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的八个关键词

2010-12-27 10:39■李
决策 2010年1期
关键词:皖江中西部示范区

■李 红

2010年1月12日,是安徽人民值得纪念的一个日子。这一天,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我国第一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而专门制订的战略规划,是安徽省第一个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发展规划,圆了安徽20年的梦想和夙愿,对于促进安徽崛起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正确解读《规划》是贯彻落实好《规划》的前提。那么,《规划》有哪些特色和新颖之处?我们不妨用关键词来解读《规划》。

一:战略定位。《规划》指出:示范区要立足安徽,依托皖江,融入长三角,联接中西部。具体包括四大战略定位: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关键词二:主动承接。《规划》指出:示范区要依托自身优势,围绕发展重点,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在实际工作中,要紧紧围绕《规划》中提出的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六大支柱产业,主动出击,加强对接,积极寻求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全面合作,借梯登高,借船出海。

关键词三:区域联动。《规划》要求:示范区要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扩大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合作,密切与中西部地区的联系,辐射带动安徽省其他地区发展,形成区域联动发展格局。区域联动包含多个层面,既包括安徽与省外地区的联动,也包括安徽省内皖江城市带与非皖江城市带的联动,还包括皖江城市带中不同城市之间的联动。

关键词四:政策支持。《规划》指出:示范区将享受投资、财政、金融、土地和对外开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如:中建央设财,扶政持每设年立给示予范专区项产补业助投,资用于基支金,持财示政范部区、基国础家设税施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示范区税收优惠政策等。国家还将根据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继续加大协调力度,采取进一步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五:示范带动。《规划》指出:皖江城市带的示范作用,就是通过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有效解决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优、现代产业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大幅度提升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和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探索科学承接与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为中西部地区提供示范。

关键词六:体制创新。《规划》指出:示范区要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深化改革,完善政府服务,建立高效运作的行政和社会管理体制。允许示范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领域先行先试,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探索区域合作新途径,适时调整行政区划,建立适应转移企业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七:集中区先行。《规划》指出:示范区要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趋势,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依托中心城市,突破行政区划制约,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机制,高水平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推进沿江城市跨江联动发展,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新兴的现代产业密集区。

关键词八:节能环保。《规划》指出:示范区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节能减排,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示范区将严格资源节约和环保准入门槛,转入的产业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资源政策和污染物排放要求,并将严格执行项目节能评估检查、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

上述八个关键词是《规划》的亮点,也是推进示范区建设的指南。安徽将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历史机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自我加压,以务实高效、开放创新的举措扎实推进,不断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推向深入。

猜你喜欢
皖江中西部示范区
让航天梦想在中西部地区扬帆启航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新四军对皖江地区会道门及帮会的统战工作
物流大通道中西部的崛起之路
中西部高校要打一场人才保卫战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小鲟”过皖江
河北平原中西部中更新世非海相沉积体系魏县组的建立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