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韭菜”再次敲响农产品安全警钟

2010-12-26 01:40/游
中华魂 2010年10期
关键词:警钟韭菜中毒

/游 奔

“毒韭菜”再次敲响农产品安全警钟

文/游 奔

山东省青岛市4月9日爆出惊人的“毒韭菜”事件。从4月1日开始,青岛一些医院陆续接到9名食用韭菜后中毒的患者,他们都是食用韭菜后出现了头疼、恶心、腹泻的症状,经医院检查属于有机磷中毒,也就是说韭菜上的残留农药严重超标导致中毒。(《北京青年报》2010年4月11日)

尽管这些患者经过医院救治目前已恢复了健康,尽管被检出的1930公斤农药残留超标的韭菜已全部销毁,但这起毒韭菜事件还是再次敲响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警钟,再次触痛了国人业已脆弱和敏感的食品安全神经。

这次毒韭菜事件看似偶发的个案,其实不然。近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2006年9月13日至15日,上海市就有300多人因食用一徐姓农民用 “瘦肉精”喂养的猪肉而致中毒入院治疗 (《搜狐新闻网》2006年11月4日转自上海 《青年报》)。 2009年2月19日,广州市再次发生 “猪肉精”中毒事件,累计发病人数多达70人 (《中国经济网》2009年2月23日转自新华社、 《广州日报》)。 用化肥水养鱼,用避孕药催肥黄鳝已成为公开的秘密,食用此类鱼虽不致于中毒,但会将毒素蓄积于人体,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更加值得警省的是,现在有些农村的现状是 “家家都种卫生地,化肥农药除草剂”,这句顺口溜形象逼真地反映出我国农产品 “化学化”的严重性。

这次毒韭菜事件,还折射了涉及菜农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缺失的严峻现实。如果他们少用些化学农药防治害虫,多采用生态方式防治,这样韭菜的产量虽然低些,个人的收益虽然少些,却保障了广大群众的农产品消费安全。遗憾的是,他们没有算好这个 “大账”,而拨打的是个人的 “小九九”。老家有个农民曾悄然告诉笔者一个“机密”:咱家化肥、农药施得多、产量高的水稻和蔬菜卖给城里人吃;化肥、农药施得少、产量低的水稻和蔬菜,自己家里人留着吃。这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毒韭菜事件发生的潜在的深层次原因。

记得毛泽东曾经说过: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要创造一个相对安全、放心的农产品消费环境,必须教育引导广大农民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自觉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关。同时,工商、质监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也要跟进督查,通过不间断、高频率、大力度地加强农产品销售渠道监管,把好农产品上餐桌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此双管齐下,才能有效防止和杜绝“毒韭菜”之类的农产品事件的再次发生。

猜你喜欢
警钟韭菜中毒
深山埋历史 警钟须长鸣
本期导读
警钟须长鸣
中毒
韭菜壮阳是真的吗
绿化草坪为什么不用韭菜?
爸爸中毒了
莴苣和韭菜
天哪!我中毒了!
《西游记》中毒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