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理论与类包涵理论的比较研究

2010-09-12 02:03张燕燕郑亚南
关键词:字面喻体范畴

张燕燕,郑亚南

(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

概念隐喻理论与类包涵理论的比较研究

张燕燕,郑亚南

(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

概念隐喻理论和类包涵理论分别探讨了隐喻的概念性和范畴化的问题,理论阐述中两个理论的提出者却不能相容。本文分析了它们的分歧和相互指责,认为两个理论所涉及的隐喻概念性和范畴化是隐喻内在统一的两个不同方面,在隐喻研究中应当重视两者的结合。

概念隐喻;类包涵;理论整合;隐喻功能

一、两种重要理论及其意义和影响

正如人是活在这个世界,却又不完全活在这个世界,隐喻栖身于自然语言,却又言犹未尽。过去种种对于隐喻的理论和建模都捕捉了隐喻的某个重要方面,却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无疏漏地对所有归拢到隐喻范畴的现象给予说明。

众多的理论中,莱科夫的概念隐喻理论被认为是革命性的。这一理论抛弃了以往的字面义与隐喻义的区分,隐喻被定义为“概念的跨域映射”[1]。人们之所以说“Our relationship has hit a dead-end street.”是因为爱情被概念化为旅途从而产生了“love as journey”这个概念隐喻。通过对大量存在于英语语言中的隐喻现象归纳分析,莱科夫等认为语言本身就是隐喻的[2]。

另外一个重要的理论是格拉茨伯格等的类包涵模型理论。这一理论批评了传统的基于相似性的比较学说 ,认为“My job is a prison.”中的“监狱”是一个特征类范畴,“工作”被归类于这一范畴并是这一范畴的典型。简单说,在这个理论中,隐喻是包含了双重指称的归类断言[3]。

着眼于通过语言现象解读人类思维,概念隐喻理论触及了语言中隐喻现象的产生机制;而探讨修辞性语言的理解问题,一直被视为另类的隐喻现象被类包涵理论纳入到人类普遍的认知机能——范畴化。

概念隐喻理论把隐喻的所在归结到人类的概念系统,概念的首要性被提到问题的最前沿,抽象概念的结构得到了急需且应有的注意,对各个相关研究领域都产生了重要的纲领性影响;把隐喻视为一种通过具体理解抽象的手段,对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隐喻的正确理解不能诉诸单纯的词汇层面,而是要研究概念结构层次。概念隐喻理论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关于隐喻理解讨论的激增,另一个不直接但更为重要的结果便是唤起了对语义表征问题的崭新思考。

类包涵模型是一种隐喻理解模型,主要是为了克服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流行的特征匹配模型的局限性而创造的。它认为隐喻不是作为比较断言理解的,而是一种范畴化陈述。在这一模型中,隐喻和字面意义的陈述区别在于隐喻是一种双重指称,比喻的本体同时指向具体的字面义范畴和比喻义范畴,该比喻义范畴是临时的、特别的图式;同时,比喻的本体具备过滤或选择功能,喻体图式中只有那些与本体分类相关的方面被选择。在“The surgeon is a butcher”和“The Nazi soldier is a butcher”这样共用一个喻体的句子中,本体本身就暗示了不同的适应范围,因而能选择同一喻体所指向的不同隐喻范畴。这一理论因此也被称作互动属性分配模型[4]。

通过把相关特征范围限定在人们对喻体的特征描述,这种模型解释了隐喻理解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即隐喻的整体组织效果;它同时也为隐喻的信息问题提供了答案,通过把本体归类于生成的比喻义范畴,本体就被分配了喻体所具有的特征,如“The surgeon is a butcher”句中的“butcher”指向一个“不称职或做坏工作的人”这个特别范畴,“the surgeon”通过这样的隐喻就被赋予了本来不具有的特征,从而解释了此类隐喻句所具有的语用效果。很多心理学实验为此提供了实证支持;就句法形式而言,类包涵模型也解释了为什么此类隐喻句具有和字面义归类陈述句如“A cat isan animal”同样的表达形式。

二、两种理论的相互批评

类包涵理论承认概念隐喻理论的纲领性影响,但认为概念隐喻理论并不是对人类概念系统的真实描述,类包涵理论认为概念隐喻理论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3]:

首先,类包涵指出,概念隐喻理论强调人类认知中隐喻的重要性,却对隐喻语言和思想之间关系的进行了过高的字面解释。如果假定存在“theory as building”这一概念隐喻,那么一个人的关于理论的知识则完全依赖他关于建筑物的知识,这样一来,理论就不仅仅是隐喻性的建筑物而且还是字面义的建筑物,关于抽象概念的知识很直接地就被关于具体概念的知识包括了。缺少一个在表征上独立于建筑物之外的关于理论的概念,这样一个概念系统就不能用“理论”思考和谈论“理论”乃至对“谈论理论”本身进行思考。

