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原爆文学大事年表(1945—2005)

2010-08-15 00:52
外国问题研究 2010年4期
关键词:长崎昭和广岛

李 军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 130024)

昭和 20年(1945年)

8月 6日,美国用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轰炸了日本的广岛。这是人类战争史上首次使用核武器,14万余人因此而丧生。

8月 9日,美国用第二颗代号为“小胖子”的原子弹轰炸了日本的长崎,遭到原子武器轰击丧生的人数总计上升为 30万人。

8月 14日,日本接受波兹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 30日,《像来自海底的光一样——遭遇原子弹空袭》,发表于《朝日新闻》,作者大田洋子。

9月 2日,美军以联合国军的名义,单方面占领日本。

9月 19日,联合国总司令部颁布《新闻管理审查制度》,禁止日本媒体发表对遭受原子武器打击的不满声音。

12月,栗原唯一、栗原贞子等创立民间同人机构“中国文化联盟”①。

昭和 21年(1946年)

1月,裕仁天皇发表“人的宣言”,宣布自己不再是神。

3月,中国文化联盟的机关刊物《中国文化》创刊,创刊号为原子弹特辑,首篇原爆诗歌《生下来》问世,作者栗原贞子;此外还发表了栗原唯一、细田民树等作家的随笔。

3月,诗集《黑卵》自费出版,作者栗原贞子。

5月 3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庭。

9月,《年年岁岁》发表于《世界》杂志,阿川弘之著。

11月 3日,战后制定的日本新宪法公布。

12月,《爸爸妈妈的钟——20年后的广岛》,发表于《中国文化》,作者峠三吉。

昭和 22年(1947年)

5月,新制定的《日本宪法》正式实施。其中第九条规定:日本国民衷心谋求正义与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战争和武力威胁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此不再保持陆海空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6月,小说《夏之花》发表于《三田文学》,作者原民喜,当年即获水上泷太郎奖。与诗歌《生下来》同为日本原爆文学的开先河之作。

8月,散文《原子时代与文学》发表于《中国文化》,作者细田民树。

11月,小说《废墟上》发表于《三田文学》,原民喜著。

12月,百首和歌集《散花》自费出版,作者正田筱枝。

12月,《8月 6日》发表于《新潮》杂志,阿川弘之著。

昭和 23年(1948年)

6月,小说《玫瑰念珠》由浪漫社出版,作者永井隆。

诗集《广岛》由濑户内海文库出版,作者峠三吉。

7月,《有乳房的亚马逊》连载于《妇人文库》杂志,至翌年 6月载完;作者若惠杉。

10月,《永不消失》由长崎日日新闻社出版,永井隆著。

11月,小说《尸之街》由中央公论社出版,大田洋子著。

纪实文学《绝后的记录》由中央社出版,小仓丰文著。

纪实文学《生命之河——原爆症说》由日比谷出版社出版,作者永井隆。

11月 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宣布东条英机等 7名战犯死刑。

昭和 24年(1949年)

1月,小说《毁灭的序曲》发表于《近代文学》,作者原民喜。

长篇小说《长崎的钟》由日比谷出版社发行,作者永井隆。

2月,诗歌《恶魔一刻》发表于《群像》杂志,原民喜著。

4月,随笔《死·爱·孤独》发表于《群像》杂志,作者原民喜。

《留下这个孩子》由讲谈社发行,作者永井隆。

5月,裕仁天皇访问长崎。

6月,《花开的山岗》由日比谷出版社发行,作者永井隆。

7月,散文《广岛——原爆体验》由丁字屋书店出版,作者衣川舜子。

8月,苏联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小说《八月六日八时十五分》发表于《改造》杂志,作者大田洋子。

随笔《原子弹》发表于《劳动的妇人》,作者大田洋子。

《镇魂歌》发表于《群像》杂志,作者原民喜。

《背负小小十字架》发表于《週刊朝日》,作者安部和枝。

《和平之灯——第一例原爆患者手记》由京都印书局发行,作者吉川清。

《雅子不死——长崎原爆纪实》由表现社出版,作者石田雅子。

9月,《生活在蘑菇云下——长崎儿童手记》由讲谈社发行,永井隆编。

《可爱的孩子》由讲谈社出版,作者永井隆。

《长崎——二十二人原爆体验记》由长崎文化联盟·时事通信社出版。

10月,广岛拥护和平大会上首次倡导废除原子武器。

12月,诗集《广岛悲歌》由世界社发表,细田民树著。

昭和 25年(1950年)

1月,美国时任总统杜鲁门下令研制氢弹。

《原子弹发明·制造·使用》由创元社出版,作者W ·L·劳伦斯。

2月,《原爆图·幽灵》在日本美术展上展出,画家丸木位里和赤松俊子。

3月,第一次世界和平保卫大会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召开,通过了与核问题相关的《斯德哥尔摩宣言》。

4月,日本笔会发表“广岛之会”宣言。

5月,散文《心愿之国》发表于《群像》杂志,原民喜著。

长篇小说《尸之街》完整版由冬芽书房出版,作者大田洋子。

《反战诗歌集·A》由反战诗人团体出版。

《广岛原爆五年祭》由濑户内海文库发行。

6月 25日,朝鲜战争爆发。

7月,麦克阿瑟指令成立国家自卫队。

日本笔会在《世界》杂志发表和平寄语。

《背负广岛十字架》由讲谈社出版,作者谷本清。

8月,诗歌《原爆小景》发表于《近代文学》杂志,作者原民喜。

《一九四五年夏天》发表于《改造》杂志,大田洋子著。

《原爆体验记》由广岛和平协会出版发行。

书画集《原子弹》由波兹坦书店发行,画家丸木位里和赤松俊子。

《勿忘广岛》由自由青年出版社发行,中村武雄编。

10月,《第三次核战争》黄河书房出版,野村千寻著。

11月 3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称拟在朝鲜战争中再次使用原子武器。

《燃烧的日子——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在《人间》杂志发表,作者广中俊雄。

12月,《如果在美国投下炸弹》由法政大学出版局出版,作者 H·哈格顿、译者入江直佑。

长篇小说《第一按钮》在《文艺春秋·增刊》上连载,至翌年 10月载完,作者武田泰淳。

昭和 26年(1951年)

