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冬季奥运会开幕式的舞美设计

2010-09-08 05:05埃伦哈德曼编译
演艺科技 2010年11期
关键词:闭幕式投影仪设计者

文/ [美] 埃伦·哈德曼 编译/罗 颢

第二十一届冬季奥运会开幕式的舞美设计

文/ [美] 埃伦·哈德曼 编译/罗 颢

用“北极光在北方的夜空下跳舞”来形容温哥华冬季奥运会开幕式的精巧设计再合适不过了。这场在2010年2月12日举行的演出,是奥林匹克历史上第一次在室内举行的开幕式。现场规模庞大的灯光和投影,将不列颠哥伦比亚体育馆的巨型舞台装点成了一幅风景秀丽的图画,为现场65 000名观众和无数电视观众编织了一个难忘的冬奥之梦。

独特的场馆

不列颠哥伦比亚体育馆有着设计独特的织物屋顶,对气压、温度和风力的变化十分敏感。处于北美最大的气压中,演出期间它会在1.3 m(4')的范围内起伏,这对索具安装、投影和扩声方面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此外,屋顶对承重方面也有限制,总承重量约为150 t。

由于这是一个充气型的场馆,天花板上能悬挂的设备数量受到限制。设计者必须非常小心地确定吊挂点的分布以及整套设备连接的方式,以确保设备安装在准确的位置上。同时,还需要处理屋顶呼吸的问题,这也是投影对焦方面的难题之一,因为屋顶每时每刻都在动,所以,所有的吊挂设备以及它们与投影和灯光的关系都需要编码。

作为比赛的主要场馆之一,不列颠哥伦比亚体育馆在开、闭幕式之间每天都有颁奖仪式,这需要额外吊挂一套桁架以便在场馆里营造一种音乐会的氛围。设计者希望让电视观众也能感受到这种不同的气氛,但这对闭幕式中的聚焦及其持续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场馆为颁奖仪式设计的观众席位是25 000座,其全部席位为55 000座,如果将观众席下层空间也装上座位(以备开幕式和闭幕式之需),总的观众席位大约是65 000座。

场馆内有3个同轴的显示屏结构为现场的55 000名观众进行开闭幕式以及每晚颁奖仪式表演的转播。这3个显示屏作为体育馆的基础设施,大小分别是47 m2、96 m2和96 m2。

由于织物屋顶太透光,闭幕式的设计和彩排只能在午夜至黎明的这段时间进行,每晚的颁奖典礼以及第二晚演出的预先编程也是如此。

投影与照明

开幕式的舞台建立在投影的基础上,而不是布景基础上。除了常规的表演区域,投影还以观众和运动员为背景,将整个观众席扩展成为舞台的一部分。56 m×104 m(184 ft× 341 ft)的舞台被30台Christie K20视频投影仪覆盖。投影设计的灵感来自于加拿大艺术家艾米丽·卡尔的作品(草原和海洋游乐场),舞台在投影下,时而是迎客的会场,时而是连绵的山脉,时而又变成一大片红衫林。演出中描述加拿大秋天的片段最让人难忘。投影在舞台上营造出一片葱郁的森林,森林里点缀着巨大的金色和红色的枫叶,湛蓝的天空下,一个小提琴家驾着一艘银蓝色的独木舟漂浮在这片森林之上,整个场景沐浴在一轮巨大的圆月所发出的黄色光辉之中(这轮圆月由3个巨大的环形显示屏组成)。

为这样的场景提供照明是一项非常庞大、困难的工作。设计者需用36台双卷轴投影仪(7K氙气灯泡PIGI投影仪)围绕观众席,呈360°将巨大的影像投射到穿着白色斗篷(提前放在现场发放的观众包中)的65 000名观众身上,24台18K Christie投影仪将另一套图片素材投射到舞台上方悬挂的3个超大尺寸的同心环形显示屏上作为悬浮的布景。同时,第三套不断移动变化的影像被投射到舞台地板、白幕营造的山上、红衫林以及每个章节的其他布景元素上。而杂技演员、舞台上的表演者以及特效(如由数千个白色LED组成的巨型北极熊),都必须从与这个背景光源相反的方向进行照明。(北极熊的照明是使用RC4 Wireless公司提供的RC5高安全性无线DMX系统进行控制的。)

