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综述

2010-12-14 03:28秦佳荔
关键词:社会学环境研究

崔 凤,秦佳荔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

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综述

崔 凤,秦佳荔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将环境社会学理论研究从环境与社会互动、环境问题、环境行为3个视角进行综述。对于经验研究发展的综述,涉及环境公平问题、环境运动与环境意识问题、水问题、海洋环境问题、草原问题、沙尘暴与生态移民问题等多个方面。在总结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人-人”到“人-环境-人”的转变、由“影响因素”向“交换资本”的拓展、由生存层面到生活层面的区分等研究展望。

环境社会学;环境与社会互动;环境问题;环境行为

关于环境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邓勒普提出中国内地环境社会学自1980年代初期开始介绍西方环境社会学研究的成果[1]。洪大用通过文献检索认为环境社会学文献大量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并将其分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和中后期以来,前一阶段为无学科意识发展时期,后一阶段为有学科意识的自觉研究与建构时期[2]。我们以“环境社会学”为检索词,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检索(表1~2),发现中国环境社会学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研究介入逐步增多开始进入主流社会学的视野,这一时期主要的研究问题多为环境社会学的相关核心概念界定以及学科建设讨论,随后由于环境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多维度,使得以“环境社会学”为检索词,并不能全面体现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现状,因此,在后文阐述中我们将从环境社会学的理论建设与经验研究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洪大用综述了西方环境社会学理论产生背景与发展阶段,并运用类型学方法将环境社会学分为环境学的环境社会学与社会学的环境社会学[3]。吕涛对环境社会学学科定位问题进行探讨,他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社会事实的“社会化了的环境变量”与社会的关系,并提出ESSP范式(Environment Socialization Society Paradigm)和SAEP范式(Society Action Environment Paradigm)[4]。江莹将环境社会学研究范式概括为生态学范式、系统论范式、政治经济学范式、建构主义范式、社会转型范式、整合型范式,并对其进行评析[5]。在中国环境社会学发展历程中,尤其是1999年后一批原来从事哲学、农村社会学、自然科学等研究的学者转而研究环境社会学,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显示了中国环境社会学蓬勃的生命力。

表1 环境社会学研究检索结果

表2 1980~201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环境社会学研究检索结果

一、中国环境社会学理论研究现状

环境社会学的理论建设需要有明确的视角观念,环境社会学的理论根基应该立足于中国国情,并不是国外环境社会学理论。目前,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概括起来有3种观点:一是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环境问题;三是环境行为[6]。因此,环境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可以从以下3个视角进行综述:

1.环境与社会互动关系视角

马戎提出环境社会学的核心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行为(个体或群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人(社会组织)与人(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应该放到人(社会)与自然这样一个更大的背景中去研究与分析[7]。姜晓萍等认为环境社会学是环境科学与社会学交叉渗透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主要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环境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而寻求环境与社会进步和谐发展的途径,以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8]。左玉辉提出环境社会学是从社会科学角度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探求其中的规律性,寻求调控人类环境行为、解决环境问题的社会手段和途径[9]。沈殿忠认为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关于环境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其理论体系主要是揭示环境与社会互动的背景、原因、机制、过程、后果和前景等基本问题[10]。他提出环境社会学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是“相变”,即环境与社会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变的过程,转变内容为实物、能量与信息,实质是自然环境与人化环境的相互依存、制约以及改造[11]。孔德新以“生存”为逻辑起点,认为环境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环境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影响,环境社会学的基本任务是围绕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社会影响以及内心的环境建设,研究环境保护和改善与社会进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途径[12]。

