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型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创造的机理与模型研究

2010-09-25 03:41周志武
关键词:知识型要素优势

潘 菁 周志武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79)

知识型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创造的机理与模型研究

潘 菁 周志武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79)

知识型服务日益起着把技术进步转化为生产力和国际竞争优势的作用,推动一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不断发展和转移。本文通过建立模型分析知识型服务两国贸易中动态比较优势的决定与变化。运用该结论分析在世界知识型服务贸易模式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不平衡现状的主要原因。提出发展中国家可以选择其知识型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路径,通过人力资本的快速积累极大地促进知识型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发展和优化。

知识型服务贸易;知识型服务业;比较优势;两国贸易模式

一、绪 论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改变了国际服务贸易的方式、内容和构成,服务贸易的主要内容从运输、工程建筑等传统领域转向知识、技术和数据处理等新兴领域。知识型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与其在国际贸易和各国经济中所占比重的迅速提升,是当代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和趋势。知识型服务贸易是指以提供各类知识服务为主要标的与交易对象的国际服务贸易。从《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对服务贸易的十一大类二十三小类的划分,可以看出其中的专业服务贸易、信息服务贸易、金融服务贸易和技术服务贸易都与知识这一资源要素密切相关,属于知识型服务贸易。

西方对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争论,从服务贸易理论研究的演进路径看,基本上分为两个方向:一方面集中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领域的适用性分析,争论的结果是服务贸易中存在比较利益,只不过决定比较优势的因素不同,因而需要修正比较利益模型。服务贸易的决定基础也被一致公认为是相对要素禀赋差异、规模经济差异和竞争优势差异,但由于服务业涵盖行业众多,不同行业的要素组合不同,人们从多方面研究服务贸易的决定基础,将服务技术要素、资源要素、管理要素、资本要素以及人力资本要素等纳入其中。另一方面指出,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不能圆满解释服务贸易,如金融、咨询、电信服务通常是作为中间投入出现在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生产过程中,因而会出现服务生产函数和使用服务投入的商品生产函数的异质。一些学者将新贸易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引入服务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对服务贸易的解释力要强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中适当的政府干预可改变市场本身运行的次优状态。

现代知识型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成本,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本文将建立模型研究知识型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及创造机理,及知识型服务部门的全要素生产力如何增长。该研究对提升我国知识型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促进我国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的均衡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知识型服务部门、制造部门与中间服务部门的生产函数

假定世界经济中有三种生产活动:在竞争条件下的制造品生产,在竞争条件下的包含知识型服务的产品生产,在规模报酬递增下的中间服务的生产。一个公司开始生产任何种类的中间服务之前,必须发展相关的生产技术,如果该中间服务是新的,以前从来没有在市场上出现,需要进行创新性研发。在掌握生产技术后,公司才能在规模报酬递增函数下生产选择的中间服务。中间服务具有水平差异,新发明的中间服务不会取代旧的服务。在任一时间点都存在以前发展起来的一定数量的中间服务种类,这些服务的生产者具有垄断竞争。创新的公司只有在将来潜在的利润超过研发成本时才会进行中间服务的生产。这种竞争性的市场进入过程使研发投资集中,一个中间服务的发展成本必须等于其将来利润的现值,创新的公司利润为零。

1.知识型服务部门的生产函数

包含知识型服务的产品假定具有不变的规模收益,使用非技术工人L和技术工人S,劳动力国际间不能流动,连续提供中间服务。在生产包含知识型服务的产品时中间服务具有不完全替代性。其生产函数采用修正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

Γ是包含知识型服务的生产部门集中使用中间服务的指数。

ω是非技术工人的回报,v是技术工人的回报,q是任一种中间服务的价格。因为所有中间服务的价格是相同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产业的生产者对每种中间服务的使用数量相等。如果 Z=nz是生产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使用的数量,将(2)带入(1),得到:

内含知识型服务产品的生产者通过使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使利润最大化:

2.中间服务部门的生产函数

生产中间服务的成本包含两个部分:固定的研发成本和可变的生产成本。在现值下以零利润生产,研发投入不随创新公司的数量而变化。假设φz(ω,v)为生产的单位成本,φn(v)为发展一种品牌的研发成本。所有中间服务的成本都一样,不管该服务以前是否由其他公司提供。φn(.)是固定成本,φn(.)是该部门中所有公司的平均的边际成本。因为潜在的中间服务数量是无限的,对一个生产者来说研发已经存在的中间服务不是理性的,每个创新者在生产他独特的服务种类时具有垄断力。生产者在时点面对 n(t)个竞争者,他们在以前都研发过这种服务。

将研发技术参数化采用知识生产函数的一般函数关系。假设:

ε是中间服务z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每种服务的利润为:

π=(1-λ)qZ/n(9)

Z≡nz是在生产产品X中使用中间服务的数量。

一个创新的公司对价格和中间服务的数量,公司数量n的变化具有完全的预见。因此,用公式(9),公司对每类服务的利润有完全的预见。在均衡中,这些利润的现值不能超过现在的研发成本。因此,如果在t时点有正的有限的服务发展投资,每种新的服务种类将打破均衡,即

3.制造部门的生产函数

制造部门使用非技术工人和技术工人以如下生产函数来生产制造品。

假设φy(ω,v)是Y的单位成本。其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满足:py= φy(ω,v)(14)

