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办高校教学管理的柔性化

2010-08-15 00:47倪超慧
河北职业教育 2010年3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民办高校柔性

白 杨 倪超慧

(江西蓝天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8)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事关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民办高校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限制”、“鼓励”和“大力支持”过程中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要进一步发展,抓好教学管理至关重要。

教学管理可以表述为:管理者按照教学管理规定和现代管理思想、方法对教学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建立和维护正常和相对稳定的教学秩序,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与提高。有学者认为教学管理包括学科建设管理、教学设施管理、教学对象管理、教师队伍管理和教学运行过程与决策管理。本文探讨的教学管理主要指日常教学管理和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

一、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及市场化特点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模式有经验型模式和行政型模式两种。这两种教学管理模式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和科技更新节奏的加快,这两种粗放和僵化的管理模式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经验型模式和行政型模式是从制度、技术和行为的视角出发,以规章制度为中心,以提高工作效率为核心,它们“企图将人修改得适合于工作,而不是把工作设计得适合人”,是一种刚性管理。在追求个性发展的今天,它们存在诸多缺陷。比如经验型模式灵活、便捷,但是经验受主观性和时代性影响,管理者的与时俱进会带来学校的发展,而因循守旧的思想却会将学校葬送,在知识经济、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它已不再是也不可能是时代的主流。行政型教学管理在计划内容上过于统一,导致课程结构呆板、选择空间狭窄、教学内容陈旧。与培养具有创新性、讲求个性的现代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不相符合。这样的管理模式在现代社会也必然会发生转型。总之,传统的教学管理期待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最优化准则进行决策,忽视了管理过程中的可变因素,丧失了管理主体的能动性,简单地说就是缺乏柔性。

民办高校体制不同于公办高校,它受学校定位(数量扩张为主还是提高教学质量为主),学生因素(学生来源、层次、知识基础),教师因素(专职教师为主还是兼职教师为主,低学历低职称的教师为主还是中高学历中高职称的教师为主),教学条件,运行方式(要求低成本、高效率),管理风格(企业模式、学术模式、部队模式)等的影响。其中,追求低成本、高效率、扩张型的企业模式是目前的主流体制。在这种体制的指引下,市场化也就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现实。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是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产物,它主要体现在民办高校必须从市场而不是从政府那里获得发展的资源:办学经费、场地、生源、师资等都是从市场中获得。所以,满足市场需求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是竞争力的体现。民办高校教学管理也必须体现出市场性。

二、柔性教学管理的涵义及实践现状

柔性教学管理的概念脱胎于柔性制造。柔性制造是由英国莫林(MOLIN)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主要的思想是制造系统在具有多用途和适应性强的同时,能获得相当高的生产运转速度。这种思想向教学管理中发生迁移,就称为柔性教学管理。柔性教学管理模式有两层涵义:一是教学过程具有柔性,比较容易根据需求对教学管理的过程进行调整;二是培养的学生具有柔性,使学生具有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很容易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具体来说,教学过程具有柔性就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都能根据市场的需求合理、有效、迅速地进行更新。培养的学生具有柔性就是学生的知识、思想、思维模式要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这与民办高校的市场化特点是相通的,也是民办高校发展的动力。

目前,柔性教学管理在高校已经有了一些实践。燕山大学在计算机专业探索实施柔性教学管理,他们主要从柔性教学管理体系的建立,完善学分制,构建充足多样的课程平台,建立开放的实验平台,建立柔性培养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柔性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注重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的建设。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郑苍林认为柔性教学管理要注重教学过程以引导、激励为主导;以项目贯穿,让学生体验成就。

三、民办高校柔性教学管理的着力点

1.建设柔性的课程体系。柔性课程体系的建设是柔性教学管理的首要问题。所谓建设柔性的课程体系就是要依据专业发展的特点,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遴选,把学习本专业必修的课程挑选出来,构建成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石;对于更新速度较快和方向划分较细的专业课则要进行大胆的合并和删减,以选修课的形式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上层建筑。必修课程的设置要求相对固定,选修课则要结合实际需求经常更新。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由对本专业历史和最新发展十分熟悉的人来完成。因为,必修课程既要支持后续课程的学习又要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发展提供动力;而挑选选修课则需要把专业科学发展趋势和专业技术应用发展趋势区分开来。民办高校培养的对象要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要,主要是培养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