2.环境问题视角

洪大用主张建立内在一致性的环境社会学理论体系,认为环境社会学的核心问题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社会影响”。他提出“社会转型范式”,主要是指中国的环境问题要纳入社会转型高速发展的背景中进行分析,探讨独特的原因机制、建构机制、特色对策与社会变革。社会转型作为一个相对宏观的范畴,其发生作用必然会通过各种因素与主体,因此,对于“社会转型”他提出了3个方面变化:社会结构(工业化、城市化、区域分化)、社会机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放权让利改革、二元控制体系)和社会价值观念(道德滑坡、消费主义、行为短期化、社会流动加剧)[13]。而对于环境问题的研究,洪大用从环境问题的社会特征、社会原因、社会过程、社会影响等多个视角探析。李友梅等认为环境问题是一个超越了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的复杂问题,主张分析环境问题对于人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社会组织以及社会结构等的影响[14]。除此之外,张玉林、王书明、陈阿江、包智明等学者将环境社会学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展,从环境社会学视角深入分析现实社会中具体的环境问题,其研究成果将在后文中进行综述。

3.环境行为视角

笔者之一崔凤在早期研究中,提出从个体行为视角透视环境问题,认为控制个体的环境行为是普遍有效的环境对策[15]。关于环境行为的研究,一些国内学者曾给过定义,认为环境行为“主要是指作用于环境并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人类社会行为或各社会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行为。它既包括行为主体自己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包括行为主体之间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后产生行为的环境影响”[16]。崔凤认为此定义忽视了许多的间接环境行为,并对进一步解释,提出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该为环境行为,并对其进行了界定:环境行为首先是一种社会行为;其次与特定社会的各种因素相关;再次以一定的社会关系形式进行;最后影响到其他社会关系。并根据类型学方法将环境行为分类,按行为主体分为3类:个体型环境行为、群体型环境行为和组织型环境行为;按行为结果差异分为3类:环境影响行为、环境破坏行为、环境保护行为;按行为的实施方式分为两类:生产型环境行为、生活型环境行为[6]。实际上,崔凤提出了环境与社会互动中环境行为作为研究中介的必要性,同时注重社会对于环境的“对象性”活动,这项研究为环境社会学的传统理论倾向——“中程理论”提供了经验研究的深入视角。

二、中国环境社会学经验研究现状

中国环境社会学经验研究综述包括环境公平问题、环境运动与环境意识、水问题、海洋环境问题、草原问题、沙尘暴与生态移民问题等,虽然一些领域尚不具备开展经验研究的条件,但对于其已有成果的综述为经验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环境公平问题是环境社会学重要的研究领域,洪大用将环境公平区分为国际公平、地区公平、群体公平(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17],针对中国社会二元性的典型特征,他指出城乡二元体系是城乡环境问题差异的重要原因,体现在控制手段的二元性包括组织手段、制度手段、舆论手段的二元性和控制过程的二元性包括自在控制与自为控制结合的过程、控制与反馈相结合的过程[18];针对二元社会结构的再生产,他通过对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的社会学分析提出二元社会结构的再生产机制[19]。张玉林以环境战争来阐述环境灾害后果的严重性,并进一步论述现实中灾害分配不公状况,通过对山西省灾害严重区域、疾病高发区域、灾难的群体和阶层分布(包括官员与企业家、污染区与沉陷区的受难者)的分析,研究不同社会群体由于掌握资源不同面临环境灾难可选择空间的差异[20]。王书明通过分析《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探讨水污染领域的环境不公,包括3个维度:一是上游企业、居民等排污,下游地区居民、政府等承担水污染的后果;二是城市将河流当作排污通道导致农村环境致病社区化;三是严重的水污染导致水资源与环境代际分配不公,提出导致环境不公问题的根源是政府权力太大、民众权利太少、弱势者权利最小[21]。他还将职业病纳入研究视野,提出企业内部污染即职业病,应该纳入环境保护的视野中去,认为职业病问题根源在于转型中国在社会正义与环境正义上的双重缺失,因此,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创造新型企业、政府、公众的关系是保证新工人群体安全工作权利的重要途径[22]。

