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日常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0-11-07 06:17郑华萍
理论导刊 2010年1期
关键词:毕业生心理大学生

郑华萍,张 瑜

(西安科技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西安 710054)

新时期大学生日常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郑华萍,张 瑜

(西安科技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西安 710054)

新时期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主要有就业、学习及人际关系问题等等。要坚持正确的择业观、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建立新型的主体间性师生关系;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培养健全人格等途径逐步加以解决。

大学生;就业;学习;人际;心理问题;对策

知识信息时代的来临、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以及心理发展尚不成熟、日常生活中的挫折等因素使大学生承受着内外双重压力,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对大学生日常心理问题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进行研究,是时代发展、大学生成长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新时期大学生日常心理问题的突出表现

2009年1月-6月,笔者在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及西安财经学院5所高校大一至大四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通过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分析处理发现,大学生在“最大的心理困扰来自哪些方面?(多选题)”回答中,按选择人次从多到少依次为就业、学习、人际关系、情绪、恋爱、经济和家庭问题(如表1)。本文主要围绕大学生的就业、学习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常见心理问题进行探讨。

表1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就业。大学生最大的心理困扰来自就业,具体表现为:⑴受挫心理。本次调查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导致就业心理负担加重的人数占本次调查总人数的40.4%。42.1%的大四学生认为上大学后遭受的最大挫折是“就业竞争”。⑵虚荣心理。许多大学生自估过高,就业虚荣心理突出表现在选择工作单位时,偏重政府机关、科研单位、高校和国有企业等收入比较高的单位,如45.3%的同学选择政府机关,32.8%的人选择国有企业。在工作地域上,大部分学生选择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大中城市,当问到“您愿意到中小城市、西部或条件相对艰苦的基层去发展吗”70.4%的同学选择“不愿意”。由此可见,挫折心理和虚荣心理是大学生就业中的常见心理问题。

2.学习。调查发现,大学生学习常见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问题。⑴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大学生将学习需要和愿望转变为学习行为的心理动因,是发动和维持学习行为的内部力量。学习动机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动力不足,没有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兴趣。仅有27.7%的同学上大学的目的是“为将来工作打基础”,而12.1%的同学目的是“混文凭”。⑵学习策略问题。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学习方法,包括预习、复习、听课、记笔记、理解记忆等与学习相关的活动。调查发现过半数同学存在学习策略问题,54.2%的同学不重视做好预习和复习。

3.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主要包括自卑、孤僻、自我中心、嫉妒、猜疑等。调查显示有37.3%的同学最大的心理困扰来自人际关系。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丁瓒教授认为,人类心理的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心理的病态,主要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调而来。人际关系不仅会影响大学生交友活动的正常进行,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就业、良好情绪培养等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二、大学生日常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高校扩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心理承受力问题以及社会不正之风是导致受挫心理的主要原因。第一,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许多企业开工不足或者破产,工作岗位大幅减少,大学生就业面临“寒冬”,巨大的求职压力和失败经历容易导致受挫心理的出现。据陕西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一季度陕西省高校本科生签约率仅为30.34%,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9.21%;研究生签约率为42.81%,同比减少10.15%;第二,高校连年扩招造成结构性的“人才过剩”。我国高校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万猛增至2009年的611万,增长5.66倍。由于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人才结构失衡,结构性供求矛盾加大,导致部分毕业生出现挫折心理;第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专业增长盲目、专业类型层次结构性缺失等问题。由于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按照社会需求进行专业设置、专业结构调整、改变培养策略,则必然导致一边是盲目扩招和培养,一边是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进而发展为学校培养与实际就业相脱节。由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使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企业的需要,导致挫折心理的产生;第四,由于一些大学生成长环境较为安逸,少有困难和挫折的磨练,导致他们心理发展不成熟,心理承受力低下,当面临就业困难时,因承受不起挫折与失败,产生就业挫折心理;第五,社会上就业靠关系、就业歧视等不正之风也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遭受打击,心灰意冷,导致受挫心理。

2.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传统观念、家长溺爱以及自我意识偏差导致虚荣心理。首先,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表现出对金钱和个人价值的过度追求,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大局观念,个人理想与现实缺乏整合,导致虚荣心理的产生。据人民日报2008年12月8日载,2007年辽宁省在县以下基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仅占就业总人数的4.4%;其次,受传统的“精英观念”影响,一些大学生自认为是“天之骄子”,故而在求职中眼高手低,虚荣心理突出;再次,父母的溺爱使大学生缺乏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独立自主的精神,体现在择业问题上则表现为一味追求稳定、安逸工作条件的虚荣心理;另外,大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从小生活在家庭和学校过度保护的环境中,缺乏对社会和自我的深刻了解,自我评价过高,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缺乏融合,容易产生自我统一性偏差,导致就业虚荣心理。2009年人民网调查显示,关于“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您认为大学生就业到底难在哪”,72%的人认为“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高,好高骛远”。

