也不是单一的教学现代管理软件运用的好问题,教学管理搞的好,是解决教育质量深层次问题,教学管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教学质量也会迎刃而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纲领性文件,对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满足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要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的方针。我校先从本科教学管理为切入点,根据我校自身发展状况的实际出发,学校有信心和决心在2020年把我校本科教育建设成世界上最好的中医药本科教育之一。为此,我们要建设现代化建设教学管理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富挑战性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教学计划、个性化培养方案,更具责任感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当前学校对本科教育改革达成的基本共识是要继续探索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为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多样化发展机会和全方位指导。本科生教育发展战略要充分发挥我校专家委员会智囊团作用,明确发展方向,解放思想、深入研究,为使我校本科教育达到世界上最好的本科教育之一设计可行的路线和方案。

3 充分发挥我校教学改革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教学改革工作成绩,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全面发展

3.1 加强专业建设,促进特色专业的发展 充分利用我校现有国家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中医学(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中药学(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针灸推拿学(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 广东省名牌专业4个:中医学(广东省第二批名牌专业、2003年);中药学(广东省第二批名牌专业、2003年);针灸推拿学(广东省第三批名牌专业、2004年);制药工程(广东省第五批名牌专业、2006年)。进一步推动我校专业建设。

3.2 以教学研究为培育基础,进一步培育新成果 我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有:中医类专业课程优化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内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紧密结合临床、科研,创立《伤寒论》教学新模式。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有:中医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中医类专业课程优化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加强中医本科专业人才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与实践。七年制中医专业中医妇科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创办七年制高等中医教育 (中医学方向)的实践与探索。中医学专业七年制本科硕士生理学教学的改革等。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有:中医临床基础教学创新与实践。临床医学院教学管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成效,中医素质塑造的开拓与创新——《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七年制中西医结合系列教材的研究与建设等。我校将在此基础上在2010年对14项作为教学成果培育对象,加大教学成果的培育,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的研究水平。

3.3 发挥国家级精品课的辐射作用,进一步提高我校课程建设水平 我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中医妇科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5年)、伤寒论(第一临床医学院、2007年)。温病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8年),广东省精品课程15门:中医内科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3年),伤寒论(第一临床医学院、2005年)、中医妇科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5年)、中医伤科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6年)、温病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7年)、中医眼科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6年)。2008年度 金匮要略 ,2009年度 方剂学,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进一步培育国家级精品课程以带动其他专业课程的发展。

3.4 加快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我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中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中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4年)、中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5年)、针灸推拿学教学示范中心(2006年)、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6年)。

为我校2万多学生提供科学实验基地,为今后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

4 进一步解决制约教学管理改革发展关键问题

今后为了适应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我校将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内容主要有九个方面:①教学管理理论改革。②教学管理设备加大投入。③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④现代化教学资源服务于教学。⑤现代化教学资源服务于科研。⑥现代化教学资源服务于临床⑦教学管理与世界接轨。⑧教学管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⑨教学环境改革,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我校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目标是实现教学管理理论创新,实现国内一流教学管理设备,教学管理水平达到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现代化教学资源改革为服务于教学共享。现代化教学资源改革为服务于科研共享。现代化教学资源改革为服务于临床共享。教学管理与世界接轨。发挥教学管理传统特色与实现现代化教学管理双赢。创造一流教学环境,实现一流的管理水平。解决的关键问题:大学统筹规划,加大教学投入。大学和二级学院协调发展。整合现有教学管理资源,提升升级水平。引进高端人才和设备(如卫星导航,流媒体兼容设备)。教学管理从学生、教师管理向智能多元化管理。全面构建2010-2020年十年教学管理发展框架以适应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

5 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方案和实施方法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广州中医药大学发展战略构想》,对《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管理“十二五“规划》,《创新高等中医药学校临床教学管理体系的研究》,《高等中医药教育管理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高等中医药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管理的创新研究》,《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学管理的创新研究》等进行实施方案研究,具体实施方法是对各二级学院进行调研,通过大量的、个性化的对老师和学生调研,以及文献检索、走访、座谈、考察等多种形式,获取学校师生、二级学院等各个对中医药教学管理的认同与知识了解的信息,从而为进一步制定出有针对性、客观合理、指导性强的中医药教学管理研究报告提供依据和参考。

6 整合现代化教学管理资源,全面推进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床科学发展

本研究不只是向高校推广,也向医院推广,更广的面向社会推广。卫生部长陈竺在二○一○年初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 加大对中医药投入和政策倾斜,实施“三名三进”工程 ,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深入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整合现代化教学管理资源,是研究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床一体化科学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本项目一是着力加大对中医药教学管理事业的投入和政策倾斜,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完善教学管理体系,适应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二是现代教学管理实施服务于名医、创建名科、建设名院和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的“三名三进”工程,加快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现代教学管理,以现代化教学管理为平台推动中医药科研和人才培养力度,集中优势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努力提高中医临床教学水平和服务能力。三是进一步推进教学管理服务于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探索建立和完善融预防、养生、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中医保健教学管理体系。四是深入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推进教学管理服务于中医药科学普及和文化建设。整合现代化教学管理资源,全面推进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床科学发展研究预期向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及医疗单位推广应用。应用范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若干意见》,本项目应用对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发展的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医药事业正向纵深发展,对系统均衡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六位一体”是中医药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必将开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整合现代化教学管理资源,全面推进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床科学发展》项目向各高等中医药大学和各教学医院、各中医药研究基地推广应用。

7 研究现代化教学管理特色,彰显创新思路

本研究全面研究的特色共八个方面:①广州中医药大学发展战略构想,②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管理“十二五“规划,③创新高等中医药学校临床教学管理体系的研究,④高等中医药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⑤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研究,⑥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岗位管理改革方案研究,⑦以网络信息化推进教学管理的全面发展,⑧国家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本研究创新之处,本研究具有五个创新点,①创新高等中医药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理论,②创新高等中医药学校临床教学管理体系,③创新信息化理论推进教学管理的全面发展,④创新高等中医药学校临床专业学生课堂教学管理体系,⑤整合现代化教学管理资源,全面推进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床科学发展。

10.3969/j.issn.1672-2779.2010.17.007

1672-2779(2010)-17-0011-03

2010-06-19)

猜你喜欢
中医药大学教学管理中医药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