这就意味着设计者必须采取一种有效的方式控制照明的亮度,而无需损耗投影内容,同时,还要保证电视转播所需的亮度。“这是一个与照明无关的照明设计。”照明设计师鲍勃·狄金森(Bob Dickinson)解释,“在对任何事物进行照明的时候,都要处理产生的废光。在不列颠哥伦比亚体育馆,我们相当于在一个球体内部,除了天花板,它的每一个面都是投影面。我们必须在这个空间里面对人和物体进行照明,而且不能破坏投影。通常来说,照明设计并不单纯是对人和物体进行照明,它还需要我们使用任何可获得的工具对故事、旁白、音乐的意义进行解释说明。通过对色彩、角度、材质和亮度的运用,我们可以放大正在演出的内容。而一方面,我们被要求放大演出内容,另一方面又要求我们远离主界面,这就给照明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例如,在“勇攀高峰”一节中,一座由白色幕布构成的大山悬浮在舞台上作为一个投影界面,一群杂技演员正围绕着这座山进行表演,如果在不影响大山的情况下对演员进行照明,光线就会溢入到观众席中。幸好舞台台面比建筑的实体地面高了2 m(6.5 ft)多,这样就可以围绕舞台设计一个技术区。在这些区域里,狄金森充分利用了Philips Vari*Lite VL1000和VL3500电脑图案灯的聚光功能为演员提供照明。照明设计师特德·威尔士(Ted Wells)在这片区域也使用了一些追光灯。

这让设计者可以在演出的高度上安装一系列设备,当灯光照下时,几乎不会有任何光线影响到水平投影界面——但也可以为投影面上的表演者提供照明。狄金森说:“这十分神奇,你会看到一个人站在一个投影面上,从头到脚都笼罩在灯光中,却看不到一丝影子。这既能为其提供照明,又不会毁掉投影面。”

演出中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效果是鲸鱼游过舞台的投影。为了营造鲸鱼喷水的效果,舞台上的小暗门装上了水龙头。当视频中的鲸鱼游经时,它们就会通过SMPTE 时间码激活。为了防止水雾溅入投影中,狄金森在每股水柱的后面使用了4台灯具从不同角度进行照明。这样不仅能确保现场的观众可以看到这一景观,也能保证所有的电视摄像机位拍到这一情形。

灯光编程师罗伯特·休姆(Rob Hume)负责控制电脑图案灯,劳拉·弗兰克(Laura Frank)负责控制染色灯以及布景的照明,他们都使用PRG的V676灯控台工作。休姆的控台控制了400台带框架功能的电脑灯, 而弗兰克的控台则控制了所有的染色灯和常规灯具。在投影的时候,休姆负责控制框架灯具,包括Philips Vari*Lite VL3500图案灯、VL1000、VLK2416、Martin MAC Performance图案灯和PRG Bad Boy电脑灯。这些灯具和28台追光灯一起负责主光照明。12台Bad Boy吊挂在距地面200多英尺的主桁架上,用作向下的聚光照明,特别是为丛林芭蕾一节中的杂技演员进行照明。

弗兰克负责的设备约有1 200台灯具,包括VL3500染色灯,VL3000图案灯, A&O Technology公司的Falcon 6 kW探照灯和Philips Color Kinetics公司的ColorBlast LED染色灯。在投影退居二线或关闭的时候,它们被用做舞台的基础照明,以及运动员入场时会场的基础照明和补光照明。

