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音乐在当代社会中的积极意义

2010-08-15 00:44胡千红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法门佛教音乐

胡千红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06)

佛教音乐在当代社会中的积极意义

胡千红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06)

佛教音乐包括赞颂乐、教化乐、供养乐、修行乐和法事乐几种,在传统的宗教生活中,佛教音乐曾对僧人的修持以及对佛法的弘扬都发挥了重要的作,是佛教修行中的一项重要法门。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佛教音乐对于帮助人们提升精神境界,消融社会矛盾、改善对立与差异,也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佛教音乐;精神境界;积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调整发展,社会需要进一步消融社会矛盾、改善对立和差异,需要的是人身心的归顺与平和,佛教音乐在这方面可提供重要的精神资源。

一、佛教音乐界说

佛教音乐包括赞颂乐、教化乐、供养乐、修行乐、法事乐几大类。

赞颂音乐在佛教中被称为“赞呗”。“赞呗”即赞颂佛德的歌咏,最早始自原始佛教时期。早先传入中国的就是这种。“赞呗”又称作“梵呗”。“赞呗”在与中国音乐融合的过程中,虽然在逐渐演变中失去本来面目,但在传诵中仍被许多佛教徒奉为音乐的正统。在佛寺中广为传唱的《药师赞》、《弥陀赞》、《赞佛偈》、《观音赞》等都属此类。释迦牟尼未成佛时,与弥勒同修菩萨行,一日见弗沙佛入火定而放光明,释迦牟尼即七日七夜翘一足,以一偈赞佛,于是由此功德而比弥勒提前九劫成佛。所以佛教对于以音乐的声音来赞扬佛非常重视。后世新创作的赞颂音乐与传统的赞呗并无本质上的区别,都属于佛教音乐的赞颂类。

在佛教的许多法门中,有“音教”一说,即以音声所说济度众生。佛教以“声为教体”,所以“五明”中有一“声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佛教的根本,也是佛教音乐的根本。教化音乐与赞呗音乐的相似之处即多以歌咏形式体现。从唐代俗讲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创作的《三宝歌》、《清凉歌》等都属于这一类的佛教音乐。

音乐供养是佛事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法华经·立使品》:“若使人奏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皆已成佛道”。供养三宝的音乐虽然在内容上并无严格的限制,但基本上以清净庄严、契合佛教精神的音乐为最上品。

成佛依靠修行,修行须自断烦恼。众生有八万四千之烦恼,于是佛开了八万四千法门来救度,音乐便是其中之一。最古老的佛教音乐“梵呗”的译意是“止断外缘,止息内心”。收摄自心方可守戒,守戒方可入定,入定方可生慧,生慧方可断除烦恼而趋佛境。以音乐修行确实是非常重要的,近年在港台和中国大陆的风靡的《观音圣号》,虽仅由“南无观世音菩萨”或“南无阿弥陀佛”一句歌词组成并反复唱诵,却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这一句佛号是把“念佛法门”与“音乐法门”巧妙结合成为亿万佛教徒的修行方法。

佛教中的法事主要指的是宗教仪式。佛教法事很多,如“瑜伽焰口施食”、“水陆法会”、“梁皇忏”、“普佛”等。这些仪式由唱、诵、打击法器组成,有些甚至加入了民族管弦音乐。法事中的唱诵多为仪轨中的特定内容,如“瑜伽焰口施食”中的《曼答辣》,是根据作法要求来唱诵的,其内容往往与赞颂、供养和修行音乐有别,因此应另归一类。法事音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传统性。

二、佛教音乐的功能

音乐在佛教里乃是十供养之一,雅正和谐的音声,对人心的教化有巨大的功效。义净在《南海寄归传》中,明确指出了佛教音乐的意义,对于僧人而言,大致有六种:“一能知佛德之深远,二体制文之次第,三令舌根清净,四得胸藏开通,五则处众不惶,六乃长命无病。”

公元二世纪中叶,印度著名的佛教音乐家马鸣菩萨,曾以音乐度化众生,他做过一首美妙动人的歌曲“赖吒和罗”,竟感动了五百位王子出家。孔雀王朝阿育王,用铜锣、螺贝、皮鼓、横笛等作为乐器,推广佛教音乐,以陶冶人民的心灵。公元六、七世纪时,戒日王也把梵呗音乐作为治世教化的方法。藏传佛教根据《大日经》中说:“一一歌咏,皆是真言;一一舞戏,无非实印。”有专职表演乐舞的僧众。可见,梵呗音乐不但能净化心灵,还能起到消除恶念绮想、止息内心的作用。

