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67、C-erb-B2及nm23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0-08-21 00:20毕丽荣刘仲祥王连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0年1期
关键词:癌基因组织学前列腺癌

毕丽荣,杨 华,刘仲祥,王连有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病理科,吉林长春 130033)

Ki-67、C-erb-B2及nm23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毕丽荣,杨 华*,刘仲祥,王连有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病理科,吉林长春 130033)

目的探讨相关癌基因等在前列腺癌中表达的意义,从病理学角度了解前列腺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根据最新WHO分类标准(2002)及Gleason分级法进行组织学分级和对比性分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原癌基因 c-erbB-2、抑癌基因nm23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近81.69%的患者在Gleason分级8分以上;Ki-67与组织学分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肿瘤细胞的Ki-67表达越强;cerbB-2随着肿瘤恶性程度增高,其阳性表达率也在上升(P<0.05),且c-erbB-2的阳性表达率与Gleason分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nm23的阳性表达率与Gleason分级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Gleason分值越高,nm23阳性表达率也在增加。结论Ki-67、c-erbB-2、nm23可作为判断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即肿瘤预后的可靠指标。

前列腺癌;病理诊断;免疫组化;预后

(Chin J Lab Diagn,2010,14:0090)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疾病,在欧美泌尿系统肿瘤中占第一位[1],亚洲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虽明显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对于前列腺癌的疗效来讲,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仍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故以此为目标的相关研究成为热点。本文从前列腺癌的组织学分级与肿瘤增殖指数、癌基因、抑癌基因的彼此之间的关系入手,以期为临床诊断、治疗、判定转移和预测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选自吉林大学第三医院(中日联谊医院)病理科1994年12月30日-2005年8月30日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的83位患者,最小年龄48岁,最大年龄81岁,平均年龄65.73岁,其中58例为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标本(UCB),14例为经尿道前列腺切除组织(TURP),11例前列腺根治标本(RP),以及来自日本Kobe大学的30例均为前列腺癌根治标本(RP)。

1.2 组织学分类及分级 所有标本均为用10%的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组织后,作3 μ m厚连续切片后,先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于光学显微镜下复习全部病例的切片,观察组织病理学特点,并根据最新WHO分类标准(2002)及Gleason分级(评分)[2]进行组织学分类、分级(评分)。

1.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石蜡切片上SP法行免疫组化染色(具体步骤按产品说明书操作)。SP法试剂盒和选用的即用型抗体Ki-67、C-erb-B2、Nm23均购自上海长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阳性对照采用已知结肠癌阳性标本,以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肿瘤细胞阳性观察标准:在着色强度高于背景染色的基础上,每张切片取肿瘤组织平展,染色均匀的区域,进行观察。随机取5个肿瘤区域高倍视野(x400),计算阳性数总和,然后取其平均值。阳性肿瘤细胞数<10%为阴性,10-25%为弱阳性+/-,25-50%为+,50-75%为++,>75%为+++。阳性细胞数<50%为(+),即低表达,阳性细胞数>50%为(++)即过表达;阳性率为低表达与过表达肿瘤细胞例数之和占总例数的比率。

1.4 统计学处理 SAS统计软件,根据数据类型采用χ2、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组间差异。

2 结果

2.1 前列腺癌组织学类型及Gleason分级(评分) 我院的83例、日本的30例前列腺癌组织按照WHO组织学分类标准重新复查分类与Gleason分级后,日本的30例均为腺泡腺癌,Gleason分级总分数均为5分以上,5-6分为16例,7分为12例,8分为2例,其中3例神经、血管有浸润,2例淋巴结见到转移;我院的83例患者中,结合相关标记NSE、CEA、CK20,2例为粘液腺癌,4例为尿路上皮癌,2例为小细胞癌,余下的75例为腺癌,且其中4例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有2例因组织少,未能分级,故作为本项研究的主要部分共计71例(不含神经内分泌肿瘤),Gleason分级总分数均为5分以上,5-6分为3例,7分为10例,8-10分为58例。

