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在人民心中不朽的丰碑
——《为了红色中国——中国共产党英烈传略》评介

2010-08-15 00:51王佳玲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传略陈然编者

王佳玲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镌刻在人民心中不朽的丰碑
——《为了红色中国——中国共产党英烈传略》评介

王佳玲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由黑龙江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省委党校教授王诚宏编写的《为了红色中国——中国共产党英烈传略》一书,已于2009年11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系编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纪念为共和国献身的人民英烈编写的一部献礼之作。认真读后,感慨良多,笔者认为该书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主题鲜明、持论公允

该传略(书中收录了中国共产党660名英烈的传略)其传主均为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后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各个历史时期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殉职的中共党员(含身后追认)。1921—1949年的28年,正如编者所说,“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的伟大革命的28年,也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气势恢宏、威武雄壮、感天动地的28年。”“在这28年中,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紧密地相结合,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高理想与无产阶级翻身求解放的现实目标紧密地相结合,高举革命大旗英勇战斗,不畏强敌……”传略主题鲜明,行文持论公允。收录的中共英烈,为了民族和人民,为了红色中国,他们不怕坐牢、不怕杀头、不怕离婚、不怕撤职、不怕开除党籍。这里,有战死在英勇杀敌战场上的杨靖宇、左权、刘黑仔、董存瑞;有牺牲在敌人囚禁的监狱里的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罗世文;有殉职在革命事业工作中的王尽美、张浩、邹韬奋、关向应;也有亡命在内部冤案枪口下的许继慎、柳直荀、段德昌、曾中生等。在该传略中,编者以史为据,真实地把中共英烈传主们的那种未忘忧国的壮烈情怀写了出来,把那种不惧艰难的斗争意志写了出来,把那种赴汤蹈火的献身精神写了出来,把那种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写了出来。从中,使人们深刻地感受到:世界上人民群众的口碑最重,人民英雄纪念碑最高。中国共产党英烈作为人民英烈群体中最杰出的部分,永载中华民族的英雄史册。

二、史料丰富、立据权威

该传略收录的中共英烈数量多、分布广、时间跨度大。编者参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及相关资料,借鉴并汲取了近些年来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方面的有益成果,在挖掘残缺、零乱的史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特别是有些英烈的生卒年月、真实姓名、身份、牺牲地点等,多年来有诸多不同说法,该传略依据现存可查阅到的史料,以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作了力求权威而准确的考证。如:罗亦农烈士的出生时间,过去一直被认为是1901年,该传略说是1902年,其依据是《中湘罗氏四修族谱》(卷7第21页)中的记载,写为1902年5月18日。陈觉烈士的出生时间,以往说是1903年。该传略依据其弟弟陈林祥、妹妹陈清兰对其兄陈觉生日的回忆,将日期写为1907年2月5日(清·光绪32年12月23日),牺牲时年仅22岁。杨明斋烈士,过去说在苏联下落不明,也有说在1931年以后病逝于伊尔库次克,该传略认为是1938年2月7日,在苏联“肃反”扩大化中以被捏造的“日本间谍、托派恐怖分子”罪名遭逮捕,同年5月26日惨遭杀害。俞秀松烈士,过去说是1938年6月后在苏联被害,具体时间不详。该传略说是1938年6月,被强行押往苏联,1939年2月21日在莫斯科受冤遇害(葬在顿河坟地)。

三、订正史实、校正讹误

该传略与同类书相比,在订正史实、校正讹误方面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弥补了不少欠缺,纠正了一些差错。我们看到:以往人们熟知的有关江竹筠烈士在狱中被钉过竹签子的事,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的话,还有陈然烈士的《我的“自白书”》等,没有被收录进去,这不是编者的一时疏忽,而确是编者以史为据、认真求实的一种表现。

杨益岩(《红岩》、《在烈火中永生》作者之一)在1991年第2期《中华儿女》杂志上谈到小说《红岩》中的人物江雪琴、成岗时,说他俩分别是以江竹筠、陈然烈士为原型经过加工补充塑造的。

