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楝素杀虫剂防治甜菜甘蓝夜蛾效果初探

2010-12-24 06:15
中国糖料 2010年1期
关键词:素处理甜菜甘蓝

孙 炀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佳木斯 154002)

近两年,佳木斯市甜菜甘蓝夜蛾发生严重,达到大发生程度,2008年甜菜甘蓝夜蛾的发生达1万hm2,每平方米达到了100多头,发生面积占80%以上,造成甜菜减产达20%以上,使农民种甜菜的收入降低。针对这一实际情况,2008年我们进行了0.3%绿晶印楝素杀虫剂防治甜菜甘蓝夜蛾的试验,取得了显著的防效,使甜菜增产29.4%。印楝素属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植物源杀虫剂,它的除虫机理主要是作用于昆虫神经肽,阻止表皮几丁质形成。它不影响胆碱脂酶活性,因此对人及其他高等动物安全,不污染环境,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可以满足人们对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的需要。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不重复,共设两个处理,1个对照(什么也没喷),每个区面积为667m2,第1处理区为0.3%绿晶印楝素乳油1000倍液;第2处理区为30%速克毙1500倍液喷雾。试验落实在西格木乡西格木村农户金辉的甜菜地里。该地块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前茬为大豆。甜菜品种为1629,采用纸筒育苗移栽技术,育苗期为4月3日,移苗日期为5月17日,公顷保苗为55万株,试验于8月15日进行第一次施药,第二次施药在8月26日,第三次施药在9月6日,采用人工均匀喷雾。

调查方法:于施药前及施药后5、15d按对角线法取5点,每点1m2,分别调查幼虫数量,并进行防效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印楝素防治甜菜甘蓝夜蛾效果

表1 杀虫效果调查

从杀虫效果调查可以看出(见表1),第一次施药后5d,印楝素处理区对甘蓝夜蛾的防效为93.2%,速克毙处理区的防效为87.6%;第二次施药后5d,印楝素处理区对甘蓝夜蛾的防效为95.6%,速克毙处理区的防效为90.9%;第三次施药后5d,印楝素处理区对甘蓝夜蛾的防效为74.8%,速克毙处理区的防效为59.7%;第三次施药后15d,印楝素处理区对甘蓝夜蛾的防效为84.0%,速克毙处理区的防效为68.6%;3次施药后印楝素处理区防治甘蓝夜蛾的效果均高于参照药剂速克毙,杀虫效果好。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随着甘蓝夜蛾虫龄的增加,防治效果逐渐下降,所以防治甘蓝夜蛾的关键技术是“治小”,应在甘蓝夜蛾三龄前施药,才能达到很好的杀虫效果。

2.2 安全性调查

据田间观察,在试验用药量内试验药剂印楝素处理区甜菜生长正常,没有任何药害症状出现,所以印楝素对甜菜安全。

2.3 不同药剂对甜菜产量的影响

0.3 %印楝素处理区甜菜产量为52800kg/hm2,比空白对照增产29.4%;速克毙处理区的产量为49800kg/hm2,比空白对照增产22.0%。与参照药剂速克毙相比,0.3%印楝素处理区甜菜产量略有提高;与空白对照相比,0.3%印楝素处理区甜菜产量增产效果显著。

2.4 经济效益分析

0.3 %印楝素处理区甜菜与空白对照相比,增产11985kg/hm2,纯增收3355.5元/hm2,30%速克毙处理区甜菜增产8985kg/hm2,纯增收2524.5元/hm2。以2008年甜菜面积6667hm2计算,0.3%印楝素杀虫剂可为甜菜种植户增收33555万元。30%速克毙杀虫剂可为甜菜种植户增收25245万元。

表2 产量等性状调查结果

3 结论

采用0.3%印楝素防治甘蓝夜蛾,应以“治小”为原则,在甘蓝夜蛾三龄前施药,由于甘蓝夜蛾的幼虫易产生抗药性,所以应根据虫情,确定喷药次数,一般隔10d喷1次,连续喷2~3次为最好。推荐使用方法为:用0.3%印楝素乳油兑水1000倍液,均匀喷雾。

猜你喜欢
素处理甜菜甘蓝
毛壳素对绒山羊ADSCs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的影响研究
黄芩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辣椒甜菜,各有所爱
当食物成为艺术创作的燃料
变色的紫甘蓝
槲皮素对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诱导损伤的脑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氮磷钾素对朝阳大枣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甘蓝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新疆产区有机甜菜栽培技术探讨
专用肥与种植密度对甜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