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疗效观察

2010-09-08 00:35张爱娜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34期
关键词:施术小针刀局部

张爱娜

(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辽宁抚顺 113006)

祖国医学认为软组织损伤是由于人体筋脉受损,气血流通不畅而凝滞所致。损伤后瘀血阻滞,气血不通,引起瘀化热,热毒内聚引起局部感染炎症,气血虚热,感受风寒湿邪,形成络道痹阻,使经络挛急,作肿作痛,关节屈伸不利。正如《圣济总录·伤折恶血不散》所云:“若因伤折,内动经络,气行之道不得宣通,血瘀结不散,则为肿为痛。”[1]

现代医学认为,静力作用于机体局部,一方面可直接造成局部组织细胞变性坏死、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及血管壁增加[2]。另一方面,由于局部血液循环系统的破坏,创伤性无菌炎症反应和局部水肿等原因,使局部内环境改变、组织细胞缺氧、代谢紊乱,也会导致细胞进一步变性坏死,加重局部组织损害,从而导致局部组织的水肿、变性和坏死[3]。2005年10月~2010年10月,笔者在临床上针对慢性软组织损伤采用小针刀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5例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均为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5例,其中,男96人,女89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2岁,病程1个月~3年;损伤部位:颈部慢性软组织损伤37例,肩臂部慢性软组织损伤58例,腰部慢性软组织损伤74例,下肢慢性软组织损伤16例。对照组180例,其中,男93例,女87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1岁,病程1个月~3年;损伤部位:颈部慢性软组织损伤36例,肩臂部慢性软组织损伤56例,腰部慢性软组织损伤72例,下肢慢性软组织损伤16例,所有患者都确诊为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并且均经过认真检查排除了骨关节疾病和内脏疾病引起的疼痛。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准确地选取施术点是治疗的关键。选取施术点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患者自觉疼痛的明显处;②被动活动时疼痛明显处;③压痛最敏感处;④触之有条索状、颗粒状结节处。一般这些特点都处于肌肉的起点或筋膜、韧带在骨膜的附着点。确定治疗点后,常规消毒,以小针刀口线和肌肉、血管、神经走行方向平行刺入。根据病情,行纵剥、横拨、铲消、切割等手法。操作完后,迅速出针,以无菌纱布包扎伤口。每次取2~3点,根据需要,于6~7 d后再施术1次。

1.2.2 对照组 采用针灸、中药等传统疗法进行治疗。①针灸,取穴,颈部:大椎,风池,颈3~7华佗夹脊穴;肩臂部:肩井,曲缘,秉风,大椎,风门,肩髎,肩髃;腰部:命门,腰阳关肾俞,志室,大肠俞,八髎穴;下肢:足三里,阳陵泉,委中,悬钟,光明,申脉等。②中药自拟方:煅自然铜50 g,骨碎补50 g,乳香20 g,没药20 g,三七 20 g,赤芍 20 g,当归 20 g,五加皮 20 g,杜仲10 g,红花 6 g,续断 20 g,玄胡 15 g,白芷 30 g,水煎 2 次,浓缩成50 mg/50 ml,冷藏备用,每日外擦2次。

1.3 疗效标准

痊愈:疼痛及压痛消失,活动功能正常。显效:疼痛及压痛明显减轻,活动功能接近正常。有效:疼痛有所减轻,活动功能有所改善。无效:疼痛减轻不明显,活动功能亦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方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组效果

见表1。

表1 治疗组治疗效果情况 [n(%)]

由表1可见,治疗组185例患者,总有效率达86.5%。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情况 [n(%)]

由表2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采用小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灸、中药疗法。

3 讨论

3.1 软组织损伤后的病理变化

软组织损伤后,机体在自身修复过程中,产生粘连、瘢痕、挛缩等病理变化后。这些病理变化使肌肉和其它软组织不能在体内自由地伸缩滑动,导致功能障碍。炎症、粘连及挛缩刺激、牵拉、嵌压神经、造成疼痛、酸胀、麻木等症状。同时,由于粘连、痉挛、瘢痕等会引起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缺血缺氧,加重炎症和肿胀,使疼痛和功能障碍加剧。

3.2 小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机理

①小针刀通过对粘连、瘢痕的直接松解,使神经被牵拉和嵌压得到解除,各种症状随之消失。②软组织松解后,血液循环通畅,缺血缺氧得到改善,促进了肿胀和炎症的消除。③小针刀在操作时出现酸、胀沉等感觉,类似针刺时的得气感,且比针感更强烈可阻止疼痛信号的传导,达到镇痛的目的。④小针刀的这种刺激,可使组织蛋白分解,产生血管活性物质,降低组织胺、5-羟色胺等致疼痛物质在体液中的含量,起到止痛效应。

祖国医学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小针刀疗法通过对病变部位的直接松解,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以松致通,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4]。

3.3 施术要点

由于软组织损伤部位一般都在肌肉的起止点和韧带、筋膜在骨膜的附着点,因此小针刀治疗时一般都要在骨面上操作,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对着病变部位进行松解,取得更满意的疗效[5]。

3.4 体会

自本院开展了小针刀疗法,主要用于颈、肩臂、腰、腿部的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对于这类疾病传统治疗方法的疗效都不能令人满意。用小针刀对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特别是对棘上韧带损伤、腰三横突综合征、肩提肌损伤等引起的疼痛,多数患者能一次治愈,很受患者的欢迎。但要应用好小针刀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一下几方面:①要正确掌握小针刀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尤其是禁忌证。4条施术的禁忌证包括全身有感染性疾病或感染病灶者;重要器官有严重疾病或功能衰竭者;患有血液系统疾病者;一切疾病的急性期。具有以上4条之一者不能为其施行小针刀疗法。②要熟练掌握小针刀的施术手法。笔者按照朱汉章教授所著《小针刀疗法》一书中第7章缩写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收到满意的效果,没发生感染和其他意外的损伤。③诊断要准确。所谓慢性软组织损伤是指肌肉、肌腱、筋膜和韧带的慢性损伤,在体表都有相应的压痛部或功能障碍,而不是内脏疾病放射至体表的痛点,这一点必须鉴别清楚,否则徒劳无功或造成意外。④要有认真的科学工作态度。应用小针刀治病也和其分治疗法一样,态度要认真,操作要正规,不可马虎,否则不但效果不好,还会造成严重并症或意外损伤。

小针刀疗法具有简便安全、疗程短、疗效确切、痛苦少等优点。为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也是中西医结合的广阔的发展前景的典范。

[1]冯天有.损伤性脊柱疾病发病学探讨//中国中医研究院三十年论文选[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5:263.

[2]陈滨.组织工程学的临床应用研究[J].现代康复,2001,5(8):15-16.

[3]商庆新.生物工程领域的最新前沿[J].现代康复,2001,5(8):7-8.

[4]朱汉章.小针刀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56-58.

[5]顾伯康.中医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2-14.

猜你喜欢
施术小针刀局部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厉害了,我的小针刀
以石养腧
非局部AB-NLS方程的双线性Bäcklund和Darboux变换与非线性波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小针刀联合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评价
针刺施术时长对脑出血大鼠急性期脑炎症反应的影响
超精密车削出现局部振纹的诊断及消除
局部遮光器
小针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踝内外翻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