其次,类包涵理论还认为假定概念隐喻在隐喻语言理解中扮演的角色过于迂腐。概念隐喻理论认为在理解“Mymarriage isa roller-coaster trip”这样的隐喻中,“love-as-journey”的概念隐喻在起作用。援引McGlone[5]1996年的句子改写研究结论,类包涵理论认为,既然被调查人并没有那么字面地理解滑板旅行且很少有人提及它与旅程相关的特性,滑板旅行作为旅行的实例与该隐喻并不相关。而“让人兴奋,潜在的危险”这样的描述显著地显现在受测试者对该隐喻的改写中表明,这一隐喻与滑板旅行是一个让人兴奋,潜在的危险事件相关。这说明人们并不能根据隐喻喻体的字面分类范畴来确定隐喻的背景。如果滑板旅行被解释为只是参考旅程,那么该句话就成了“旅程是旅程”这样的同义反复。人们对于这个以及其他的隐喻喻体并不局限于他们的字面义的范畴成员,更多的是超过他们。

其三,类包涵理论还对对概念隐喻理论中把诸如“in love”“in trouble”之类的语段中涉及“container”这样的隐喻图式颇有微词。认为概念隐喻理论难以自圆其说,一方面是建造了一个超级字面意义的隐喻模型,另一方面又在这一模型里把字面语言进行过度的隐喻性地理解,这样的结合难以让人信服。

针锋相对地,概念隐喻理论的主要倡导者莱克夫[1]对隐喻只不过是一个范畴化问题的隐喻理解模型提出了反驳。他指出,在“My marriage is a jail”这样的句子中,类包涵理论认为人们能够审视并推断像监狱这样的基本层面实体代表或标志了一个像限制、烦人的境况这样的隐喻属性范畴,但该模型并没有就这样的范畴为什么是可能的给出阐述。类包涵理论中的那个范畴——限制、烦人的境况——确实是一个隐喻特征范畴。但要获取适合这一理论模型的范畴就需要给隐喻一个解释;然而如果对隐喻解释了,隐喻是范畴化这一理论就是多余。而概念隐喻对这种可能性的解释是由于人的概念中存在事件结构隐喻。如果这样的隐喻存在于我们的概念系统,那么类包涵理论中“监狱”这一例子就自动获得解释,类包涵理论就没必要存在。他还指出,类包涵理论在解释力上是有限的,既不能解释我们所讨论的日常概念隐喻也不能解释那些戴兰托马斯作品中真正富含诗意的隐喻,更不要说那些来自梵语那哇瑚及超现实主义作品中的意象隐喻。一个不能覆盖当代隐喻理论中的大多数语料的理论,是很难解释隐喻是怎么运行的。

三、关于批评的分析

隐喻的场所在于人类的大脑,这是认知科学发展中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真知灼见。这两种理论都试图通过语言中的隐喻现象来推测人类大脑的工作机制,分别讨论了概念结构和范畴化在隐喻产生和隐喻理解方面的机制性作用。应该说人类的概念结构和人类的范畴化能力是统一的,必然地而且协调地影响着人类语言的使用,而研究这二者的理论何以如此对立呢?

范畴化是对事物或事件进行分类的心理过程,在人类知识形成过程中起着最为基本的作用。认知心理学从相似性、基本范畴、目标导向、域攸关性等角度对范畴化进行了探讨,虽未形成统一理论,但也形成了一定的共识:知识有进程性[6];范畴化过程中,已有(存在于记忆的)的知识,不论正确与错误,都是对新事物进行理解的基础,由已知到未知是个必然过程,因此隐喻在语言中就静态地表现为跨域投射和类归属。

概念隐喻理论的建立主要借鉴了人类范畴化研究的原型理论。在强调高度概括的同时,它似乎忽略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范畴化的进程性;一个是静态地理解了范畴化和语言表达的关系。

