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湿地保护及湿地公园建设现状

2010-08-15 00:48
山西林业科技 2010年4期
关键词:山西省公园面积

崔 璐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m的海水水域。该定义只是枚举了湿地的外延,并没有对湿地的本质属性予以论述,但由于该定义便于操作,被广泛接受和采用。

1 国内外湿地保护现状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全球湿地面积虽然只有地球表面积的 6%,但其保护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十分重要。因此,湿地常有“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天然碳库”和“天然物种库”等美誉。此外,湿地可为人类提供多种物质产品,在维持全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据国际研究表明,全球生态系统每年能提供环境服务价值达 33.3×108美元,其中湿地提供的服务价值达 4.9×108美元,占生态系统的 14.7%。

由于气候变化、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不合理利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湿地面临的威胁(主要包括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生产力下降以及湿地生产潜力衰退、湿地资源逐渐丧失等)与退化速度在不断增加。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研究表明,全球湿地消失的速度超过了其他任何生态系统。近 20 a间我国湿地总面积减少了 11.48%,由 1990年的 36.6× 104km2减少到2008年的 32.4×104km2。保护湿地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1971年《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诞生,截至目前,缔约方达159个。与此同时,国际性的湿地公益组织发展迅猛。中国在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明确由林业部负责组织、协调履约工作。截止 2009年底,我国湿地保护投资累计 90×108元以上,使得 49.6% 的自然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但仍有 40%的湿地面临着严重退化的威胁。因此,湿地保护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2 国内外湿地公园的建设现状

国家林业局(2005年)将湿地公园定义为:以显著或特殊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以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效益、开展湿地合理利用为宗旨,可供公众游览、休闲或进行科学、文化和教育活动的特定湿地区域。

2.1 国外湿地公园建设现状

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的重要形式,是湿地公约所提倡的发展方向,发达国家在湿地恢复、重建以及保护方面有较悠久的历史,也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国外湿地公园大致包括以下几个类型:1)以处理污水为主要目标的湿地公园。如:美国的雷通湿地花园、奥兰多伊斯特里湿地公园与博蒙特人工湿地等。2)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教育为核心的湿地公园。如:加拿大温尼伯湖橡树湿地中心、澳大利亚纽卡斯尔肖特兰湿地中心、新加坡双溪布洛湿地中心与英国剑桥威肯菲因湿地中心。3)以生态教育、休闲旅游为主题的城市湿地公园。如:英国伦敦湿地中心。这些国家和地区对湿地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以及国际湿地公园发展的经验,为我们建设湿地公园,以求达到生态上、教育上的和商业上的成功提供了有用的借鉴。

2.2 我国湿地公园建设现状

我国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模式被各地接受与推广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从湿地的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到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湿地理论到湿地恢复与重建的实践,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提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1998年正式落成的成都府南河湿地公园占地 2.4 hm2,是我国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湿地景观公园;到 2009年底,我国已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 100处,省级湿地公园 100处,1 km2湿地公园的生态经济总价值达到 745.08×104元。目前,《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湿地公园规划导则》、《湿地公园的建设规范》与《湿地公园检查验收办法》等一整套关于湿地公园的相应制度已经陆续建立,但与美国等国家相比,中国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水平尚存差距。

3 山西省湿地保护与湿地公园建设

3.1 山西省湿地概况

山西省位于内陆腹地,湿地资源匮乏,湿地类型较少。全省湿地类型共有3类 11种类型,其中,河流湿地类包括永久性河流、季节性与间歇性河流、河心沙洲与河流交汇处湿地 3种类型,湖泊湿地类包括永久性淡水湖、季节性咸水湖、水库 3种类型,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类包括草本沼泽湿地、灌木沼泽湿地、森林沼泽湿地、内陆盐沼、淡水泉 5种类型。全省湿地总面积约为 36×104hm2,约占全省总面积的 2.335%,低于全国 3.77%的平均水平。其中,河流水域面积约为 8×104hm2,河岸滩涂面积18×104hm2,沼泽和苇地面积约 9 000 hm2,湖泊、坑塘等湿地面积约为 1.7×104hm2,水库类型湿地面积 2.8× 104hm2,河岸盐碱地面积 4.8×104hm2,盐田类型的湿地面积约 1 600 hm2。我省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现已查明的物种有 1 700多种。维管植物 686种,隶属 83科,308属;藻类530种;水鸟 105种;兽类 27种;两栖类 13种;爬行类 28种;鱼类 70种;底栖动物 150种,在维护山西省生态环境中具有重要地位。因人类的不合理利用和自然原因,导致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现象严重。2004年10月,山西省国土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山西省的湿地面积为 365 968.88 hm2,占全省面积的2.335%,与 20世纪 90年代初 (当时湿地面积约50×104hm2)相比,减少了近 1/3,目前仍以每年近1×104hm2的速度减少。

3.2 山西省湿地保护现状

山西省既是全国严重缺水的省份之一,也是水污染严重的省份之一。为了尽快扭转自然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的局面,切实保护好支撑我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宝贵湿地资源,2005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2006年山西省政府批准了由山西省林业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环保局、省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等 8个部门共同编制的《山西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8年山西省省委、省政府把汾河干、支流的湿地保护纳入了“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与保护工程”之中;2010年被山西省林业厅确定为湿地保护关键年。

3.3 山西省湿地公园建设规划

山西省湿地主要分布于各河流流域、湖泊、水库及周围地区,在湿地保护上侧重于人工自然湿地和栖息地自然湿地,湿地公园是山西省最为重要的湿地保护形式。根据山西省湿地公园发展规划,2009年至2010年,规划建立国家湿地公园 1处、地方湿地公园 15处~ 20处;2011年至 2015年,规划建立国家湿地公园 6处、地方湿地公园30处~ 50处。同时开展湿地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成全省湿地公园主体框架;2016年至 2030年,规划建立国家湿地公园 7处、地方湿地公园 30处,开展和完善湿地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全省湿地公园体系。具体地讲,即在汾河流域、晋西黄土高原地区、桑干河流域、漳河流域和沁河流域与运城市黄河谷地建设 17处省级湿地公园。另外在这些区域以及滹沱河、洮河、清漳河流域,还将建设若干地方湿地公园。

[1]赵 峰,张 锐,丰 伟,等 .国内外湿地保护与管理对策[J].世界林业研究,2009(2):22-27.

[2]李禄康 .湿地与湿地公约 [J].世界林业研究,2001(1):1-7.

[3]吕宪国,刘吉平,王起超.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初步探讨 [J].生态学杂志 ,2004(1):83-85.

猜你喜欢
山西省公园面积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在公园里玩
巧用面积求坐标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