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研究及实践

2010-08-15 00:55刘丽华高辉巧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目标

吴 卿,刘丽华,高辉巧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研究及实践

吴 卿,刘丽华,高辉巧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主体所在,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得以保障的关键。阐述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构建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结构框架及内容,提出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实践运用办法及应注意的问题,对促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有积极意义。

教学质量;监控;评价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是办学综合实力的体现[1]。自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以来,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资源紧张的矛盾逐步显现。为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实现由依靠扩大办学规模为主的外延式发展向扩大办学规模与提高教学质量并重的可持续发展转变,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有效的运行机制。

一、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方针,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把教学管理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质量管理职能和活动合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和权限而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努力实现质量评价的全面性、全员性和全过程性。为此,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权威性原则。即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过程、质量评价结果应具有权威性。为此,学校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设立专门的质量评价机构和组织体系,负责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管理工作。同时要注重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公布的慎重性和不可更改性,实行“教学质量评价”一票否决制,使评价结果与各职能部门和教学部门负责人的业绩考核、教师的职称评定等挂钩。使质量监控与评价充分发挥导向性的作用,真正激发各级领导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推动各职能部门和教学部门工作的开展,最终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科学性原则。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在制定教学质量评价的目标和方法上应注重科学性,在制定评价具体指标时应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使精确量化与模糊量化互补,并采用多渠道监控与评价的方法。

三是客观公正原则。教学质量评价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复杂工作,在评价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学校教学工作的特点,科学地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实事求是地评价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客观公正地反映教学现状。

四是简易性原则。在具体指标设计时,应该注意删繁就简,化难为易,既体现全面监控思想,又便于操作。评价体系主干清晰,程序简单,实施容易。

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包括组织保障系统、质量目标系统、信息收集系统、评价分析系统、信息反馈系统[1]。组织保障系统的作用在于统一组织、计划、协调教学质量管理活动,保证各项教学工作以及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质量目标系统是教学过程中各个评价项目奋斗目标的集合,通过建立目标系统,使教学质量目标层层分解,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纵横交错,内外衔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质量目标体系。信息收集系统主要是利用多种渠道将教学过程中各种质量信息收集、整理起来,通过评价分析系统与质量目标相比较,分析各个教学环节质量控制的优劣,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提出纠偏的措施,并经过信息反馈,使各项教学活动更好地与教学质量目标相协调,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实践应用

(一)预先控制

通过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目标系统和组织保障系统,把好教学质量源头工作关。要做好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的制定、修订工作,尤其应注意开学前和开学初期各项准备工作情况的检查。

1.教学质量组织保障系统

在教学组织和管理上形成以教研室为基础,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单位和各职能部门为实施主体,校级为主导的学校、教学单位和各职能部门、教研室三级网络化管理。其中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从宏观上总体把握全校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方针、政策,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审定教学质量管理的各种标准和办法,创造条件,争取全校师生及各部门对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支持。教务处作为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制订或修订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计划等政策性指导性文件,制订或修订教学质量管理的具体工作文件,组织安排教学运行中的质量调控,开展经常性的教学质量调查研究与检查,组织开展总结交流等。教学单位为教学业务部门,具体负责本单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保证本部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的正常运行,按时完成教务处安排的各项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从相应职能工作监控教学质量,如学校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对实验室开发建设进行监控,评价各教学单位实验室的管理、实验室的开发与建设、实验开出率等。教学督导团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对全校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及教学工作状态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同时,为了全面了解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情况,确保教学秩序的稳定和各门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促进教风、学风建设。在全日制本科教学班中聘请学习态度端正,成绩良好,诚实公正,有分析能力,热心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教学信息员,广泛收集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定期填写教学信息反馈表,将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对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反映,客观地向教务处反馈,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2.教学质量目标系统

确立教学质量目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教学质量标准既是教学工作的追求目标,又是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学质量管理的基础。为了对教学过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的质量管理,必须确立明确的教学质量管理目标。教学质量目标体系主要由以下目标构成:教学单位教学状态质量目标、课程建设质量目标、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目标、实验教学质量目标、实习教学质量目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目标、课程考试质量目标、学生学习质量目标等。

(二)过程控制

教学过程各环节质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保障系统每学期期中对各教学环节的定期、不定期监督、检查与考核评价,监控和评价教学过程的组织安排情况、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各教学环节的实施情况,以保证教学质量。这一环节中教学质量信息收集是质量评价和考核的关键,要把好信息渠道来源,保证信息资料的及时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教学质量信息系统是为了全面及时地掌握教学过程各环节,教学活动各因素在教、学、管过程中基本状况的网络组织系统[3]。其主要任务是为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反馈,保障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群众性。信息收集的渠道主要包括:学校领导评价信息;学生评价信息;各级领导与督导团评价信息;教学单位评价信息;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信息;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信息等。

(三)事后控制

通过对过程控制中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寻找问题,总结经验,并及时反馈给相关教学单位或教师个人,以改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教学质量评价分析系统

这是根据所指定的目标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查、评价的系统。学校组织成立由学术造诣较深、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或教学管理经验的专家组成的教学质量专家组,成为学校内经常性教学评价活动的权威机构。教学质量评价分析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教学单位教学状态评价分析;课程建设评价分析;教师教学评价分析;课程考试评价分析;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分析等。

2.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给被评价对象及有关领导和部门,以改进工作,保证教学质量目标的实现。同时通过校园网提供评估结果网上查询系统,学校领导可以查询全校所有部门和个人的评价结果;各教学单位、处(室)领导可以查询本部门全体教师的评价结果;教师可以查询本人的评价结果。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作为单位或个人考核、评优、奖励及职务职称评定的参考依据。

三、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应坚持集中监控评价与日常监控评价相结合、常设机构监控评价与相关部门监控评价相结合、定性监控评价与定量监控评价相结合、校外监控评价与校内监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形成制度化、规范化,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

第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要有纪律保证。即各教学单位应指派工作认真、责任心强、组织纪律严明、作风正派的同志负责此项工作;应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要求布置各项工作,严禁夸大或偏离评价原则的措辞及方式;各教学单位负责本单位学生、教师评价表的发收等事宜;对原始评价资料应严格保密并妥善保管;对违反评价纪律、营私舞弊的行为和责任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直至纪律处分;对于严重失实的评价,经教务处核实,可取消评价结果,重新组织评价。

第三,要妥善保管评价资料。为了保证评价的公正性、保密性,评价资料应妥善保管,评价过程中不得随便调阅。评价结束后,教务处收齐各类评价表并对评价数据进行处理,经复核后将评价结果通知各教学单位。评价结果由教务处保存并以适当形式公布,每次评价结果将根据需要向有关部门提供。

[1]陈玉琨,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易自力,等.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3]程凤春.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与操作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Abstract: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not only the main subject in higher schools,but also the lifeline of thei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So,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is key to secure the teaching quality.In this paper,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is elaborated,the framework and content of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ware established,and the method in running the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is proposed.All this is significant to promote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in higher quality of education,and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teaching quality;monitoring;evaluation

(责任编辑:宋孝忠)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in Higher Schools

WU Qing,LIU Li-hua,GAO Hui-qiao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 450011,China)

G420

A

1008—4444(2010)02—0128—03

2010-01-20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科研项目《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文化及其构建问题研究》(教高[2006]102)。

吴 卿(1970—),男,河南郑州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讲师,博士。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监控目标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