关于环境运动与环境意识的研究,张玉林认为中国的环境运动包括3个部分:城市知识分子的环境启蒙、城市精英的环保行为、基层民众的申诉与抗议行动,且三者缺少联系与呼应,而基层民众的抗争主要是指农民在宏观的政治经济制度下污染与抗争的循环[23]。同时他关注环境抗争的方式和结局,分析了农村地区环境抗争的弱势地位与再伤害的恶性循环,村民的原子化、企业的强势、公共权力的不作为、精英力量缺失等使得农村的环境抗争举步维艰,尤其是城市环境抗争的胜利对于农村而言并没有带来成功经验,恰恰可能是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转移的助推力[24]。崔凤将中国的环境运动与西方的环境运动进行比较,认为中国的环境运动有民间组织、知识分子和政府发起3种,主要还处在以局部利益为出发点的“地方性思考、地方性行动”阶段[25]。洪大用近年来对于环境意识的研究,体现了追求环境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科学性,进一步提升研究的信度与效度,如“新环境范式量表”(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 Scale,简称NEP量表)在中国的应用,对于量表本身的修正分析与环境关心性别差异分析等[26]。

从水问题研究的现有文献看,陈阿江通过对太湖流域、淮河流域等的经验研究,逐步形成一个明确的研究构架,从社会文化层面解释水污染,寻求社会文化机理上的政策研究,并通过对于“人水不谐”与“人水和谐”的类型[27]比较研究中探究解决环境恶化与环境正向变迁的社会文化一般机理,提出“功能层次论”即利用水体的高级功能转到低级功能使得水的其他功能丧失,纳垢成为常理和精神层面污染价值观的社会化[28]。王书明对于山东半岛水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政策进行了研究,分析导致山东半岛水环境治理难题的社会因素,并从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建立区域合作治理机制、提高社会参与半岛环境治理能力角度探索治理政策[29]。江莹采用行动者及其互动关系视角对南京秦淮河的污染与治理进行研究,剖析政府、企业、环保NG O、大众传媒、生态社区等行为主体的行为机制、互动与整合[30]。

在海洋环境问题的研究中,崔凤以环境社会学和发展社会学的视角研究海洋开发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海洋环境变迁的社会根源及其社会影响与社会对策、海洋发展对沿海社会变迁的影响,主张采用社会发展统计数据整理的研究方法,以沿海城市为可操作性范畴,初步建立研究框架[31]。此外,还探析了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现存问题、原因及对策,尤其是人们思想意识的淡薄使得海洋自然保护区受到污染与破坏,提出采取健全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完善海洋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提高民众的海洋环保意识、筹集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资金等多种措施来维护海洋自然保护区[32],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王书明将海洋环境问题进行了社会学解读,并提出建立海洋环境社会学,其研究的是人的群体行为与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他从理论研究与专题研究两方面阐述海洋环境社会学的研究框架,提出海洋环境社会学应该以实证研究为主、理论研究为辅[33]。关于沿海渔民的研究,他提出应在组织制度上创新,建议成立环境法庭突破行政环保局限来应对沿海渔民因污返贫的社会问题;针对我国沿海滩涂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沿海滩涂开发必须走市场化道路,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34]。

草原问题是环境社会学研究中起步较早的,麻国庆研究了草原生态民族区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分析适应自然的游牧文化与稳定征服的农业文化之间的矛盾,提出在现代环保中要注重民间传统环保知识与现代社会相结合[35]。此外,他将采集狩猎社会的鄂伦春族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国家政策的引导使得当地的生产方式发生转变,狩猎文化消失而农耕文化没有形成,牧民缺乏心理与技术准备,使得当地的生产生活面临困境[36]。王晓毅分析了草原环境保护政策从承包到“再集中”的转变、牧区放牧空间被压缩、水资源缺乏等使得牧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成本上升的问题,提出在社区合作中推进草场管理[37]。

有关沙尘暴与生态移民的研究,王书明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背景下从社会学视角探讨沙尘暴问题,分析沙尘暴的国内影响与国际影响,并从国内、国际两个层面探讨沙尘暴的治理机制。针对国内的现状与相关研究,指出地方政府在防沙治沙、建设生态文明的负向作用,提出中国应借鉴国外管理经验同时加强公众参与[38];而对于沙尘暴的国际影响,基于现有治理路径的成效与不足,提出要遵循本国实际、加强信息交流、促进治理研究、加大资金投入、借鉴成功经验、发展民间环保组织等措施[39]。他以社会变迁的分析视角对沙漠化地区的生态移民进行研究,探析沙漠化地区移民的国家战略,透视环境与社会的相互影响,提出国家战略由生存型向生态型、被动到主动的转变特征[40]。包智明通过对敖力克(锡林郭勒盟围封转移工程中第一个实施整体搬迁的嘎查即行政村)进行实地调查,阐述生态移民从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到社区分层的现状,分析生态移民作为应对生态环境问题对策的效果与问题[41]。他认为生态移民是因为生态环境恶化或为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所发生的迁移活动,以及由此活动而产生的人口迁移,生态移民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既要考虑保护和恢复迁出地恶化的生态环境,也要考虑不会对迁入地造成新的生态环境问题[42]。

