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汤加味治疗高脂血症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42例

2010-11-27 00:41潘丰满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0年12期
关键词:二陈汤脂肪性酒精性

潘丰满

(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桂 壮

(荆州市中医医院内科,湖北 荆州 434000)

二陈汤加味治疗高脂血症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42例

潘丰满

(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桂 壮

(荆州市中医医院内科,湖北 荆州 434000)

目的:观察二陈汤加味方治疗高脂血症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高脂血症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68例随机被分为两组:二陈汤加味方治疗组42例,口服二陈汤加味方,对照组26例,口服辛伐他汀片。30d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37/42),对照组总有效率65.4%(17/2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治疗后两组血脂较治疗前都有明显改善(Plt;0.05,Plt;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二陈汤加味方能改善肝脏脂肪沉积、降低血脂,具有较好防治高脂血症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高脂血症;二陈汤;临床疗效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在我国,NAFLD现已成为仅次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常见慢性肝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1]。为探寻中药在治疗NAFLD上的价值,我们观察了二陈汤加味治疗高脂血症性NAFLD的临床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随机被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33~70岁,按照B超分级:轻度12人,中度25人,重度5人;对照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28~69岁,B超分级:轻度6人,中度16人,重度4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1.2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二陈汤加味方:法半夏12g,陈皮12g,茯苓12g,柴胡12g,泽泻15g,山楂15g,丹参15g,赤芍15g,炙甘草6g。水煎,每日1剂,早晚温服。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66),20mg顿服,每晚一次。两组基础治疗: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质量等,血清转氨酶异常者注意休息。30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空腹采血进行血脂及B超检查。

1.2.2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血清甘油三酯(TG)下降gt;20%,总胆固醇(TC)下降gt;40%,B超显示肝脏脂肪性变大部分消退;②有效:症状体征有所减轻,TG下降gt;10%,TC下降gt;20%,B超显示肝脏脂肪性变部分消退;③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TG、TC下降lt;10%,B超显示肝脏脂肪性变前后无变化。

1.3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 mmol/L

注: 同组治疗前后比较,*Plt;0.05,**Plt;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lt;0.05。

2.2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治疗后两组血脂较治疗前都有明显改善(Plt;0.05,Plt;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2。

3 讨 论

现代医学认为NAFLD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因素所致的、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贮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其危险因素包括:高脂肪、高热量膳食结构、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和2型糖尿病)等。病理机制与胰岛素抵抗及脂质过氧化等“二次打击”有关。研究表明,约27%~92%的高脂血症患者伴发NAFLD,降低血脂是高脂血症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是降血脂的代表性药物,临床常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目前也用于治疗脂肪性肝病。

祖国医学认为NAFLD属“胁痛”、“积聚”、“痞证”范畴。多因过食膏粱厚味,酿湿生痰;或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失气化,水湿不能化为精微,聚而为湿为痰,瘀阻肝络,滞留于肝而形成本病。痰浊是NAFLD患者发病初期的并伴随其发病整个过程的一种基本状态,随着病情发展,由痰浊可导致血瘀状态出现[4]。《古今医鉴·胁痛》云:“胁痛者,……治之当以散结顺气,化痰和血,平其肝而导其气,则无有不愈矣” 。根据其病因病机特点,笔者认为当采用燥湿化痰、理气化瘀法,可用二陈汤加味方药治疗高脂血症性NAFLD。

二陈汤初见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前身是《千金要方》的温胆汤,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4味药组成的,为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基础方,临床常用于治疗痰湿证[5]。临床研究发现,加味二陈汤能治疗高脂血症,具有较好的化浊降脂功效[6]。二陈汤还能改善糖尿病并发脂肪肝大鼠的血糖、血脂水平、胰岛素抵抗状况及肝功能指标[7]。柴胡能疏肝解郁,《本草便读》曰柴胡能“条达木郁,疏通气血。”药理研究表明,柴胡可降低肝脏中甘油三酯含量,具有抑制纤维增生和促进纤维吸收的作用。山楂消食化积、化瘀通经,丹参、赤芍能活血化瘀,能降低血中甘油三酯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抑制血清胆固醇的沉积[8]。诸药合用可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化瘀之效。本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二陈汤加味方药能降低血脂,改善患者肝脏脂肪沉积,对高脂血症性NAFLD有较好疗效。

[1]中华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3):161-163.

[2]全国血脂异常防治对策研究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3):169-172.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44.

[4]刘树军,黄静娟,车念聪.二陈汤及桃红四物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CYP2E1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8):729-731.

[5]段富津.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62.

[6]孟辉,周永红,孙立,等.加味二陈汤治疗高脂血症82例[J].陕西中医,2004,25 (11): 1000-1001.

[7]李学军,杨叔禹,聂明,等.二陈汤方加减对2型糖尿病并发脂肪肝模型大鼠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以及肝功能和肝脏脂肪变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1):77-80.

[8]雷载权,张廷模.中华临床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34.

[编辑] 一 凡

2010-11-01

潘丰满(1974-),湖北武汉人,主治医师,讲师,博士,从事中医学教学与临床工作。

10.3969/j.issn.1673-1409(R).2010.04.005

R259;R575.5

A

1673-1409(2010)04-R013-02

猜你喜欢
二陈汤脂肪性酒精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应用中药“二陈汤”合“止嗽散”加麻黄、杏仁、黄芪、党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成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新药的研发
One Case of Professor ZHAO Jun's Effective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s Height After Menstrual Onsets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二陈汤加减影响睡眠期上气道-食管压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