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干部胜任力培训模式探索

2010-08-15 00:54吴全军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基层干部胜任培训

吴全军,段 黎

(中共山东省青州市委党校,山东青州 262500)

农村基层干部胜任力培训模式探索

吴全军,段 黎

(中共山东省青州市委党校,山东青州 262500)

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但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不高,工作不能完全胜任。笔者从提高农村基层干部胜任力的环境分析入手,结合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探索农村基层干部胜任力的培训模式,在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方面给出了建议和意见。

农村基层干部;胜任力;培训

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农村基层组织能力建设力度是当前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关系我国农村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如何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胜任力是长期以来各级领导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培训工作正是提高农村基层干部胜任力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农村基层干部胜任力的环境分析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干部胜任力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提高农村基层干部胜任力对促进整个农村人力资源建设、充分发挥农村人力资本的作用和促进新农村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农村基层干部胜任力的宏观环境分析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尤为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三农”工作是全党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基层干部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头人,要用科学发展的态度对待工作,改变传统思维定式,用知识武装自己。

我们党历来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2006年3月27日国家颁布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虽然该条例针对的重点是县处级以上干部及后备干部,但对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农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提高农村基层干部胜任力的微观现实需求分析

农村基层干部肩负着维护农村社会稳定、领导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村事业稳定发展。

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有很强的现实需求。通过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在职农村干部总体素质不高,知识缺乏,工作能力与农村工作的开展不能完全匹配,工作中力不从心。尤其现阶段,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而村干部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没能得到快速有效的提升,无法应对农村工作中的各种复杂事务,因此,加强农村干部“素质工程”培训至关重要。

因此,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能够驾驭农村工作全局的高素质村级干部队伍,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头戏。全面实施“素质工程”,有效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可为建设经济强镇和促进乡镇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农村基层干部胜任力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要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胜任力,必须建立有效的培训模式,改变传统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从组织资源上看,目前,无论从人力或财力都不能满足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工作,师资力量薄弱,基本设施比较差,资金不足。为此,需要上级党委、政府给予大力支持,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同时也需要地方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现状,要配备高素质的培训教师,多渠道拓宽师资来源。

2.从组织环境上看,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力度在逐步加大,但是没有相应的配套制度出台,比如说没有激励机制,培训中要建立起弹性的激励机制,鼓励农村干部参加培训。

3.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过去参加的培训内容陈旧,不能顺应时代需求,理论与实际不相符,培训吃大锅饭,不了解个体的需要。培训手段单一,培训设施单调。另外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培训的师资力量薄弱。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培训机构要及时调节和改进。

4.长期以来,大部分基层干部接受的培训内容是政治理论、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接受的农业经济、市场经济、科技知识、财税金融培训的相对要少一些。培训方式主要集中体现在课堂讲授、讲座、录像教学、远程教育上,有很少量的培训采用了实地考察和专题讨论,在情景教学、角色扮演、团队训练、公文处理训练等培训方式上更是少之甚少。所学知识存在与工作脱节的现象。硬件和软件的欠缺导致培训工作难以走出困境。

除此以外,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并没有很好的与工资、福利、职位晋升等结合起来。对于农村干部参加培训的情况与学习成绩,乡镇人事部门也没有专门的个人档案记录,做得好与不好无人问津,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示范效应使得参加培训的农村基层干部不重视培训过程,对知识更新、开拓视野、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缺乏热情;再加之培训主管部门对学员也不严格要求,敷衍塞责,让受训的学员感觉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二)创新培训模式

1.“土能人”现场指导的培训模式。

在培训过程中,邀请当地的农村各种植产业大户,农村企业的负责人等各种在农村体制改革中身经百战、率先致富的能人们加入到培训中来,对农村基层干部言传身教,配合专家们的理论知识讲解,给学员们以具体的操作、示范。把自己成功的经验作为理论的补充灌输给学员们,让学员身心受到鼓舞,专业得到现场指导,以基地作为载体,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技能。

2.理论灌输与经验总结联姻的培训模式。

村干部培训不仅是工作培训,也是成人教育。成人教育的核心是理论联系实际。根据西方颇为流行的成人教育理论——经验学习理论,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工作将传统的单灌理论与村干部的工作经验相结合,通过对以往经验的反思,把各种经验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抽象,上升为新理论;最后用新理论和新思维来指导新一轮实践。用成人教育理论来指导培训,就是让农村基层干部在组织者引导下,有明确目的地对前期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这对于提高自己或辐射带动其他干部有很强的指导性。

3.引入诊断式培训。

诊断式培训是企业培训方案的主题类型之一。结合组织的实际情况,为各类从业人员分别度身定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并通过组织调度各类培训资源,为组织提供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差异性和系统性的管理培训服务。该模式与公开课程、常规内训比较有如下显著特点:没有千篇一律的培训课程;不强求培训体系的完整;更个性化、更注重实效、更加经济;更强调诊断性功能;更注重培训的前期调研;根据诊断报告来设计课程。

