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政治课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教学实践

2010-09-26 06:06罗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11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民族理论

■罗阳

信息技术与政治课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教学实践

■罗阳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广泛应用,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步告别了粉笔、黑板,实现了视、听、形、声结合的现代高效的课堂,成为时代和社会的迫切要求。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带来了教学的深刻改革,而教学变革必须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课程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建构主义强调情境教学对学习的重要作用,学习者通过情境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并赋予新知识的某种意义;建构主义强调合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总之,这一理论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媒体由教具变为学具,为学生的自由探索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一理论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政治课教学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用信息技术创设协作学习情境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群体活动开展较少,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展开群体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以及竞争合作能力。比如,在讲到《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这一课时,我先提前一周布置学生搜集与民族关系有关的事例,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报刊、广播、电视、电台等多种媒体广泛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我把全班同学分为4组,对搜集和整理的材料展开交流,第一组的讨论主题为“我国的民族概况与民族关系”,第二组的讨论主题为“如何理解民族平等及其表现”,第三组的讨论主题为“如何理解民族团结及其重要性”,第四组的讨论主题为“如何理解民族共同繁荣”。每个小组讨论主题确定后,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各小组同学利用合作讨论和信息分享,克服了探究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减轻了教师搜集信息的困难,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

在合作学习中,也避免了由于性格和能力的差异而造成的在学习上相互制约的情况,突出了能力强的学生的学习优势,也有利于能力相对弱的学生的提高。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目标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为整合提供了平台。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主动获取资料。比如,在学生们准备《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一课的过程中,学生搜集的材料五花八门,有世界范围内民族分裂造成的民族纷争、有国内民族团结带来的经济繁荣,都比较有说服力,通过影像资料的引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分析,将传统教学中单纯的讲变成学生的主动探索。在事例分析中,了解了我国民族关系的原则,突出重点。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知识脉络图,展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不同角度探讨民族原则的重要地位,从而使知识呈现由繁变简,一目了然,突破难点。

总之,信息技术的运用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实效;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和信息素养。

通过各种媒体设置合作学习的情境,为学生个性表现提供最好空间,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三、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的整合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吸收大量信息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营造动态的、直观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眼、耳、手、口多种器官参与学习,调动学生思维,克服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枯燥、课堂信息量小、效率低的缺点,使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并自己着手借助

各种媒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现代信息技术构筑人与机、生与生、师与生之间多向的、交互的情境,让学生在讨论中合作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能充分利用课前搜集的信息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乳交融,让学生们将丰富多彩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而教师顺利实现角色转变,成为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四、信息技术与学习方法的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集声、像、形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育体制下学生学习的主要辅助手段是教学辅导书,做题——核对答案——做题,成为大多数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使学生重结论,轻学习过程,重接受,轻探索发现,忽视对学习过程和质量的反思,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改要求下,更注重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究。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为学生获取知识带来了便利,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越来越强,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扩大自身认知空间,增大信息量,以支持他们进行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从而确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选择的学习,使学生由原来“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架设了一个合适的平台,信息技术是实现研究性学习和基础性课程整合的有效手段。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冲击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体验性和探索精神,学生学习兴趣高,参与意识强,这促使我们反思如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将二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旅顺中学)

10.3969 /j.issn.1671-489X.2010.11.118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民族理论
我们的民族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