2月,《一郎——幼小生命的控诉》由东和社出版,作者林芳郎。

3月 13日 ,原爆文学代表作家原民喜卧轨自杀。

4月,诗集《美丽的河流》由新文明社出版,作者米田荣作。

5月,短篇小说《心愿之国》(遗作)发表于《群像》杂志,作者原民喜。

小说《抵抗》自费出版,作者石井康子。

小说《死的魔掌》由《妇人公论》出版,作者大田洋子。

6月,短篇小说《燕子花》发表于《中央公论·文艺特集》,作者井伏鳟二。

7月,《厉访》发表于《文学界》,作者佐多稻子。

8月,长篇小说《人间褴褛》由河出书房出版,作者大田洋子,后获 1952年度“女流文学奖”。

峠三吉在广岛和平集会上朗诵反原爆诗作《还我人》,引起与会者强烈共鸣。

诗集《永不消失的歌》由新日本歌人协会广岛支会发行,作者深川宗俊。

9月,日美签订旧金山合约,同时签署《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10月,《原爆之子——广岛年轻人的控诉》由岩波书店出版,长田新编。

11月,小说《恋》发表于《文学界》、《城》发表于《群像》杂志,作者大田洋子。

小说《冒牌耶稣》发表于《群像》杂志,作者丸冈明。

12月,小说《一个葬礼》发表于《世界》杂志,作者山代巴。

昭和 27年(1952年)

2月,诗集《有瘢痕的脸》由文章社出版,作者佐佐木邦彦。

4月,《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生效。

5月,五·一事件。日本出现反对安保条约的游行示威,东京市民在皇宫广场与警察发生冲突。

6月,《暴露的时间》发表于《世界》、《到哪里》发表于《小说公园》,作者大田洋子。

《原爆诗集》由青木文库出版,作者峠三吉。

7月,《春城》由新潮社出版,作者阿川弘之。

8月,“原爆慰灵碑”揭幕。

电影《原爆之子》上映,导演新藤兼人。

小说《冒犯者》在《群像》发表,作者三好十郎。

小说《广岛来的姑娘们》在《群像》发表,大田洋子著。

9月,长篇小说《少女岭》由中央出版社出版,作者永井隆。

诗集《蘑菇云下》由青木文库出版,原爆诗集委员会编辑。

10月,英国进行了首次核试验。

《一个武士后裔的世界》连载于《妇人公论》,至翌年10月载完,作者芹沢光治郎。

《我们在长崎——原爆幸存者的呼唤》由讲谈社出版发行,永井隆编。

11月,和歌集《死灰之街》出版发行,作者小堺吉光。

12月,短篇小说《今日的故事》发表于《文学界》杂志,作者佐多稻子。

《原子弹故事》由东京大学出版社发行,作者志田信。

昭和 28年(1953年)

1~2月,广岛地方版面媒体首次开展原爆文学讨论。

《原爆图》获世界和平大会的“国际和平文化奖”。

和歌集《槙之果实》由新树社发行,作者山本康夫。

2月,《陌生之旅》发表于《广岛文学》,稻田美惠子著。

3月,《毁灭世界的现代战争》由每日新闻社出版,作者武谷三男。

5月,《山上》发表于《群像》,作者大田洋子。

《圣丘》发表于《广岛文学》,作者小久保均。

6月,《萤火虫——“H”市厉访之家》发表于《小说世界》,作者大田洋子。

7月,朝鲜战争结束。

《荨麻下》发表于《群像》,作者桂芳久。

8月,《花之生命如此短暂——原爆少女手记》由共同社发行,小岛顺编。

9月,《不要原子弹》由日本再建刊行会出版,作者桥本洋子。

12月,《不灭之火》发表于《新潮》,作者府川洋子。

昭和 29年(1954年)

3月,日本渔船在西太平洋比基尼海域被美国氢弹试验产生的灰尘污染,日本很快以东京杉并区为中心开展大规模抗议原子弹、氢弹试验的游行活动。

《残魂点点——广岛市家访笔录》发表于《群像》杂志,作者大田洋子。

小说《恶魔的遗产》由新潮社出版,作者阿川弘之。

画集《小小的笔》由室町书房出版,画家丸木位里、赤松俊子。

5月,《半截人》由讲谈社出版,作者大田洋子,获昭和29年度和平文化奖。

6月,《广岛》由第二书房发行,作者丰田清史。

7月,《炎》自费出版,作者白木裕。

8月,和歌选集《广岛》由第二书房出版,原爆作家长田新作序,有“原爆万叶集”之誉。

《星星在看着》由鳟书房发行,秋田正文编。

10月,中小学生作文集《生活在蘑菇云下》出版。

《死灰诗集》(现代诗人会编)由宝文馆发行。

11月,评论《原爆文学》发表于《文学》杂志,作者田边耕一郎。

12月,评论《原子能与文学》发表于《改造》杂志,作者小田切秀雄。

昭和 30年(1955年)

1月,《黑雨》由作家社出版,作者斋木寿夫。

戏剧《岛》公演,编剧堀田清美。

2月,《原子弹物语》由实业之日本社出版,作者星野芳郎。

3月,《与原子能对决的二十世纪艺术》由平凡社出版,作者花田清辉。

6月,广岛和平纪念馆开馆。

《睁开眼吧》发表于《群像》,作者川上宗薰。

《永远流传的歌——广岛风物诗抄》由诗词同人会发行,作者米田荣作。

8月,广岛、长崎遭受原子弹轰炸十周年纪念。首届反对原子弹、氢弹大会在广岛召开。广岛原爆资料馆开馆。被爆者医疗救助对策启动。

《现代诗》杂志特集《原爆与诗》发行。《地人》杂志原爆特集发行。《广岛的诗》、《俳句集广岛》、《俳句集长崎》发行。

《原子能与文学》由讲谈社出版,小田切秀雄主编,其中收录了数十万言的小说、诗歌、纪实文学和评论。

《原爆与母亲们》由泰文堂发行,星野春雄编。

9月,反对原子弹、氢弹协会成立。

《主教之环》由讲谈社出版,作者细田民树。

《广岛日记》由朝日新闻社发行,作者蜂谷道彦。

10月,纪实文学《风平浪静的街道与人——一九五三年的实况》由讲谈社出版,大田洋子。

11月,《美丽的日子就在眼前》发表于《新日本文学》杂志,作者中本贵子。

12月,日本《原子能基本法》出台。

昭和 31年(1956年)

