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质固相分散-液质联用法测定鸡肉中磺胺和氯霉素的残留

2011-01-22 03:00王凌云
化学分析计量 2011年2期
关键词:磺胺类氯霉素磺胺

王凌云

(佛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佛山 528000)

磺胺类药物(SAs)和氯霉素(CAP)的残留对人类具有严重的毒副作用,可引起癌症、畸形、抗药性及某些中毒现象。美国、欧盟等已明文规定禁止在食品工业中使用该类药物[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2年235号公告规定动物性食品中SAs总量不得超过0.1 mg/kg ;氯霉素及其盐、酯在所有可食组织中不得检出。目前国内检测磺胺类药物和氯霉素的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2-5]。上述方法存在溶剂用量大、操作繁琐及分析对象单一等缺点。笔者采用基质固相分散技术实现了磺胺和氯霉素的同时提取净化,有效地缩短了实验时间,具有操作简单快捷、溶剂用量少等特点,可进行大批量分析。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Quattro Premier XE型,美国Waters公司;

磺胺嘧啶(SD)、磺胺二甲基嘧啶(SM2)、磺胺甲恶唑(SMZ)、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磺胺甲氧嗪(SMP)、磺胺喹恶啉(SQ)、磺胺地索辛(SMZ) 、氯霉素(CAP):纯度均大于97.5%,德国Dr.Ehrenstorfer公司;

乙腈、甲酸、乙酸乙酯、乙酸铵:色谱纯;

实验用水为超纯水。

1.2 标准溶液配制

取适量的标准品分别用乙腈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00 μg/mL的单标储备溶液,再将其配制成10 μg/mL (SAs)和0.5 μg/mL(CAP)的混合标准工作液,于4℃下避光保存。

1.3 样品提取

取100 g鸡肉样品于组织捣碎机中打碎,准确称取0.5 g(精确到0.01 g)置于玻璃研钵中,加入2.0 g C18颗粒研磨均匀至5 mL注射器中(底部装有脱脂棉),压实,加盖一层脱脂棉。用10 mL乙腈少量多次洗涤研钵和研锤,洗液转移上柱,控制流速约为1 mL/min,收集流出液。将洗脱液在50℃下减压蒸发至干,残渣用2 mL流动相溶解,过0.2 μm微孔滤膜,滤液供UPLC-MS-MS分析。

1.4 基质添加标准曲线制作

称取5份0.5 g阴性试样(精确到0.01 g),分别加入标准工作液2、10、20、40、100 μL,余下步骤同1.3样品提取。

1.5 色谱条件

色谱柱: BEH C18柱(2.1 mm×50 mm,1.7 μm);柱温:40℃;进样量:10 μL。

正离子模式下的流动相:A相为0.1%甲酸乙腈溶液,B相为0.5 mmol/L乙酸铵-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程序见表1。

表1 正离子模式下梯度洗脱程序

负离子模式下的流动相:A相为0.1%甲酸乙腈溶液,B相为水溶液;梯度洗脱程序见表2。

表2 负离子模式下梯度洗脱程序

1.6 质谱条件

电喷雾电离源(ESI):磺胺采用正离子模式,氯霉素采用负离子模式。正离子模式下,毛细管电压:3.2 kV;离子源温度:105℃;脱溶剂温度:400℃;脱溶剂气流量:980 L/h;锥孔反吹气流量:100 L/h。

负离子模式下,毛细管电压:1.5 kV;离子源温度:100℃;脱溶剂温度:350℃;脱溶剂气流量:500 L/h;锥孔反吹气流量:50 L/h。

正负离子分开采集,多反应监测模式下,选择离子、锥孔电压及碰撞诱导解离能量参数见表3。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附剂的用量

表3 多反应监测分析的质谱参数

注:1)为定量离子。

在0.5 g样品中分别加入1.0、1.5、2.0、2.5 g C18颗粒,考察C18颗粒吸附剂用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质量与吸附剂用量为1∶2、1∶3时,回收率较低且背景值高,说明吸附剂用量不足以将样品完全分散,不利于分析物从基质中分离;两者比例为1∶5时,回收率下降,显示C18颗粒对SAs和CAP的吸附增强,需要更多的洗脱剂;当样品质量与吸附剂用量为1∶4时,获得良好的提取效果,回收率为82.1%~90.4%,这与张素霞等[6]以C18颗粒MSPD提取猪肌肉中磺胺类药物时样品质量与分散剂用量比为1∶4,奉夏平等[7]以C18颗粒MSPD提取动物源食品中氯霉素时样品质量与分散剂用量比为1∶4相一致。因此确定C18颗粒的用量为2.0 g。

2.2 洗脱剂的选择

洗脱剂的种类和用量直接影响分析物的回收率,试验考察不同体积下乙腈和乙酸乙酯对SAs和CAP的洗脱效果。结果显示,当乙酸乙酯的体积为10.0 mL时,回收率最高,但SAs的回收率小于65%;乙腈作为洗脱剂在体积达到10.0 mL时获得满意的回收率;继续增加乙腈的用量,回收率趋于平稳,没有明显的提高。实验中还发现,乙酸乙酯的洗脱液较易乳化,需要破乳和脱脂处理。综合考虑,选择乙腈作为洗脱剂。

2.3 基质添加标准曲线及其检出限

在SAs为10~500 ng/mL和CAP为0.5~25 ng/mL浓度范围内,8种兽药的峰面积和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按添加水平SAs为40 μg/kg、CAP为2 μg/kg,定量离子的信噪比(S/N)为3时,方法的检出限、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见表4。

2.4 添加回收试验

在0.5 g空白鸡肉样品中按SAs为40、100、200 μg/kg,CAP为2、5、10 μg/kg的水平添加标准工作液,每个添加水平对4个样品平行测定,计算平均回收率和精密度,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8种兽药的平均回收率为81.6%~106.0%,相对标准偏差为0.6%~7.1%,表明该方法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够达到痕量分析要求。

表4 磺胺和氯霉素标准曲线线性方程及其检出限

表5 磺胺和氯霉素在鸡肉样品中的添加回收率(n=4)

3 结语

建立了基质固相分散-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鸡肉样品中磺胺和氯霉素残留量分析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可靠,溶剂用量少,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满足痕量分析要求。

[1] 中国有机质谱学第十二届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氯霉素和磺胺类药物的LC-MS/MS分析[C].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3.

[2] GB/T 21316-2007 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

[3] SN 0208-1993 出口肉中十种磺胺残留量检验方法[S].

[4] GB/T 20756-2006 可食性动物肌肉、肝脏和水产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

[5] SN 0341-1995 出口肉及肉制品中氯霉素残留量检验方法[S].

[6] 张素霞,李俊锁,钱传范.猪肌肉组织中磺胺类药物的MSPD净化和HPLC测定[J].畜牧兽医学报,1999,30(6):531-535.

[7] 奉夏平,张亮,张卓恒,等. MSPD/PVT-GC/MS测定动物源食品中氯霉素[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4(2):65-68.

猜你喜欢
磺胺类氯霉素磺胺
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一种氯霉素高灵敏消线法检测试纸条的制备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婴幼儿慎用氯霉素眼药水
养猪不能滥用磺胺药
HPLC法同时测定氯柳酊中氯霉素和水杨酸的含量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
氯霉素氧化锌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标准
两种磺胺嘧啶锌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
鸡肉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及其积累性暴露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