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眼好股到满眼烂股

2010-11-25 19:06方三文
博客天下 2010年16期
关键词:敬畏灾难境界

■文/方三文

从满眼好股到满眼烂股

■文/方三文

■http://news.imeigu.com/a/1280200959305.html

跟人讨论股票,并不总是一件愉快的事。

比如一个投资者决定买进或刚刚买进一只股票,一般都会认为,这只股票所处的行业是最好的,这个公司的管理层是最能干的,这家企业拥有别的企业无法企及的竞争力,这只股票的价格是被严重低估的。你要是不同意,他简直就要跟你生气。而真相可能是:这就是一只被严重高估的垃圾股。

因为自己的愿望,而美化自己投资的公司,应该是很多投资人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但如果老停留在这个阶段,就是灾难了。这是最容易发生严重亏损的阶段。

一般来说,初入股市时,两眼一抹黑,不知道哪是好股,哪是坏股,这里听人说一嘴,那里听人说一嘴,操作上战战兢兢,最后可能还是买了自己最熟悉的一两只股,比如过去长期关注的,自己经常使用它的产品的,或者和自己工作相关的。

这时往往会挣钱。因为最质朴的判断往往是对的;而且,对市场的敬畏降低了犯错误的可能性。

等挣了点钱了,觉得自己懂了,就会开始看K线图,会在行情系统里查财务资料,会用搜索引擎去找所投资公司的新闻,这时候投资者会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准专业股民了。

这个阶段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只要自己关注过的股票,都觉得是好股。这可以理解,因为行情系统里都是公司业务回顾和展望,说起来都是宏图大略。新闻里都是CEO在发布新战略新产品,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视察公司。真是满眼好股啊。

灾难往往就在这时发生:衣冠楚楚的CEO被发现是贪污犯,新战略雷声大雨点小,新产品从来没见它上市。原来,完美公司是高管蓝图、媒体报道和自己的良好愿望造出来的幻象。

经此一役,花钱买了教训,如果还没有愤而退出市场的话,投资者就变了一个人,从此拿着一双警惕的眼睛看世界,觉得所有CEO都是大话精,新产品注定要失败。关于自己关注的公司,搜寻到的每一条信息,都透露出不祥的味道。这时候会觉得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一家好公司,有一两家好公司的话,股价已经到天上去了。满眼烂股啊,无股可买,痛苦。

别急,如果你是处在这个状态的话,你离挣钱不远了。

谨慎,对市场的敬畏,永远是最有价值的。真正有价值的买入机会不会那么多,但能抓准一两次,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了。

更高境界是什么?分析公司,能抓主流,看大方向,不在细节上吹毛求疵,但对大的疑点绝不放过,看山还是山,几千个代码在眼里就是一片小树林,哪是好股哪是坏股,一目了然。

至这境界,想不挣钱都难。可能巴菲特就是这样吧。常人要达到这境界,难,努力吧。(作者系雪球财经网创始人)

猜你喜欢
敬畏灾难境界
雷击灾难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一些敬畏
品“境界”
敬畏一粒米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敬畏先烈
慎独的境界
灾难不是“假想敌”
敬畏 果决 笃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