三、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特点与展望

综上所述,从目前的资料来看,中国环境社会学的理论建设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从目前中国环境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相关教材来看,处于建立理论结构框架阶段,显示百科全书式的研究思路,注重描述中国环境现状、管理现状与环境问题,社会学解释性分析不够,缺少社会共同属性的理论研究。第二,社会学理论应用与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需要更进一步地“理论自觉”,运用社会学的原理方法与视角将作为社会问题的环境问题放在具体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过程等社会背景中去考虑,避免偏离社会学视角而走向哲学或是生态学。第三,中国环境社会学的理论建设,目前已经进入到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需要我们整合已有的理论资源,着手建立学科体系,在不同的视角与领域下,分化与整合现有研究,为经验研究提供检验或是修正的理论根基。

中国环境社会学的经验研究相比之下发展较为迅速,体现出以下3个特征:第一,通过主体划分视角,研究环境政策制定主体的参与、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政府、企业、媒体、环保组织等主体的分离与互动,探讨新的环境管理体制,分析组织化的社会利益群体,注重发挥社区的作用。第二,探讨市场经济下公共资源利用的出路问题,涉及水资源、草场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等多个领域。第三,研究涉及描述性分析、解释性分析与政策性分析与建议3个层面,采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如实地研究、调查研究等对相关问题展开调查分析,但在问题共同属性及理论提升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比发展不足,理论建设是学科发展的核心与根基,经验研究是对学科体系的充实和修正,因此,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由“人-人”到“人-环境-人”的转变。环境社会学研究中,对于“环境”的概念并未达成共识,环境社会学拓展了传统社会学以人解释人的研究视角,然而将环境界定为自然环境并不能体现出社会学学科特点,吕涛提出“社会化环境”,但并未作进一步的说明,我们认为“社会化环境”包括3个范畴、五对关系:即自然环境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化后的自然环境以及人类再造环境3个范畴;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化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化环境、人与人、人与自身5对关系。

其次,由“影响因素”向“交换资本”的拓展。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有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将环境作为人们活动的重要影响与作用因素,然而现实生活中,环境也逐渐体现为一种“交换资本”,即环境作为一种特殊资源与资本影响个人、群体、组织的社会交往与社会网络,这也是社会学传统研究领域的延伸。

再次,由生存层面到生活层面的区分。环境社会学研究领域具有务实性与实践性特征,注重对于环境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这与学科产生的背景、历史任务有重要关系,但对于环境政策的研究除了要考虑到时代的发展阶段、空间地域分布,更主要的是要将生存环境问题转化为生活环境问题,因为在生存层面环境问题的实质是贫困问题,环境政策是无法解决贫困这一社会问题的,因此,环境政策的生活、生存层面区分是十分必要的。

除此之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社会学,不仅需要研究领域的扩展,而且要考察中国复杂的地区阶梯化特征,形成研究区域资源的整合与理论提升,并注重不同情境下主体的不同行为,在热点研究的同时注重经验研究的追踪调查,对于一些社会学的传统研究领域如社会分层与环境问题、社会控制与环境问题、社会流动与环境问题、社会资本与环境问题等需要更深入的探讨。

目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加速发展阶段,引发的各种环境问题在社会原子化趋势下显得尤为突出,社会学家通过广泛的研究探索环境、社会之间的各种可能性,寻求技术应用的社会障碍因素,挖掘环境问题的社会层面原因、过程与影响。环境社会学在中国起步晚却有着强劲的发展动力,随着环境问题由隐性问题逐步转化为显性问题,社会学家由单因论向多因论视角的转变,体现了人们由“天灾”到“人祸”的反思,环境社会学的发展也由先驱进入共识阶段,中国环境社会学必然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1]洪大用.理论自觉与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J].学海,2010,50(3):109-116.

