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2010-09-21 03:12郭林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0期
关键词:稳定型步行斑块

郭林娜 郭 红

1 河南省洛阳市河南科技大学校医院内科(471003)

2 河南省洛阳市洛轴总医院(471003)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组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在长期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痉挛,造成狭窄程度进一步加重,使心肌供氧与缺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扩大,从而使心绞痛的发作失去原来稳定的特征。洛轴总医院应用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现给予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洛轴总医院治疗符合诊断标准[1]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22例,年龄45~67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并发症、心绞痛类型及心绞痛发作次数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6min步行试验和超声心动图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6min步行试验和超声心动图结果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例数 6min步行试验距离(m) LVEF(%)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5 278±97 302±98 57.6±14.5 61.2±12.7治疗组 45 273±99 373±78△ 55.2±12.4 67.2±10.3△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患者均与吸氧、卧床休息,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阿托伐他汀、抗血小板药物和(或)β受体阻滞剂常规治疗,疗程8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商品名:万爽力,法国施维雅药厂生产)每次20mg,3次/d,疗程8周。

1.2.2 观察指标

包括每天胸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变化,超声心动图,6min步行试验和不良反应。

1.3 临床症状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后心绞痛在36h内消失或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较用药前减少80%以上;有效:在36~72h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减少50%~80%;无效:超过72h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减少未达50%。

1.4 心电图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静息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恢复正常。有效:心电图缺血性下降的ST段回升1.0mm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或主要导联的倒置T波变浅达50%以上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无效:达不到上述指标者。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1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6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心电图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82.2%;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5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 超声心动图及6min步行试验结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左室射血分数)及6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8周后治疗组LVEF及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4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无肝肾功能损害。

3 讨 论

不稳定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一种表现,病情变化多端,可以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2],因此UAP正确诊治,具有极重要的临床意义。内皮功能失调,局部炎症活跃乃至富含脂质的粥样斑块破裂,导致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是引起UAP的主要病理机制。故不稳定心绞痛治疗的关键是调脂、稳定粥样斑块。常规的抗心绞痛药物是通过改善血液动力学,抗血小板聚集,调脂和稳定斑块,达到治疗效果。

近年来研究表明,心肌缺血也是一种代谢疾病。UAP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心肌细胞损伤,最终导致疾病恶化。曲美他嗪是抗心肌缺血药物,属于哌嗪类衍生物,能影响心肌细胞的代谢。它是第1个每天服用3次的3-酮烷酰辅酶A硫解酶(3-KAT)抑制剂,是一种具有抗心肌缺血特性而不影响血流动力学效应的药物。它通过抑制心肌游离脂肪酸的氧化,促进葡萄糖的有氧氧化,使有限的氧产生更多的ATP,保护心脏功能,同时减少ATP的降解,减少H+和乳酸的产生,从而使缺血应激过程中对心肌细胞稳定的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并能增加患者的运动耐受性,延迟缺血症状的出现和心电图的不良改变[3]。另外,曲美他嗪还能干预磷脂代谢,促进游离脂肪酸合成磷脂,从提高细胞膜上磷脂的转换率,维持其缺氧状态下的膜结构稳定状态[4]。国外研究提示,曲美他嗪可能通过优化心肌能量代谢、抑制自由基生成及体内炎性反应等保护心肌[5]。国内研究亦证实,曲美他嗪可明显降低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说明曲美他嗪具有抗炎、稳定斑块的作用[6]。

我们的研究表明,联合应用曲美他嗪治疗UAP,治疗总有效率达88.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LVEF和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在常规方法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治疗UAP,能显著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心功能,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412.

[2]胡大一,张生.心脏病学实践2002规范化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5-106.

[3]李淑梅.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6):8866-8867.

[4]戴军,陈凌.曲美他嗪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1,22(5):278-280.

[5]Kuralay F,Altekin E,Yazlar AS,et al.Suppression of angioplastyrelated inflammation by pre-procedural treatment with trimetazidine[J].Tohoku J Exp Med,2006,208(3):203-212.

[6]熊攀,周莉,董爱芝.曲美他嗪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8,48(44):33-34.

猜你喜欢
稳定型步行斑块
魔方小区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步行回家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