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应用型运动休闲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

2011-01-26 02:36蔡林李宁许军彭菲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应用型素质人才

蔡林 李宁 许军 彭菲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成都 610100)

上世纪末,未来学家格雷厄姆·莫利托曾预言,到2015年人类将走过信息时代而迈入休闲时代。如今,“休闲”这个词在中国已耳熟能详,休闲时代的气息早已扑面而来,休闲产业在中国已迅速发展。国家发改委投资所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马志福在2009年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上指出:“休闲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特别是以旅游业、文化娱乐业、餐饮业和体育产业为主构成的经济形态、产业系统和产业集群。”从这个定义上来讲,运动休闲产业是休闲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休闲产业的重要分支,是以满足人们运动休闲需求而形成的产业群,主要是指提供如户外游憩、休闲健身、运动技能培训、运动竞赛表演等服务产品的企业集合。虽然近年来运动休闲产业发展迅速,但运动休闲产业依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基本状况是资产少、员工数量少、员工流动性高、管理水平低下,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国内缺乏运动休闲专业人才。中国高校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发展为己任,但到底什么人才是市场需要的,这是每个高校在办学时必须明确的前提。目前,国内高校体育专业办学中普遍存在很多误区,导致办学目的不明确,办学思路不清晰,学生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来面临就业的竞争。因此,本文应用调查法按市场需求科学地定位了运动休闲人才的培养目标、人才特点和知识能力素质,尝试为高校体育专业改革指明方向。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需要,以高等院校体育院系的社会体育、体育旅游、休闲体育等专业的办学情况和运动休闲类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实地调查全国的一些体育学院和师范学院体育院系,了解其办学情况。有重点地走访一些大型企业,了解企业对相应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自2009年1月到2009年6月,通过网络、电话、走访,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问卷涉及的城市有成都、合肥、武汉、大连、重庆、南京、无锡、开封等,涉及的企业类型有户外、健身房、高尔夫、网球等。经过数据的统计与整理,形成研究的数据支持。

2 各高等院校体育院系运动休闲人才培养现状[1-2]

近年来,有很多院校已经开始探索运动休闲人才的培养,通过实地调查、文献调查和网站调查,调查组获取了目前从事运动休闲人才培养学校的目录,如表1所示。

表1 国内部分与体育休闲娱乐相关的专业(方向)设置

调查表明,在办学实践中这些学校都在摸索各自的道路,在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实践环节中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没有形成独立的专业。各高校通常的做法是改变系的名称,在社会体育专业、旅游专业、管理专业下办运动休闲、体育休闲、运动休闲管理等方向,这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休闲人才的旺盛需求,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运动休闲、体育休闲与传统社会体育、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确有很大的不同,人才规格的不同必然导致在课程、教材、实践等环节的差异。第二,人才培养类型不明确。人才有两种类型,一是应用型,二是学术型。应用型和学术型运动休闲人才构成一座金字塔,塔尖是搞理论的学术型人才,他们一定是少数人,而塔基是搞理论应用的应用型人才,他们是大多数人。两种人才的培养在课程、内容、学时的分配和实践的环节都会有很大的差别。从社会发展来说,社会缺乏的是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调查发现,目前大多专科院校都较清晰地表明了他们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定位,而很多普通本科院校的定位都不是很明确,有些本科院校定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但受传统影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并没有大的改变。第三,没有按市场需求来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的人才定位。大多高校在课程的安排、教材的选用上都有很大的随意性,人才培养缺乏正确的评价标准。

3 运动休闲企业对运动休闲人才的需求

按照会计法对文体娱乐业企业的划分标准,小型企业为员工人数200人以下或年营业额3000万以下;中型企业为员工人数200-600以下或年营业额3000-15,000万以下;大型企业为员工人数600及以上或年营业额15,000万及以上。按照网络信息、黄页信息和已有的实践基地,调查组随机抽取了50个企业样本,数据显示在调查中90%是小型企业、5%中型企业、5%为大型企业、70%是有限责任公司、15%是合伙企业、10%是股份有限公司、5%属于其他类型的企业。这说明,我国运动休闲产业依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每天有企业注册成立,每天也有企业消失,行业中没有处于垄断地位的品牌大公司存在,整个市场目前还处于完全自由竞争的阶段。运动休闲企业基本状况是资产少、员工数量少、员工流动性高、管理水平低下,而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国内缺乏运动休闲专业人才。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数量、学历要求、专业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状况如表2-表6所示:

表2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数量统计

表3 企业对人才需要的学历要求

表4 企业对人才需要的专业要求

表5 企业对人才需要的知识结构要求

表6 企业对人才理论和实践能力要求比例

以上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企业用人需求量最大的岗位是办公室等文职人员、营销策划人员和教练领队等技术人员,平均每个公司这些岗位的年需求量在10人左右,要求在大专以上学历,对专业的选择除教练、领队等技术人员明确要体育专业的外,其余两类岗位对专业要求都不明显。高中基层管理者的人员要求数量在5人以内,大部分公司要求学历在本科以上,专业首选管理和营销专业。从调查中我们还得知,企业认为实践能力依次应该是人际沟通协调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撰写能力、组织策划能力、服务能力、管理能力、休闲运动项目创新能力。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依次应该是职业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由此,我们对运动休闲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了科学的定位。

4 应用型运动休闲人才培养的科学定位[3-6]

4.1 应用型运动休闲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运动休闲人才是指熟练掌握运动技术,拥有一定运动休闲理论知识,为运动休闲人群提供运动技术服务与管理的专业人才。他们是从事“玩”的艺术的人才,以帮助人们从事运动休闲为己任,以实现休闲时代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让人们了解休闲的真正含义。其工作岗位群集中在大型综合体育场馆、各类健身中心、网球中心、游泳馆、乒羽馆、跆拳道馆、武术馆、高尔夫球场、户外拓展公司、赛事策划推广等公司从事技术培训、技术教练、技术领队、办公室文秘、营销策划以及中基层管理的工作人员。

4.2 应用型运动休闲人才的特点

4.2.1 技术的不断更新性

应用型运动休闲人才服务于大众,因此要能紧跟潮流,及时掌握运动休闲项目的变化和更新,不需要达到与专业运动员一样的运动技术水平,但却要能掌握多门运动休闲项目技术,并知道如何传授给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

4.2.2 综合素质的高要求性

应用型运动休闲人才服务提供运动技术指导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康复理疗保健服务等。应用型运动休闲人才与第二产业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有着截然不同的要求,第二产业的应用型人才工作的对象是机器、设备,而第三产业的应用型人才工作的对象是人,其对象比机器、设备复杂得多,所以运动休闲应用型人才的知识口径必须宽泛,要懂更多的人文社会学知识,要有更多的沟通技巧,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4.2.3 人才的复合性

应用型运动休闲人才首先是一个运动技术服务人才,然后才是一个管理人才,是既懂运动技术又懂服务管理的复合性人才。服务是管理的基础,管理是服务的提升,服务是应用型运动休闲人才培养的出发点,管理是提升运动休闲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点。

4.3 运动休闲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定位

综合上述市场调查分析,运动休闲人才培养的实践类学时与理论学时比例为7∶3,除专业实践、顶岗实习外,每门理论类课程中实践学时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理论课程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运动训练知识和人体科学知识中按3∶3∶2的比例进行分配,主要包括运动技术相关课程、运动人体相关课程、管理相关课程、营销相关课程、法律相关课程、休闲相关课程、计算机和外语相关课程。在能力定位上,包括休闲运动项目策划能力、休闲运动项目技术指导能力、运动营养与健康指导能力、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市场推广能力、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主要通过实践类课程来实现,包括每门课程的实践环节,岗前专业培训类课程和顶岗实习。在素质定位上,包括职业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政治素质,主要通过思政类课程、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讲座、军训来实现。

5 讨论

应用型运动休闲人才是符合休闲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是各高校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本文针对应用型运动休闲人才的定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而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包括场馆、师资、课程、教材、教学手段和方法、实践基地建设等在内的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十分重大而艰难的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

[1]郑彩壮,闫万军.美国部分大学运动休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8):41-43.

[2]彭文革.国内外高校对体育休闲娱乐专业人才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4(7):27-29.

[3]彭文革.体育休闲娱乐学科与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12):89-92.

[4]舒宗礼,夏贵霞.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73-75.

[5]张代军.休闲体育与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6):640-644.

[6]卢一.休闲运动.品味人生—四川烹专休闲运动学科规划[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3-4.

猜你喜欢
应用型素质人才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