[2]洪大用.中国环境社会学:一门建构中的学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

[3]洪大用.西方环境社会学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9(2):83-96.

[4]吕涛.环境社会学研究综述:对环境社会学学科定位问题的讨论[J].社会学研究,2004(4):8-17.

[5]江莹.环境社会学研究范式评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37-41.

[6]崔凤,唐国建.环境社会学:关于环境行为的社会学阐释[J].社会科学辑刊,2010(3):45-50.

[7]马戎.必须重视环境社会学:谈社会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103-110.

[8]姜晓萍,陈昌岑.环境社会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4.

[9]左玉辉.环境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前言.

[10]沈殿忠.关于环境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几点探讨[J].甘肃社会科学,2007(1):7-10.

[11]沈殿忠.环境社会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

[12]孔德新.环境社会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3.

[13]洪大用.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

[14]李友梅,刘春燕.环境社会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3.

[15]崔凤,唐国建.个体的外部性行为与社会代价:从个体行为的视角透视环境问题[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5-38.

[16]王芳.环境社会学新视野:行动者、公共空间与城市环境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9.

[17]洪大用.环境公平:环境问题的社会学视点[J].浙江学刊,2001(4):67-73.

[18]洪大用.我国城乡二元控制体系与环境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1):62-66.

[19]洪大用.二元社会结构的再生产[J].社会学研究,2004(4):1-7.

[20]张玉林.另一种不平等:环境战争与“灾难”分配[J].绿叶,2009(4):28-43.

[21]王书明,张彦.我国水污染与环境正义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3):50-54.

[22]王书明,武林.职业病问题应纳入环境保护的视野:新工人成为职业病高发群体的社会学思考[J].绿叶,2010(3):109-115.

[23]张玉林.中国的环境运动[J].绿叶,2009(11):24-29.

[24]张玉林.环境抗争的中国经验[J].学海,2010(2):66-68.

[25]崔凤,邵丽.中国的环境运动:中西比较[J].绿叶,2008(6):88-93.

[26]洪大用.环境关心的测量:NEP量表在中国的应用评估[J].社会,2006(5):71-92.

[27]陈阿江.论人水和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4):19-24.

[28]陈阿江.从外源污染到内生污染: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的社会文化逻辑[J].学海,2007(1):36-41.

[29]王书明,许真.山东半岛水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政策研究[J].水利发展研究,2010(2):21-26.

[30]江莹.互动与整合:城市水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社会学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5.

[31]崔凤.海洋发展对沿海社会变迁的影响:一个研究框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4-28.

[32]崔凤,刘变叶.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现存问题解决办法探析[J].学习与探索,2006(6):110-113.

[33]王书明.海洋环境问题的社会学解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8):4-6.

[34]王书明.沿海滩涂开发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2-26.

[35]麻国庆.草原生态与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1):52-57.

[36]麻国庆.开发、国家政策与狩猎采集民社会的生态与生计:以中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族为例[J].学海,2007(1):25-29.

[37]王晓毅.环境压力下的草原社区:内蒙古六个嘎查村的调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92.

[38]王书明,张彦,武林.沙尘暴治理:管理体制与生态文明建设[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1-5.

[39]王书明,同春芬,左弦.沙尘暴的国际影响及其全球合作治理[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11-115.

[40]王书明,杜小丽.沙漠化地区移民的国家战略研究:社会变迁的视角[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6):15-18.

[41]包智明.生态移民对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内蒙古正蓝旗敖力克嘎查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05(2):147-164.

[42]包智明.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及若干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7-31.

C91

A

1671-4970(2010)04-0017-05

2010-08-31

崔凤(1967—),男,吉林乾安人,教授,博士,从事环境社会学、海洋社会学研究。

猜你喜欢
社会学环境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