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语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010-08-15 00:47
河北职业教育 2010年5期
关键词:外语能力课程

王 敏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 400039)

一、高校外语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紧迫性

所谓教师,就是传授知识的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一位教师是否称职的首要标准。作为知识传播者的教师应当具备合格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这一角色,高校外语教师也不例外。在《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中,束定芳老师等将外语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概括为:(1)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2)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实施能力;(3)较高的人品修养和令人愉快的个人性格;(4)较为系统的现代语言知识;(5)相当的外语习得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外语教学法知识。[1]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高校在引进外语人才时的标准越来越高。他们大多拥有硕士甚至是博士学位,而且通常情况下都是各所高校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因此,随着高校外语教师学历水平、学历层次的逐步提高,以上条件中的(1)、(3)、(4)、(5)基本都能达到,唯一的不足之处是,我国高校的外语教师主要从其他高校毕业生中直接引进,他们大都缺乏教学实践能力,这就意味着要重视第(2)点,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实施能力的培养,即重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现有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针对刚进入高校的外语教师,为了提高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主要采取了以下四种方法。一是指导教师制。给每位新教师指派一名指导教师,具体指导他们从怎样备课到怎样有效地进行课堂组织和课堂教学。诚然,指导教师大多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但是教学本身是需要一个亲历亲为的过程,再多的经验还是要具体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况且指导教师和被指导教师二者所教授的课程可能也不尽相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以很多时候指导教师的作用并不大。二是学生评价机制。学生是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学生上课时对知识和方法接受的多与少直接反映了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因此学生对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也反映了该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但是,一般来说,参与评价的学生都是初次涉猎该门课程,而且一门课程往往都只是一个老师从头教到尾,没有比较,学生无法真正全面评价教学质量的高低,再加之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对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评价,很多时候都是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往往不客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许多高校都使用了教学质量网络评估系统,虽然有参考标准,但大多数学生仍然是凭着对教师的主观情感来作评判,他们并不是很看重教师的工作态度、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学科的差异性等,而且有时候评判标准也不够详尽,对教师提高教学实践能力的帮助不大。三是教师自我反思机制。Penny Ur将教龄20年的教师分为两类:“有20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和有1年教学经验重复了20次的教师”[2],这说明教学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不断地总结和反思,也就是教师在授课后或学期末对自己所教授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进行回顾,从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教师自我反思机制需要充分依靠教师自己的自觉性,但是单打独斗,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要求。四是公开课机制。所谓公开课,就是将所有相关学科的教师召集起来,听一位老师给学生上课,课完后大家一起来总结该教师授课时的优缺点,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作用。这样的做法,流于形式,对教学能力的提高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三、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的完善

1.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教学能力量化模式

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制定教学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的量化标准。美国外语教师认证和培养标准就值得我们借鉴。美国大部分州的教育部门根据20世纪五六十年代颁布的两个指南制定自己的教师认证规范:《中学现代外语教师资格条例》和《现代外语教师培养指南》,按照合格、良好和优秀三个等级规定外语教师在听、说、读、写、应用语言学、文化和教学法等方面要达到的标准。这样可以让外语教师有量化的标准,从而重视自己的职业提高和职业发展。[3]在高校外语教学中,我们不妨也借鉴这样的教师培养指南,将外语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按这样的标准进行量化,以督促教师注重自己的职业提高和发展。

2.推行规范的教师在职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再教育

现在的教师职业发展主要是脱产学习和进修,也就是具有一定教龄的教师利用一定的时间脱离教学岗位继续攻读比原有学位更高的学位,或是只在自己的专业方面进一步进修、深造。但是,这两方面都主要针对学术研究方面,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虽然不无联系,但是实际效果不大,因为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获取知识和怎样传授知识依靠不同的方法。国外许多大学专门开设二语教师教育课程,讲授在职二语教师如何进行自我专业提高,课程结束后还要进行考核。这类课程既有理论又联系实际,是在职教师寻求自我业务提高的指南。因此,我们国内的大学也不妨开设这样的教育课程,从实际行动上直接地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3.学校教学管理机构的充分重视

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发布结果显示:80.2%的被调查教师感觉压力大,近30%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2005年底,中国第一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15个行业的倦怠指数调查中,高校教师的倦怠程度仅低于公务员和物流从业人员,居第三位。[4]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高校教师往往长年累月都是从事一门或几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久而久之,就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无法从中获得职业成就感。因此,高校在安排工作时,应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工作程序安排以教学单位为主,要给教师教学提供极大的便利。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应该有良好的监督机制,以使教师获得公平合理的待遇。为教师进修学习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教师有发展,学校才能有前途。

4.注重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结合

对教师来说,要想真正提高教学能力,就必须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因为课堂实践能为教学研究提供第一手材料,而研究成果反过来又能服务于教学。这种循环往复的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受益,而且会造就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教学的复合型教育人才。教师应该认识到自身的处境,审时度势,意识到自身职业发展提高的重要性。然而许多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但精力都主要用于其它科学理论研究方面,很少专注于教师教育的研究,更别说包含其中的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方面的研究了。高云峰等2007年发表的《近十年我国高校外语教师教育研究文献评析》论文中称他们在CNKI博硕士论文及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了时间为1990年到2006年的主要是我国外语类和教育类核心期刊、优秀博士硕士论文以及学报类和非核心类外语及教育类期刊发现:从成果数量角度分析,10种外语类核心刊物在近10年内总共发表高校外语教师教育论文64篇……从时间跨度及刊物的分布来讲,存在分布不均的现象,没有形成一种持续、稳定增长的研究态势。这说明目前我国外语界对外语教师教育问题的认识不足,研究力量薄弱。[5]教师们应当认识到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重视教学实践能力提高与理论研究方面的工作的密切联系。

总之,高校外语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既依靠教师自身的反思、学习和总结,也需要外部的监督与量化,两方面结合才能真正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73.

[2]Penny Ur.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Practice and Theory[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317.

[3]史立英.美国外语教师培养模式及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8):69.

[4]刘桂娥.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97.

[5]高云峰,李小光.近十年我国高校外语教师教育研究文献评析[J].外语界.2007,(4):57.

猜你喜欢
外语能力课程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