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10-08-15 00:50□文/徐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年3期
关键词:相关者利益职工

□文/徐 颖 牛 杰

2008年被称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元年”,自南方大范围的冰冻雪灾,到“5·12”汶川大地震,再到席卷全球的中国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事件,一系列的突发社会灾难、安全事故、质量问题等无不考验着企业的社会责任心,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考量前所未有地引起了社会公众、企业管理者、学者以及政府的广泛关注。本文拟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目的在于促进企业承担起构建和谐社会应尽的社会责任。

一、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1984年美国经济学家Freeman给出了一个颇为广义的定义,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者能够被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所影响的任何个人或群体”。这个定义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视为利益相关者,同时还将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受所采取的行动影响的个人和群体看作利益相关者。这样就将当地社区、政府部门、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实体都纳入到利益相关者的研究范畴,大大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借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为企业社会责任“指明方向”,针对每一个主要的相关利益群体就可以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也就是说,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提供“一种理论框架”,在这个理论框架里,企业社会责任被明确界定在“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上。所以,利益相关者理论虽然不能取代企业社会责任,但是它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一个重要条件,它可以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对象具体化。

二、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我国深交所颁布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中称,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是指上市公司对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自然环境和资源,以及股东、债权人、职工、客户、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方所应承担的责任。本文将在此定义的基础上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对股东承担社会责任的指标

(1)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

一般认为,每股收益越高,公司满足股东获利目标的程度越高,对股东利益的保障程度越高。

(2)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

资本保值增值率反映了企业净资产的变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

2、对职工承担社会责任的指标

(1)职工薪酬支付率

职工薪酬支付率=已付职工薪酬总额÷应付职工薪酬总额×100%

该指标反映公司对国家相关劳动法规的遵守情况,比值越大越好。

(2)职工安全事故率

职工安全事故率=因工作伤亡的人数÷职工总人数×100%

该指标反映企业对职工安全保障责任的履行情况。如伤亡比率超过了国家规定的限度,企业要停止生产,进行整改。

(3)职工人均年教育经费

职工人均年教育经费=支付的职工教育费总额÷职工人数

该指标反映企业对员工素质提升责任的履行情况,该指标值越大越好。

3、对消费者承担社会责任的指标

(1)主营业务成本率

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公司越照顾消费者的利益,那么给消费者的让利就越多,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就越低,主营业务成本率这一指标的值就越高。

(2)单位收入售后服务费

单位收入售后服务费=本期售后服务金额÷上期营业收入×100%

通常,该指标越大证明企业为消费者主动承担责任的责任心越强,但是由于产品质量太差也会引起该项指标过大,所以指标使用者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4、对债权人承担社会责任的指标

(1)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收益÷利息费用

一般而言,利息保障倍数越高,公司支付利息的能力就越强,债权人在公司的投资越有保障。

(2)股东权益比率

股东权益比率=1-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股东权益比率越高,债权人的投资风险越小,本金和利息收入越有保障。

5、对供应商承担社会责任的指标为应付账款周转率

应付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应付账款平均余额

应付账款周转率越高,表明公司支付供应商货款的时间就越短,占用其资金的程度越低,对供应商的利益照顾越多。

6、对政府承担社会责任的指标

(1)资产纳税率

资产纳税率=企业纳税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该指标可以反映企业对国家的纳税贡献。

(2)税款上缴率

税款上缴率=已交纳税款÷应缴纳税款×100%

该指标用来分析公司是否有挤占挪用国家税款的违法行为。可反映公司对国家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

7、对承担社会责任的指标。(1)年绿化费用:金额越多表明公司对社区的责任履行得越好;(2)为社区无偿服务次数:次数越多表明公司对社区的责任履行得越好。

8、对资源环境承担社会责任的指标

(1)单位营业利润资源消耗率

单位利润资源消耗率=年资源消耗量÷年营业利润

该指标反映企业为获利对资源(包各种材料、水、电、煤等)的消耗程度,可按不同资源分别列示。该指标值越小越好。

(2)单位净利润废物排放量

单位净利润废物排放量=年废物排放量÷年净利润

该指标反映企业生产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情况,该指标越小对社会造成的负面效应越小。

(3)污染治理投资率

污染治理投资率=污染治理投入总额÷当年营业收入×100%

该指标反映企业治理污染的力度,比值越大越好。

9、对社区承担社会责任的指标

捐赠收入比率=慈善与公益捐赠÷企业收入总额×100%

慈善与公益捐赠是企业为社区建设、希望工程和困难人群进行的捐赠。该指标值越大反映企业慈善责任履行得越好。

[1]徐超,陈继祥.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J].上海企业,2005.5.

[2]李立清.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南方经济,2006.1.

[3]赵坤.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猜你喜欢
相关者利益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相互作用大学共同治理机制研究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
利益链与新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