由于许多布景元素(包括表示欢迎的图腾柱和奥林匹克火炬塔)都是用塑料达到类似于冰的视觉效果,它们需要大量的光进行照明。馆内有4根柱子支撑着火炬塔,每根柱子下面都有1台VL5电弧灯和1台Arri 200W HMI小型PAR灯。4台Bad Boy放在4根柱子中间的地板上向上照射火炬塔。主舞台内置了超过200台ColorBlast LED灯。

28台追光灯组成的阵列被用作主光。16台追光灯,包括Strong Gladiator II和III(其中10台被PRG换上了4 kW的灯泡),被放在表演区较高的位置上。在技术区,威尔士使用了12台Lycian M2 2.5 kW追光灯。它们和休姆的自动框架灯具一起根据需要为演员和演讲者提供主光照明。虽然演出的照明强度远低于这种类型的节目直播所需的亮度,但仍然很好地满足了电视转播的需求。

更复杂的是,观众席都是36台7K氙气灯泡PIGI双胶片卷轴自动旋转投影仪投出的图像,这些投影仪被布置在18个区域,覆盖整个观众席。因为舞台中心或上方常常有东西,所以不能从一边到另一边进行直线投影。因此,设计团队把PIGI投影仪围绕观众席的边缘排成一圈,利用它们的光束形成一个巨大的光圈,光圈的每一部分都可以覆盖邻近的观众席,这样就不会影响中央的舞台。

在这样一个场馆中进行巨型图像的投影存在着诸多变量,要求非常严格,如果没有强大的图像变形软件,将很难实现这样的构想。安装在环形桁架上的投影仪以21°角将图像投影到舞台地板上。ETC公司提供投影的硬件和软件,一位负责人解释说:“许多时候我们要投影的图像都是高清的,在开始前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的处理工作。但由于使用Onlyview V3软件,我们能将原本扁平的图像以极端的角度投影出去,经过软件的严重变形投射到地板上后,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正常的图像一样。”。

显示屏

ETC的Onlyview V3软件还可以帮助投影仪持续追踪舞台上方3个环形显示屏的垂直移动。由于屋顶会在一定的范围内振荡,因此,这些显示屏也会随着屋顶分别以不同的速度起落。这些椭圆环形显示屏距舞台6.5 m(21 ft)高,大小从37 m× 26 m(122 ft×85 ft)到24 m×13 m(80 ft× 42 ft)不等。

光学编码器追踪显示屏的移动。Stage One公司制作了同心的环形屏幕结构和桁架。该公司的Qmotion软件用来对空间内的物体运动进行控制。仪式期间,工作人员每秒都在监控屋顶的高度,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同时移动所有的图像。

“Onlyview的好处在于可以将光学编码器连接到软件上,这样,当环形屏幕移动时,投影的图像也随之移动。”总监道格拉斯·帕拉恰克(Douglas Paraschuk)补充说,“在每个屏幕上都装着一些驱动,它们可以对屏幕移动的状况进行精确的测量,这样就可以根据屏幕的移动对投影仪的内容进行实时更新。使用这种软件,我们还可以对所有的图像内容进行变形以便在3D界面上进行投影。‘勇攀高峰’的投影界面结构十分复杂,就是很好的例证。”

山脉是典型的“大小不断变化的3D物体”。这一部分共有300多种材质的投影点需要与这3个屏幕匹配,山峰、树叶以及所有的物体都在舞台及其上方移动。设计团队用图像创造了一个虚拟的圆柱体,高30 m,直径达到120 m,这样就可以对在这个圆柱体内部运动的物体进行投影。

工作人员要管理大量的数据。每台投影仪都有自己的素材和投影界面,由于是并排陈列的,它们的焦点并不相同。而且投影的物体在空间内的位置也不相同,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焦点。由此可见,这个数字是多么庞大(投影到山峰上的24台投影仪就有1 736处要进行变形编程)。

