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院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0-08-15 00:42侯烨晨
文教资料 2010年5期
关键词:师范类师范生课件

侯烨晨 胡 清 万 俊

(广州海军兵种指挥学院,广东 广州 510430)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更加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并从硬件、软件、潜件这“三件”[1]上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现代教育理念就要求各个高校必须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与教育,特别是师范类院校。这些院校是重点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因此更应该重视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这些师范生的能力代表着新一代中小学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更有可能教育和培养出更出色的下一代。

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益;它不受空间、时间、微观、宏观的限制,能够形象直观地表现教学内容和现象,特别是网络化的教学,能够扩大学习空间,使学生能够及时从全球信息网络中获取所需信息,大大缩短了教学用于传授的时间,并且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动力。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提高教学、促进教育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一、师范类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现状

根据教育部2004年12月颁布的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2],并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了《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授课情况师生问卷调查》。笔者对广州省4所师范类院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从授课情况、教学内容、硬件、软件、学生上课情况反馈等方面进行分析,现将调查结果的重要内容小结如下。

1.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授课情况

大多数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是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的硕士生或者博士生。因为是科班出身,这些教师的教学基础知识扎实,对于专业问题研究得比较透彻,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1)教师课件的使用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有62.1%的教师上课仍然使用黑板,38.5%的教师上课使用计算机媒体或者实物投影仪,说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还没有完全使用现代教育手段来授课。对使用计算机媒体上课的教师进行调查,有46.8%的教师课件来源于网上下载,有46.4%的老师自己简单制作课件。网上下载的课件质量较好,但有些却与课程内容有偏差;自己制作的课件与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致,但质量却很一般,多数老师只是把书本上的内容照搬到课件上,并没有发挥多媒体教学生动活泼的特点。

(2)教师的教学方法

从调查来看,有82.3%的教师仍然使用集体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并没有真正改变,该授课方法让学生感觉到单调、缺乏新意而新的教学方法却很少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如互动教学法还没有真正得以应用。

(3)教师网络资源的运用

据调查,有79.3%的教师利用网络只是用于搜索资料、有18.2%的教师用网络与学生互动交流,把一些教学资料,教学习题放在网络上与学生共享,做到教学相长。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但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这说明网络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待改善和提高。

(4)教学评价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的课程最终的评价模式也影响着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积极性。有65.5%的教师仍然采用试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有23.1%的教师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课程不同于其他理论课程,因此,它的考核可以灵活、多样。比如:以学生自做课件来作为评价方法之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师范生来说,也锻炼了他们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这为他们以后走上教师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师范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

(1)师范生学习的态度

通过对4所师范院校的师范生进行调查,发现有30.7%的学生表示喜欢这门课,有兴趣学。而有49.5%的学生觉得一般,学不学无所谓,这样的学习态度大大加大了提高学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趣就成了关键。只有师范生学好这门课程,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在工作岗位上将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在教学中得以发挥。

(2)师范生课堂的上课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大多数学生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课枯燥无味,根本听不进去,有的专业知识太强,想听又听不懂。而对于上机的实践课来说,很多学生在上课的前十分钟还能跟着老师的思路上机进行练习,但很快就经不住网络的诱惑,开始上网、聊天、游戏等。一节上机课下来,收获很小。很多师范生到了要找工作之前,准备试讲了才想起来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才开始学做课件,临时抱佛脚不仅效果不好,而且影响了自己面试或者试讲的效果。

(3)师范生对教学内容的评价

调查中,有56.3%的学生对目前教材上的教学内容持不满的态度,认为有些理论知识太难,也有人认为所学的知识没什么用,只有少部分知识对以后工作有用。对于师范生来说,他们需要特定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内容,并且需要加大练习与操作。

二、加强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对策

结合以上对师范类院校教师与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到目前师范类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师范类院校的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于非师范类学校学生,因此,在培养与教育新型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上需要有相应的措施。以下笔者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以供参考。

1.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教师的素质,帮助教师转变角色的定位。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教学支配者、控制者,但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者,学生只是跟随着教师的思路被动学习。然而,要培养学生创新学习习惯,更好地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教师就必须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3]。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讲授者,教师讲、学生听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但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动学习的结果就是学生厌学。现代教育模式要求教师的角色必须发生转变。教师身份应转变成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研究与指导,从知识的传递者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教师首先应帮助学生制订适宜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等。比如:上课前先展示一个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引入“如何制作这样一个精美的课件呢”等问题,让学生带着兴趣与疑问开始新课的学习,从而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

2.进行教学改革,丰富教学形式与内容。

目前,许多学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但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似乎走入了一个误区:在课堂教学中简单地运用了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课件,这些生动活泼的课件虽然扩大了课堂上的授课容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模式中讲授与学习的方式,没有真正意义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意识,学生仍然很被动,还没有跳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应该在扩大信息量和知识量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学生的学习探索活动,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帮助学生建立“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系,以便使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如果我们能设计出“引人入胜”“循循善诱”“高潮迭起”“余音不绝”的教学课堂[4],那这样的课堂怎能吸引不住学生?

3.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可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教师之间的合作。中小学教师需要经常性的集体备课、互相听课,相互交流的机会较多。而高校教师因为不坐班,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就相应地减少。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于孤军奋战了。如今,网络的普及打破了人际沟通的时空界限。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各种技术能够支持不同地理位置的研究单位、学科及个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之间要通力合作,设计课程,开发教学软件,讨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革新,交换意见,分享经验,共同解决教学难题。另外,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应该加强合作精神,课堂的45分钟是有限的,而课后教师也很难坐在教室里,与每一个学生进行交流,而且有的学生碍于面子或者怕交流出现问题,不愿意与老师面对面地沟通问题,这时就要求教师通过各种交流平台,诸如校园论坛、E-mail、Blog等,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使教育具有广泛的交互性,教师和学生不再受时空束缚,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当然,在这样的合作团体中,教师不再处于控制地位,和学生一样,教师也是团体中的成员,教师能够通过网络等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与学生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并组织研讨,促进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作业也可以以E-mail等形式上交,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载体,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仅担当“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多地担当学生引路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现代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艺术,特别是师范类院校的教师,是“准教师”的教师,更应该具备应用和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必须融知识与技术于一身。因此,作为新型师范生的教师,一定要更新自己角色的变化,利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最实用的、最适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方法展现给“准教师们”。

[1]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姜河.提高宣化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3]李庆林.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换[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8).

[4]岳桂杰.高等专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开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

猜你喜欢
师范类师范生课件
阅读与写作:高职师范类学生语文课堂核心教法初探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浙江:中职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需进课堂下企业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浅析师范类高校化学实践教学的改革和探索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