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间布鲁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2010-09-21 03:11李东英千世雄张德全李钟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0期
关键词:畜间传染源病畜

李东英 千世雄 张德全 李钟华

吉林省延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3000)

延边地区自1953年开始发生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以来,至今已有57年历史。全州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有布病的牛、羊、鹿。经过多年的防治布病基本得了控制,但2005~2010年新发布病患者不断出现,为了掌握人间布病疫情动态,连续开展了人间布病疫情监测,结果如下。

1 监测对象与方法

1.1 监测点选择

根据吉林省《布氏杆菌病监测方案》要求选择敦化市为固定监测点,其他县市根据本地具体情况,选择新发患者的乡(场)为流动监测点。

1.2 监测对象

监测乡(场)内从事畜牧业生产,与牲畜有密切接触的重点人群。

1.3 监测方法

调查和收集与布病有关的资料基础上固定监测点流调1000人,血清学检查100人;流动监测点人间流调500人,血清学检查50人。

1.4 判定标准

按照农业部、卫生部颁发的“布氏菌病诊断标准”进行。

2 结 果

1989~2010年人间流调108 508人,其中血检16 152人,2005~2010年相继发生新发患者114人。2008年流调5 400人,血清学检查652人,新发患者42人,发病率为6.44%;2009年流调2 614人,血清学检查345人,阳性39人,阳性率为11.30%,其中新发患者19人,发病率为5.51%,隐性感染16人感染率为4.64%,可以4人;2010年流调2 608人,血清学检查479人,阳性45人,阳性率为9.39%,其中新发患者17人,发言不由衷率为3.54%,隐性感染为5.64%。在2005、2010年新发患者114人中,青壮年(30~50龄)占84.21%多于其他年龄组。发病从性别上看,男性为多数,占61.40%,女占38.60%。发病从职业分布上看,农牧民最多为94人占82.46%,屠宰人员占13.16%,兽医占1.75%,其他占3.51%(表1)。

3 讨 论

当前要控制布病发生和流行,首先各级政府把布防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坚持畜间检、杀、免的综合性措施,尽快解决私下处理病畜及病畜屠宰补偿等难题。布病流行主要因素,畜间疫情掌握不清,新建厂的大、小型养鹿场、种牛场增多,很多个体养羊户没有羊圈,常常放在院内或房室内饲养。畜间检、免疫密度低,病畜长期混群饲养,使疫情继续扩大蔓延[1]。群众对布病检疫工作重要性认识不清,不能主动找兽医部门进行布病检疫,很多群众怕拿检疫费,而逃避或拒绝检查,所以布病漏检、漏免较多,使疫情范围不断扩大。主要传染源是病牛、羊和鹿,其传播途径是经消化道和皮肤黏膜,结果显示新发布病患者多数缺乏布防知识,在接产、饲养、皮毛加工、屠宰过程中直接接触病畜的血液、皮毛、胎盘、污染物以及吃生拌肉或肝等脏器而被感染,缺乏个人防护。牲畜交易市场混乱,交易形式多种多样,有集市交易,也有非集市的农村直接交易,这些畜群多数未经过检疫和免疫,畜牧部门应该认真把好牲畜出入境检疫关,防止外界传染源传入[2]。

表1 1989~2010年人间布病监测统计

[1]张兴国.河北省丰宁县2008年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9,20(5):373.

[2]宋玉平,王恺,杨德民.白城市2005~2006年人间布氏菌病监测结果[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7,22(4):293-294.

猜你喜欢
畜间传染源病畜
山西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开展畜间炭疽防控排查督导工作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畜间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控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家畜疾病可用蒸气疗法
建平县畜间布病防控实施关键技术与 保障措施
青海畜间包虫病防治取得显著成效
反刍家畜瘤胃积食的中兽医诊治临床研究
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和预防治疗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