1月,《广岛之女》由未来社出版,作者长谷川行男。

3月,《自言自语》由长崎生活创造会发行,作者福田须磨子。

《从七条河到大海——广岛风物抄》自费出版,作者清水孝子。

小说《半流浪》发表于《新潮》杂志,作者大田洋子。

5月,《广岛诗集·川》由我们的歌会发行,增冈敏和、岛阳二编。

《死之鞭策与光》发表于《新日本文学》杂志,作者中本贵子。

剧本《活着是美好的》发表于《妇人公论》,编剧龟井文夫。

8月,“日本被爆者协会”成立。

《夏末》发表于《文艺》杂志,作者川上宗薰。

《无法忘记的广岛记忆》发表于《妇人画报》,作者大田洋子。

9月,“广岛原爆医院”落成。

11月,《广岛商人》由平凡社出版,作者久保辰雄。

小说《明天还会到来吗》由角川文库发行,作者畔柳二美。

12月,日本成为联合国会员国。

《残存者》发表于《文艺》杂志,作者川上宗薰。

昭和 32年(1957年)

4月,有关原子弹被爆者的医疗法实施。

《风和云》连载于《美妇人画报》,至翌年 3月载完,作者畔柳二美。

5月,英国在位于太平洋中部的圣诞岛,进行了首次氢弹试验。

7月,第一届国际科学者帕格沃什会议召开,主题是销毁核武器及其相关国际问题。

8月,第三次反对原子弹氢弹大会在东京召开。

《〈我们的诗〉·第 33号原爆诗特集》刊行。

10月,《イオム同盟诗集》由秋英社发行,作者向井孝等。

11月,《一封遗书》发表于《文学界》杂志,沼田茂著。

昭和 33年(1958年)

2月,杜鲁门前总统在电视讲话中,对广岛核打击事件予以肯定。

3月,《谁是掠夺者——第五福龙船员手记》由东都书房发行,作者桥爪健。

诗集《原子弹涂炭过的田野》由现代社发行,作者福田须磨子。

《福龙丸》由みすず书房出版,著者 R·E·拉普、译者八木勇。

摄影集《广岛》由研光社出版,摄影土门拳。

5月,“原爆之子”塑像在广岛揭幕。

《比一千个太阳还明亮——核科学者的命运》由文艺春秋社发行,著者 R·荣科、译者菊盛英夫。

8月,《千羽鹤——关于原爆之子像》由昭森社出版,作者丰田清史。

《广岛》由中央公论社出版,藤岛宇内等编。

9月,《虚幻》由晚钟社发行,作者山隅卫。

10月,小说《病叶》发表于《群像》杂志,大田洋子著。

11月,《被爆者们》发表于《社会主义文学》杂志,作者细田民树。

《广岛一九五八——纪实诗剧》发表于《现代诗》,作者长谷川龙生。

昭和 34年(1959年)

2月,小说《祈祷》发表于《文学界》杂志,作者有吉佐和子。

剧本《渔港》发表于《新剧》杂志,剧作家原爆一。

4月,《鞋》发表于《群像》杂志,作者石田耕治。

剧本《玛利亚的头》发表于《新剧》杂志,剧作家田中千禾夫。

6月,原子弹爆炸后遗症研究会成立。

《原爆诗集》由河出书房新社发行,作者井原康雄。

7月,小说《黎明》发表于《世界》杂志,作者大田洋子。

《原子弹·氢弹时代——现代史的证言》由三一新书发行,作者今堀城二。

8月,《诗集广岛》由季节社出版,米田荣作著。

《广岛——生活在原爆之街》由短歌文学研究会发行,作者深川宗俊。

《长崎的钟在微笑——写给留下来的妹妹》由知性社发行,作者永井诚一。

9月,小说《云的记忆》发表于《群像》杂志,作者石田耕治。

11月,《从零开始数》连载于《文学界》,翌年 2月载完,作者堀田善卫。

昭和 35年(1960年)

1月,长篇小说《审判》开始在《世界》连载,作者堀田善卫。

2月,法国首次进行核试验。

3月,《围绕广岛的文学》发表于《中国新闻》,作者栗原贞子。该文同时引发了第二次广岛地方媒体关于原爆文学的讨论。

6月,《日美安保条约》生效。

短篇小说《手之家》发表于《文学界》杂志,作者井上光晴。

和歌集《父亲的幻影》由日本文艺社出版,作者丰田清史。

8月,诗集《热流在日本流淌》自费出版,作者栗原贞子。

《白色的血》发表于《国文学》,作者佃实夫。

《桥上的男子——广岛长崎日记》由朝日新闻社发行,著者 G·安德鲁斯、译者筱原正瑛。

10月,《远海》发表于《群像》杂志,作者安冈伸好。

11月,《不归鹤》由白桦社发行,作者濑户奈奈子。

12月,《广岛之歌》由小峰书房发行,作者今西祐行。

昭和 36年(1961年)

1月,诗集《原子能》由新日本诗人社出版,西杉夫著。

2月,《废墟之光——再生广岛》由文艺春秋社出版,著者 R·荣科、译者原田义人。

3月,《缆索车啊缆索车》由新潮社发行,作者原口喜久也。

短篇小说《没有颜色的画》发表于《新日本文学》杂志,作者佐多稻子。

5月,《八月六日奏鸣曲》由季节社出版,米田荣作著。

6月,栗原贞子、正田筱枝等成立反对原子弹、氢弹母亲会。机关刊物《广岛之河》创刊,发行至 1974年,计 18期。

7月,《原子弹——一个原爆被害者的记录》由东京中日新闻社出版,作者福岛菊次郎。

8月,小说《八十岁》由讲谈社发行,作者大田洋子。

9月,《被爆》发表于《全读物》杂志,作者菊村到。

11月,《核战争的乌云与日本》发行,《世界》杂志特集。

12月,短篇小说《黑灰色的雨》发表于《新潮》杂志,作者佃实夫。

昭和 37年(1962年)

