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城乡学校共同发展

2010-09-26 06:06李钟勤周振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11期
关键词:密云县骨干教师全县

■李钟勤 周振

加快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城乡学校共同发展

■李钟勤 周振

密云地处北京远郊,县域面积2 229平方公里,80%以上是山区,素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全县18个乡镇,其中10个为北京市边远山区乡镇。密云县现有普通中小学66所,在校生41 107人,在职教职工5 272人。由于受地理位置与山区客观存在的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信息闭塞、师资总体水平不高等因素制约,县域内山区学校在教育资源占有上与平原及县城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成为影响农村山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共享程度,减少校际间教育资源占有差距,实现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密云县坚持将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有效途径,自2001年起,大规模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不断探索、实践,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农村特点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之路。

各层次组织机构的建立,管理体系的形成,为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落实政府行为,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

一、组织到位,实行全县统一领导、统一规划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成立了由主管县长任组长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建设资金的筹集,制定并组织落实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确保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在统一指导下进行。在此基础上,各校均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网管员、电教员、计算机专任教师为组员的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并确定一名校级领导分管信息化工作,具体负责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师资培训、网络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推广和设备维护工作。

二、明确思路,以农村山区为重点,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根据密云县实际情况确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推进“校校通”工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协调、跨越式发展。同时,综合考虑学校布局调整等方面情况,不搞盲目投资,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以应用促发展,合理配置、注重效益”的原则,达到了既节约资金又满足需要的效果。

为有效缩小城乡学校信息资源占有方面的差距,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密云县坚持“先农村后城镇、先山区后平原”的运作方式,重点推进农村山区中小学信息化建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无障碍传输,消除客观存在的时空局限,使城乡学校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三、加大投入,确保教育信息化建设任务高质量完成

多年来,密云县克服地方财力不足等困难,在市教委帮助下,通过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方式,确保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到位,有效地推动了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

目前,密云县已建成环型千兆骨干网络的教育城域网,全县中小学校全部建成校园网并实现光纤接入;在完成“校校通”建设任务的基础上,66所中小学校实现“班班通”;学生计算机达到10人/台,其中高中学生计算机达到平均7人/台,专任教师用机达到1人/台,市县级骨干教师、高中专任教师、教研中心教研员实现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2005年建设完成76个远程视频互动教室;2009年在全县45所中学、中心小学建设完成校园网络直播点播系统(校园网络电视台),密云教育视频在线资源库已拥有优秀视频资源1 400余个。

重视信息技术应用,促进城乡学校共同发展

一、健全制度,增强应用意识

随着“校校通”、“班班通”工程的实施,全县各中小学配备了大量信息技术设备。为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益,县教委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工作意见》、《关于加强学校电子备课室和多功能教室使用的指导意见》、《中小学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制度和管理措施,对各校校园网建设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将其列入学校年度综合评价内容,依据《密云县中小学信息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督导评价,引导学校信息化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轨道,促使广大干部教师的应用意识不断增强。

二、加强培训,掌握应用技术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是关键。为此,密云县提出了“校长要懂、骨干要精、全员要通”的要求,充分利用教委信息技术传播中心和各校信息技术资源,对中小学干部教师进行多层面培训。

1.干部培训。

依据《密云县中小学领导干部培训规划》,对全县所有乡镇教育助理及学校主任级以上干部集中进行了两轮信息技术培训,促使他们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理论,掌握一般性技术操作,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

2.学校网管员培训。

坚持每年对学校网管员进行1~2次集中培训。目前,全县所有网络管理员全部取得了《北京市“校校通”网络管理员培训合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保证了校园网及信息化设备的正常运转。

3.骨干教师培训。

认真落实《密云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训与使用意见》,加大骨干教师培训力度,使他们能够依托网络进行教学,熟练地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同时,要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做公开课、展示课时必须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广大教师做出表率。现在,密云县所有市、县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均建立了个人网页,教学课程安排全部在网上公开,充分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

4.全员培训。

按照“十五”继续教育要求,结合本县实际,通过集中面授培训、网络学习培训、校本培训、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全体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培训参与率达到100%,所有任课教师都会制作、使用课件,上网查阅资料,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注重研究,提高应用水平。

县教委制定了《关于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工作意见》,坚持每年组织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展示周活动,为广大教师搭建展示、交流平台。教科研部门在制定评课标准、进行骨干教师和过关教师考核时,都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各校均按照教委要求,建成了校园网站,并把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纳入学校总体教科研计划之中,做到校校有课题、人人参与研究。目前,全县已有20多所学校承担或参与了市级以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题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4.建立机制,创设应用环境。

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坚持以县信息技术传播中心为干部教师培训基地、中小学生活动基地,充分利用其设备和资源优势,在认真组织好各层次培训的基础上,做到双休日和节假日向全县师生开放,老师们可以在这里备课、制作课件、上网查阅资料。每年暑假期间,举办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活动周,进行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和网络知识培训,开展排版、绘画、动画和网页制作等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形成了促进信息技术应用的长效机制,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师生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手段。

在密云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我们将认真落实“教育综合信息化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管理,以管理促建设,以建设促发展,全面提升中小学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为切入点,全面推动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化、跨越式发展,朝着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快速前进。

(作者单位:北京市密云县教委信息中心)

10.3969 /j.issn.1671-489X.2010.11.039

猜你喜欢
密云县骨干教师全县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影响因子研究
——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全力抓好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幸福成长
北京市密云县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腹泻流行特征分析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