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探析

2010-08-15 00:47
贺州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带头人人才队伍新建

范 林

(贺州学院 党委组织部,广西 贺州 542800)

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探析

范 林

(贺州学院 党委组织部,广西 贺州 542800)

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普遍面临着严峻挑战,其主要表现为: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师资队伍总体规模偏小、本科意识相对较差、教学科研水平比较低、教师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等。为此,新建本科院校必须从转变思想观念、加大引进力度、加强学术带头人和教学团队建设、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几个方面着力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

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人才队伍;建设路径

为加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化、大众化的步伐,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全国各地新建了多所本科院校。由于历史背景、基础条件、地理区位、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普遍面临着严峻挑战。而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竞争活力的高水平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是地方性本科院校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纵观世界高水平大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关键是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把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一、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1.学缘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师范专科学校升本的院校学缘结构比较单一,“近亲繁殖”现象严重。教师主要是在本省区的老牌大学的毕业生,有的学校专任教师中超过一半是同一学校的毕业生,导致教师队伍思维方式、思想方法、知识结构雷同,束缚了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发展[1]。

2.专业结构不合理。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在升本前一般以传统专业教师队伍为主,升本后,随着专业的调整和新专业的开设,导致新专业教师缺乏,传统专业教师富余,安置难。

3.年龄结构不合理。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出现巨大缺口,于是,大量刚刚毕业的学生补充到教师队伍中来,统计数据显示,35岁以下青年教师所占的比重偏大,一般超过50%。由于教学经验不足,不可避免地对学校整体教学质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4.学历结构不合理。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偏低,相反具有本科及以下学历教师的比例又偏高。

5.职称结构不合理。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偏多,正高职称人员非常少,且正高专业人员年龄老化严重。根据统计,新建本科院校教授的平均年龄为50.9岁,老牌本科大学的教授平均年龄为41.9岁,56岁以上的教授占总数30.74%,而56岁以上的专任教师只占总数的5.54%,教授的年龄结构明显老化[2]。

(二)师资队伍总体规模偏小

师资规模与在校生规模未能同步协调发展,生师比偏大,教师承担的教学工作量较重。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许多学校政府投入经费不足,学校筹措办学经费又少,于是都在把扩大招生规模,增加学杂费收入作为学校增收的主要办法,因此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从原来的几千学生迅速扩招成万人院校,教师数量的增加远远赶不上学生数量的增长。据资料统计,新建本科院校专任教师与普通本、专科学生之比平均为1:17.95,专任教师与折合学生数之比平均为1:19。折合后的师生比整体上离国家规定的合格标准1:18相差5.6%。近年来,这类院校纷纷加大了引进力度,每年引进了一定数量的较高层次的专任教师,但由于扩招速度比较快,加上教师退休减员和教师考研读博等因素,师生比没有降低,有些学校反而还在升高,教师数量不够。更为严峻的是教师的专业或学科结构性缺编,有不少院校的某些热门或紧俏专业的专任教师缺口更大,越是热门,招生人数越多,越是紧俏,教师越难引进,热门专业师生比远远高出1:19,教学任务繁重[2]。

(三)本科意识理念相对较差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基本缺乏对外学术交流,科研意识不强,部分教师思想观念落后、本科意识差,思维方式单一。有的还停留在原来专科的教学层面上,从备课到授课与给专科生上课相差不大,不能适应本科教学的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对新建本科院校提出了定位意识、质量意识、特色意识、为地方服务意识、品牌意识、赶超意识,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师本科意识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指导[1]。

(四)教学科研水平比较低

随着普通高校毕业生大量进入新建高校任教,这些教师根本没有经过师范教育锻炼,一毕业就走上讲台,直接承担主讲教师的职责。缺乏指导,没有经验,没有讲课激情,缺乏教学艺术,甚至念教科书,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无暇顾及科研,没有了科研的积累,反过来又无法充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得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走进了一个恶行循环的不良局面[3]。新建本科院校已经认识到科研在教学以及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性,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科研投入,教师的科研能力比原来有所提高。但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前身是专科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从事教学工作,许多教师不进行科学研究或很少进行科学研究,从而导致教师的总体科研能力较差。目前只有少部分教师从事科研工作,其科研获奖级别不高,在科研项目中国家级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高级别的课题非常少,发表的论文数量少,且所发表的刊物级别较低[4]。必须指出的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科研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学科带头人。