1月,科幻小说《美丽之星》连载于《新潮》杂志,至 11月载完,后收录于新潮社《三岛由纪夫全集》。

剧本《在泰山的树下——我们的明天》发表于《新潮》杂志,作者小山祐士。

3月,《追求和平——长田新文集》出版,广岛大学新闻会编。

《死之灰》由保健同人会发行,作者塚本宪甫。

6月,诗集《空》由冬至书房出版,作者堀场清子。

7月,《城砦》连载于《每日新闻》,至翌年 6月载完,作者井上靖。

《爱斯基摩人》刊登于《文学界》杂志,作者开高健。

诗集《苦闷的花》由国文社出版,作者田中喜四郎。

8月,和歌集《原爆歌集》由日本文艺社出版,作者丰田清史。

《广岛:我的罪与罚——原爆飞行员的信》由筑摩书房出版,著者 C·伊萨利、G·安德鲁斯、译者筱原正瑛。

10月,小说《逝去的夏天》发表于《安艺文学》杂志,作者岩崎清一郎。

11月,《耳鸣的人——被爆歌人手记》由平凡社发行,作者正田筱枝。

昭和 38年(1963年)

4月,《蘑菇云·手记》自费出版,嘉尾文子编。

5月,短篇小说《沉重的车》发表于《群像》杂志,作者文沢隆一。

6月,《安全装置》由河出书房新社出版,著者 E·巴迪克、H·维兰诺、译者桥口捻。

8月,美苏签订部分停止核试验协定。

《贞子活着——一个原爆少女的故事》由学习研究社出版,著者 K·布鲁库纳、译者片冈启治。

9月,中篇小说《大地上的群体》由河出文库出版,作者井上光晴。

剧本《河·第一部》在《剧场》杂志发表,作者土屋清。

11月,短篇小说《红与黑的挽纱》发表于《四国文学》,作者佃实夫。

《与原子弹、氢弹的斗争——从城镇到村庄的和平之声》由国土社发行,作者日高六郎。

12月,小说《仪式》发表于《文艺》杂志,竹西宽子著。

昭和 39年(1964年)

1月,长篇小说《美国英雄》连载于《新日本文学》,至9月载完,作者饭田桃。

《核时代的守护神》发表于《群像》杂志,作者大江健三郎。

2月,《困惑的世界——不可思议的弟弟和我》发表于《世界》杂志,作者大田洋子。

剧本《自由少年——花之幻》发表于《新剧》杂志,作者田中千禾夫。

3月,《广岛随笔》由广文馆出版,作者丰田清史。

7月,《连续的云彩》自费出版,作者嘉尾文子。

8月,《呼唤母亲——和遭受原爆袭击的孩子走过的一年》由草土文化出版,山口勇子编。

9月,四幕戏剧《飞行员》发表于《新日本文学》,编剧宫本研。

小说《往来记》由筑摩书房出版,作者竹西宽子。

10月,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广岛札记》连载于《世界》,至翌年 3月载完,作者大江健三郎。

诗集《新的战栗》由国文社发行,作者田中喜四郎。

11月,美国核潜艇进入佐世保港口。

《现代的病历卡》(遗稿)由思潮社发行,作者原口喜久也。

昭和 40年(1965年)

1月,长篇小说《侄女的婚事》(后更名为《黑雨》)连载于《新潮》杂志,作者井伏鳟二,次年获第 19届“野间文艺奖”。

3月,韩国媒体披露,经查询国内有 203个原爆被爆者。

4月,《我的孩子——被原爆涂炭的青春》由弘文堂出版,作者佐佐木守。

6月,手记《广岛的原爆》自费出版,作者龟田正士。

7月,《广岛诗集 (1965)》由广岛诗人协会出版。

《那一天的广岛——基督徒的被爆体验》由新教出版社发行,作者四竈一郎。

文集《在这个世界的一隅》由岩波新书出版,作者山代巴。

《活着——被爆以后的二十五年生活》由长崎县被爆者协会发行,作者福田须磨子。

《广岛二十年——原爆纪录片制作者的证言》弘文堂发行,作者加纳竜一、水野肇。

8月,《投下原子弹》由集英社出版发行,《昭和战争文学全集·13》。

《海面上升起的彩虹——一个广岛少女的故事》由讲谈社出版,作者大野元子。

剧本《象》在《新剧》杂志发表,编剧别役实。

《奥本海默①美国出色的核能研究学者。事件——氢弹·国家·人》由雪华社发行,著者卡普哈鲁特、译者岩渊达治。

10月,《遥远日子的影子》由三一高校生新书出版,作者草部和子。

《暧光二十年》发表在《スクラム》杂志,作者石田明。

《原爆记》自费出版,作者土田康。

11月,长篇小说《忧郁的党派》由河出书房新社出版,作者高桥和己。

12月,俳句集《原爆忌》由同书刊行委员会编写、发行。

剧本《日本的幽灵》发表于《剧场》杂志,编剧小山祐士。

昭和 41年(1966年)

1月,小说《死岛》连载于《文艺》,作者福永武彦。

3月,《战斗的广岛——三角洲诗集》由广岛诗人协会编集、发行。

4月,《1966年长崎诗集》由长崎县诗人协会编集、发行。

5月,戏曲集《原子弹》由近代社出版,编剧浜田善弥。

6月,《广岛通信》创刊。

《炎日二十年——广岛记录Ⅱ》由中国新闻社·未来社发行。

7月,《证言不会消失——广岛记录Ⅰ》由中国新闻社·未来社发行。

和歌集《百日红——耳鸣以后》(遗作)由文化评论社出版,作者正田筱枝。

8月,《少年诗集——原爆与战争为题八十四篇》由同时代会发行,松尾静明编。

《炎之和歌集》由东出版,阿部正路等编集。

9月,美国核潜艇在横须贺、佐世保停泊。

昭和 42年(1967年)