3.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学习动力不足。教育必须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于现阶段教育脱离大学生的心理成长需要和社会生产实践,为了考试而学习,当暂时的学习目标实现后,大学生对未来感到困惑和迷茫,无法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导致人生目标和学习目标缺失,学习动力不足。调查显示,45.4%的同学对今后的生活和奋斗目标没有清晰的认识;66.1%的同学认为课堂上学的东西在将来社会上派不上多大用场。

4.学校教学观念滞后和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学习策略缺失。学校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策略的提高。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家杜威认为:“如果对于个人的心理结构和活动缺乏深入的观察,教育的过程将会变成偶然性的、独断的。”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师是教育的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这种主客体观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和心理成长规律,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片面的教学观体现在教学方法上,就是重灌输、轻讨论,忽视了学生独立思维方式、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加上教学手段单一,这些都影响了大学生对大学学习特点的心理适应,导致学习策略缺失。

5.认知偏差和人格缺陷是影响人际关系问题的个人因素。首先,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和人际交往经验,不能客观、全面地看待自我、他人以及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形成认知偏差,影响了大学生正常人际交往活动,造成自卑、自我中心、嫉妒和猜疑心理。正如李岩教授在《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心理障碍分析》一文中所说,认知障碍是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心理障碍之一。其次,人格缺陷易导致人际交往问题。如李浩泉教授《探究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现象产生的原因》、王国华教授《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个性特征的调查研究》中认为,抑郁、内向人格的大学生不容易或者不愿意与人交往,容易形成自卑、孤独心理。再次,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信息化、城市化发展,信息网络成为大学生交往的新方式,同时也弱化了他们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意识和技能,助长了人们如自闭孤僻心理的产生。城市化发展使大杂院式的生活环境被高楼大厦取代,随之而来的是人们之间交流沟通的减少和人情日渐淡漠,这种环境阻碍了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感受和培养,容易产生孤独、自卑和冷漠心理。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探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解决大学生日常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由于大学生日常心理问题是由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等多种因素造成,那么解决大学生日常心理问题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重政策引导,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2009年1月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强化就业服务和指导,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国家决定从2009年起,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这对于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将起到积极作用。这一政策的出台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了政策导向,大学生要正确看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选择到基层、中西部和中小企业等急需人才的地区、部门和行业实现就业,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和解决就业心理问题。

2.坚持正确的择业观,把个人理想与祖国需要结合起来。高校应把就业指导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结合”,倡导大学生树立“主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正确就业价值观。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调整就业心态和就业预期,自觉树立艰苦奋斗意识,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把个人的发展同为国家和人民建功立业结合起来。

3.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复合型的应用人才。面对知识经济、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挑战,高校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念。首先,各类高等学校要适应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需要,适应社会的需求,转变思想观念,科学定位,做好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根据所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依据毕业生就业情况,科学制定其发展规模,切实把握好发展的方向和步骤。其次,高等学校要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紧盯市场变化,利用就业反馈,大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重点,突出实践教学,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再次,在高校人才培养环节中增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培养适应性强,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人才。第四,学校应坚持“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实践教育,如“三下乡”活动、社会调查、大学生科技服务队、志愿者行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思考人生,明确人生目标和学习目标,从而激发学习动力。第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创新教学方法。由于知识经济对人的价值和潜力的重视,要求从把人作为工具、以知识为本的教育观念转变为把人作为目的、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这就要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建立主体间性的关系,以平等对话的方式改善和加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善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觉性,使大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人际交往实践,在实践中学会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和他人。良好习惯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温床。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良好习惯的养成应从遵循以下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做起:平等真诚、宽容友善、互利互惠、讲求信用。

5.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2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 (试行)》提出,帮助大学生处理好人际交往、人格发展方面的困惑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之一。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心理咨询、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为大学生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教师应以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爱。一个人格高尚的教师必然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因此,教师应注重人格修养,把教育爱渗透到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用教育爱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

[1]郑华萍,孙媛媛.当代大学生择业取向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8,(2).

[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李岩.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心理障碍分析[J].理论导刊,2006,(11).

[4]李浩泉.探究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现象产生的原因[J].社会心理科学,2005,(3).

[5]王国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个性特征的调查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4).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DB/OL].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www.jyb.cn/in fo/jyzck/200901/t20090123_236820.html.

[7]郑华萍,郭鹏.论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对建构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指导意义[J].前沿,2009,(5).

G44

A

1002-7408(2010)01-0095-03

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SGH 0902243)。

郑华萍(1951-),女,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张瑜(1982-),女,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陈合营]

猜你喜欢
毕业生心理大学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最“叛逆”的毕业生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