一般来讲,Gleason总分 6、7者最常见,且有关前列腺的研究所用的病例主要是Gleason总分为6、7者。我院的病例偏重于8分以上,占分析病例的81.69%,日本的病例又恰好绝大部分在6-7分之间。见表1。

表1 前列腺癌标本类型及Gleason分级情况

2.2 前列腺癌组织Ki-67表达与Gleason分级(分数) 由表2可以看出,Ki-67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与Gleason分级有关,随着Gleason分级的不同,肿瘤细胞的增殖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数增高,肿瘤细胞增殖增加。

2.3 前列腺癌组织C-erb-B2表达与Gleason分级(分数) 表3显示了肿瘤细胞的c-erb-B2的表达与Gleason分级之间的关系。肿瘤分化越差,癌基因表达的阳性率越高,即癌基因与Gleason分级三项指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前列腺癌组织Ki-67表达与Gleason分级(分数)

表3 前列腺癌组织C-erb-B2表达与Gleason分级

2.4 前列腺癌组织nm23表达与Gleason分级(分数) 表5的数据表明,肿瘤细胞的 nm23表达与Gleason分级之间的关系密切,即随着肿瘤分化的不同,肿瘤细胞对nm23的表达阳性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中未有列出的,在Gleason分级总分=7,nm23低表达有13例,过表达6例;Gleason分级总分>7,nm23低表达17例,过表达26例。

表4 前列腺癌组织nm23表达与Gleason分级

3 讨论

随着对前列腺癌分子病理学研究的深入,细胞周期的调节基因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倍受关注。Ki-67作为一种核增殖抗原,出现在除Go期以外的G1、S、G2和M 期的细胞周期中,本文已将Ki-67作为判断细胞增殖活性的一种特异性标记作为研究。结果显示Ki-67与组织学分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肿瘤分化的越差,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就越强。但有一部分病例尽管组织学分级恶性程度高、临床上有血管及神经的浸润,但对Ki-67表达不敏感。部分学者认为Ki-67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生存期长短及肿瘤复发有关,可作为前列腺病人预后判断的一个指标[3-5]。也有学者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6],我们认为Ki-67作为对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的研究是可以依赖的、但是它表达的强度并不是很高,有待进一步探讨。

近年来前列腺癌预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报道中,有些因素研究较少,如原癌基因 c-erbB-2,但其在其他肿瘤如胃癌、乳腺癌中研究较多。大多数学者认为,c-erbB-2过表达在胃良性病变的恶性转化以及胃癌增殖、浸润、淋巴结转移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c-erbB-2阳性患者预后差,术后生存期短,是胃癌预后判断的较好指标[7]。同样,也有报道前列腺癌对c-erbB-2有过表达,且不同分级对c-erbB-2的抗体反应强度有所不同[8,9]。我们的结果同文献报道一致,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分数的增高,c-erbB-2抗体的阳性表达率也在增加,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可靠指标。

nm23基因是1988年美国国立研究所Steeg[10]等人从K1735鼠黑色素细胞株中用消减杂交法分离出来的被认为是一种具有转移抑制作用的基因。nm23抑制肿瘤转移的机制为增强微丝、微管的聚合,影响细胞的移动,抑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11],然而对于nm23在抑制肿瘤转移、肿瘤生长以及疾病过程当中的作用,不同研究者所得出的结论并不相同。刘悦等的研究[12]认为nm23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但有报道nm23与不同的肿瘤病理学分级有相关性(P<0.05),nm23低表达者的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过表达者,nm23基因低表达与前列腺癌的浸润及转移有关,是预后不良的指标[13]。本组113份病例,因缺少临床分期的完整资料,无法论证。与刘悦的结果不相同的是,我们的结果表明随着肿瘤分化的越差,nm23表达的阳性率也在增加。在2例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1例nm23低表达,1例nm23过表达,这虽然不能提示nm23过表达能抑制肿瘤的转移,并参与肿瘤转移过程的调节。但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尽早发现肿瘤的转移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1]Jemal A,Murray T,Samuels A,et al.Cancer statistics,2003[J].CA Cancer J Clin,2003,53:5.

