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咯地尔联用纤溶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010-11-27 01:17赵亚洲陈维钧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0年12期
关键词:纤溶酶进展溶栓

方 璟,陈 路,赵亚洲,陈维钧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湖北 荆州 434000)

丁咯地尔联用纤溶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方 璟,陈 路,赵亚洲,陈维钧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湖北 荆州 434000)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联用纤溶酶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至2010年发病在12~72h内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应用丁咯地尔治疗42例为对照组,丁咯地尔联用纤溶酶治疗42例为治疗组,两组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可使进展期明显缩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快且好,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lt;0.01)。实验室指标治疗组比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CRP)明显降低,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lt;0.01)。而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无明显变化。结论:丁咯地尔联合应用纤溶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能有效控制其进展并促使神经功能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丁咯地尔; 纤溶酶; 急性进展型脑梗死

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是临床脑血管病中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常常因其病程呈进展性而比一般脑梗死有更大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预后差。笔者采用丁咯地尔联用纤溶酶的方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且发病至开始治疗时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仍进行性加重。所有患者均在首诊及发病72h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发病72h评分较首诊时增加2分或以上[2]。发病至治疗时间均在72h之内,且无明显意识障碍,无严重心、肺、肾、肝功能障碍,无颅内出血及其他器官的出血倾向,无血液系统疾病。将84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平均年龄65.3岁。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重型(31~45 分)8例,中型(15~30分)21例,轻型(lt;15分)13例。根据CT结果分为大灶11 例,中灶22例,小灶9例。合并高血压28例,糖尿病9 例,冠心病13例,高血脂症16例;对照组42例,其中男23例,女19 例,平均年龄64.3岁。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重型6例,中型25 例,轻型11例。其中大灶9例,中灶15例,小灶18例。合并高血压29例,糖尿病12例,冠心病16例,高血脂症18例。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发病时间、既往史、伴发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验室指标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用丁咯地尔0.2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胞二磷胆碱0.75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治疗组加用纤溶酶0.1U皮试阴性后予以100U加入生理盐水250ml 静滴,1日1次。10d为1疗程。两组病例中,中灶以上加用20%甘露醇脱水治疗,对血压过高者、血脂异常者、冠心病及糖尿病者均给予相应处理。

1.3观察指标观察用药后停止进展时间,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d予以评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纤维蛋白原含量(FIB)、C反应蛋白(CRP)、全血黏度。常规予以PT 、APTT、肝功、心电图等检查。

1.4疗效评定。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2 结 果

2.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病情控制情况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后病情控制情况例(%)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lt;0.005,**Plt;0.05。

治疗组2例患者病情在1周后仍有加重,1例死亡,死于严重感染;对照组有6例患者病情在1周后仍有加重,3例死亡,其中2 例死于严重感染,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2.2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比较

注: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Plt;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lt;0.05。

2.3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判定治疗组中基本痊愈8例,显著进步26例,进步4例,无变化3例,死亡1例,显效率81.0%,总有效率达90.5%;对照组基本痊愈5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9例,无变化3例,死亡3例,显效率64.3%,总有效率为85.7%。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lt;0.05)。

2.4实验室指标变化两组用药前后FIB、CRP、全血黏度指标见表3。

表3两组用药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lt;0.05。

2.5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中2例出现皮下淤斑,经局部处理后逐渐消失。1例出现面色潮红、头晕,减慢滴数后症状缓解。2例出现血小板轻度减少,停药后自然恢复。无1例出现脑出血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3 讨 论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局部脑缺血发作6h后,病情仍继续加重,可持续数天至数周,发生率占脑梗死的20%~40%。比完全性脑梗死有更大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预后差。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血栓再形成。在脑梗死最初数小时内,半暗带体积可占最初缺血损伤量的50%,缺血区灌注下降,侧枝循环供血不足,组织坏死的扩展或凋亡使病变体积增加,局灶神经功能缺损加重,纤维蛋白原升高为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除引起血浆黏度增高以外,还在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过程中起桥梁作用。高血压及糖尿病所致脑动脉硬化,血管狭窄而逐渐致血管闭塞也是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终止其进展,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方法很多,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疗效均不理想,溶栓及抗凝剂虽然给患者提供了治疗希望,但是各种溶栓药物、溶栓途径都面临着时间窗的问题和并发颅内出血的风险,加上其他条件所限而无法入选,使其临床应用受限。

纤溶酶是蝮蛇蛇毒中提取的蛋白水解酶,能降解纤维蛋白凝胶的蛋白水解酶,是纤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份。使体内多余的血栓移去,并通过负反馈效应使体内纤维蛋白原的水平降低,避免纤维蛋白的过多凝聚,同时通过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解多种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Ⅹ.Ⅺ) 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并水解补体等。故有轻度溶栓和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3],从而达到防止血栓再形成的目的。而丁咯地尔是一种具有多重药理作用的血管活性药物,它对血管平滑肌具有 α-肾上腺素受体抑制作用,能有效地降低血管阻力并提高微循环灌注,与一般血管扩张药不同,丁咯地尔[4]有效地增加脑部缺血区域的灌注量,缺血越严重的区域血液的供应量就越多,而正常区域无明显改变,即无“盗血现象”。丁咯地尔还具有弱钙拮抗作用及增加氧分压作用。能缓解缺血性脑组织中的“钙超载”现象,对缺血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明显改善红细胞的变形性,完成有效的供氧机能,减轻脑血管病变局部,特别是半暗带的神经细胞的缺血程度,减少神经细胞的进一步死亡及功能损害。

大量的研究表明血浆CRP浓度的增高可能在脑梗死的发病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5-6]。本研究结果表明,单用丁咯地尔注射液对凝血功能没有影响,而丁咯地尔注射液与纤溶酶联合应用治疗进展型脑梗死,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明显降低了纤维蛋白原和血浆CRP 水平,减轻炎症介质参与的炎症反应,提示急性脑梗死在没有溶栓机会或没有溶栓条件时,可联合应用丁咯地尔注射液与纤溶酶。

[1]中华神经科学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6(29):379-383.

[2]林晓东,赵丽,田小卫,等.进展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7,1(3):3-4.

[3]吴江.神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65.

[4]吴笃初,吕传真,余慧贞,等.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多中心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8,17(3):161-162.

[5]Muir KW, Weri CJ, Alwan W,etal.C-reactive protein and outcome after ischemic stroke[J].Stroke,1999,30(5):981-985.

[6]曹红,孙长凯,赵耿毅,等.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量化研究[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5,5(2):84-86.

[编辑] 何 勇

2010-09-07

方璟(1976-),女,湖北荆州人,主治医师,硕士,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

10.3969/j.issn.1673-1409(R).2010.04.018

R743.33

A

1673-1409(2010)04-R039-03

猜你喜欢
纤溶酶进展溶栓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奥托格雷联合纤溶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探究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根霉纤溶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光裸方格星虫纤溶酶SNFE体外溶栓作用及安全性初评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