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中引入诊断式培训,主要是解决目前培训的针对性差这一环节,诊断式培训是在对农村基层干部的个体情况比较了解,对其分门别类地作出符合个体需求的培训方案,在每次主题培训确定之前,组织部门和主要培训机构——党校联合起来,通过调查、咨询、问卷和工作汇报等形式掌握培训对象的工作胜任情况,个体需要在哪些方面有待提升,与当前的农村工作存在哪些不协调之处,从而判断出哪些干部需要哪些方面的培训,根据他们的需求作出具体的课程安排,使培训工作有针对性、有实用性地开展下去。

(三)培训实施中的建议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充分掌握农村基层干部的个体情况,确定培训班次。

首先,要强调政策意识。农村基层干部只有掌握了党的农村政策才有利于农村干部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其次,要培育市场意识。要及时让他们了解市场形式和发展动态,教育他们如何精于核算、善于管理、降低成本、重视质量和效益,使他们逐步适应市场竞争的环境,并积极参与竞争;第三,要突出科技观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第四,要发挥带头作用。带头致富,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对农村干部致富目标实施量化考核,提出具体要求,落实致富项目。

根据诊断式培训的要求,在每一期培训班开始以前,都要根据培训的主题确定合适的培训对象,以节省资源,降低费用。如何做到充分了解?这就需要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能力进行科学鉴定。首先以考试的形式让其对相关知识进行回答,对基本符合要求的村干部进行现场问答,需要技术操作的现场操作,合格的村干部暂时可以不参加培训。

2.培训计划要分类分层制定,遵循实际、实用、实效原则。

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主要是科级干部培训、青年干部培训和村支书培训,培训设置比较笼统,特色不明确,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单一,培训效果不够理想。要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需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培训计划,从实际入手,考虑实用,以求实效为宗旨。

笔者认为在现有培训设置的基础上可尝试搞特色培训,比如说举办妇女干部培训班,以适应农村女性的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女性人才为目标,深入实施“女性素质工程”,狠抓科技培训,着力培育新型女农民。举办素质提高班,集中培训简单的日常英语、计算机操作、人际关系的处理、管理技巧、心理素质、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协调能力等。另外,开设经验培训班,让发展较好的村党支部书记做培训老师,组织其他村的干部交流学习,把成功的经验互相介绍,把接受的新思想、新知识拿出来互相学习、交流。

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干部培训需求库和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干部培训需求库可包括在岗干部的基本教育情况、知识构成、达标情况、需要培训的科目及分布。教学资源库按专业建立客串教授、专家库,按教学质量的水平建立培训基地库,从而有利于培训时统筹安排。

4.在培训过程中要灵活授课。

教师不要全程讲授,要根据学员的需要选择性讲授,要有问有答,改变以前被动接受的局面,做到“互动式”教学。

5.教员在培训中要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方法。

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如今网络技术发达,利用现代工具不但能让学员学到知识,并且面对互联网发达的信息传送渠道,学员们会增加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动力。另外可以把平常培训的内容制成光盘,发给干部,人手一份,可以反复观看,深入理解。要善于把学员们组织起来讨论问题,把案例教学、团队训练、角色扮演这些企业培训的方法运用到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过程中。

6.加强管理,保证质量,实现培训目标。

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员明确学习目的,端正态度;组织部门要抓好入学教育,引导学员认真学习;要配合培训单位、教师优化教学内容,选用合适教材,采用适当培训方式。

7.与考核相结合,重视过程控制。

广泛听取培训过程中农村基层干部的反应及意见。培训是持续性的心智改造过程,所以农村基层干部在培训过程中的社会化改变跟训练结果一样值得关注。

小结

农村基层干部作为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在整个新农村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提高其胜任力迫在眉睫。然而,对农村基层干部胜任力培训模式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策环境、资金等多种资源的整合,有待我们的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1]陈金荣,沈新良,等.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和思考[J].江南论坛,2007,(1):45-46.

[2]高勇,鲁永香.举办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班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2,(10).

[3]王明基.公务员培训需求分析方略[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3):40-43.

[4]秦正业.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刍议[J].党建·政治,2004,(1):35-36.

[5]吴列万.能力本位:干部教育培训新导向[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6).

[6]李寒,吴东贵,等.我国农业干部教育培训的宏观环境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6,(6).

The Exploration of Village Level Cadres’Training Model on Competence

Wu Quanjun,Duan Li

(Qingzhou Municipal Party School of the CPC,Qingzhou Shandong 262500)

Village level cadres quality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ocess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At present,the overall quality of village level cadres is not high and they can not be fully competent with their jobs.Starting with analyzing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ompetence of village level cadres,exploring the trainning model on competenc,which combines the theory of Public sector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the author makes suggestions on trainning model,training needs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raining programs.

village level cadres;competence;training

D630.3

A

1009-2080(2010)05-0069-03

(责任编辑:张连军)

2010-04-24

吴全军(1974-),男(汉族),山东青州人,中共山东省青州市委党校讲师.

猜你喜欢
基层干部胜任培训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提升历史教师胜任力应关注三维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