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问题探析

2010-10-23 03:23李娟娟
关键词: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居民消费

李娟娟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问题探析

李娟娟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内需不足问题凸显。河南省作为农村人口占主体的省份,启动农村居民消费意义重大。从河南省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成本的角度,分析制约其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原因。提出稳定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强其消费信心;针对农村居民的需求特征,开发适合其消费的产品和服务;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降低预期的消费成本等具体举措,对刺激河南省农村的消费市场具有积极意义。

农村居民消费;消费成本;消费水平;消费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投资、消费和出口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并不平衡,消费对GDP的贡献率长期偏低,特别是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下降趋势明显。在居民消费中,城市居民消费支出占比不断上升,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占比不断下降,2008年两者分别为74.4%、25.6%,与同期45.68%的城镇化率相比,农村居民消费存在巨大潜力。对河南省而言,农村人口占主体(至2008年底,城镇化率为36%,低于同期全国水平),虽然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迅速,带动了消费水平的提高与消费结构的升级,但仍存在较大的城乡消费差距,农村消费市场多年来启而不动,制约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一、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

(一)消费总量增加

近年来,我省农村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同步增长。

表1 河南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及恩格尔系数比较(1999—2008)

从表1可知,我省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变化一致,消费随着收入的上升而直线增加。收入与消费的对比可知,年均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的增加,表明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但消费的增长速度快于收入的增长速度。

(二)城乡差距较大

由表1可知,城乡消费存在较大的城乡消费差距,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显著低于城镇居民,并且城乡消费的绝对差距十年间呈现扩大态势。从城乡消费比来看,期间始终在2.80~3.3之间波动,最高为2003年的3.28,最低为1999年的2.82,且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我省城乡间较大的消费差距没有得到显著改善。

(三)消费结构有待提升

我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趋势比较明显。首先,由表1可知,除个别年份外,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不断下降,说明农村居民的消费正由满足基本温饱型向注重生活质量型转变。但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仅高于同期城镇居民(1999—2005年间两者一直保持10个百分点以上的差距,2008年降至最低的3.5个百分点),且远高于发达国家(如2003年美国农民恩格尔系数为14.7%,新加坡为17.1%,加拿大为15.7%,法国为18.3%),说明我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仍有较大的升级潜力和空间。其次,根据消费规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中用于提升生活品质的消费比重应不断上升。我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是,我省农村居民整体生活从保障温饱向着重改善住房条件、购买新型家电及其他改善生活品质的服务性消费支出转变,见表2。

表2 河南省农村消费结构的变化(2000—2008年)%

二、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

收入水平是决定性的影响因素,较高的消费成本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一)河南省农村居民的收入构成分析

实证研究表明,农民的收入水平对其消费具有系统显著性,这说明农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其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其中持久性收入因素最为重要[1]。城乡人均收入绝对差距由1999年的2 584元增至2008年的8 777元,城乡收入比由2.33扩大至2.97。可见,我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与城镇居民有所拉大,这势必影响农村居民的购买力。

我省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性与财产性收入三部分,其中前两项占比超过90%。这样的收入构成使得收入来源较为脆弱。一方面因为初级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加上农业经营天然的高风险性,使得农业经营收入不稳定;另一方面,外出务工所得收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不确定性也较大。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我省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乡,外出务工收入锐减。收入构成决定了其收入的脆弱性,使得农村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有较大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制约了其消费。

(二)河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成本构成分析

这里消费的成本,主要包括消费动机产生、搜索寻找、了解比较、购买使用、损坏报废等各方面成本的总和[2],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

一是预期的利息损失。指消费者预期由于消费致使储蓄减少所损失的利息,这部分成本取决于利率水平与消费支出,且不仅与消费的绝对量有关,更与消费的相对量有关。假定农村与城镇居民等量的消费支出,由于前者收入水平较低,单位货币支出在其总收人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从而农村居民的预期利息损失成本要高于城镇居民。