2月,《闪光的遗书》由读卖新闻社发行,作者三好彻。

3月,《热闹的街道》发表于《文艺》杂志,丸谷才一著。

剧本《斑点的女人》发表于《新剧》杂志,定村忠士著。

4月,《广岛神话》发表于《函》杂志,作者宫本美树。

5月,以展示原爆题材为特点的丸木美术馆,在埼玉县东松山落成。

小说《侵蚀》发表于《花》杂志,作者中山士郎。

《核时代的国际政治》由岩波书店出版,作者坂本义和。

6月,广岛大学开设“原爆特别讲座”。

7月,诗集《我为广岛作证》自费出版,作者栗原贞子。

8月,《核时代的外交》由文艺春秋社发行,作者小林淳宏。

《被核烟雾覆盖的世界》由平凡社出版,久野收编。

小说《母亲·一九六七年之夏》在《潮流期刊》发表,作者井上光晴。

10月,小说《死之影》发表于《南北》杂志;《灰光》发表于《文学者》,作者中山士郎。

11月,《大家的和平心愿》由冲绳在住被爆者救援会发行,作者东清良。

《五○○人的原爆证言》由朝日新闻社编集、出版。

12月,时任首相的佐藤荣作提出“不拥有、不制造、不引进核武器”的无核三原则。

短篇小说《风化之底》发表于《新潮》杂志,作者古浦千鹤子。

昭和 43年(1968年)

1月,小说《日蚀》由晶文社出版,作者西原启。

和歌集《生命赞歌》由真树社出版,作者山本康夫。

2月,“原爆受害者资料广岛研究室”成立。

《有鸟的山岗》由讲谈社出版,作者那须田捻。

4月,《2年 2班的雏子》由理论社出版,作者山下夕美子。

6月,小说《死影》由南北社出版,作者中山士郎。

7月,《我们依然活着》由筑波书房出版,作者福田须磨子。

《去往广岛的七个小时——运送原爆者的记录》由日本经济新闻社发行,作者 J·L·马克斯。

8月,《核时代森林中的隐遁者》发表于《中央公论》,作者大江健三郎。

《超越核时代——寻求和平的创造》由岩波书店发行,作者汤川秀树等。

《飞行员与广岛》由讲谈社出版,作者田口宪一。

《请神灵赐我生命——与被爆青年的恋爱记录》由主妇友社发行,作者山崎弘子。

9月,《核时代与人类》由雄浑社出版,作者坂田昌一。

10月,小说《只有午后的日子》发表于《群像》,作者小田胜造。

《井伏鳟二和日本文坛的“原爆”概念》由文艺春秋社发行,作者大江健三郎,见单行本《坚持的志向》。

昭和 44年(1969年)

3月,“广岛原爆被爆教师会”成立。

诗集《炎之证明》由广文馆发行,作者丰田清史。

4月,《核裁军》由潮新书出版,作者前田寿。

《占领下的言论限制》由现代报刊出版会发行,作者松浦总三。

5月,小说《两个伊达》由讲谈社发行,松谷御代子著。

6月,短篇小说《同窗会在夏天》发表于《群像》杂志,作者小田胜造。

7月,《原爆中心地带》由河出书房新社出版,志水清编。

8月,《思想与科学》杂志发行特集《原爆思想》。

诗集《记忆的固执》由长崎文献社发行,作者山田宽。

诗集《广岛》出版,作者栗原贞子。

长篇随笔《冲绳札记》连载于《世界》杂志,至翌年 6月载完,作者大江健三郎。

短篇小说《仪式》由新潮社发行,作者竹西宽子。

11月,《关于战争父母与教师应该对孩子们说些什么》由鸠森书房出版,石上正夫等编著。

12月,《仓桥岛》发表于《齿轮》杂志,作者藤本仁。

昭和 45年(1970年)

2月,日本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小说《被拒绝的日子》发表于《群像》,作者小田胜造。

随笔《广岛 24年的“现代救济”》由社会新报出版,作者栗原贞子。

剧本《冬之花——广岛之心》发表于《剧场》杂志,编剧小山祐士。

5月,《在被遗忘的季节》由白马书房发行,作者神尾久义。

《恐怖的书》由筑摩书房出版,作者长谷川四郎。

6月,日美安保条约生效。

《核权力——广岛的告发》由三省堂发行,作者今井利博。

《原爆证言》由宪法研究会出版,作者若杉泰昭。

7月,讲演集《核时代的想象力》由新潮社出版,作者大江健三郎。

《母子像》由广岛诗人协会发行,作者四国五郎。

《广岛的圣女》由神无书房发行,作者清水昭三。

8月,长篇小说《树影》连载于《群像》,至 1972年 4月载完,作者佐多稻子。

《八月的诗人——峠三吉的诗歌与生涯》由东邦出版社发行,作者增冈敏和。

《广岛的蘑菇云》由偕成社出版,作者高城肇。

《广岛原爆手记——致亡妻的信》由八云井书院出版,作者小仓丰文。

《长崎的被爆者——部落民·朝鲜人·中国人》由社会新报发行,作者西村丰行。

《1950年 8月 6日》由反对原子弹、氢弹协会出版,作者深川宗俊。

10月,《被抛弃的韩国被爆者》由日新报道发行,竹中劳编著。

11月,剧本《广岛之恋》由筑摩书房出版,编剧玛格丽特·杜拉斯。

《原爆的光与灰》自费出版,作者山口繁。

12月,《火与碑》由瑞穗书房出版,作者桂芳久。

昭和 46年(1971年)

4月,裕仁天皇偕皇后首次参拜广岛慰灵碑。

剧本《银河铁道的恋人们》刊于《剧场》杂志,编剧大桥喜一。

5月《云之阴翳》发表于《审美》杂志,作者中山士郎。

诗集《我为广岛作证》由诗集刊行会出版,作者栗原贞子。

《与被爆后的人们对话》由新潮社出版,作者重藤文夫、大江健三郎。

《火焰中的——被爆卫生兵的证言》由长崎证言会发行,作者田川清光。

《广岛之花》由朝日新闻社发行,作者 E·毛里斯。

7月,全国被爆者青年同盟成立。

8月,《大田洋子评传》由涛书房发行,作者江刺昭子,后获第二届“田村俊子奖”。

《原爆文献史》由郁文社出版,作者丰田清史。

9月,短篇小说《蝉》发表于《早稻田文学》,作者中山士郎。

12月,《停留在这一刻》发表于《文艺》杂志,作者后藤皆子,并获 1971年度“文艺奖”。

昭和 47年(1972年)

