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网络演化的驱动力研究评述

2010-10-19 08:49昆,汪
中国科技论坛 2010年12期
关键词:驱动力网络结构管理学

张 昆,汪 涛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知识网络演化的驱动力研究评述

张 昆,汪 涛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明确知识网络形成演化的驱动力,对于促进企业间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对其相关研究大致集中在交易费用、资源互补和知识创造三个方面,而在国外“临近”视角是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在对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基础上,提出其贡献和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总结了进一步研究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最后提出国内研究与国外临近因子研究相结合的可能方法,期望对丰富我国知识网络相关理论有所裨益。

知识网络;动力机制;临近;研究综述

Abstract:Studies on the driving force of knowledge network have significance for enterprises,and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knowledge network between them.In the past few years,the correlational local studies mainly focus on three aspects:transaction costs,complementary resources and knowledge creation,when many studies in the western pay close attention to proximity perspective.Based on the critical review on previous research at home and aboard,this article points out both its contribution and its deficiency.Meanwhile,some improvement ways are also advanced.At the end,the way to take these two kinds of studies at home and aboard in one system is proposed.

Key words:knowledge network; driving force; proximity; critical review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网络为特征的社会经济组织和空间发展模式,已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和西方研究的热点和关键领域之一,网络结构被认为是影响知识转移的关键因素[1-3]。我国企业间普遍存在知识网络结构不合理,知识交流不畅等问题。明确知识网络结构形成的驱动因子及各因子具体作用机制,对于促进我国企业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结构,继而促进企业间知识流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知识网络的定义及相关概念辨析

知识网络(Knowledge Network)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管理学领域,Beckmann以科学家为单元对学术性知识流动的经济结构模型作了探讨,并首次提出知识网络的概念,认为知识网络是进行科学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机构和活动。1998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关于知识网络领域的研究课题中阐明知识网络是一个社会网络,该网络能提供知识和信息的利用。此后其他学科纷纷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定义分析,但一直以来学术界对其尚无一个明确和统一的定义[4]。

与知识网络接近的概念有创新网络,知识联盟等。知识网络侧重网络内部的知识流动机理的研究;创新网络强调知识网络内部知识流动产生的正面结果,即创新;知识联盟强调企业间“联盟”现象,联盟促使企业彼此相互学习专业技能或共同进行技术创新。因此,在研究知识网络形成和结构演化的动力机制过程中,借鉴创新网络、知识联盟的相应研究成果是很有必要的。

2 国内研究评述

关于知识网络形成的动因,国内相关研究集中在管理学和经济学领域,充分借鉴吸收了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成果,与西方发展脉络基本一致。近几年的理论大概可以分为交易费用视角、资源互补视角、知识创造视角,也有个别学者尝试多因素综合理论和临近视角。

田钢、张永安认为,我国产业集群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大是促使企业间形成网络的直接原因。企业通过形成网络获取资源互补的效果来降低风险,同时这有利于促进知识创造[5]。特别的,他们在构建创新网络演化的动力模型中初步涉及到了创新主体地理临近和认知结构的因素,并且指出,“某些因素(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差异大小,专业化程度强弱以及知识的传递方式等)如何影响集群创新网络的演化,这是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苏屹、李柏洲认为,创新网络形成阶段的驱动力主要包括①知识创造视角:学习机制,知识溢出和技术溢出因子的驱动。②交易费用视角:区域社会资本因子,通过社会网络的形成可以降低信息交易的费用。③区域政策和区域竞争[6]。肖冬平、顾新运用系统动态分析视角,从自组织理论角度对知识网络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将知识网络的演化动力分为系统内外两部分[7]。王福涛、钟书华认为,创新集群演化动力机制是以卖方市场集中、产业地理集聚与技术创新聚集的耦合方式构造的。但是没有深入到创新集群内部的知识网络层面进行探讨[8]。万君、顾新从交易费用的视角对知识网络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知识的复杂性特征是知识网络形成的根源,知识交易费用的节约是知识网络形成的动力[9]。吴波、杨菊萍尝试从临近视角进行实证研究,他们通过对浙江省的三个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研究认为,区域龙头企业的知识溢出对本地中小企业成长的作用同时依赖于二者之间社会临近性和认知临近性的共同作用[10]。只有同时具备良好的认知临近和社会临近条件,企业之间知识溢出才能实现,否则非龙头企业无法接收龙头企业的知识溢出。宋昱雯认为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是企业形成知识网络的驱动力。通过知识网络的方式,将数个企业有限的技术力量综合在一起,使各个企业之间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之长,弥补各自之短,这是企业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11]。周长庚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分别从企业内部和外部分析了企业间战略网络的形成原因。他认为,内部驱动因素主要有:降低交易成本,整合企业资源。外部驱动因子主要包括获取竞争优势,组织学习动机[12]。