(五)教师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绝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建在中小城市,由于所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投入不大,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对高层次人才缺乏吸引力的问题突出。这些院校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获得高层次学历或职称后调离,即便有些教师考虑到对学校的感情和家庭的负担等因素留下来,但面对升本之后学院遇到的一系列困难与问题时,教师中一定程度存在人心思走的现象。更何况有些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管理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到位,有的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各项工作千头万绪,经费使用紧张,教师的培训进修、福利待遇等方面得不到一定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教师人才队伍的的稳定。因此,不少地方性新建本科学校都会遇到这样的令人头痛的事情:每年好不容易评上的几个教授、一批副教授,好不容易有几个博士毕业,每年就要走掉一部分,这使得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上举步维艰、捉襟见肘。

二、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路径

(一)以转变思想观念为先导,全面提升教师对本科教育的认识

新建本科院校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都要正确认识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准确把握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的本质区别和内在联系,准确把握培养本科人才所必须的教师队伍素质、能力和水平,明确本科教育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要自加压力、提升内涵,这是终结“本科教育专科化”现象的前提和思想基础。本科教育强调学术性和理论的深度,专科教育强调理论够用,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相比于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对教师个人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学术水平等的要求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针对特定的历史阶段,抓住转型时期广大教师思想认识的特点,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通过广泛地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培养本科意识,让广大教师对本科教育有全面的认识、理解和把握,从而使教师提升认识、转变观念,促进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加大引进力度,解决教师数量不够的问题

1.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数量不够问题的解决主要途径之一是大力引进人才。由于扩招速度快,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缺编较多,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加大引进力度。我们要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阔视野和博大胸怀,不拘门户,大胆吸纳人才,做到“求贤若渴,爱才如命”倾注超常规的精力,采取超常规的措施,不惜超常规的代价引进人才。在制定进人计划时不仅要考虑教学之急需,而且要考虑学科建设,专业调整,基础课程和薄弱学科专业建设,做到统筹安排。

2.注重质量,在人才引进中,要从发展学科战略出发,坚持高学历、高职称、高效益的原则,突出人才引进重点,有一个明确并且有操作性的进入门槛,杜绝人情进人的现象,杜绝进人问题的短期行为,同时,坚持“引人”与“引智”相结合,贯彻“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想,实行来校服务与为校服务并重,引进人才与引进智力相结合,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实现引进手段科学化,引进形式多样化,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人才智力引进体系。重点引进保证教学一线需要,重点专业、重点学科建设所急需的人才。

3.考虑学缘结构,要从全国各地不同的高校,特别是从著名的“211工程”大学和“985工程”大学毕业生中补充师资。在制定引进人才政策时,要有灵活性,尤其是要想方设法引进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等,以达到引进以个带动一片的效果,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三)加强学术带头人和教学团队建设

学术带头人具有集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能力于一身的复合性人才,他们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实施者,而且是科学研究的组织者,是学科建设的灵魂,也是教师人才队伍中的领军人物。造就优秀学术带头人,需要个人付出时间和精力,更需要学校的关心和支持。新建本科院校要树立培养学术带头人的意识,制定和实施优秀的人才选拔培养计划,坚持以学科为中心,根据学科特色、优势及自身的实力,以开阔的视野,选拔培养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引导学术带头人除了搞好自己科研工作外,还应搞好本学科的建设,培养学术骨干,尤其是青年后继人才,发挥甘当人梯的学术献身精神。在此基础上整合资源,鼓励学术带头人组建教学团队,并发挥核心和领导作用,在当今科学研究方式日益由个体化向集约化转变的时期,创建教学团队是促进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保证教师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也是多出科研成果的需求。一个优秀的带头人下面,应汇聚一批好的学术骨干和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包括合理的年龄结构,学科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还有合适的学缘结构,形成一个以优秀的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教学团队,让教学团队里的老师在相同的环境下,得到同样的熏陶与磨练,经过相近的时间努力,相继作出贡献,共同成长为优秀教学人才。教学团队建设要与现有的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教学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并要围绕教学开展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和归宿。学校也要制定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政策,营造良好、宽松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成长成才的环境。新建本科院校一定要在建院初期营造和形成一个尊师重教、尊重人才的政策环境和氛围,形成一种向心力。唯有如此,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有可能实现。

