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情报兴农实践与网络建设模式探索

2010-11-28 10:51章小华福建省大田县科技情报研究所366100
中国科技信息 2010年1期
关键词:适用技术科技兴农科技情报

章小华 福建省大田县科技情报研究所 366100

科技情报兴农实践与网络建设模式探索

章小华 福建省大田县科技情报研究所 366100

在科技兴农,创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探讨科技情报兴农,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实施科技、科教兴农的战略,进一步把农业产业发展转移到依靠高新科技信息的传递,而获得又好、又快的高效益生产的轨道上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我所近年来科技兴农服务的具体实践,就科技情报信息兴农服务模式及其对策进行总结探讨。

1.开展科技信息服务、振兴现代农业的实践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对科技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为适应名、特、优、新农业生产的发展,2000年以来,我所根据科技兴农的战略部署,及时调整信息服务重点,主动延伸情报服务方向,坚持以科技兴农为主题,从情报队伍与网络建设,以及科技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开发到传递均向农村倾斜,充分发挥科技信息优势,努力为科技兴农服务。

1.1 加强情报网络服务和队伍建设

首先是长期针对性地组织各种专业人员深入到生产第一线了解生产情况,提出行之有效的趋利避害的科学技术措施,帮助生产者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其二是通过农业155、科技三下乡等各种科技信息服务窗口进行技术咨询,为民排忧解难。其三是采用请进来走下去的办法,聘请各级相关专家、教授到各乡镇授课,组织培训生产者3.2万人次。其四是培植科技示范户,使之成为科技致富大户和所在地科技发展的带头人、土专家。其五是通过骨干培训,组成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科技服务队伍,形成技术推广和信息传播的网络。

1.2 开展农业情报研究,提供决策参考

先后开展水果品种资源、淀粉资源、商品化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家禽家畜养殖技术等农业情报研究,撰写出30几篇优秀科技论文在国家级CN刊物发表,同时在省、市级专家教授的指导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努力下,经实地勘察、研究分析,编制出《大田县高山优质乌龙茶基地建设规划书》等项目报告,为领导决策及农业生产部门和乡镇提供决策性参考材料。

1.3 发挥情报资源优势,发布情报信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充分发挥情报网络优势,组织相关专业部门编印了《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手册》、《高山铁观音制作流程》、《绿色食品茶叶生产栽培技术》等挂图及《果树栽培技术问答》、《食用菌栽培技术》、《木薯栽培技术》、《禽、畜饲养技术》等20几种农村实用技术小册和科技资料近4万份发放到基层,供农村基层干部和生产专业户参考应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农业生产的发展。

1.4 举办乡镇适用技术信息服务会

先后在全县18个乡镇举办近47期适用技术信息服务会,提供种、养殖业适用技术样本、样品以及农村科技情报信息,有效地提高老生产者的科技文化水平,为他们在生产中灵活理解和应用科学技术起到了良好的效应,深受农村广大专业户欢迎。

2.科技信息兴农服务模式及对策

图1 县级科技情报所科技情报兴农服务模式示意图

根据几年来我所科技兴农服务的具体实践,笔者认为县级科技情报所科技情报兴农服务模式应如图1所示,以县科技情报所为中心,在纵横上组织形成网络,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取得科技兴农的良好服务效果,因此必须相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大力加强情报队伍建设

在新形势下,必须强化专业科技情报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努力提高业务素质,特别是充实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增强对农业科技信息的收集、加工、开发和传递能力,大力加强农村科技情报信息网络建设及乡镇、村科技信息员的业务技能的培训。

2.2 积极开拓科技情报信息源

当前,农村适用科技情报信息源的开拓方向应重点考虑:一是中国科技情报所,省、市科技科技情报所及兄弟县所的新型适用情报信息;二是国家、省、市农科院及农业院校的农业科技成果及新型适用技术;三是国外及港台的农业适用科技信息。

2.3 科技情报产品加工

针对从以上各个环节获得的不同层次、不同系列的科技情报信息,必须根据本地区的农业自然生态条件、生产状况、技术水平及市场前景进行认真筛选,加工成适用的、新颖的情报产品。依据情报产品的载体,可分类为:

2.3.1 文字情报产品:包括农业情报调研报告;农村科技情报信息及适用技术资料;农业科技情报报纸杂志等。

2.3.2 声像、网络情报产品:主要为科技情报信息、适用技术录像片及电脑、电视网络。

2.3.3 实物情报产品:包括农作物、园艺作物、禽畜、水产优良品种、农用机械及其它农村适用实物情报样品样本。

2.3.4 口头情报产品:指科技情报人员,通过技术咨询等口头表达的情报。

2.4 情报产品的传递及反馈途径

2.4.1 县情报所←→乡镇信息站等科技情报网络系统。

2.4.2 县农业科技部门←→乡镇政府←→村委会等农业行政管理系统。

2.4.3 县农技站←→乡镇农技站等农业技术推广系统。

以上三个系统各有特色,各有千秋,相辅相成,应力求齐头并进,融会贯通,互为补充,才能在实践中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2.5 服务形式

2.5.1 动员和组织各专业科技工作者,深入开展农业发展战略宏观情报调研,为领导决策服务。

2.5.2 因地制宜,提供适用技术资料。

2.5.3 具有针对性引进适合当地自然、社会条件生产发展的农业良种等实物情报样品。

2.5.4 深入乡、村发放和播放科技录像片。

2.5.5 长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科技咨询与科技培训。

2.5.6 举办大型综合性的服务会。力争取得乡镇、村领导的支持和农技干部的协助,配合农事季节,突出地方特色,结合会议或墟日,举办综合性的科技情报信息服务会,以达到提高科技信息传播速率和传播面,及时、针对性的发挥科技情报的功效。

2.6 服务对象

开展科技情报兴农服务,首先应选择科技示范乡镇及贫困乡、村作为突破口,以达到事半功倍、以点带面的功效。同时,应特别注意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龙头企业、名特优新商品基地建设及扶贫项目的科技情报信息服务。

综上所述,只要充分发挥科技情报信息优势,并取得各级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通力协作,就能够在更高层次上获得科技情报信息兴农服务的最佳效应,从而描绘出科技兴农的宏伟蓝图。

猜你喜欢
适用技术科技兴农科技情报
《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2年版)》公示
基于数据工程的国防科技情报生态体系构建
科技兴农?促进乡村振兴
台山都斛镇党建引领赋能科技兴农
丰收节
铜陵市科技情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情报自动化发展策略
加强科技情报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胡锦涛科技兴农思想的时代价值
胡锦涛科技兴农思想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