国内研究在系统借鉴吸收西方管理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对国内企业知识网络知识溢出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拓展了其理论应用的层面。理论上,从多因子综合理论、系统论等多视角对知识网络的成因进行了探讨,丰富了相关理论,推动了知识网络系统论证研究。由于知识流动难以测量,知识网络的定量研究一直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国内相关研究初步构建了知识网络演化动力模型,对于推动这一问题的研究大有裨益,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知识网络完整理论体系的形成。

然而,国内研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突破。一是以上涉及的各类因子虽然在不同程度上驱动知识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一定程度上解释知识网络形成的动力机制,但是仍然有许多相关现象无法予以分析和解释。例如,我国企业间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许多企业可以通过资源互补降低知识创新的成本,但是它们之间并没有形成知识网络,或者并没有应有强度的知识交流。对于这些现象的成因以及驱动机制,临近因子的研究可以进行补充。第二是各类驱动力对知识网络形成的具体作用过程推理模糊,驱动力对知识网络内部结构特性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例如,在资源互补、节约交易成本等因子的驱动作用下,企业之间会产生知识合作、知识交流的需求。但是,在企业进行知识交流过程中,认知水平差异较大会耗费较多的时间成本,从而降低交流的效率。专业化程度差异可能导致企业间合作不畅,甚至中断合作。较远地理距离会对知识的流动产生明显的削弱作用,而且会明显增加知识交流的成本。不同的知识传递方式造成的成本消耗是明显不同的。对于上述所提及的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差异大小、专业化程度强弱以及知识的传递方式等这方面的研究尚未深入展开,国内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

3 西方研究评述

知识网络近年来成为西方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西方管理学界、经济地理学界等领域涌现出大量研究文献。中国学术研究充分吸收了西方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所以对于西方管理学的研究这里就不再赘述。西方经济地理学从知识网络的空间属性和社会属性角度进行研究,为其动力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具有借鉴意义,可以弥补国内相关研究的不足。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认为,地理临近、认知临近、组织临近、社会临近和制度临近在知识网络形成及其结构演化中的作用十分关键。在网络中传播的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13-14],在显性知识传播并形成网络的过程中,认知临近、社会临近和制度临近作用明显,地理临近作用次之。而在隐性知识传播并形成网络过程中,地理临近的作用往往是“首要”的,不可或缺的。

3.1 认知临近

Noteboom等将产业意义上的认知距离定义为企业个体之间吸收,深入研发,再次传播知识的能力差异[15]。认知临近则指企业个体认知距离较小。知识网络内部节点之间进行知识交流是知识网络的主要功能之一。节点自身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才能对知识进行有效吸收。而知识的有效吸收是这些节点进行深入研究或者再传播的基础。如果这一点不能满足,知识传播到这类结点会发生传播速度延缓甚至中断。Morrison在对意大利家具产业区内企业实地调研后研究指出,产业区知识网络内部存在这样的现象:某些企业因为对知识吸收能力差,与其他企业知识联系也较弱。由于这类企业结点丧失了交流的作用,逐渐会被淘汰,甚至最终会被迫退出该知识网络[16]。相关网络结点的地位变化和退出必然会影响现有的网络结构。因此,认知临近是形成知识网络的必要条件之一,并且会对网络结构产生明显的影响。Nooteboom et al.通过对化工业,汽车制造业和制药业118家企业R&D联盟的研究证实,认知临近是R&D联盟形成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之一[17]。

3.2 社会临近和制度临近

根植性理论研究认为,经济联系总是建立在社会联系的基础上的,而且社会联系反过来也会影响经济[18]。在此研究基础上,相关学者提出社会临近的概念。Boschma将社会临近定义为结点在微观尺度上的社会根植性关系[19]。基于朋友关系,亲戚关系或者长期合作关系形成的相互信任可以大大降低投机的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同时也更容易通过彼此的知识联系形成网络。Breschi和 Lissome研究指出,社会联系强弱对于知识溢出有十分重大的影响[20-21]。因此,社会临近是知识能否传播的基础,它能够促进各个企业节点之间建立相互知识联系,从而形成知识网络。