Onlyview V3还用做媒体服务器,驱动在开、闭幕式中使用的56台Christie视频投影仪。

显示屏采用特制尼龙制造。设计者几乎试验了可以找到的每一种投影材料。因为考虑到360°视角的问题,设计者尝试着找到一种可以透光的材料,希望它两面都可见。同时,这种材料也要能反射足够的光线,满足电视方面的需求。而特制尼龙(帆布)非常便宜、轻便、发光度好,是当时找到的材料中能产生最大亮度的一种。它还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解决了屋顶的承重问题。特制尼龙的另一个特点是当屏幕移动时,它们的形状也发生改变。这使投影、追踪以及飘渺的屏幕配合得天衣无缝。

环形屏幕实现了设计者最初的构想:创造一个没有布景的、形状可以持续变化的空灵的戏剧世界——就像北极光。事实上,模仿极光的效果也是环形屏幕最初的用途之一。

“北极光在空中不断舞蹈变幻的方式,生动地代表了我们希望观众在仪式中得到的感受,同时也象征着加拿大这个国家的不断发展变化。”帕拉恰克说。

“观众可以游览这个城市的任何一个地方,在一天之内感受四季的变化,周围的景观时刻发生戏剧性的改变。当雪开始飘落时,它变得十分美丽,闪烁的白光笼罩在柔软的盒子上,白茫茫的一片,根本看不到它的边缘轮廓。任何一个曾经在山谷里滑过雪的人都可以将谷中降雪的场景与眼前联系起来。此外,有广袤开阔、边缘清晰的景色,例如草原。设计者试着讲述和描绘出一种精神,极光是其中的一个核心元素。环形屏幕帮助设计者将光线转变成其他的物质元素,让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方式来叙说这个故事。”

音响

音频总监布鲁斯·杰克逊(Bruce Jackson)的音响系统设计中使用了200只扬声器,功率高达200万瓦。为了克服不列颠哥伦比亚体育馆9 s的混响时间,并让扬声器阵列避开视频投影仪和灯光的范围,杰克逊将28 t的音响设备吊挂在30 m(100 ft)高的两个环形桁架上:内环桁架上有8个阵列,每个阵列由12只Clair Global i3全频线阵列音箱组成;外环桁架上有12个阵列,每个阵列由7只Clair Global i5音箱组成。这些音箱都通过16只低频音箱进行增强。

不列颠哥伦比亚体育馆的混响条件比较恶劣,设计者从一开始就决定不采用传统的从地面向上部扩声的方式,因为声音可能从天花板弹回来,让人很难控制。

功率由160台Lab.gruppen放大器、4通路10 000 W PLM 10000Q放大器和2通路14 000 W PLM 14000Q放大器供应:它们被吊挂在最靠近悬挂的扬声器阵列的照明桁架的两边。整个放大器系统与Audinate公司的Dante数字音频网络联网,以三重冗余的方式进行配置。杰克逊介绍:“屋顶上的Dante系统由两个完全独立的标准千兆以太网组成,还有一个模拟网络进行备份,以提供更高的安全保护。放大器监控它们的输入情况,一旦主网络断开就会由第二套网络接替,再不行就使用模拟网络。这些全部都被设计进了Lab.gruppen放大器中。”

2台DiGiCo D5 室内调音台(主控台和备份)和2台Yamaha PM1D条调音台(主控台和备份)作为监听混音。1个Optocore 双备份光纤环网为场馆内部(Fairlight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发送、反馈、重放及传声器信号)和转播车提供音频信号传输。设计者创建了5.1声道和立体声混音,通过转播车发送到世界各地。使用1个单独的Optocore网络通过2台采样率可转换的杜比Lake处理器将数字信号传输给所有使用者,然后通过观众区传声器将奥运广播传播到世界各地。

演出的音频部门生成所有的时间码(从Fairlight工作站发出)。许多不同的效果,包括鲸鱼、视频和烟火,都与时间码同步。在每个片段都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必要时还在回路中使用一个A卷/B卷系统来消耗时间。此外,还有2台Fairlight工作站(A卷/B卷)作为备份。在闭幕式的一个片段中,工作人员要将大约40个音频场景与舞台上的动作同步。

