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安徽省农村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因素调查分析

2010-08-15 00:50赵洁萍
铜陵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安徽省课外体育锻炼

赵洁萍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3)

影响安徽省农村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因素调查分析

赵洁萍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3)

为了进一步了解安徽省农村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对安徽省部分农村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安徽省农村学生个体因素、校园体育活动相关配套设施、学校领导重视程度、家庭因素等是影响农村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重要因素,其中,体育教师、学校领导和家长对农村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学生个体因素占主导地位,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对学生体育锻炼认识程度较高,但采取行动支持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较少。

体育锻炼习惯;农村;学生

1.前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四维健康和谐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阶段,是确立终身体育观念的必经阶段。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学校占我国学校总数的85%,农村学校体育是提高素质教育和完善农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仍然是弱势群体,农村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更是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笔者就安徽省农村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因素进行调查,以便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对安徽省21个地市的县、乡镇、农村中小学分管部门领导、体育教师、农村中小学学校相关领导、班主任、学生家长随机抽样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37份,有效问卷409,有效回收率达到81.8%。

2.1.2 对安徽省18个地、市农村小学、中学在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800份和1200份,分别回收1603份和1098份,有效回收率分别达到89.1%和91.5%。

2.2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1.5和EXCEL2003完成。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个体因素对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

3.1.1年龄因素

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人在整个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各种运动素质发展表现出不同步性。在运动训练理论中将某种素质在某个年龄段发展较快的现象称之为该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7—15岁正是中小学生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也是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3.1.2 性别因素

在调查中发现,农村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或课外体育活动主动性上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无论是在农村的中学还是小学,都表现出男生参加体育锻炼或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性都高于女生;同时发现,农村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或课外活动的主动性明显的高于农村中学生;另外随着年级的增高,参加体育锻炼或课外体育活动主动性上,男生和女生之间的差异呈现出递增的趋势。

3.1.3 身心健康因素

通过调查显示,在安徽省农村小学生中自我感觉身体健康状况很好的占调查总数的49.1%、较好和一般的分别占调查总数的35.8%、15.1%;农村中学生中自我感觉身体健康状况很好的占调查总数的39.3%、较好和一般的分别占调查总数的37.8%、22.9%,由于受到传统的“无病即为健康”观念的影响,中小学生很难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道德等方面理解健康的真正含义。这从中小学教师对学生身心健康关注的程度就可以看出:对学生身心健康状况非常放心的占教师调查总数的21.6%、对学生身心健康状况比较放心的占教师调查总数54.9%、表示非常担忧的占23.5%。当前,农村中小学生同样也面临着家庭、学校、社会和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相应地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就成了培养农村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和兴趣的基本前提,也是缓解中小学生心理压力的最为有效地手段,更是农村中小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保障。

3.1.4 自主因素

杨学军,陈周业在《中美两国部分青少年学生余暇体育的比较分析》中指出,中美两国青少年学生自由支配余暇时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国青少年学生在自由时间里学业负担重,选择体育锻炼的项目陈旧、形式单调、目标单一,因此,农村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目标不能仅仅以健身为主,要加强对学生身、心、群的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体育文化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1]。

在给定的45分钟(农村中小学一节课的时间)内,选择参加体育锻炼或课外体育活动的中、小学生分别为45.6%和48.3%,选择上网的分别为23.7%和12.4%,选择看电视的分别为15.5%和17.2%,选择其他的分别为15.2%和22.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农村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或体育课外活动的积极性远远超过其他方面,由此可以判断,安徽省农村中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内在动力还是较高的,但是由于中小学生性格的不稳定性,意志力比较差,其体育锻炼习惯形成也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因此,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要充分地利用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注重对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引导,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体育健康观。

3.1.5 情感因素

体育锻炼的任务定向水平和积极情绪体验水平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频率成正相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课外体育活动,可以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体育课程任务定向水平和课外体育锻炼积极情绪体验水平的提高[2]。通过调查表明,54.6%的小学生和65.8%的中学生对体育锻炼或课外体育活动非常的感兴趣,有时候对体育活动感兴趣的比例分别31.5%、28.4%。从这些可以看出,随着年龄或年级的增高、学习任务的加重,农村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或积极性呈现下降的趋势,且稳定性较差。

