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与分析

2010-08-24 03:04李晓莉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26期
关键词:对症降糖糖化

李晓莉

(武警四川总队医院内三科,四川乐山 614000)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与分析

李晓莉

(武警四川总队医院内三科,四川乐山 61400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门诊及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33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并发症分为单纯组和并发症组,比较分析单纯组和并发症组首诊和1年后血糖和血清HbA1c水平。结果:并发症组初诊时血糖平均水平为(11.14±2.56)mmol/L,高于单纯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降糖、对症治疗1年后,两组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但并发症组血糖水平仍显著高于单纯组(P<0.01);并发症组初诊和1年后复诊血清HbA1c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组(P<0.01)。结论:血清HbA1c检测具有临床操作简便,维持周期长,受外界因素影响小等优点,对2型糖尿病的血糖监测和预后判定的临床意义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1-2]。由于血糖和尿糖水平受外界因素和体内环境的影响较大,难以作为判定病情和治疗效果的指标[3-4]。笔者2007年1月~2008年12月对2型糖尿病患者337例进行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旨在探讨其在糖尿病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37例均为本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门诊及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男218例,女性119例,年龄17~73岁,平均47.28岁;根据有无并发症分为单纯组275例和并发症组62例。并发症组中合并心血管病变24例,肾脏病变21例,视网膜病变10例,周围神经病变7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诊断符合WHO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1.2 检测方法

1.2.1 HbAlc检测 患者空腹12 h,忌酒24 h后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以EDTA—K2抗凝,采用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HbA1c试剂盒,应用免疫凝集法检测HbA1c(检测设备为日本日立牌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仪),检测过程和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以HbA1c>6.0%为异常标准。

1.2.2 血糖检测 患者于安静状态下抽取肘正中静脉血送化室,应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SureStep稳步系列血糖仪,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静脉血糖值。

1.3 研究方法

两组均给予降糖、对症治疗。比较分析单纯组和并发症组首诊和1年后复诊血糖和血清HbA1c水平,统计学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

2 结果

本组337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降糖、对症治疗,1年后病情稳定,无一例死亡。并发症组初诊时血糖平均水平为(11.14±2.56)mmol/L,高于单纯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降糖、对症治疗1年后,两组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但并发症组血糖水平仍显著高于单纯组(P<0.01)。并发症组初诊和1年后复诊血清HbA1c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组(P<0.01)(表 1)。

表1 单纯2型糖尿病组与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组控制血糖治疗前后血糖和 HbA1c水平比较(±s)

表1 单纯2型糖尿病组与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组控制血糖治疗前后血糖和 HbA1c水平比较(±s)

组别 初诊血糖(mmol/L) HbA1c(%)?1年后复诊血糖(mmol/L) HbA1c(%)单纯组(n=275)并发症组(n=62)P值10.66±2.03 11.14±2.56>0.05 6.24±0.89 10.53±1.74<0.01 7.25±1.02 9.03±1.17<0.01 5.74±0.52 6.28±1.12<0.01

3 讨论

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主要是指血液中与葡萄糖结合的那一部分血红蛋白[5]。HbA1c的β链N末端缬氨酸氨基与葡萄糖醛基通过非酶促反应连接。有研究表明[6],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人体形成的HbA1c的含量也会相对较高。人体内红细胞的寿命平均为120 d,在细胞死亡前,血液中HbA1c的含量会保持相对不变。因此,在红细胞代谢正常的情况下,HbA1c的多少与血中葡萄糖的含量高低成正比关系,可以间接反映120 d内平均血糖水平[7]。

本组合并并发症2型糖尿病与单纯2型糖尿病初诊时平均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bA1c水平显著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表明HbA1c可以在糖尿病初期初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8]。经降糖、对症治疗1年后,并发症组HbA1c水平维持在正常值左右,与患者病情表现相一致。

综上所述,血清HbA1c具有临床操作简便,维持周期长,受外界因素影响小等优点,对2型糖尿病的血糖常监测和预后判定的临床意义显著,应广泛推广应用。

[1]叶红英,俞茂华,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41.

[2]韩文静.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及临床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7(16):959-960.

[3]王玉军,刘爱华.标本溶血对糖化血清蛋白测定结果的影响[J].齐鲁医学检验,2003,14(5):62.

[4]张孝丰,吴巧萍.糖化血红蛋白在DM控制中的价值[J].检验医学教育,2002,9(4):45.

[5]KurtuN,PenceS,AkarsuE,et al.Adenosine deaminase activity in the serum of type 2 diabetes patientes patients[J].Acta Medica(Hradel Kralove),2004,47(1):33-35.

[6]初开秋,周淑华.糖化血清蛋白在糖尿病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05,34(8):955.

[7]侯振江,张宗英.糖尿病实验室检查及临床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3,14(5):292-293.

[8]许翔,丁莉莉.血清糖化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控制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6,2(3):341.

R587.1

B

1674-4721(2010)09(b)-076-02

2010-06-21)

猜你喜欢
对症降糖糖化
四种中药茶 对症助消化
黄连及其有效成分降糖作用的研究进展及量效关系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
空心菜为什么烂根 找准原因对症防治
大叶榄仁叶化学成分及其降糖活性
HPLC法同时测定降糖甲片中9种成分
是药三分毒乃药不对症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米酒酿造的糖化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