这里首先要提到概念隐喻理论的研究方法——共时性的归纳推理。共时,指的是推导出概念隐喻理论的语言材料都是当代英语中的语料;根据这样的语料进行归纳推理,它先设了一个事实:就是恒定不变的意象图式的存在,每个人都按照这样的意象图式组织表达自己的思想。人类的确倾向于由已知或具体的事物去理解未知或抽象的事物,空间概念作为人与环境直接作用的结果被用来理解相对抽象的时间乃至更为抽象的概念。“container”或是“in”或者是其他,不管怎么命名,这一图式是确实存在的,人类并没有被赋予更多的理解世界的方式,因此“in”作为一个表示处所的符号被用来表示所处的空间和时间或抽象的状态如“in trouble”,表现出一致性,这是对上述先设的最有力的支持,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它们属于字面语言的原因。但是像“love as journey”、“argument aswar”、“theory as building”等概念隐喻很可能只是由于二者之间的联系被发现并被语言表达,从而影响了以后的语言使用,因而表现了一定程度的系统性,而“love”、“argument”、“theory”等概念在英语中比喻成其他的事物,不胜枚举,而由空间到时间以至一些抽象概念,是唯一的途径。忽略了一些概念发展的进程性性质,概念隐喻理论把处于相对和绝对两个不同认识论层次的概念混在一起,导致了类包涵理论关于概念隐喻批评的第三个方面。

概念隐喻理论还忽视了范畴化和语言表达的关系,在利用大量共时性语句归纳概念隐喻的同时,没有重视说话者的意图。人类大脑中的不同事体发生范畴性关联或域攸关性并不一定上升到语言形式,上升到了语言形式往往就带有了语用意图。这时候“love”是“journey”,但它是一种特别的“journey”,仅仅说“隐喻是概念的跨域映射”就失去了很多类似的情感性、评价性隐喻的解释力,这是导致类包涵理论对其批评的第一、二点的原因。

类包涵理论实质上是对人类概念层所发生的范畴化的印证。它所关心的是范畴化的一个重要的语言表现形式——名词性隐喻。但由于是集中于讨论名词隐喻是如何被受话者理解,说话者如何形成隐喻所表达的思想则脱离了该研究模型,特别范畴也就容易被认为是一种主观臆测。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讨论的主要重心在包含有明确本体和喻体的名词性隐喻,基于事件结构的隐喻句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解释,基于空间的隐喻更是不在其研究之列,因而该理论会因为不能解释类似“Do not go gentle into the night”这样的没有具体本体和喻体的文学隐喻导致了Lakoff的批评 ,也是它会对“in love”“in trouble”等被作为概念隐喻横加批评的原因。

四、结 语

Lokoff等没有就概念隐喻究竟属于“nature”或“nurture”的问题进行阐述,但一个强势的概念隐喻理论应该和强势的Chomsky的普遍语法有共通之处。过于强调使用语言对人类概念结构进行归纳,忽略语言的历时性和一些概念的进程性性质,必然制造关于人类思维的另一个神话。而以这样的一个神话对象类包涵理论这样的心理语言学中的建模进行弹压,是不利于科学研究的发展的。

类包涵理论捕捉到了隐喻表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隐喻的语用效果,它所假定的特别范畴,也在心理学上得到佐证[7]。但由于其着眼点在于隐喻的理解,重视受话者在语言理解中思维的推理性,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说话者思维的工作机制和先导作用,而这二者存在一个表象和根源的区别,因此虽然有着非常合理的因素,但其解释力却陷入局限。

总体而言,这两种理论都对隐喻的认识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视角,两者存在着互为补充的关系,可以相互借鉴。在重视多学科结合的今天,两种理论更应该重视相互吸收对方合理的成分,而不是对立。

[1]LAKOFF 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C]//ORTONY A.Metaphor and thought:Second ed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202-251.

[2]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GLUCKSBERG S.Understanding figurative language:from metaphors to idiom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4]ZACHARY E,GLUCKSBERGS.Interactive property attribution in concept combination[J].Memory&Cognition,2000,28(1):28-34.

[5]MCGLONEM.Conceptual metaphors and figurative language interpretation:food for thought?[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1996,35:544-565.

[6]ASHBY F G,ELL SW,WALDRON EM.Procedural learning in perceptual categorization[J].Memory&Cognition,2003,31(7):1114-1125.

[7]BARSALOU L.Ad hoc categories[J].Memory&Cognition,

1983,11(3):211-227.

Rethinking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and Class-Inculsion Theory

Zhang Yanyan,et al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Languages and Cultures,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China)

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class-inclusion theory are respectively concerned with the conceptual and categorical nature of metaphor.In their theorizations the initiators of them exhibited a strong antagonism toward each other.After an analysis of their divergences and mutual criticisms,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conceptual and categorical nature are two intrinsically interconnected facetsofmetaphor and hence the two theories should stand in complementation rather than in hostility.

conceptualmetaphor;class-inclusion;theory integration;functionsofmetaphor

H03

A

1671-4970(2010)04-0082-03

2010-09-24

河海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9428311)

张燕燕(1972—),女,安徽枞阳人,讲师,硕士,从事英语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字面喻体范畴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汉语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规约层级递进模型”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金缕衣
别误会这些英语
别误会这些英语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