3.1.6 行为因素

从调查数据中发现,农村中、小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或课外体育活动的比例基本处在同一个水平上,分别为75.2%和71.8%,另外有部分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或课外体育活动需要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强化,其中中学生有18.3%、小学生有20.2%,另外,在调查中发现一个体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就是仍有6.5%的中学生和8.0%的小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或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着很强的排斥心理。因此,农村中小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增强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主体意识,强化其参加体育锻炼的情感期望,从而达到强化参加体育锻炼或课外体育活动的意志力。再者,通过分析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状况,针对不同运动经历和不同性格的学生积极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使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需要的运动方式参加体育锻炼或课外体育活动。

3.2 家庭因素对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

3.2.1 家庭结构因素

随着经济增长和传统观念的改变,我省农村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核心家庭开始形成,独生子女数量比例增加,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里占据着中心的地位,家庭中物质、感情、时间等方面都集中在了独生子女身上,父母几乎代劳了独生子女的一切,这样就导致了很多独生子女持久力差、自制力弱等一系列的不利于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其次,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地位的特殊性,使其成了父母甚至更多人的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成了父母的努力方向,导致很多农村家长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不支持孩子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的原因[3]。

3.2.2 家庭文化因素

王崇喜的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对增强身体健康、改善精神状态、增进社会交往和提高道德品质等现代健康观念指标上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也呈现出逐渐增高的趋势。即受教育程度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意识、态度和参与体育锻炼的程度,且初、高中学历的学生家长对农村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培养比其它学历家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通过对安徽省农村中小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调查发现,安徽省小学生和中学生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基本都在高中和初中水平,小学水平的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小学生家长中具有高中、初中文化水平的分别为39.2%、45.1%,小学文化水平的有10.7%;中学生家长中具有高中、初中文化水平的分别为26.6%、42.6%,小学文化水平的有23.8%。由此可以看出,安徽省农村中小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在不断的提高,并且符合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的学历结构。

3.2.3 家庭体育习惯因素

家长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和行为对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也起着巨大的影响。有研究者研究发现,家长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及体育锻炼行为与其子女习惯锻炼习惯的有着正相关的关系[5]。通过对安徽省农村中小学生的家长体育锻炼态度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生家长对体育锻炼都具有较高的认识,其中对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或课外体育活动持支持态度的分别为65.1%和81.6%;对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或课外体育活动采取默认态度的分别为29.4%和16.3%。在对家长陪同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的频度这样一项调查发现,经常陪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分别为13.4%和17.3%,偶尔陪同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分别为53.7%和60.1%,从不陪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分别为32.9%和22.6%,再者,农村中、小生选择“愿意同家人一起进行体育锻炼”的比例分别为7.5%和10.4%。这几项的调查数据表明,安徽省中小学家长进行体育锻炼的认识程度和支持率较高,但是能够真正的陪同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却是少之又少,从农村中小学生选择愿意同家人一起锻炼的比例也可以看出,安徽省农村中小学生家长和孩子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进行沟通的确实很少。

3.3 学校体育因素对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

农村学校体育课题组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和全国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课程开课率分别为70.6%、85.5%,省专职体育教师合格率为64.2%,体育器材达标率为41.9%,与此次调查结果相似。

3.3.1 体育配套设施因素

通过调查得知,安徽省农村中小学校最为普遍的体育配套设施是:200米操场中学52.4%,小学40.7%;400米操场中学36.7%,小学38.1%;篮球场中学76.2%,小学53.8%;乒乓球台中学55.5%,小学52.3%。学校只具有简易体育器材的中、小学比例分别为31.4%和36.7%,体育课堂常用器材拥有率中、小学分别为39.4%和40.2%,另外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常用体育器材不足的比例分别为15.7%和16.9%,且健身房和体操房我省农村中小学拥有率太低。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中小学生对学校体育设施的需求要体现出“适合年龄特征、有安全保护措施、娱乐且品种多样”的特征,而目前我省农村中小学的体育环境极不平衡,迫切需要改建、充实和发展。

3.3.2 体育竞赛活动因素

通过调查发现,安徽省农村中、小学生参加体育竞赛活动有明显的差异,在参加体育竞赛的积极性上,农村中、小学生分别为40.4%和63.7%,小学生高出中学生23.3个百分点;在偶尔参加体育竞赛这个选项上,中学生以52.9%远远高于小学生的34.5%;在从不参加任何体育竞赛这个选项上,中学生和小学生的比例分别为6.7%和1.8%。因为学校体育竞赛活动能够调动绝大部分中小学生的积极性,但仍有一部分中小学生体育竞赛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另据调查访问得知,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往往要规定人数、参赛项目,使得一些单项突出的学生为了班集体的荣誉不得不放弃参与,只能让一部分优秀的同学参加,而大部分学生成了“看客”,不能够亲身参加到体育竞赛当中来。