二是为实现已购商品的消费,另需购买的具有配套或辅助功能的互补品及保养、维修等支出,由消费对象的自然属性决定,客观存在,称为“不可分性消费”成本。农村较差的消费基础设施使得“不可分性消费”所需的互补品或者没有,或者价格较高(如过去的电费),如果没有相应的互补品,农村消费者需自己提供其替代品,造成较高的消费附加成本。

三是为实现已购商品的消费,另需支出的各种税费,如购车后再需缴纳的税、费等。这一成本支出多是制度性或政策性的,其支出项目或数量随着政策改变而改变。

四是为实现商品或劳务的消费,另需支付的其他代价。首先,由于农村的商业不发达,农村居民支付的时间成本、误工费、交通运输费要高于城镇居民。其次,由于农村消费市场较为分散、面广,市场监督的难度大,加上农村消费者自身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弱,使得遭遇假冒伪劣商品的概率较高。最后,因为农村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较弱,容易因产品使用不当造成意外损失。这些致使农村居民消费中遭遇意外损失的概率大于城镇居民,即等量消费下前者的预期意外损失成本高于后者。

三、促进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对策

(一)稳定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强其消费信心

第一,综合各种投资渠道,特别是财政支农,加大对三农的投资力度。实证研究表明,政府财政支出与民间消费间呈显著的互补关系,只要财政支出能够真正有效改善公共品和服务的供给,就能够起到刺激民间消费需求的作用,从而达到扩大内需的目的[3]。长期以来我省财政用于农林水利气象、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及其他支出均对农民人均收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4]。为了不断加强财政支农的作用,应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的长期稳定增长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将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不断延伸到农村,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增大农村财政性教育投入。

第二,注重利用我省农业大省的优势,在农业增产增收的同时,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来拉长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不仅可弥补因初级农产品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还可吸纳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在提高农业附加值的同时增加农民非农产业收入。

第三,大力扶持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村居民就业、提高其工资性收入水平有直接的积极意义。对于乡镇企业的支持,应着重做好政策支持、金融支持、人才支持等几个方面,尤其是不断创新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渠道。

第四,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我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相对滞后,这与传统的农业大省及庞大的人口基数有直接关系。要以农业领域自身的拓展及不断加快的城镇化进程为依托,以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契机,提高劳动力的转移效率,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层次、多渠道转移。

(二)针对农村居民的需求特征,开发适合其消费的产品和服务

实证研究表明,在我省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中,交通通讯、其他商品及服务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较高[5]。为此,要加强对农村市场的调研,针对目前我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合其消费层次的产品和服务,充分挖掘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

(三)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降低预期消费成本

加强市场机制建设,构建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如加强农村市场管理,严厉打击各种制假售假行为,解决农民投诉难问题,切实保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通过各种手段引导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特别是引导和鼓励知名大中型商业企业向农村延伸网络,为农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同时,要完善农村商品销售的售后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1]王宏伟.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基本趋势及制约农民消费的基本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0,(4).

[2]宁一非.论消费成本——消费研究与政策的新视野[J].经济问题,2004,(5).

[3]胡书东.我国财政支出和民间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J].管理世界,2002,(3).

[4]贠鸿琬.河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分析[J].河南科学,2009,(7).

[5]白菊红,李世欣.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经济经纬,2000,(6).

Abstract:Since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domestic demand has been prominent in china.Since rural residents constitute the main population,it is significant for Henan province to explore the rural consumer market.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straint factors of rural residents’consumption,including lower income level and higher consumption cost.Finally,some suggestions are presentedincluding:promoting the rural residents’income to increase stably and sustainably;enhancing the rural residents’confidence;developing appropriate products to meet rural residents’demand;improve the consumption environment in rural areas;and reducing the expected consumption costs.

Key words:rural residents;consumption cost;consumption level;consumption structure

Analysis of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n Henan Province

LI Juan-juan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 450011,China)

F126.1

A

1008—4444(2010)02—0037—03

2009-12-28

河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92400420009)

李娟娟(1980—),女,河南偃师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

(责任编辑:王晶)

猜你喜欢
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居民消费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2018年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中等收入水平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检验
法学院哪家最强
我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制的理论探讨
杭州市首次开展旅游消费结构调查
全面发展与提高消费力
决定医生收入水平首先是市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