[2]John NE,Guido S,Jonathan IE,et al.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umo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and male genital organs)[J].IARe Press,2004,160.

[3]Inoue T,Segawa T,Shiraish T,et al.Androgen receptor,Ki-67 and P53 expression in radical prostatectomy specimens predict treatment failure in Japanese population[J].Urology,2005 Aug;66(2):332.

[4]Pollack A,Desilvio M,KhorL Y,et al.Ki-67 staining is a strong predictor of distant metastasis and mortality for men with prostate cancer treated with radiotherapy plus androgen deprivation: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 Trial 92-02[J].J Clin Oncol,2004,22(11):2133.

[5]方志启,吴 刚,陈晓宇,等.增殖和凋亡基因ki267、bcl22、bax在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及相关性[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7,42(4):391.

[6]Cowen D,Troncoso P,Khoo Vincent S,et al.Ki-67 staining is anindependent correlate of biochemical failure in prostate cancer treatedwith radiotherapy[J].Clin Cancer Res,2002,49(2):93.

[7]Ross JS,McKenna BJ.The HER-2/neu oncogene in tumor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J].Cancer Invest,2001,19:554.

[8]San Miguel Fraile P,Dos Santos JE,Polaez Boismorand G,et al.Expression of the cerbB-2(HER-2/neu)oncoprotein in prostatic adenocarcinoma[J].Actas Urol Esp,2005,29(1):64.

[9]许 燕,王 晶.癌蛋白 c-erbB-2在前列腺癌中表达的意义[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47.

[10]Steeg PS,Bevilacqua G,Kopper L,et al.Evidence for a movel gene associated with low tumormetastatic potential[J].J Natl Cancer Inst,1988,80:200.

[11]Du J,Hannon GJ.The centrosomal kinnase aurora-A/sTK15 interacts with a putative tumor suppressor Nm23-H1[J].Nucleic Acids Res,2002,30(24):5465.

[12]Liu yue,Wang he.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f nm23 gene expression in prostate cancer[J].J Clin Urol,1999,14(7):45.

[13]丁国芳,李继承,徐银峰.前列腺癌nm23H1mRNA,TGF-B1mRNA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生存率的相关性研究[J].分子细胞生物学报,2006,39:544.

Expressions of Ki-67、C-erb-B2 and nm23 in prostate cancer

BI Li-rong,YANG Hua,LIU Zhong-xiang,et al.(China-Japan union hospital,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130033,China)

ObjectivePurpose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of Ki-67,c-erbB-2 and nm23in prostate cancer and its significance respectively.Methods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Ki-67,c-erbB-2 and nm23 in 113 prostate cancer cases.Results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WHO and Gleason grade,there were 81.69%cases G>8.There were10.35%,22.72%,58.33%cases(G<7,G=7,G>7)positive respectively for Ki-67 and 10.53%,18.18%,48.33%cases(G<7,G=7,G>7)positive for C-erbB-2.For nm23expression was 36.84%,45.45%,73.33%cases(G<7,G=7,G>7).And significant differentwas determined between three parameters andGleanson grade 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re were obvious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expression of Ki-67,c-erbB-2,nm23 and Gleason grade.AllP<0.05,Ki-67,c-erbB-2,nm23 are reliable parameters for prognosis prostate cancer.

prostate cancer;pathological diagnosis,immunohistochemistry;prognosis

R737.25

A

1007-4287(2010)01-0090-03

*通讯作者

毕丽荣,44岁,女,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乳腺肿瘤,前列腺肿瘤,组织肿瘤。

2008-12-23)

猜你喜欢
癌基因组织学前列腺癌
MTA1和XIAP的表达与前列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呼吸道感染牛分枝杆菌对肝脏和肠道影响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图版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微小RNA-424-3p和5p对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增殖和迁移影响的比较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抑癌基因LRIG1对PC-3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探讨抑癌基因FHIT在皮肤血管瘤中的表达意义
抑癌基因WWOX在口腔肿瘤的研究进展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