很多表演者都带来了自己的传声器,包括凯瑟琳·彤·恩朗(K.D. Lang)和尼尔·扬(Neil Young)。尼尔将2只Audix口琴传声器固定在他的竖琴支架上进行演唱,这样当他在闭幕式上演唱他1976年的经典歌曲《你要跑下去》(Long May You Run)时,就可以转动以面向运动员。

舞台与特效

对于舞台表面材质的选择,加拿大演出公司(Show Canada)在搭建舞台的时候进行了大量的讨论。他们使用了一种叫做Geo Tech的产品(曾在悉尼奥运会使用)。这种材料在户外的表现十分出色,因为它是有机纤维产品,会吸收空气中的水汽而收缩变得更加紧密。但在室内,由于环境极其干燥,布料会有点起毛。灯光设计者十分关心额外的起毛会吸收多少光线。

这种情况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材料起毛的时候,看起来更贴近舞美设计追求的雪的效果(设计团队还在外围布置了一堆塑料的雪花);坏处是短绒毛会吸收一些光线,这对电视照明来说十分不利。因此,围绕着什么材料对投影比较好、什么材料对整体感觉以及雪景的幻像比较好、从电视照明的角度看什么材料的帮助比较大,大家展开了长时间的争论,不得不权衡潜在的30亿电视观众和场内65 000名观众之间的需求分歧。

体育馆使用了4个液压臂从地板上升起来以支撑透明的火炬塔。这些液压臂肩负着双重使命,在开幕式的早期是作为代表4个联合举办省的欢迎石柱,外面覆盖着莱克桑(Lexan),顶部用一层丙烯酸凝胶模拟冰的效果。一旦柱子降回到地板上,外层的覆盖物就被去除以备后面用来支撑火炬塔。

虽然经过严密的筹划,但其中1个液压臂还是在开幕式中出现了失误。对于全世界的数十亿观众来说,那是一个非常长的停顿,对前奥运选手卡特里奥娜·勒·美·多安(Catriona Le May Doan)来说尤其如此。在她的3个火炬手同伴点燃圣火时,她只能高举火炬,无事可干。

“在电视直播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真是毁灭性的打击。”帕拉恰克回忆说。“我们都坐在那里,满怀震惊和恐惧。这个片段我们实验过上百次。最后发现大概是一个25美元左右的编码器出了问题。这不是水力学或液压臂的问题,是编码器找不到地板上的暗门。我们不能打开它,也不能将它分离出来。我们僵坐着,等待暗门打开。我们试图解决问题,但没有成功,最终我们升起了3个液压臂。我们指示这些液压臂独立工作,用3根液压臂支撑起了中央的水晶火炬塔。这是我们应急计划的一部分。”

在闭幕式上,加拿大人用滑稽的方式再现了这一故障。地板上的暗门轻松打开,伴随着电焊的火花,一个哑剧演员从地坑里来到舞台上。他系着工具带,拿着一把特大的锤子。当液压臂升起的时候,哑剧演员用一系列夸张的推拉动作表现了维修过程。卡特里奥娜·勒·美·多安终于有机会点燃圣火,为仪式结尾时熄灭圣火做好了准备。

“这段表演将我们遭遇的问题很好地表现了出来。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加拿大人的方式,通过自嘲来制造笑料。闭幕式更多的是一个聚会,主创人员希望能轻松一些,这确定了闭幕式的基调。于是根据这个方案,就可以不断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加入一些火花、一些焊接的动作和一些音响效果。将原本的失误变成了闭幕式上一个十分有趣的片段。”

(本文根据《Live Design》2010年3月刊《Vancouver 2010》一文编译)

(编辑 张 翔)

猜你喜欢
闭幕式投影仪设计者
冬残奥落幕
天空投影仪
防尘投影仪支撑架
2020德国iF设计奖
防尘投影仪支撑架
2019德国IF设计大奖
中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在郑州举行
高校多媒体教室投影仪维护技术分析
小康微博互动
杨敬:深水区医改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