2月,《和平与战争的理论》由岩波书店出版,作者久野收。

随笔《对被爆者而言的天皇》发表于《わだつみ之声》,作者栗原贞子。

3月,小说《纸中风筝》由文艺春秋社发行,开高健著。

小说《毫无生机的大地》发表于《すばる》,作者越智道雄。

《在长崎》发表于《三田文学》,作者片山昌造。

4月,原爆文学作家秋月辰一郎获第六届“吉川英治文化奖”。

小说《三根钉子的重量》发表于《文艺》杂志,作者后藤皆子。

《长崎·原爆·天皇》发表于《わだつみ之声》,作者山田宽。

6月,第一次联合国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

7月,《死之同心圆——长崎被爆医师纪实》由讲谈社发行,作者秋月辰一郎。

8月,《原爆与文学》创刊。

《刮满煤尘的街道》发表于《文艺》,作者后藤皆子。

《偏见与差别——广岛与被爆朝鲜人》由未来社出版,作者平冈敬。

9月,《树影》由讲谈社出版,作者佐多稻子,并获第25回野间文艺奖。

《幼年生活》发表于《文艺》杂志,作者越智道雄。

《与原爆灰尘抗争的科学家》由岩波新书出版,作者三宅泰雄。

10月,《核时代的科学与政治》由れんが书房出版,作者丰田利幸。

11月,《记述中的“广岛”》由《安艺文学·特集》杂志出版。

昭和 48年(1973年)

3月,《松岛船》由童心社出版,作者山口勇子。

6月,《原爆文学史》由风媒社出版,作者长冈弘芳。

7月,《生活在长崎》由新日本出版社发行,作者渡边千惠子。

《广岛的姐妹》由岩波书店出版,作者山本真理子。

8月,《朝鲜·广岛·半个日本人》由三省堂发行,作者朴寿南。

《长崎被爆者生活史》由未来社出版,作者石田忠。

9月,长篇小说《洪水淹没我灵魂》由新潮社文库出版,作者大江健三郎,同年 12月获野间文艺奖。

10月,《广岛的文艺:知性风土与轨迹》由广岛文化出版发行,作者岩崎清一郎。

昭和 49年(1974年)

3月,诗集《广岛未来的风景》由诗集刊行会出版,作者栗原贞子。

5月,印度完成首次核试验。

6月,《反对原子弹氢弹运动》由潮出版社发行,作者今堀诚二。

《南京·广岛·奥斯维辛》由太平出版社发行,作者黑田俊秀。

7月,《五次倒塌》由长崎文献社发行,作者永见律平。

《消雾灯》由三交社发行,作者中山士郎。

8月,《世界原爆诗集》由角川文库发行,大原三八雄编。

9月,《消失的强征滞日的被爆朝鲜人》由现代史出版会发行,作者深川宗俊。

昭和 50年(1975年)

1月,《人间毁坏 30年》自费出版,作者志水清。

5月,小说《赤足的阿源》由汐文社发行,中泽启治著。

《一把灰》自费出版,作者泽田直二。

小说《鹤》由新潮社出版,作者竹西宽子,后获第 26届文部大臣新人奖。

小说《圣地之女》发表于《小说新潮》杂志,作者夏堀正元。

小说《祭场》发表于《群像》杂志,后由讲谈社文艺文库出版单行本,作者林京子,并获第 18届群像新人奖、第73届芥川奖。

7月,随笔《拥抱记忆中的广岛》由未来社出版,作者栗原贞子。

《被爆的韩国人》由朝日新闻社发行,作者朴秀馥。

8月,《折断的八月》由おりじん书房发行,作者小久保均。

《天皇与原爆——战后史 2》由时事通信社发行,作者大森实。

《昭和二十年的广岛》由中央公论社发行,作者大佐古一郎。

11月,《激烈的夏天》由朝日新闻社发行,太田博子著。

12月,《未爆炸的原子弹》由新日本出版社发行,作者三宅泰雄。

昭和 51年(1976年)

2月,《核电站》由岩波书店出版,武谷三男编。

3月,诗集《广岛这一刻》由三一书房发行,作者栗原贞子。

5月,《反核三十年》由日本评论社出版,作者森滝市郎。

6月,《道》发表于《文学界》杂志,作者林京子。

8月,《从幸之岛去广岛》由松明社发行,作者内田正男。

小说《伤痛的八月》由风媒社出版,作者龟泽深雪。

9月,《被爆教师》由一桥书房发行,作者石田明一。

10月,长篇小说《代跑者报告》由新潮文库出版单行本,作者大江健三郎。

昭和 52年(1977年)

3月,《广岛夜晚的病房——被爆者日记摘抄》由太平洋出版社发行,作者田村庆子。

小说《浦岛草》由讲谈社出版,作者大庭皆子。

6月,小说《迷失在风中》由汤川书房发行,作者古朴千惠子。

7月,《原爆民众运动史》由未来社出版,长冈弘芳著。

《玻璃玩具》连载于《群像》,至翌年 2月载完,作者林京子。1978年 5月由讲谈社发行单行本。

8月,剧本《伤痕累累的手》由青云书房出版,编剧藤川健夫。

9月,小说《同期会》发表于《文学界》,作者林京子。

《八月二十三日的事情》发表于《早稻田文学》,作者桥冈武。

昭和 53年(1978年)

1月,小说《宇品栈桥》由三交社出版,作者中山士朗。

2月,《隐匿的被爆者——马绍尔群岛住民的二十年》由反对氢弹民间机构出版,作者前田哲男。

6月,《凝视原爆》由劳动大学出版,作者井上健次。

7月,随笔集《核·天皇·被爆者》,由三一书房出版,作者栗原贞子。

《原爆·核电站》由现代理论社发行,作者池山重朗。

长篇小说《管玄祭》由新潮社出版,作者竹西宽子,并获第 17届女流文学奖。

8月,《昭和二十年的夏天》发表于《文学界》杂志,作者林京子。

9月,诗集《走在这条路上》自费出版,作者北山纪子。

11月,短篇小说《钚之秋》发表在《潮》杂志,作者井上光晴。

12月,《我们曾是敌人吗——在美被爆者启示录》由潮出版社发行,作者神井林二郎。

《核与和平——日本人的意识》由法律文化社发行,作者庄野直美。

昭和 54年(1979年)