社会临近还会进一步通过“闭合效应”(Closure)现象改变知识网络的内部结构。如果两个结点A,B同时都与结点C存在知识联系,那么通过结点C的介绍,A和B也建立相互的知识联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闭合的“三角形”知识流动网络。网络内部众多结点都可以产生“闭合效应”,这将导致知识网络内部联系密度增加,从而影响和改变知识网络结构。Agrawal研究表明,如果两个企业的员工曾在同一机构(企业)工作,那么这类企业产生合作关系和知识交流的概率会增大[22]。

制度临近是社会临近的宏观体现。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都会在长时间尺度上对知识交流形成重大影响。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3.3 地理临近

西方经济地理学中有许多研究称,地理临近是除了全球化以外知识网络形态演化的首要驱动力。Boschma和Frenken将地理临近定义为知识网络内节点之间绝对或相对的地理距离适中[23]。Hoekman通过对欧洲29个国家1316个地区的知识溢出现象进行研究发现,知识联系和流动往往发生在地理距离较近的结点,并指出,结点之间地理距离的临近是结点形成知识网络的基础,也是知识网络演化的首要驱动因子[24]。一般来说,地理临近倾向于关注隐性知识的流动形成的知识网络。隐性知识只能通过面对面的互动学习进行传播,地理距离越近,隐性知识流动越快,企业对新知识吸收和创造的效率也越高[25]。因此,很多情况下,地理临近对于企业之间能否形成知识联系交流,能否最终形成知识网络的是“首要”条件。Sorenson研究认为,知识网络内部复杂知识进行传播和交流时,地理临近是知识网络能否长期存在的决定性因素之一[26]。

当然,对于复杂的知识,由于其难于被解码传播以及吸收,地理临近对于知识传播的作用就十分有限了,对于适当复杂的知识,地理临近是形成知识网络的前提条件,是不可或缺的。

3.4 组织临近

Boschma将组织临近定义为同一组织内部或者不同的两个组织之间的合作或控制关系[20]。组织临近能够减小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倾向,因此有利于形成知识的网络流动。当创新需要长期而复杂的协作时候,组织临近就很重要了。Lagendijk研究了组织临近和地理临近的相互作用对企业间知识交流的影响[27]:地理临近程度高并且组织临近程度高时才能形成区域的合作,继而产生创新系统。如果只存在地理临近,虽然空间集聚作用存在,但是企业间仍不会进行知识交流。缺乏地理临近,企业之间知识交流则不存在(见表1)。

表1 组织临近与地理临近对企业知识交流的影响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长期以来存在“集而不聚”的诟病,表现为空间集聚的效应存在,企业之间存在空间集聚,但是缺乏直接的和间接的知识交流。用临近视角分析,属于地理临近程度高但是组织临近程度低的现象。由于地理临近程度高而组织临近程度低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我国许多高新区内企业之间知识交流一直不畅,甚至多年以来并没有形成知识网络。

3.5 小结

临近是知识网络演化的驱动力之一,其作用是双向的。恰当的临近可以促进知识流动,促进知识网络结构的优化。而由于临近因子的缺失或者不健全,知识网络可能无法形成,或者发展受到阻碍走向衰退。

知识网络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西方管理学领域,西方管理学侧重应用交易费用、资源互补等理论进行分析,国内相关研究是在吸收借鉴西方管理学基础上展开的,从而国内研究脉络与西方大致相同。因此,国内的理论研究也大致集中在交易费用、资源互补、知识创造三个方面。

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西方经济地理学出现了制度、文化、关系和尺度转向趋势。作为关系转向分析框架之一的社会行为者、组织网络、知识网络等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并从社会属性和空间属性角度对其进行了十分有价值的研究。作为其研究成果之一,“临近视角”为丰富知识网络理论,填补理论空白做出很大贡献。而在国内,经济地理学对知识网络研究关注程度不高,管理学对于西方经济地理学理论虽然有所关注,但对部分有价值的理论仍重视程度不够或忽略。鉴于此,本文对西方经济地理学中“临近视角”进行梳理、总结,期望可以对我国知识网络相关理论的空白起到补充作用,从而对丰富国内理论有所裨益。