公式(5),(8),(12),(14)揭示了产品和要素价格之间的均衡关系。

三、知识型服务贸易两国贸易模式下比较优势决定模型

假定世界由两个国家 H和 F,两个部门 S和L构成。这两个国家有相同的偏好,和完全相同的技术。允许一体化的世界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存在,但是假定初级生产要素和中间服务是不可贸易的。假定贸易均衡具有要素价格相等的条件,S和L部门在均衡路径上的任何一点都与要素价格均等是一致的,下面检验S和L的跨国部门世界贸易的发展下,世界均衡是否出现。

图1 世界知识型服务贸易均衡模型

在图1中矩形面积代表世界要素禀赋,这些禀赋在两国间的分配由矩形中的 A点表示。假定 H国是技术工人相对丰富的国家,Sh/Lh>Sf/Lf。在t=0时点,一体化均衡的资源分配由点 D0代表,向量 HD0用于包含知识型服务贸易部门,D0F用于制造部门。每个国家耗尽他们各自的要素禀赋,一体化均衡分配就能实现。在图1中,这种情况由A国的就业 HK0和 K0A,F国的AQ和QF表示。很明显,这种分解的实现需要点A在三角形HD0F内。充分条件是 asx/aLx> Sh/Lh> Sf/Lf>asy/aLy。

接着考虑在时间t=0和t=∞之间的分配。点D1和D2表示一体化经济均衡的部门分配。两点中的任一点都可看做一些要素分配给Y产业,一些要素分配给研发活动,中间服务生产和包含知识性服务的产品生产的组合。后三种活动需要的要素与这三种活动在组合中的构成成比例。如果根据初始分配和稳定分配实现一体化经济中的就业,那么在两极间任何时候这种分配也是可能的。得到贸易均衡路径上要素价格均等的充分条件是:两个国家技术和非技术工人的比率受要素密集度 asx/aLx>asx/aLx>Sh/Lh>Sf/Lf>asy/aLy所约束。

命题1:随时间,相对技术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出口技术劳动力密集,包含知识型服务的产品 X,进口非技术劳动力丰富的制造品Y。

HC描述了 H国的消费要素。AC是要素禀赋和要素投入消费的差是净贸易流量的要素。很明显,H国是非技术劳动力投入的净进口国,技术劳动力投入的净出口国。将AC和AB比较,H国的进口包含更多的非技术劳动力内容,出口包含更少技术劳动力内容。

命题2:随时间,相对技术劳动力丰富的国家进口更多非技术劳动力内容的产品,出口更少技术劳动力内容的产品。

命题3:随着时间,相对技术劳动力丰富的国家GDP水平是不断上升的。

四、结论及对我国知识型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提升的启示

从服务贸易的世界模式来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很不平衡。现在发达国家对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进口大于出口,而对知识型及资本密集型的服务出口大于进口,但是发展中国家正好相反,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服务业就业人口集中于低工作技能的劳动型服务。表1和表2显示发达国家在知识型服务产业如通讯、金融、计算机与信息、人文与消闲、专利与特许等部门基本上出口份额高于进口份额,而发展中国家,甚至包括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新兴工业化国家,这些部门的出口份额大多小于进口份额。广大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服务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而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出口的则主要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产品。发达国家技术劳动力的绝对优势形成了在知识型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该研究得出通过人力资本的快速积累能够极大地促进发展中国家知识型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发展和优化。在知识型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路径下,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增加教育投入、实行有利的教育政策培养大批高质量的人力资本,转变和提升知识型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

表1 1990-2007世界主要国家服务贸易分部门出口结构的国际比较(单位:%)

表2 2007年世界主要国家知识型服务贸易分部门比较优势指数

注释

①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Services,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The Wo rld Bank Group,Wo rld Development Indicato rs 2007.

②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4:The Shift Towards Services,United Nation,New Yo rk and Geneva,2004.

③M elvin,J.R.,Trade in p roducer services:A Heckscher - Ohlin app roac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9.

④Marrw ijk,C.Van,J.Stibora,A.de.Vaal,and J-M.Viaene,Producer services,comparative advantage,and international trade patterns,Journal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7.

⑤Jones,R.W.and H.Kierzkow ski,The role of services in p roduc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a theo retical framewo rk,in R.W.Jones and A.D.Krueger,eds.,The Political Econom y of International Trade(Basil Blackwell,Cambridge),1990.

⑥Hildegunn Kyvik Nordås.Trade in goods and services: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Economic Modelling,2009(12).

⑦Denise Eby Konan,A ri Van A ssche.Regulation,market structure and service trade liberalization Economic Modelling,2007(11).

⑧Antoine C.El Khoury,Andreas Savvides.Openness in services trade and economic grow th Economics Letters,2006(8).

责任编辑 平乐

2010-09-02

湖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

“R&D国际化背景下国家知识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测度与应用研究”(7087303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开放经济下的知识型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05BJL054)

猜你喜欢
知识型要素优势
矮的优势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与对策建议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画与话
也谈做人的要素
知识型新移民城市生态融合机制研究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知识型企业创新激励体系研究
让知识型员工的心留在科研院所——浅析科研院所中知识型员工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