3.3.3 课外训练因素

林生华认为体育训练有助于中学生终身体育态度的养成,广泛开展学校体育训练,能吸引、吸收更多的学生参加课余体育训练,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的发展[6]。但调查访问发现,安徽省部分农村中小学生参与课余训练的目不是为了强身健体和娱乐体闲,而是为了升学或考试。从心理学理论角度来看,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可以从“方向”和“强度”两方面分析:“方向”即目标选择,“强度”即激活程度[7]。目前,农村中小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中,大多数学生存在着想参加体育训练但又不敢参加的想法,即使参加也不能善始善终。由于中小学生的目标选择不坚定,运动强度也得不到满足,所以其体育行为激活的程度就不够。因此,在体育训练中,教师应该给予中、小学生正确的体育任务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使学生在日常体育训练中产生足够的体育锻炼行为激活量,才能保证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健康发展和逐步形成。

3.3.4 人为因素

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是任何事情的主导者也是承受者,体育锻炼也不例外,中小学体育教师和学校领导作为体育锻炼的主导者,中小学生作为体育锻炼的承受者,作为承受者这个个体我们在前面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下面我们对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导者进行研究分析。

在调查访问中发现,中学生认为最重要的是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态度和方法、手段,且比例高于小学生;而小学生对体育教师知识水平的认同感明显高于中学生;中学生比小学生更加关注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但对体育教师的动作技能水平、品质、仪表和其他因素的看法基本一致[8]。

在对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体育干预方面的调查发现,有57.6%的学校领导和54.2%的班主任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表现肯定态度;但是,只有28.8%学校领导和34.3%班主任采取鼓励措施;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体育锻炼当中来的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分别为17.3%、12.8%,另有15.5%领导和12.6%班主任能够对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实行倡导监督策略;对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采取消极态度甚至阻止学校领导和班主任比例分别的高达14.8%和11.1%。另对学生体育锻炼困难处理情况的调查发现,中学生的满意度46.8%远远低于小学生的73.5%,低26.7个百分点;满意程度一般的分别占21.9%和3.9%;不满意的分别占到22.3.%、15.7%,没有指望的分别达到9%、6.9%,由此可以看出,安徽省农村中小学领导和班主任在学生体育锻炼困难情况处理上,表现出无动于衷的态度。

4.结论

4.1 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是农村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

4.2 教师的体育行为对农村中小学生体育习惯的形成起到导向作用,但是部分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对体育的不重视,对农村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4.3 安徽省农村中小学校体育竞赛和课外体育训练的激活力不够明显,影响了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4.4 安徽省农村中小学生能够对自身健康状况做出判断,但是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锻炼积极主动性较高,但是兴趣稳定性不够,意志力也比较薄弱。

4.5 安徽省农村中小学体育配套设施薄弱,是影响安徽省农村中小学课外体育锻炼的一个障碍。

4.6 安徽省农村中小学学生家长对孩子体育锻炼认同感和实践率差距悬殊,阻碍农村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1]杨学军,陈周业.中美两国部分青少年学生余暇体育的比较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6,(3):81-85.

[2]吴向东.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解释[J].教学与研究,2004,(1):84-87.

[3]赵高彩.从独生子女角度看我国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短缺的成因[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1):1-6.

[4]王崇喜.受教育程度与健身意识和行为关系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8):17-19.

[5]胡爱武.家庭体育奠定儿童体育基础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12(4):462-463.

[6]林生华,刘新兰.上海市部分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成就取向[J].体育学刊,2003,10(1):104-107.

[7]陈 润.北京、沈阳部分中小学生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原因分析[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6,29(1):74-75.

[8]邵明鹏.新课标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素质的构成与提高[J].中等职业教育,2007,(3):19-20.

G806

A

1672-0547(2010)04-0126-03

2010-07-11

赵洁萍(1983-),女,辽宁鞍山人,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9级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安徽省课外体育锻炼
成长相册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小满课外班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