江竹筠烈士在渣滓洞监狱中,受尽敌人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但是,没有受过以竹签子“钉手指”这种刑罚,而是被敌人用竹筷子“夹手指”(即“夹‘竹筷子’”,即以绳穿5根小木棍为刑具,行刑时,将受刑者分别套入木棍之间,用力紧收,也叫“拶指”,简称“拶”)。众所周知,“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这句话,原出自小说《红岩》中的人物江雪琴之口。在她的身上,除了江竹筠烈士的事迹之外,还集中了李青林、彭灿碧、左绍英等女英烈的事迹。

陈然在狱中写过许多东西,包括参与提供《狱中意见》(即1949年12月25日罗广斌上交中共重庆市委的《关于重庆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的第七部分),但是没有写过《我的“自白书”》。《我的“自白书”》,原出自《红岩》、《在烈火中永生》中的人物成岗(以陈然烈士为原型塑造)之手。写他(成岗)在敌人审讯时,利用敌人要他写“自白书”的笔、纸,写下了《我的“自白书”》。罗广斌早在1963年曾说过,《我的“自白书”》并非陈然烈士遗诗,而是我们在撰写《在烈火中永生》一书时,以陈然临刑前要写一首诗的打算和他在刑庭上威武不屈的气概,由几个人共同创作的。后来《革命烈士诗抄》编者误以为是烈士的遗作而将其收录了。四十多年来,人们对这首诗的由来及其真实性从未发生过疑问。2005年由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共同推出的《永远的丰碑》,在介绍陈然烈士时,仍说这十二行诗系陈然烈士所作。而该传略没写这些,正是从另一个角度对其传统说法进行的更正。同时,没有写这些,丝毫也没有降低中共英烈在人们心目中的那种伟大而崇高的形象。

四、质朴自然、图文生辉

该传略在收录中共英烈的诗词、格言、警句方面,也颇下功夫。为了教育人、感染人,编者在书中既收录了中共英烈的部分诗词、格言、警句(“狱中信”、“绝笔句”、“就义诗”),也收录了战友、同志、领导对其的评价,将这些一一展现在广大读者们的面前,使人们感到内容充实、血肉丰满。如:杨超的“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的《就义诗》;刘绍南的“烈,豪杰!铡刀下,不变节,要杀就杀,要砍就砍,要我说党,我决不说”的《壮烈歌》;吉鸿昌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绝笔句;刘伯坚的“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拼做阶下囚,工农齐解放”的《带镣行》;叶挺的“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的《囚歌》等。又如:毛泽东“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为“四八”遇难烈士的题词;朱德“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的《悼左权同志》诗;周恩来“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的挽诗;郭沫若“蜀中巾帼富英雄,石柱犹存良玉踪。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东北西南齐仰首,珠河亿载漾东风”的题赵一曼诗等。从中,我们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共产党人,什么是真正的革命者。从某种意义上说,该传略既是一部中共英烈诗词、格言、警句选,也是一部中共英烈肖像、图片集。尽管由于诸多方面的种种原因,有些中共英烈的肖像、图片没有收集到,但是,该传略仍是目前中共英烈遗存的肖像、图片收集较多的一部书,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质朴自然、图文生辉的效果。

读着中共英烈的英雄业绩及其诗词、警句、格言,不仅令笔者的心灵震撼、感动不已,相信也会使广大读者的心灵震撼、感动不已。正如编者在“编后”中所写:“革命先烈的生命之火虽已熄灭,而其泽披后人的精神之火仍在熊熊燃烧”。“中国共产党的英烈们,正是‘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这种人,是虽死犹生、可与天地比寿、与日月齐光的这种人,是无私无畏、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大写的‘有益于人民’的这种人。”该传略让人们从回顾历史、缅怀英烈中真实地感受到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结论的伟大力量之所在。该传略的出版发行,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学习中共历史、不忘人民英烈,激发爱国情怀、弘扬人间正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生动教材。

责任编辑:温冠男

book=63,ebook=71

G122

A

1671-1262(2010)02-0063-02

2010-04-19

王佳玲,女,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编审,主要从事中华文化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传略陈然编者
勇敢是梦想的防弹衣
编者语
编者有话说
深夜电话
编者语
编者语
承载历史记忆 弘扬民族精神
《中国皮肤性病学书目提要及著者传略》征文及研修班招生
《中国皮肤性病学书目提要及著者传略》征文及研修班招生
钱澄之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