4 进一步研究展望

在知识网络驱动力的相关研究中,国内的理论成果更加注重管理学和经济学领域理论,因此在对知识网络演化进行仿真模拟时,其驱动力因子很少考虑西方经济地理学提出的 “临近”因子的影响。目前国内仿真模型研究多采用完全连接网络(Completely Connected Network)。实际上,由于各类临近等作用,网络连接往往是不完全的,网络连接密度分布不均匀,而且知识网络内部结构往往存在“结构洞”现象。而相关模型仿真推演结果不存在“结构洞”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对临近因子的作用研究尚未深入,临近因子的作用在模型中未得到充分的表达。最近相关学者在构建创新系统模型时初步涉及到了地理临近因素,其根据地理临近的节点之间容易形成知识联系,赋予地理临近的结点一个较高的联系概率。进一步的研究可以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单因子研究深度上展开研究,对各种临近因子对于知识流动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明确。以地理临近因子为例:地理临近对于不同类型的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传播作用的强度是截然不同的,不可一概而论。可采用市、省、国家三个尺度,采用不同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某时间断面数据,分别考察地理临近在不同行业中对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传播的影响作用强度,并进行深入对比分析。同时可加入不同类型知识传播方式一并进行对比分析。二是在明晰各类临近因子作用机制基础上,将一个或者多个临近因子融入仿真模型中,使临近因子的影响作用在模型中得到充分的表达。各类临近因子彼此相互补充或相互钳制,如何将各类临近因子耦合到知识网络的演化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的突破。

西方经济地理学从知识网络的社会属性和空间属性进行系统分析,为知识网络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知识网络的形成动力做出一个新的解释,弥补了经济学、管理学研究的相对不足,很大程度上完善了知识网络的理论体系。但是其本身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展开深入研究。第一,各类驱动力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机制如何?关于这一点的研究很少,但是可以肯定各个因子间存在相互作用。Boschma认为,各类驱动力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区域内存在“最佳临近”,它是各类临近通过互补形成的最优组合[20]。但是,究竟什么是“最佳临近”,“最佳临近”中各类临近如何互补的?至今仍无明确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此项研究,鉴于进行系统理论分析的理论基础十分薄弱,难度很大,目前通过实证分析,提取单因子的影响力是主要研究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Freel通过对荷兰高新技术企业实证研究指出,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是决定企业之间地理距离的关键性因素[28]。第二,知识网络结构自身的变化是否会反作用于各类驱动力?其具体的机制如何?这一点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知识网络自身结构演变需要较长时间,长时间段的数据收集十分困难,相关研究一直停滞不前。长时间尺度数据的收集和量化分析可能是其研究的一个突破口。第三,经济地理学中各类临近驱动力与经济管理学的驱动力是如何融合的,共同作用驱动知识网络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抑或临近驱动力是经济管理学中驱动力的微观具体表现?这需要跨学科的融合交流,目前相关研究很少。第四,虽然临近为知识网络形成和变化的驱动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但其研究主体主要是多个企业形成的“知识交流合作”,属于中观变量,对知识网络内部企业个体的微观特征的关注明显不够。因此近期有许多学者逐渐开始将注意力转向网络中企业的微观视角[28-29],已有许多研究成果涌现。第五,临近视角仍采用静态分析方法,并不能够在长时间尺度上解释知识网络形成、结构演化以及解体消失整体过程。演化经济地理学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知识网络的长时间段的数据收集十分困难,目前研究以理论推演为主,相关学者尝试通过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理论推演,以求有新的突破。例如Adrian和Kevin提出应用生态转向(ecological turn)理论对知识传播过程中知识溢出、路径依赖等进行动态分析[31]。但只是提出了研究框架,进一步研究有待后续展开。

[1]Smith M.E.,Lyles M.A.,Tsang E.W.K.Inter-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current themes and future prospects [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8,45(4):677-681.

[2]Cowan R.,Jonard N.Network structure and the diffusion of knowledge [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2004,28(8):1557-1575.

[3]Van Wijk R.,Jansen J.P.,Lyles M.A.Inter-and intra-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a meta-analytic review and assessment of its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8,45(4):830-853.

[4]汪涛,任瑞芳,曾刚.知识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对知识流动的影响[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5):150~155.

[5]田钢,张永安.集群创新网络演化的动力模型及其仿真研究[J].科研管理,2010,31(1):104-117.

[6]苏屹,李柏洲.区域创新系统生命周期演化的动力要素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6):104-109.

