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计算机实验课

2010-08-15 00:49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上机实验课计算机

姚 彬

(襄樊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襄樊 441021)

浅谈如何上好计算机实验课

姚 彬

(襄樊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襄樊 441021)

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要通过上机操作将所学到的知识付诸实际,给学生提供一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机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如何上好计算机实验课,对促进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计算机课程;实验教学

计算机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而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要通过上机操作将所学到的知识付诸实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机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通过上机实践加深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理解,逐步熟悉和掌握软件的功能及使用,以及程序的编写和调试运行。因此,如何上好计算机实验课,对促进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有积极的作用。下面我就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一、调查研究,了解学生

一般在开学初,我会对任课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毕业于哪所学校?家中有没有计算机? 会使用哪些计算机软件?由于我校学生的生源较复杂,有的是中专生,有的是普高生,有的来自城镇学校,有的来自乡村学校。极少部分学生能较好地掌握Office、操作系统等基本操作,更有极少部分学生基本没有接触过电脑。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分析能力和理解力也各不相同,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我在实验教学中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分层次的教学方法,按照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基础划分几个层次,在教学中做到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以满足各种学生的需求,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来的基础和水平上有所提高。而且我把这一宗旨始终贯穿至整个计算机实验教学过程中。

二、明确实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每次上机课题

每学期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应在开学初制定好,做到“心中有数”,那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而且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和要求就有所不同,应该分别制定好。在每次实验课前也应精心设计好实验的课题和任务。上机的课题首先要实践性强,其次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学Word中有关于图片的操作,我设计的任务是让学生自己制作精美的贺卡,可以从网上下载图片以丰富贺卡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掌握了图片和上网的操作。在课前还要与学生及时沟通,让学生明白通过这节课要达到的练习效果,能做到什么,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三、充分做好实验教学前准备工作

充分的准备工作是上好实验课的保证。首先教师应先和机房管理员沟通,确认学生上机所需的计算机及有关外部设备是否都能正常运行,功能是否完好,学生所使用的计算机是否安装有实验所需的软件等,另外一些辅助教学设备如投影仪、无尘黑板、桌椅等都要能满足上机实验的要求。

四、认真组织实验教学

1.选择合适的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整体效果。因此要求每个步骤都要有明确的目的,预期的效果。

实验课开始时,教师布置本次实验课的任务,指明实验要点和要注意的事项。对于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初次使用的应用软件或一些重点难点,教师要首先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演示和讲解。接着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把握整个实验过程,注意观察学生的实验情况,耐心辅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对于学生普遍不会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统一讲解。同时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对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要有高标准严要求,要求学生在操作计算机时一定要按规范和标准进行,如开机、关机等要按正确的步骤,键盘打字的姿势要正确,特别是在编程时要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和风格,为学生今后独立操作使用计算机打好基础。实验结束时教师应对本次实验课进行归纳总结,并督促学生总结上机实验中的收获,巩固所学的知识,要求学生写好实验报告。

2.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操作课的操作性较强,合适的教学方法,将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教法的选择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有机结合。即通过教师积极引导,不断辅导,继而导思、导操作,最后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及不断的练习,能独立完成有关操作并享受自己操作成功的喜悦心情,这样一定能达到最佳效果。

(2)教法选择应注意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应强调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计算机操作课是有趣、好玩的,但是要做到使自己的操作技能技巧达到熟练程度,那就不是一件有趣、容易的事情了,学生常常因自己的计算机知识欠缺,操作不够熟练,无法上升到更高层次或者无法进行创新,从而逐渐失去兴趣,产生厌学现象。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的操作及时作出评价,让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及指导后,兴趣更浓,学习劲头更足,这样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同时将“任务驱动式”、主动探索”、“协作学习”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综合运用至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在轻松的状态下更好地掌握操作知识。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和创新的空间,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学”、“会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比如,上机成绩的评定不以“照葫芦画瓢”地完成课堂练习为依据,和老师做得一模一样不算最好,而融入自己的创意才算最优秀。

3.合理安排练习时间

计算机操作课就是要求教师悉心辅导,学生反复练习。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追求进度,不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一味地要求学生一个操作接一个操作快速地学习,那将导致学生当时好像掌握了而课后全部忘记的结果。因此,学生的实验练习时间要安排充足,在操作的同时体会通过某个操作所得的结果来寻找操作的技能技巧,最终达到能综合运用的目的。

[1] 丁桂芝. 共同探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J]. 计算机教育,2004,9.

[2] 周宜君.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12.

[3] 宋清龙. 高职新生计算机知识调查及教学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05,7.

G42

A

1008-7427(2010)05-0118-01

2010-03-13

猜你喜欢
上机实验课计算机
周金应
计算机操作系统
标准化护理程序对体外膜肺氧合术患者上机各阶段用时的影响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有趣的实验
上机数控“可疑”的高毛利率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