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量入为出”之举

2011-01-24 09:18翁礼华
浙江经济 2011年8期
关键词:周公礼记孔子

周公“量入为出”之举

孔子的儒家学派,把周公的人格作为世人最高典范,周初的仁政作为最高政治理想,孔子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礼乐制度

九式经邦是中国传统的理财思想,它始于西周。理财,是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政权的巩固、国家的兴衰以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古人“《洪范》五福先言富,《大学》十章半理财”的口头禅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认识到中国自古以来就把理财作为治理国家的大事。口头禅中的《洪范》是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编定的上古史——《尚书》中的一部分,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系统阐述国家施政大法的著作;《大学》则是《礼记》第42篇,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一书中抽出来,编成《大学》十章。《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由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编定。

西周时,称财政为“国用”,负责治理国家的大臣有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以及少师、少傅、少保,合为“九卿”。由于中国古代政府专业化分工不细,行政、经济、财政不分家,看似管财政支出和收入的天官府和地官府也兼管行政和经济。天官的主官是冢宰,亦称太宰,原为掌管王家财政及宫内事务的官。周武王死时,成王年少,周公曾以冢宰之职摄政,于是春秋时皆以冢宰为执政(相当于今日国务院总理)之美称。

《礼记·王制》中说:“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用地大小,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意思是说冢宰在编制国家财政支出预算时,必须在每年年底制定,这时各种租税谷物都已经收进来了,按照土地的大小和年成的好坏,通算30年以编制支出预算,根据收入计划支出。在量入为出理财思想指导下,西周还明确规定以“九赋”之所入,供“九式”之所用,也就是以一定的年收入,抵补一定的年支出,这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九式九赋”。

所谓九赋,就是九种不同来源的财政收入。即邦中之赋、四郊之赋、邦甸之赋、家削之赋、邦县之赋、邦都之赋、关市之赋、山泽之赋和币余之赋。前6项是根据地区远近不同对农产品课征的赋税,关市之赋指商旅税,山泽之赋指矿、林、渔业、特产税,币余之赋则指其他杂税。九式,则是九种不同的财政支出,即祭祀之式、丧荒之式、馐服之式、宾客之式、工事之式、刍秣之式、币帛之式、匪颁之式和好用之式。其相对应的是关市之赋,以待王之膳服;邦中之赋,以待宾客;四郊之赋,以待稍秣(牛马饲料);家削之赋,以待匪颁(赏赐);邦甸之赋,以待工事(工程支出);邦县之赋,以待币帛(聘问时用的币帛);邦都之赋,以待祭祀;山泽之赋,以待丧纪(丧事);币余之赋,以待赐予(特殊的赏赐)。除九赋与九式收支对口以外,其他方面也专款专用。“凡邦国之贡,以待吊用(用于吊祭诸侯的丧事)”。“凡式贡之余财,以共玩好之用”。“岁终则以货贿之入出会之”,即年终财政收支要核算汇总。

量入为出的西周财政赋税制度——九式九赋,是周公制订的。他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史称周公,也称周公旦。周公是武王之弟,他总结了商纣淫暴贪婪而导致灭亡的教训,建立了周朝的典章制度,主张“明德慎罚”,奖励农桑,民食充裕,一度出现“成康之治”。

在小说《封神演义》中,仅仅作为西岐一员大将出现的周公旦,在正史中却是后世为政者之楷模。孔子的儒家学派,把他的人格作为世人最高典范,周初的仁政作为最高政治理想,孔子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礼乐制度。由于孔子的推崇,周公成为后来儒家学者最为尊崇的古圣人之一,有时与孔子合称为“周孔”。

翁礼华,1945年生,毕业于原杭州大学化学系,“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批省劳模。20世纪80年代从政后历任奉化、鄞县县长,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浙江省财政厅厅长兼省地方税务局局长及国资办主任。2003年从财政厅卸任后,改任浙江省政府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中国财税博物馆馆长,浙江大学特聘教授、财经文史研究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
周公礼记孔子
SOUNDS OF THE VILLAGE
论周公的法理学说
周公攝政未稱王申論——兼論周公二次東征與營新邑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半途而废
文明
西夏文草书《礼记》异文一则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熬夜看书也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