在禅宗兴盛以前的中国佛教,很重视通过音乐来开导众心的作用。中国第一部僧传梁慧皎《高僧传》,专门设有“经师篇”与“唱导篇”,在其十大门类中占据其二。佛教音乐美学与儒家美学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都把“中正”、“平和”、“淡雅”、“肃庄”作为基本原则。儒家的“乐”是为“礼”服务的,音乐要服从政治。而佛教徒也把音乐视为弘扬佛法的舟楫、宣传法理的利器。同时慧皎认为,佛教音乐的目的只有两个,“赞佛功德”和“宣唱法理,开导众心。”唱导的主要目的是弘扬佛教,宣传法理,佛教音乐以其“凝而不滞、壮而不猛、刚而不锐、清而不蔽,弱而不野”的特性,可以收到良好的宗教效果。

唐代净土的善导作《法求赞》、《般舟赞》、《往生礼赞》,法照制定“五会念佛”法规,并配有《散花乐》等曲目,影响很远,运用梵呗在弘法场合中。因此可知具有实践性格的净土教徒特别重视梵呗的作用。

梵呗有天乐之意,是天籁之音。佛教常以单音的法器如引磬、木鱼、铛、铃、鼓等进行敲打击槌,单一的音声,没有强烈的高低音,因此佛教梵呗给予人以回归自然的感觉,纯朴且亲切,是从心灵深处发出的音声,因此佛教徒将这视之为一种修行,同样也是作为一种弘扬佛法的形式。一般的流行音乐总给人悲欢离合、喜悦跳跃等各样的思绪,而梵呗则不同,经过内心的酝酿,让人听闻之后,原有的感觉随之消失。只剩下深深的静谧,给人以空旷开阔的感觉,是一种体悟人生无限的境界,而佛教中的会乐供养,也正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供养。

在众多的弘法方式中,用音乐来教化众生,是最方便用最容易的。佛乐的传播,是不分国界、民族、年龄、男女,只要是用心的人,即便听不懂僧人的唱赞,也会从梵曲声中有所感悟,达到唱者与听者心的感应交融,使听者心静如水,回归自然,这是佛乐的妙用。

其实,佛教音乐就是一个修行法门,是普度众生的法门。在这宁静、清新、淡雅、自然的音符中,佛乐能够使我们感悟清凉的人生、吉祥的意蕴、自性的圆满。佛乐又能使我们当下清净,当下觉悟,当下自在,能使芸芸众生通向智慧的彼岸,证得菩提,这就是“音乐禅”。

大凡宗教,都有一定的仪式洗涤身心,对圣灵的礼赞与感通。天主教音乐家的全部精力,全部才华,都被用来渲染上帝的伟大,创造殿堂中恢宏、庄严、神秘的天国气氛,多声部的唱诗班与管风琴的巨大音响,充分地完成了这个任务。而佛教则不同,从一开始,便把音乐当成“宣唱法理”的工具,选择了一种由唱导师“夹唱夹叙”的说唱形式。所以音乐并不复杂,除了在佛事仪式中,佛祖圣诞、焰口、水陆法会规模较大,乐器除打击乐器外,还配有吹管乐器和丝弦乐器,以显示热烈庄重的气氛。而平常的早晚功课,念佛仪规比较单调,故大部分都在声乐中体现。声乐主要有:1.独唱,由维那师担任;2.领唱和齐唱结合,即由维那唱上句,僧值唱下句;3.齐唱;4.轮唱。

声乐曲调的格式主要有四种,即赞、偈、咒、白。赞,用于颂赞功德,如三宝赞、香赞等。偈,用于颂扬佛教教仪,形式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九言的诗句,每偈四句。咒,是密语或真言。白,除直白外,其他如梵白、书声白、书梵白、道腔白等,都带有音乐旋律。

故汉传佛教以呤诵唱赞来修行,在早晚功课中,通过“缘起性空”的理论与“上供下施”的实践结合,把僧人的修持纳入日常的生活和法事活动中,通过规范化的仪轨修持,早晚念诵,六时禅观,再配合参禅、念佛、诵经、听讲、修法等等其它法门的修持,不断增加闻思修行,不断加持戒定慧力,清除贪、嗔、痴障,熏修八识种子,日积月累,念兹在兹,功夫逐步深入,层次逐步提高,境界逐步实证,改造身心,便可逐步做到在生活中了生死,而又在了生死中生活,弘法利生,自觉觉他,圆满功德。《法华经玄义》云:“如佛在世,金口宣说,但有声音诠辩,听者得道,故以声为经。”故佛门每一天的钟声镗镗、鼓音咚咚,每一记、每一响,都直透心的律动。这样的传递过程,与修行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我们聆听从流水般的木鱼音声中的经文时,当下让心灵敞开,接纳、感悟,有了感悟以后,才能带到生活中修行。并让这种和悦的音声刺激人体能量,使身心获得高度的净化,藉着念诵者的直心反射,随文观思,印照内在之境界,转换身心,让生命得到庄严平和。所以在密教里特别强调音声的修行法门。