2.合理分配学时。合理分配学时是柔性教学管理的核心问题。传统的课程体系70%以上为必修课,选修课只占30%。在柔性教学管理中选修课应该至少占50%。一般来说,必修课的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相对固定,而选修课的教学文件相对灵活。加大选修课的课时有利于管理者和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也便于学生通过选课来发展个性。国外的一些名校必修课程一般不超过总学分的50%,在麻省理工学院这个数字只有20%。

3.开通选修课教学文件更新绿色通道。选修课的教学文件和教学内容是否能得到及时更新是教学管理是否具有柔性的主要表现。因为当陈旧的内容不能满足形势的需要,而新的内容又不能及时注入教学环节,人才培养就必然与市场脱节。所以选修课教学文件的更新一定要方便、快捷。开通选修课教学文件更新绿色通道首先要赋予教学系部和教研室充分的权利,让教师的调查研究成果和企业需求能够尽快反应到教学中;其次,要制定完善而便捷的申请和审批程序,让好的、新的内容进得来,不好的、旧的内容剔得掉;再次,要有定期的教学检查程序,不能因为开通绿色通道就造成管理的混乱和教学的随意性。在绿色通道中,我们不能苛求教务处的工作人员都是全才,他们很大程度上只是制度的核查人,真正能对内容进行把关的是系和教研室,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系和教研室是当然的主要责任人。

4.建设开放的实践环节。开放的实践环节是柔性教学管理的重要特点。所谓开放的实践环节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实践设备要和实际工作接近。现在很多学校的实践设备跟不上时代要求,有的是工厂淘汰的旧设备,已经使用了20多年;还有的是小型的实验型设备,与工厂正在使用的设备实在相差太大。在这种条件下培养的人才根本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上岗以后几乎还要一年时间才能适应工作。因此实践环节要开放就必须有准工厂化的实践条件。开放的实践环节还有一层含义是要鼓励在读学生到工厂参加顶岗实习。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在暑假自己寻找实习工厂,也可以通过学校的就业部门统一安排。学生在工厂顶岗实习能够感受真实的工作,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和标准,弥补在校学习的不足,建立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动机,使学习效果和就业更理想。可以说开放的实践环节与以往的实践环节最大的区别就是不把实践拘泥在学校内,拘泥在书本上,拘泥在过去;而要面向市场,面向公司,面向未来的发展。

5.建立系统完善运行良好的监控机制。系统完善运行良好的监控机制是柔性教学管理的重要保障。教育是影响人一生的事,我们倡导教学管理的柔性化一定要树立过犹不及的态度,否则就会造成自由主义。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以柔性管理为名不认真备课,不作教学设计,不备教学文件,认为柔性管理就是随意教学,这样会误了学生。我们倡导柔性教学管理是在教学之前和之后以科学、严谨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设计和总结教学工作,目的是更好地培养适应市场的人才。一旦教学文件确定了,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严格执行,定期检查并随时抽查。当教学过程中发生违规行为时必须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理。柔性管理应该是在刚性的管理框架上,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升华。离开柔性教学管理,学校发展将缺乏动力,缺少活力;但是离开了刚性管理框架,学校运行将陷于瘫痪,流于无序。

四、结语

实施柔性教学管理是民办高校教学管理的新趋势,是民办高校区别于公办高校的一大特色,也是民办高校竞争力的体现。但是,由于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历程较短,加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民办高校对柔性教学管理的探索非常有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这就需要我们在推动学校柔性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建设和谐教育为目标,发挥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建设出中国特色的民办高校教学管理体制。

[1]潘懋元,姚加惠.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前景[J].民办教育研究,2005,(4):1-5.

[2]薛向群,李英,程建青.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刚性与柔性原则[J].江苏高教,2008,(2):79-95.

[3]贺亚茹,郭建如.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演变研究[J].民办教育研究,2008,(4):52-58.

[4]丁永强.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与发展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54-55.

[5]司江伟.20世纪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发展的对策对比[J].科学管理研究,2003,(1):80-82.

[6]郑勇.论柔性管理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4,(5):29-31.

[7]张俊棣.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刍议[J].河西学院学报,2008,(1):123-125.

[8]郭建如.民办高等教育的市场化与民办高校的组织管理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3,(4):68-74.

[9]王隆太.先进制造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38.

[10]罗阳,刘胜青.现代制造系统概论[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155.

[11]赵庆水,申利民.基于柔性的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18):42-44.

[12]赵一标,单强.试论高职院校的柔性管理[J].教育与职业,2006,(27):28-30.

[13]郑苍林.“柔性管理”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13-1.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民办高校柔性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