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市香邑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探讨

2010-10-23 00:47韩建平
山西林业科技 2010年4期
关键词:河道公园规划

韩建平

(山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或暂时的,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体(半咸水体)的沼泽地、活性炭地、水域地带,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海域。湿地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系统功能。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目的,可供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生态旅游等活动的特定区域。如何在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周围建设既能保护好现有湿地资源,又能有效合理利用湿地景观、满足现代公园功能要求,同时又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湿地公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项目背景

侯马市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南端。香邑湖湿地公园紧邻侯马市市区,主要依托于浍河湿地资源。浍河是汾河主要支流,从侯马市南侧流过,境内全长约20 km,属湿地公园范围内的约6.5 km,上游筑坝建设了库容 2 800×104m3的水库,总面积701 hm2。由于水库调节水量,河道去弯取直,除部分低洼处还建有鱼塘、莲藕池,保留原生芦苇、香蒲湿地外,其余原生的沼泽滩涂已变为农田和林地,加上近几年天气干旱、城市污水无节制排入、垃圾倾倒,致使湿地原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功能消失殆尽。恢复湿地生态功能,提升城市文化品味,打造具有城市文化韵味的湿地公园,已迫在眉睫。

2 规划理念

2.1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保护现有浍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防止湿地进一步退化,并借鉴先进的湿地修复理论和实践经验,使已退化为农田的湿地得到修复。在保护与修复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湿地资源,从而满足当代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2 传承历史文脉

侯马古称“新田”,公元前 585年,晋景公以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浍以流其恶,且民从教,十世之利”迁都于此,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规划时应充分挖掘侯马晋都新田文化的历史内涵,整理各种资源,通过特定的景观来体现历史的延续性。

2.3 人与自然和谐

规划特定的地域空间,设置亲水场所,体现农耕水田种植,建设生态河岸,种植季节变化明显的植物,真正让人类回归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共生。

2.4 以人为本

环境改造重在以人为本,体现民生思想。香邑湖湿地公园紧邻城市,两岸为人口密集的居住地。因此,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可入性、连通性、亲水性和空间性。

3 规划布局

香邑湖湿地公园应根据规划对象的属性、特征和管理的需要,进行合理布局,实施分区管理,使同一区内规划对象的特性与其所在环境基本一致、管理目标和技术措施基本一致,并坚持自然、人文单元完整的原则。

根据功能不同,侯马市香邑湖湿地公园规划总体布局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保育区供开展保护、监测等必要的保护管理活动,不得进行任何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无关的其他活动;恢复重建区可供开展退化湿地的恢复重建和培育活动;宣教展示区可供开展湿地服务功能展示、宣传教育活动;合理利用区可供开展生态旅游、生态养殖,以及其他不损害湿地生态系统利用的活动;管理服务区可供湿地公园管理者开展管理和服务活动。

4 设计内容与特色

4.1 保护、恢复生态湿地

香邑湖湿地公园规划面积为 701 hm2,上游修建水库后,大部分原有自然湿地逐步向人工湿地(如农田、鱼塘、人工沟渠等)转变,但也有少数芦苇湿地得以保存。水体湿地、耕地、林地(带)、鱼塘、莲藕池是区内的主要土地类型,见表1。

表1 香邑湖湿地公园主要土地类型

4.1.1 改变湿地环境

原有浍河河道去弯取直,无法与现有的湿地相连,改造后的河道基本成了城市污水排放渠和垃圾堆放场。所以,保护与恢复湿地应首先从改变水流系统、改变环境开始。具体措施为:重新规划河道系统,除去硬质的护岸材料,恢复自然生态的渗透性护岸,并使河道与湿地相互贯通;利用现有的湿地,并通过适当的地形改造和疏通,形成一个整体的水网系统,保证上游水库的水源供应;实施截污工程,城市污水应先从主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才可排入河道,这样河道湿地与人工处理湿地相互连接,形成大面积的区域湿地水网,有效地涵养了水源。

4.1.2 提高湿地生态多样性

退田还湖、还池,重建湿地,引水围堤蓄水,提高湿地生态多样性。在湿地公园区域内,湿地分布为不均匀的斑块状,应建立湿地生态园,通过不同地段的植物配置或水中设置栖息岛等措施,为各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以达到生物多样化的更高目标。

4.2 建设人文湿地公园

香邑湖湿地公园位于侯马市主城区南面,是城市的生态屏障,承担着城市公共服务的功能。所以,设计中应注意在不影响生态的情况下提高湿地区的公共可达性和休闲功能,营造一个多用途的开放空间,把自然肌理与地方肌理相连,组成一个有文化内涵的湿地公园。

侯马市内公共空间不多,随着人口增长,公共陆地空间更显得可贵。湿地公园总长度达 6.5 km,除休闲观景外,还可供游人进行各种互动性的活动,通过生态治理空间与活动的结合,为生态教育提供可能;芦苇迷宫、湿地农业、有趣垂钓等,创造与水相联系的多样化活动,营造出人文和谐的社区。

4.3 建设效益湿地公园

每一个经济体系都是从农业开始,发展工业,再发展服务业。而每个健康的经济体系都应以持续的农业为基础,退田还湿是理所当然的,但也可造田于湿,以维持本土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生计。如:建设湿地农田,或把湿地农田变为园艺中心出租,也可以在湿地边缘区域开辟水果采摘园,使城市居民可以在假期感受农耕生活的乐趣,推动经济之余也达到了文化推广和生态教育的效果。

5 讨论

湿地公园既能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又可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希望把生态、文化、经济、民生及旅游等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透彻了解并重组,建造内容丰富的生态景观、人文景观和效益景观。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不同专业的融合,才会缔造出“交融共生”的生活空间。

[1]赵思毅,侍菲菲.湿地概念与湿地公园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程绪珂,胡运骅.生态园林的理论与实践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3]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园林学会 .北京园林优秀设计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河道公园规划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在公园里玩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某河河道演变分析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