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选择和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2010-11-04 01:48毛丽敏秦诗立
浙江经济 2010年22期
关键词:区域性义乌高端

文/毛丽敏 秦诗立

科学选择和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文/毛丽敏 秦诗立

需以中心城市培育为抓手,加强高端要素资源集聚与宜居宜业建设,积极提升城市化的质量

按照相关研究和规划,“十二五”时期浙江省除将继续推进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建设外,还将重点培育20个左右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为全省积极完善城市等级体系、提升城市化质量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平台与推进载体。从基本内涵来看,中心城市指在一定经济区和城镇体系中,相对一般城市,具有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行政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统一体。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空间系统中的极核点,是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心、文明辐射中心,是周围城市的增长极。可见,经济发达是中心城市形成的重要基础,但不是必然条件,不能简单地以经济规模或人口规模作为中心城市选择的唯一标准,还需考虑该城市相对周边城市,是否拥有较丰富的高端资源要素或特色优势,是否拥有较大发展潜力或战略价值,并能有效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的升级发展。

同时,需积极结合浙江省情,明晰“十二五”时期大力培育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意义。一是积极增添一批大城市,加快完善城市结构的需要。目前全省城市等级体系尚不合理,在杭州、宁波、温州三个特大城市(市区人口100万以上)和约30个中等城市(市区人口20万以上50万以下)之间,大城市(市区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仅义乌、台州等两三个,数量明显偏少,需以中心城市培育为抓手,加快培育一批大城市,缓解特大城市的人口交通环保等压力。二是积极增强中等城市高端要素集聚,提升城市化质量的需要。目前许多中等城市仍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金融信息科研人才等高端要素和优质教育卫生文化休闲等公共资源缺乏,难有效带动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需以中心城市培育为抓手,加强高端要素资源集聚与宜居宜业建设,积极提升城市化的质量。三是积极推进毗邻城市同城化,实现“1+1>2”战略诉求的需要。浙江为城镇密集地区,部分城市空间上毗邻,产业与经贸联系密切,但行政上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突出,需以中心城市培育为抓手,积极实行毗邻城市的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实现区域型公共设施和网络共建共享、产业要素等的资源优势互补。四是加快相对欠发达地区发展,推进区域协调的需要。浙江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在全国省区中处于领先地位,但仍需通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加强高端要素的优化配置,更好地成为区域经济社会网络核心,带动周边地区转型发展、差异化发展。

基于中心城市建设战略意义考虑,浙江“十二五”及未来一个时期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选择,需综合多种评价因子,而不仅仅是经济或人口规模现状,同时还需结合区域发展的相关体制机制改革来有力深入推进。特别是随着区域一体化、城市同城化的深入,对组团型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既是避免恶性竞争,加强良性合作,加快其高端要素资源集聚与功能发挥的重要基础,也是探索、完善城市治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契机,为高水平推进都市圈、城市群建设提供新思路、新经验。

为此,浙江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选择,需在标准基本统一基础上,各有侧重,分类指导。首先是除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外,嘉兴、湖州、台州、舟山、衢州、丽水等6个设区市,无论是其在市域内的经济首位度,还是其因行政等级较高而所优先积聚的行政、教育、文化、科技、人才等高端要素丰富度,均要比周边城市高较多,可作为中心城市进一步增强综合服务优势,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其次是越城——柯桥(即绍兴市区与绍兴县城)、余姚——慈溪、嵊州——新昌、龙港——鳌江、永康——武义等,其城市建成区或城市框架已基本接壤,并多有着相同或类似的区域性产业集群和可互为补充的优势资源,需积极作为组团城市,加强统一规划、协力建设,共同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有效提升中心城市现代服务水平和能级。再次是上虞、温岭、瑞安、诸暨、平湖等综合实力较强,与周边特大城市有适当距离,能相对独立集聚高端要素并有着较大辐射带动空间的城市,可作为中心城市加强培育,更好地承担起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重任。第四是临安、长兴、龙泉等综合实力相对一般,但作为省际城市,相比周边欠发达地区综合实力较强,并有较大辐射区域的城市,可作为中心城市规划,积极形成新的经济和城市增长极。

对应,对不同类型中心城市,其培育建设的目标、重点、途径等应有所不同。其中,嘉兴、湖州、台州、舟山、越城——柯桥、余姚——慈溪等需以现代大城市为目标,加强嘉兴现代商务区、湖州南太湖科技城、舟山海洋科学城、绍兴中国轻纺城等战略平台建设,加快核心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增强,促进浙江城市等级体系的合理化。衢州、丽水、上虞、温岭、瑞安、龙港——鳌江、永康——武义等需以现代中等城市为目标,着力加强科研商务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品质人居环境建设,增强城市现代服务功能,积极提高其在区域经济、社会网络的核心地位。越城——柯桥、余姚——慈溪、嵊州——新昌、龙港——鳌江、永康——武义等组团城市,需积极从规划创新着手,由省级相关部门牵头进行统一的城市、土地、交通、环保等规划编制或修编,探索通过地方法规等方式对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监管等给予明确和规范,避免组团城市建设流于形式,以提高中心城市建设水平。

至于义乌,既是金华——义乌都市区的核心组成,也是义乌——东阳组团城市的核心组成,目前义乌、东阳的城市建成区已相连,加快义乌——东阳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应与金华——义乌都市区建设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并可作为大城市,着力推进国际商贸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增强会展金融物流信息等高端要素集聚与辐射能力,带动浙中西地区乃至更大区域的升级发展。类似,金华市区与兰溪也可积极推进组团城市建设,作为金华——义乌都市区建设的重要组成。

此外,在培育中心城市过程中,既要注重中心城市高端资源要素集聚的适度优先扶持,并积极引导其正面效应即扩散效应的充分发挥,同时要注重与周边城市间的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尽量避免或减弱其回波效应的影响,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和繁荣。

(作者单位: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浙江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选择,需在标准基本统一基础上,各有侧重,分类指导

猜你喜欢
区域性义乌高端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高端油品怎么卖
Polk(普乐之声)推出高端Reserve系列音箱
义乌展
高端制造业向更高端突围
“澳”式无双开启高端定制游
浙江义乌:凝心聚力 砥砺前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的通知 国办发〔2017〕11号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区域性综合管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