[7]肖冬平,顾新.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知识网络结构演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9):168-172.

[8]王福涛,钟书华.创新集群的演化动力及其生成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8):72-79.

[9]万君,顾新.知识网络的形成机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9):243-245.

[10]吴波,杨菊萍.区域龙头企业的知识溢出与本地中小企业成长——基于浙江省三个产业集群中小企业调查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26(1):130-137.

[11] 宋昱雯.高技术虚拟企业的知识联盟管理[J].哈尔滨:科技与管理,2006,(2):66-68.

[12] 周长庚.关于战略联盟成因的思考与探讨[J].北京:商场现代化,2006,(2)(中旬刊):63-64.

[13] Giuliani E., Bell M.The micro-determinants of meso-level learning and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a chilean wine cluster[J].Research Policy,2005,34(1):47-68.

[14] Pinch S.,N.Henry,M.Jenkins,S.Tallman.From “Industrial Districts” to “Knowledge Clusters”:a model of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s[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3(3):373-388.

[15] Noteboom B.,Van Haverbeke W.,Duysters G.,Gilsing V.,Van Den Oord A.Optimal cognitive distance and absorptive capacity[J].Research Policy.2007,36(7):1016-1034.

[16] Morrison A.Gatekeepers of knowledge within industrial districts:who they are,how they interact [J].Regional Studies.2008,42:817-835.

[17] Nooteboom B.,Van Haverbeke W.,Duysters G.,Gilsing,V.Optimal cognitive distance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J].Research Policy.2007,36(7):1016-1034.

[18] Uzzi B.The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embeddedness for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s:the network effect[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6,61:674-698.

[19] Boschma R.A.Proximity and innovation.A critical assessment[J].Regional Studies 2005,39(1):61-74.

[20] Breschi S.,Lissoni F.Mobility of inventors and the geography of knowledgespillovers.New evidence on US data [C].CESPRI Working Paper 184,Bocconi University,Milan.2006.

[21] Breschi S.,Lissoni F.Mobility and social networks:Localised knowledge spillovers revisited [C].CESPRI Working Paper 142,Bocconi University,Milan.2003.

[22] Agrawal A.,Cockburn I,McHale J.Gone but not forgotten:knowledge flows,labor mobility,and enduring social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6,6,571-591.

[23] Boshman R.,Frenken K.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innovation networks:a proximity perspective [J].Papers in 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2009.

[24] Hoekman J.,Frenken K.,Van Oort F.The geography of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Europe.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J] .2009:43(3):721-738.

[25] Owen Smith J,W.W.Powell.Knowledge networks as channnels and conduits:the effects of spillovers in the Boston Biotechnology Community[J].Organization Science.2004,15(1):5-21.

[26] Sorenson O.,Rivkin J.W.,Fleming L.Complexity,networks and knowledge flow[J].Research Policy.2006,35(7):994-1017.

[27] Lagendijk A.,Lorentzen A.Proximity,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in peripheral regions.On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geographical and organizational proximity[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7,15(4):457-469.

[28] J De Jong,M Freel.Geographical distance of innovation collaborations[C].Scales Research Reports,2010.

[29] Owen Smith J.,W.W.Powell.Knowledge networks as channnels and conduits:the effects of spillovers in the Boston Biotechnology Community[J].Organization Science.2004,15(1):5-21.

[30] Giuliani E.,Bell M.The micro-determinants of meso-level learning and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a chilean wine cluster[J].Research Policy.2005,34(1):47-68.

[31] Adrian H.,Kevin M.Spaces of innovation:learning,proximity and the ecological turn [C].Papers in 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2010.

(责任编辑 刘传忠)

Review on the Driving Force of Knowledge Network Evolution

Zhang Kun,Wang Tao
(School of Geography,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46,China)

F062.5

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069);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09KJB170001);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阶段成果(D/2009/01/089)。

2010-05-10

张昆(1986-),男,山东济南人,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

猜你喜欢
驱动力网络结构管理学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基于关键驱动力要素的情景构建应用
温暖厚实,驱动力强劲 秦朝 QM2018/QC2350前后级功放
以创新为驱动力,兼具学院派的严谨态度 Q Acoustics
管理学的新挑战:硅谷的“扁平化”学得来吗?
浅谈管理学
基于时效网络的空间信息网络结构脆弱性分析方法研究
基于互信息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