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居丧护理需求及其医疗机构实施居丧护理的方式

2010-08-15 00:50
护理研究 2010年25期
关键词:亲人家属病人

陈 丹

居丧反应又称亲人死亡的悲伤反应,是指失去亲人后使人产生的精神情感的、生理的和行为反应[1,2]。而居丧反应的核心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悲伤反应。1961年Engel提出,应将“居丧反应”看做一种疾病,因为它影响了当事人的正常机能(机体的、社会的),并且有固定的临床表现,故应引起重视。在欧美等国家,医方常采用信件、电话、访视、发放悲伤抚慰通讯等形式与逝者亲属保持联系,继续提供悲伤抚慰服务[3]。日本学者Akira Akabayashe(2002年)把不间断地为居丧家属提供全面支持纳入研究并实施姑息护理(临终关怀)的范畴[4]。我国台湾学者提出了“全人照护”的新概念,指对临终病人实施“身、心、灵”的全面护理,并使用各种沟通技巧对家属进行心理辅导,消除各种不良的情绪;在香港,有专门机构对居丧家属提供社会支持,使心灵得到安抚,相当于一种心理干预,即心理缓冲措施,全面系统地对丧亲者提供心理辅导,缓解悲伤反应[5]。我国大陆地区,大多数居丧家属会选择向兄弟姐妹、其他亲属、挚友或者宗教机构等医疗机构以外的人员寻求社会支持,医疗机构尚未明确责任对居丧家属实施或提供支持或帮助,而医护人员是直接接触居丧者的“第一人”。发生在医院的死亡事件主要由突发疾病、创伤、恶性肿瘤及事故等原因所致。病房护理人员工作繁重,护士较多时间忙于处理各类危急情况,对病人实施基础护理操作、抢救、治疗、病历书写、病情记录等工作,没有充足时间帮助丧亲者进行心理疏导,更多重视病人的生理需要。且由于我国临终关怀事业起步较晚,尚处于边探索边实践阶段,医护人员缺乏居丧照护方面的技能,以及对死亡的正确认识和对病人及家属心理和精神需求的应对技巧,不可避免地疏忽了居丧者的心理需求。

1 我国医疗机构实施居丧护理的现实需要

1.1 护理环境 目前,我国医院的护理方式比较单一,局限于病情方面的生理护理,对于心理护理鲜有涉及或不被重视,这种护理现状同国外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对病人及其家属实施临终关怀和居丧护理是提高我国护理水平、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方面。

1.2 医院 医疗纠纷往往由居丧亲属难以控制的悲伤情绪引发所致。居丧家属因丧亲带来的负性悲伤情绪难以控制时有可能对医务人员造成严重恶劣的伤害,制造暴力冲突。儿童死亡也是居丧父母与医院产生医疗纠纷的高危因素。由新生儿或儿童死亡而导致的父母自杀事件发生率较其他父母为高。猝死者的家属面对亲人突如其来的死亡处于极度的激动状态,有的出现暴发性自伤、目标性伤人或盲目性毁物等[6]。与国外相比,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缺少社会支持,面对救治带来的高额的医疗费用,家属往往处于一触即发的心理,丧亲事件极易打破其防御机制,可能产生医疗纠纷甚至医患暴力冲突。丧亲者亦可能产生负性情绪及制造不良后果。研究资料显示:医方启动病人临终关怀和居丧亲属的身心护理工作,可以明显增进医护患之间的感情交流,减少医疗纠纷,提高病人及其亲属的心理满意度[7]。

1.3 居丧家属 尽早的护理干预有利于防止恶性悲伤的发生,当人年迈,丧亲成为普遍的自然规律抑或是人生经历。调查显示:失去至爱亲人所带来的悲伤几乎是人生最具威胁的、恐惧的情感体验。而由居丧者引发的致病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接近80%~90%的居丧家属会产生悲伤反应。有研究表明:宣泄丧亲带来压抑而痛苦的悲伤情感已被证实是预防居丧综合征(恶性悲伤反应)的重要手段之一。香港大学Amyy等[5]在2年内对292名居丧家属实施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大约19%家属在丧亲后数小时内即向他人倾诉过内心悲伤,超过40%居丧者在至亲病逝当天倾诉过内心的悲伤情绪。因此,尽早的干预悲伤反应带来的负面情绪,可有效防止或减缓发生恶性悲伤反应的几率。

2 现阶段我国实施居丧护理应注意的问题

2.1 护理人员应正确认识悲伤反应 悲哀、焦虑、愤怒、孤独感、愧疚、自责、疲倦、无助感、受惊吓等甚至产生幻听或幻视的精神反应,不相信亲人已逝,这些都是正常的悲伤反应。然而当某一种感觉持续过久、过强时,就有可能变成病态。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与悲伤相应的生理反应,如胸部压迫感、憋气、呼吸急促、肌肉无力、疲乏、口干等。在行为上最容易发生的改变则是失眠、食欲障碍、心不在焉、社交孤立、叹气、坐立不安;有的人常梦见失去的亲人,但在他人面前又极力避免提起亲人。这种慢性悲伤通常需要心理医师辅导甚至需要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应当明确悲伤反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悲伤具有个性化特征,其反应程度及强度、持续时间、表现形式因人而异,且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有调查表明,居丧家属均有不同负性生理、心理、社交情节。值得说明的是,大多数由居丧带来的悲伤负性情感都可以在短期内消失。护士应当把握时机,尽可能通过护理干预防止家属发生慢性悲伤或者居丧综合征,并将这种护理工作融入到医院工作中,及时向病人家属说明病情、诊断结果及医院进行的积极治疗和抢救措施,使亲属认识到自己尽到了责任,以缓解居丧反应程度。