(四)以人为本,大力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

以人为本,改变传统高校“重使用轻培养”、“重资历轻水平”的不良倾向,培养人才更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建立“师徒链”人才队伍,选聘高学历、高职称和高素质的教师为导师,让青年教师接受与传承“师傅”的为人之道、治学之本、教学之法和学术思想。同时,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实行按需培养、分类指导,重点资助有培养前途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做访问学者,参加学术会议,到国外进修深造等,不断更新知识、开拓视野,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要加大对中青年教师培养,培养一支专家型的管理干部队伍,更好地带动学科发展。

(五)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确保教师队伍稳定

刘延东同志指出,“要用更大的精力、更有力的举措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和充分施展才华的体制机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的环境”。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解决教师队伍稳定的问题。一是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面对现实高校之间的收入差别越来越大,在利益趋势的驱动下,他们会感到迷惘,这种情况光讲精神鼓励不给物质激励,就不能留住人才。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更要尊重每位教师的生存权,要努力改善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为全体教职工创造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二是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新建本科院校要树立教师人才是学校第一资源的理念,形成留住人才、重用人才的共识和良好风气,使拔尖人才不想走、不愿走。要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把优秀中青年教师推上学术带头人岗位,让优秀学术骨干独立承担科研任务,优先安排中青年学术骨干进修,合作科研,参加学术会议等。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改革校内分配制度,按教师的水平高低、业绩多少、贡献大小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在照顾大多数教职工利益的基础上,重点向优秀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倾斜。和谐的人文环境对教师的发展、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建本科院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通过对教师的潜能和智慧的信任,最广泛地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师自由的、全面的自身发展,从而最终促进学校生机盎然地向前发展。三是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新建本科院校要为教师,特别是高素质的教师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为教师充分发挥和发展专业特长提供空间和舞台,使学校成为优秀教师的“创业园”和“竞技场”。要鼓励探索,善待和容忍教师在探索、试验和创新过程中的失误或失败,褒扬并奖励成功的探索、试验和创新[5]。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和价值的自我实现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道德水平

师德建设是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新建本科院校要高度重视和强化师德建设。高起点、高标准抓好师德建设,会产生深远的引导示范作用。师德不仅体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风、学风,而且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6]。教师的师德作为一种道德力量,将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为此,要推进师德教育,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创新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广大教师把“崇教厚德”落实到修身立德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乐于终身从教,增强当好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为人师表”落实到教书育人上,时时处处当好学生的楷模。真正实现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建设一支献身教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让学生永生铭记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目标。

历史的发展雄辩地说明,教师是办学之基,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决定因素是教师,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只有抓好教师人才队伍的建设,找对路径,才能把学校建设好,完成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使命。

[1]李壮成.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探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3).

[2]唐国华.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雷 铭.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4]范 梅,曾宝成,李君丽,刘 洪.湖南新建本科院校师资及其管理现状与成因[J].湖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06(3).

[5]邝邦洪.对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5).

[6]曾桓松,谭冠中,欧洪湛.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发展对策研究[J].肇庆学院学报,2002(5).

Probing into the Way to Construct the Teachers Troop in Local Newly Built Colleges

Fan Lin
(Hezhou University,Hezhou Guangxi 542800)

The newly built colleges are confronted with the challenge to establish the teachers troop.The main problem is the structure of teachers troop,the small scale of teachers troop,poor undergraduate consciousness,low teaching and research level,and serious brain drain,etc.Therefore,the newly built colleges have to change the ideas,intensify capacity in introduction of talents,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leaders and teaching team,enhance training middle-aged and young teachers,create a favorable campus environment,and enhance teachers’ethics construction.

newly built colleges;teachers troop;constructing way

C961

A

1673-8861(2010)02-0008-04

2010-03-18

范 林(1964-),男,广西陆川县人,贺州学院党委组织部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党建、管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带头人人才队伍新建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培养集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老兵变带头人助农民脱贫致富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贫困村里的致富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