三、佛教音乐的积极意义

1.佛乐与身心的和谐

5000年前,释迦牟尼佛就用音乐进行传教,感动了远近许多人皈依佛门,通过修炼,使这些人全部达到净化心灵,弃恶从善和惩恶扬善,佛教中讲求禅定的修炼,禅即静虑,是以“心”的外射,通过“远”向无限延伸,然后往复盘桓,返观自心,终极是自心。佛教音乐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赞佛功德”,一是“宣唱法理,开导众心”。佛曲有赞、偈、咒、诵多种形状,赞美类音乐典雅舒缓,旋律起伏跌宕,转读类则旋律性不强,常以一个短句作链式的反复进行,如各类经咒的念诵及称颂佛号等。

这类佛乐的旋律起伏不大,节奏简单,没有大起大落的音浪,通过反复的唱颂、唱念,使内心的情感、情绪平稳而达致平静。在佛教音乐中体验的“净”,则是绝去一切妄念的精神澄炼和在幻象中呈现的随缘自在的真如世界;而在那“静”中,体验的是有着盎然兴味、安闲自在、超然自得的心理状态。平和的音调可以使人心灵宁静、思路清晰和想象丰富,更能令人身心和谐顺畅,保持神清气爽的精神状态,利于工作、学习和生活。

2.佛乐与自然的和谐

现代人在不断追逐物欲,是因为“物”可以满足人的欲望,但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而物却是有尽的,因而常常带来可悲的结局。寻求解脱,是佛教理论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如何解脱,则与获得无上菩提智慧相联系。无上菩提智慧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主观认识的转变,是一种精神的解脱。禅宗祖师有言:“悟道与否,听声即知。”《大日经义释》亦曰:“歌咏,皆是真言”。《正法念经》又言:“山谷旷野,多有迦陵频伽,出妙声音,若天若人,紧阿罗(音乐天神)无能及者。”美妙和谐之佛音,使人听后受到启示与感化,促生精进心与菩萨心。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却因为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造成了严重失衡,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遭到了极大破坏。中国的画家、诗人、音乐家们,从汉魏六朝后,便发现自然中的“佛性”,发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心灵的宁静是超越一切功利的、最可宝贵的追求。从中国传统音乐中以表现自然为母题的乐曲,如《高山》、《流水》、《潇湘水云》、《彩云追月》等实际体现了一种深蕴在中国人心中的佛教思想,即认为“道无不在”、“一草一木”都有着至高无上的真理。这种思想,对正在进行经济发展的我国,构建生态环境、加强环保意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3.佛乐与人世的和谐

在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西方,人们已经意识到对人的情感因素的忽视,将会给人类本身带来大的灾难。因此,正如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所强调的,高科技应当与高情感相平衡。何为高情感?以笔者之见,即对外界的种种诱因,内心不会轻易地受到牵引,不会狂热地盲从,能冷静地分析客观事物,并快速作出准确的选择和判断。而高情感的培养可以通过听诵典雅舒缓的佛乐,不断反观自心,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学习中养成一种稳定的、平和、宽松的心态,能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情。而不是忽冷忽热,大起大落,反复无常的精神状态。中国政法大学的李德顺教授也指出,每一种社会形态都力求达到一套整体状态,一种文化境界,和谐就是一种文化境界。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包含着一个更深层、更具有普遍性和长远意义的“文化”建设问题。具有造就深层的文化和谐,才能造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全面的可持续的社会和谐。

因此,要想恢复我们本来美好、善良、慈爱的面目,平息纠结于内心的各种烦恼,调整内心的矛盾,使身心统一和谐与外界的万事万物相应,佛教音乐无疑会有着很大的帮助。我国古代雅乐与佛乐有共通之处,都反对过分纵情,迷荡不谐和的世俗音乐,雅乐讲音乐和谐;老子讲大音稀声,没有那么多繁杂的音符节奏,而是简单、和谐与天地之道相应,佛乐虚无缥缈,使忧愁得以疏导。如听《药师菩萨曲》,可以领略到一种无边的宁静。

《杂阿含经》中有“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其中淡泊宁静的人文境界和修身精神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佛教音乐审美中产生的这种平和情感心理能形成削减差异、调和矛盾、消融对立的“中和之美”,所谓“声和——心和——人和——政和”对于国家政治稳定、长治久安仍有着积极的当代意义。

G0

A

1009-3605(2010)06-0100-03

2010-07-01

胡千红,女,湖南平江人,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社会学。

责任编辑:肖琴

猜你喜欢
法门佛教音乐
探究应用经济信息优化宏观经济管理的“法门”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
小学语文与其他课程整合的三道“法门”
游法门寺
音乐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参禅步道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