1月,《追忆的信使——死在广岛的我的孩子》由未来社发行,作者藤野としえ。

2月,《青铜色的黑夜》发表于《すばる》杂志,作者九里东平。

3月,美国本土发生核泄漏事故①1979年,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南部的一条河上的三哩岛,发生大规模核电站放射能泄漏事故。。

4月,诗集《未来从这里开始》由诗集刊行会出版,作者栗原贞子。

《昭和万叶集——山河恸哭》由讲谈社编集、出版。

7月,《死于核电站》由潮出版社发行,作者松本直治。

8月,诗集《原爆之日》由野火会发行,作者吉冈满子。

10月,《核电站流浪者》由现代书馆发行,堀江邦夫著。

《死者的勋章》发表于《索》杂志,作者生口十郎。

昭和 55年(1980年)

1月,小说《似有若无》连载于《群像》杂志至 12月载完,1981年由讲谈社出版单行本,作者林京子。

3月,小说《未来的祭场》由皓星社出版,作者桂芳久。

7月,《原爆与一个士兵》由旺史社出版,作者秦恒雄。

《“科学者的社会责任”备忘录》由筑摩书房出版,作者唐木顺三。

《勿忘广岛》由草土文化出版,作者渡边千惠子。

昭和 56年(1981年)

2月~3月,电影《梦千代日记》由日本放送局播放,编剧板本晓,主演吉永小百合。1982年续集、1984年新版《梦千代日记》由NHK播放。

4月,《核电站·最后的赌注》由ァンヴィエレ发行,作者西尾漠。

5月,《冲绳的被爆者——未被医治的 36年》由冲绳原爆被爆者协会发行,作者福地旷昭。

6月,《H IROSH IMA》由讲谈社发行,作者小田实。

7月,《被践踏的小草》由汐文社发行,作者千田夏光。

《广岛文学论稿》由溪水社发行,作者河川盛明。

8月,《广岛母亲的遗产》由劳动者中心发行,作者石田明。

《消失在黑夜里的被爆者》由三一书房出版,作者樋口健二。

《长崎的愤怒与祈祷》发表于《福音与世界》,作者镰田定夫。

11月,《钚之恐怖》由岩波书店出版,作者高木仁三郎。

昭和 57年(1982年)

1月,《公历一九八一·原爆三十七年》发表于《群像》,作者林京子。

3月,诗集《核时代的童话》由诗集刊行会发行,作者栗原贞子。

5月,《核大火与“人”之声》由岩波书店发行,作者大江健三郎。

《明天:1945年 8月 8日长崎》由集英社出版,作者井上光晴。

7月,《阅读原爆文献》由三一书房发行,长冈弘芳著。

9月,《在长崎——二十一世纪与人类未来》由筑摩书房发行,作者小田实。

昭和 58年(1983年)

5月,《上海》由中央公论社发行,作者林京子,并获第22届女流文学奖。

7月,《原爆与语言——从原民喜到林京子》由三一书房出版,作者黑古一夫。

8月,《原民喜论稿》由劲草书房出版,作者仲程昌德。

9月,《日本的原爆文学》全十五卷由ほるぷ出版。第1卷:原民喜;第 2卷:大田洋子;第 3卷:林京子;第 4卷:佐多稻子、竹西宽子;第五卷:井上光晴;第 6卷:堀田善卫;第 7卷:饭田桃;第 8卷:小田实、武田泰纯;第 9卷:大江健三郎、今井利博;第 10卷:短篇Ⅰ;第 11卷:短篇Ⅱ;第 12卷:戏曲:第 13卷:诗歌;第 14卷:手记、记录:第 15卷:评论、随笔。

昭和 59年(1984年)

1月,《核时代的乌托邦》发表于《朝日新闻》,作者大江健三郎。本文系与作家堀田善卫的通信。

4月,《栗原贞子诗集》由土曜美术社出版。

《反核:文学者的诉求》由ほるぷ出版,大江健三郎编著。

5月,大江健三郎参加国际笔会东京大会,并做了题为《核时代的文学——我们为什么写作》的讲演。

11月,《三界之家》由新潮社出版,作者林京子,并获第 11届川端康成文学奖。

小说《方舟樱花九号》由新潮社出版,作者安部公房。

昭和 60年(1985年)

10月,《谈谈井伏鳟二和他的小说创作》发表于《日本学论坛》,作者胡毓文。该文系中国关注日本原爆文学的肇始。

昭和 61年(1986年)

9月,中篇小说《西海原子能发电站》由文艺春秋出版,作者井上光晴。

昭和 62年(1987年)

6月,电影《那子的红手套》上映,编剧西野绫子。

7月,《原爆报刊资料ⅠⅡ》由日本图书中心出版,小田切秀雄编。

昭和 63年(1988年)

1月,《山涧》由讲谈社发行,作者林京子。

6月,伊东壮《原爆被爆者的半个世纪》由岩波书店出版。

平成元年(1989年)

2月,小说《运输》由文艺春秋出版,作者井上光晴。

平成 2年(1990年)

3月,诗集《企盼明日无核世界》在诗集发行会上发表,作者栗原贞子,并获第 3届“谷本清平和平奖”。

5月,长篇小说《治疗塔》由岩波书店出版,作者大江健三郎。

6月,《现在,静静地安息吧》由讲谈社发行,作者林京子,并获第 26回谷崎润一郎奖。

平成 3年(1991年)

5月,《日本的原爆记录》全二十卷,日本图书中心发行,家永三郎、小田切秀雄、黑古一夫编。第 1卷:比天还大的声音、长崎二十二人原爆体验;第 2卷:长崎的钟、马尼拉的悲剧;第 3卷:白夹竹桃下、女学生原爆日记;第 4卷:花之生命短暂、原爆幸存者的见证人;第 5卷:星星在看、原爆少女手记;第 6卷:广岛日记、原爆受害纪实;第 7卷:千羽鹤、原爆之子纪实、黑蝶;第 8卷:原爆真相、我们还活着;第 9卷:那天起至今、炎与影、长崎原爆记;第 10卷:言之凿凿的广岛记录、原爆大火之后 20年的广岛;第11卷:长崎的证言;第 12卷:长崎的被爆者:部落民、朝鲜人和中国人、被爆韩国人;第 13卷:长崎收容所与原爆实情、被爆至死的南方特别留学生;第 14卷:无法讲述的那些日子与明天、原爆遗孤;第 15卷:被爆孤老、冲绳被爆者;第 16卷:原子能与文学、原爆文学史、原爆与语言;第17卷:原爆和歌集、俳句集、广岛篇;第 18卷:原爆和歌集、俳句集、长崎篇;第 19卷:原爆诗集、广岛篇;第 20卷:原爆诗集、长崎篇。

