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

2010-08-15 00:47赵海军
河北职业教育 2010年5期
关键词:人际道德职业

赵海军

(廊坊师范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认知是指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所以也可以叫做认识。信息加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认知即个人以已有的知识结构同化或顺应新知识从而在头脑中重构和应用知识。认知能力是个人在重构和应用知识时所具备的能力。正如人们经常说的,如归纳能力,记忆能力,发现能力,正反向逻辑推理能力等。

一、当代大学生认知能力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包括道德认知能力、人际认知能力、职业认知能力、科技认知能力、压力认知能力、自然灾害认知能力、民族精神认知能力等,这些都会对大学生的性格养成、素质提升产生深刻影响,直接关系到步入社会之后综合能力的发挥,特别是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其长远的影响力和促动力更是不能低估。

1.道德认知能力

大学生的自我道德认知,就是指大学生对自身行为准则及其对社会现象的道德认识,反映着大学生道德推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的能力和水平。从主流来讲,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还是相对平衡、符合道德价值判断规范的。但是,随着我国社会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大学生道德认知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现象,表现出种种矛盾、冲突和障碍。主要表现为:道德标准选择的多元化与道德价值判断的模糊化倾向比较明显;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差距,知与行不统一;在道德要求和道德评价方面采取双重标准,对他人要求主流化与对自己要求流行化的矛盾心态等问题。

2.人际认知能力

《孙子·谋政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强调的就是认知能力。这不仅适用于战争,在现代的人际交往中同样是良策,大学生也是如此。人际认知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和交往活动中,通过对自己、对他人以及自己与他人、他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感知,了解彼此的态度、看法,并作出评价的能力,是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中,人际认知能力强的学生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能够顺利地进行人际交往,具有较好的人缘,也使得其有目的活动的成功率明显提高。相反,人际认知能力弱的学生,难以把握同学关系,维系同学友情,在人际交往中常感到无助与失落,以致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1]。

3.职业认知能力

职业认知简单的说就是对职业的认识。大学生的职业认知度愈高,职业规划与执行能力愈强,愈能做出适当的职业选择。一是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受环境背景的影响,迎合市场需求的能力较强。二是大学生普遍重视经济环境,具有较强的把握市场动态和就业信息的主动性,但对制度环境的忽视,使大学毕业生缺乏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三是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趋于合理,并随着市场环境而作出相应调整。而较为明确的职业要求,有利于大学生追求个人价值与企业、社会价值的契合。

4.科技认知能力

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有普遍的认同感,对掌握科学技术基础知识有着执着的追求和愿望。他们普遍认为,当今时代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拥有着一定技术手段特别是某一领域核心技术的人才往往是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追逐的对象。为此,大学生利用其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广泛涉猎相关领域,力图在某一领域攻克一些技术难题,为将来走入社会储备食粮。

二、大学生认知能力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1.积极性影响

什么样的认知能力决定着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大学生具备较高的认知能力,对于将来步入社会担负更加艰巨的任务,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1)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灵动因素,其良好的道德操守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影响和带动他人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一是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作为人的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对整个社会的道德习俗和道德传统,不能不产生重大的影响。[2]大学生进入社会,其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和职业作风,会产生“裂变”效应,影响和带动广大职业劳动者自觉履行道德义务,使好思想、好品质、好行为发扬起来,使坏思想、坏品质、坏行为受到抵制。二是良好的家庭道德。充分体现男女权利的平等,抚养教育好子女,履行好赡养老人义务,尊敬老人,带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道德取向。

(2)有助于形成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合作友爱的关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人际认知能力,进入工作岗位就会宽容他人、接纳他人、尊重他人、欣赏他人、信任他人,创造相互沟通、宽松和谐、平等真诚的良好氛围,有助于形成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合作友爱的关系。

(3)有助于推进科技创新。江泽民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始终把创新看作是一种责任,当作是一种精神,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环境、创新发展本领,不断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大学生的创新会影响一片,带动一群,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生机勃勃的万般气象。

2.不利影响

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欠缺,就会在工作岗位上凸显其不利的一面:道德缺失,就会远离“八荣”,并以耻为荣;人际交往缺失,就会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他人的得失;职业认知缺失,就会把工作视为一种痛苦、一种被动;创新能力缺失,就会死板应对,无所作为;压力认知缺失,就会在挫折面前低头,在失败面前弯腰,禁不起大风大浪的考验。

三、提升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对策

1.加强道德意识教育

首先,要强化组织、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教师应该成为弘扬道德观念的导师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不断研究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3]其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养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应依托校园文化载体,发挥其强大的教育功能,探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深入开展好道德教育。如文艺会演、演讲比赛、辩论赛、文化艺术节、科学技术节等,这些都是受学生关注的热点活动,社团活动、学术讨论、报告会等也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活动形式。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取向。

2.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要建立大学生自我评价体系,定期让学生自我评价自己。要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使他们全面接受自己,爱惜自己,为自己的存在而自豪;以平常心对待成功与失败,理智地看待自己的短处,审慎地看待自己的长处。在与他人交往时,能够善于捕捉别人的闪光点,与他人求同存异,和自己不喜欢的人交朋友,广泛交往,以构筑自己的成长和成才的平台。

3.提高职业认知能力

要加强高校的指导,在学期间,高校应以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为导向,分段实施就业创业培训教育,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提升创业技能和竞争力。大学生也应提升对就业形势的认知度,认清毕业时所将面临的就业压力,并将压力转化为大学阶段的学习动力。要根据就业形势的变化,分阶段做好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和素质测评,并结合所学专业,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目标。同时,还应注意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为就业增加筹码。

4.提高科技创新技能

大学生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也是高等院校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培养途径的探讨与研究。大学生在学校期间,要充分利用实验资源和各类创新平台,主动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平时多思考、多研究、多请教,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措施。大学教师要发挥其引领和导向作用,多给学生立课题,压担子,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课题中遇到的难题。更为重要的是,大学要拨出专项经费,设立课题奖励基金和专利专项奖励资金,为发明创造免费申请专利,为大学生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1]王晓红.试论大学生人际认知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71-73.

[2]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45.

[3]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42.

猜你喜欢
人际道德职业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搞好人际『弱』关系
职业写作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我爱的职业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