2.2 发放抚慰卡片 发放抚慰卡片的目的是鼓励居丧家属尽快接受丧失亲人的事实,正视亲人的死亡。指导家属填写有关内容,包括在预留空白位置粘贴死者生前的生活照片,填写逝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出生日期、死亡日期、配偶情况、患病原因、简要病程及治疗经过、患病期间家属提供怎样的生活照护,等等。鼓励居丧者用笔书写丧亲此刻真实的悲伤情感,书面表达哀思之情;记录丧亲者对逝者思念的话语,特别提供空白篇幅鼓励意外丧亲的家属写下对亲人未尽之事、愧疚之情,以及不同时段例如1个月、2个月、3个月直至丧亲1年后亲属悲伤反应恢复情况,包括居丧家属现在状态、是否投入工作和对未来的进一步打算等。

2.3 音乐疗法 为居丧家属配置内置音响、耳机,提供能够缓解紧张、焦虑情绪以及悲伤情感的乐曲。古典音乐可以松弛人的紧张;低音调、慢节奏的音乐可以改善焦虑、紧张的情绪;用《悲怆交响乐》或民乐《江河水》一类的乐曲,以求居丧家属宣泄悲痛之情。音乐可引导居丧者尽情发泄直至涕泪横流,有助于化解心中郁结的悲哀,逐渐放松心情,再聆听平静舒缓的乐曲。例如:放松的音乐应选择可以哼唱、摇篮曲,或其他可以使人安静的音乐。

2.4 医院设置静思室 在护理部及护理合作者的支持下,开设减轻居丧家属悲伤的房间,房间设置在低层,便于居丧家属方便到达。当病人逝去,医方为其家庭提供一安静的环境让家属去思考、交谈、发泄悲伤及哀悼之情,这无疑是雪中送炭之举。静思室由临床服务中心保洁员每日定时整理打扫,室内环境干净整洁,光线柔和,温度适宜,墙壁刷粉色(暖色)油漆,室内放置沙发床、1个桌子、4把椅子、1台饮水机、一次性干净纸杯、两台电话(1台可直接与病区护士通话,1台付费电话,旁边放置1个电话簿,包含殡仪馆电话号码、心理咨询室电话等,以便居丧家属顺利进行善后事宜),并为需要心理护理的家属提供方便。房间全天开放。根据文化差异,考虑不同人群种族的宗教信仰,在室内摆放宗教或教会代表人物的画像,给他们祷告的地方,让他们静静的哀思,为其亲人祈祷。鼓励家属在室内表达内心感受。另外设置留言簿,让居丧家属用笔书写内心的悲伤情感或不适以及对逝者的哀思与寄托,还可以为医疗护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护理人员进一步开展护理工作,提高服务意识、理念。医院设立这样一间房间可谓是双赢的小举措、大智慧之举,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符合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加强了医疗安全,降低了院内投诉事件和医患纠纷,还使居丧家属体验人性化的关怀与支持,降低他们在面临亲人死亡时候的无助感,切实可行地为临终关怀发展做出贡献。开设静思室的目的是为死者家属提供私人化和舒适的安宁环境,让他们进一步接受丧失亲人的现实。

2.5 其他 在至少1年的居丧期内,临终关怀机构的人员和社会义工还可通过电话、信件、访视等形式和死者家属保持联系,继续提供心理支持、健康教育等服务,指导他们求助于教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以及心理咨询机构等。

[1]Mckissock M,M ckissock D.Coping with g rief[M].3rd ed.Sedney: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2001:15-29.

[2]Kent H,Mcdowell J.Sudden bereavement in acute care settings[J].Nurs Stand,2004,19(6):38-42.

[3]丁焱.不同人群悲伤的特点和护理对策[J].上海护理,2006,3(1):31-34.

[4]Baohui Zhang,A reej MS,Eljawhri BS,et al.Prigerson update on bereavement research: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mplicated bereavement[J].Journal of Palliative Medicine,2006,5(5):87-89.

[5]Amyy MC,Cecilia WC,Samuel M Y.Social sharing of bereavement experience by Chinese bereaved persons in Hong Kong[J].Death Studies,2007,31:601-618.

[6]傅静,李雨昕,张或.医院开展居丧护理服务概述[J].护理学杂志,2007,22(2):72-74.

[7]颜志伟.论医疗纠纷中患方居丧反应与ADR方式选择[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0):124-126.

猜你喜欢
亲人家属病人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谁是病人
你是我的亲人
亲人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亲人(连载二)
写自己的亲人
病人膏育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