11月,长篇科幻小说《被称为治疗塔的行星》由岩波书店发行,作者大江健三郎。

12月,《广岛的“生命之树”》由日本放送出版协会出版发行,作者大江健三郎。

平成 4年(1992年)

6月,随笔《被扣问的广岛》由三一书房发行,作者栗原贞子。

平成 5年(1993年)

《广岛长崎原爆写真·绘画集成》全六卷,由日本图书中心发行。

7月,《原爆文学论——核时代与想象力》由彩流社发行,作者黑古一夫。

平成 6年(1994年)

9月,剧本《和父亲在一起》由小松座剧团首演,作者井上厦,并获第 2届读卖戏剧大奖。1998年由新潮社发行单行本,2004年导演黑木和雄搬上银幕、宫泽理惠主演。

12月,被爆者救助法制定。

平成 7年(1995年)

8月,《日本人面对原爆表现与审视》由朝日新闻社出版,作者堀场清子。

平成 8年(1996年)

8月,《由女人讲述的广岛》由影响出版会发行,江刺昭子等编。

10月,《先走一步》由讲谈社出版,作者林京子。

12月,广岛原爆大圆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平成 9年(1997年)

7月,《日本“原爆文学”述略》发表于《外国问题研究》,作者刘光宇。

10月,《“夏之花”艺术浅析》发表于《外国问题研究》,作者刘光宇。

10月~11月,《纸屋町樱花旅馆》于东京新国立剧场上映,编辑井上厦。

平成 10年(1998年)

3月,《哲学的 21世纪——从广岛迈出的第一步》由财团法人广岛和平文化中心出版,作者嘉指信雄。

10月,《大江健三郎的创作思想及其艺术特征》发表于《吉林师范学院学报》,作者郝杰。

平成 11年(1999年)

8月,《日本电影中的广岛、长崎核印象》由现代书馆出版,米克·布鲁迪里克编。

9月,《长期积累的人的体验》由讲谈社发行,作者林京子,获第 53届野间文艺奖。

11~12月,邓剧《潘多拉之钟》于东京世田谷区公立剧院公映,编剧野田秀树。

平成 12年(2000年)

9月,《儿童文学的战争题材与真实性》由梨木舍出版,作者长谷川潮。

12月,小说《圣水》发表于《文学界》,作者青来有一,翌年获 124届芥川奖。

平成 13年(2001年)

2月,《核屠杀与现在的广岛》由讲谈社出版,作者藤原归一。

3月,《长崎原爆论集》由本多企划出版,作者山田宽。

9月,《昭和文学史·中卷》由讲谈社发行,作者川西政明。

12月,九州大学大学院成立“原爆文学研究会”,其机关杂志《原爆文学研究》创刊,从 2002年 8月至今共发行9期,是“原爆文学”领域的专业性杂志。

平成 14年(2002年)

5月,《清新光景的轨迹:西日本战后文学史》由西日本新闻社出版,作者花田俊典。

7月,《原爆图中的记忆与绘画》由岩波书店出版,作者小泽节子。

8月,《原爆文学研究》创刊号由花书院发行。

11月,《铁臂阿童木与核电站事故》由劲草书房出版,作者武田彻。

平成 15年(2003年)

8月,《原爆文学研究》第 2号,由花书院发行。

12月,《战后日本文化与战争认知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发行,作者刘炳范。

平成 16年(2004年)

8月,《原爆文学研究》第 3号,由花书院发行。

平成 17年(2005年)

2月,《6000度的爱》发表于《新潮》杂志,作者鹿岛田真希,获第 18届三岛由纪夫奖。

6月,《林京子全集》(全 8卷)由日本图书中心发行,并获 2005年度朝日奖(小说类)。

7月,《广岛:记忆的政治》由岩波书店发行,作者米山丽莎。该书被誉为:“崭新的观点,极为重要的成果。”

8月,《文学如何描写原爆》由八朔社出版,作者黑古一夫。

《原爆文学研究》第 4号,由花书院发行。

[附记]

一、本年表在整理、编写过程中,主要参考了长冈弘芳的《原爆文学史》(风媒社 1973年 6月),栗原贞子的《核天皇被爆者》(三一书房 1978年 5月),《日本的原爆文学》(15卷)(ほるぷ出版 1983年 9月),家永三郎、小田切秀雄、黑古一夫合编的《日本的原爆记录》(20卷) (日本图书中心 1991年 5月),川口隆行的《原爆文学研究文献目录》(2003年),黑古一夫的《原爆文学史·年表》(ほるぷ出版 1983年 9月)等日文原始文献。

二、原爆问题系现代日本作家、甚至是大众普遍关注和涉猎的语境,成果甚丰。本年表面对富庶庞杂的资料,限于篇幅,不免挂一漏万。选择标准最终定为两个:第一,以原爆与核题材创作为主的作家与作品。第二,文学体裁优先,各类评论退而求其次。凡年表中列入的成果出现多次发表的情况时,均取最初发表的期刊或版本。

三、本年表的时间跨度定为 60年,这应该是一个可以说明问题的时限。此间与原爆文学的发生、发展的相关的社会内容择要列入,虽努力勾勒完整的轮廓,接近事物的本质,但也并不是背景话题的全貌。

四、中国对日本原爆文学的关注较晚,世界范畴内也没有出现可以与日本人比肩的投入;内中除历史原因与文化因素外,意在真实地反映核武器与人类和平关系的某种现实;为日本的原爆文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思考。

猜你喜欢
长崎昭和广岛
为什么核爆城市长崎纪念地位不及广岛
昭和电工扩大超微细二氧化钛产能
奥巴马在广岛再提“无核世界”
七国外长参观核爆纪念地 克里拒绝为核爆广岛道歉
昭和电工高纯三氯化硼产能提高1.5倍
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投到了广岛
周恩来与长崎国旗事件后的对日外交
昭和电工开发新型氧化钛光催化剂
日纪念广岛核爆64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