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2011-01-30 08:01杜伟忠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13期
关键词:苏醒丙泊酚芬太尼

杜伟忠,殷 巍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云南昆明 650051

当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疼痛越来越重视。对人工流产术中的扩张子宫颈等操作,患者难以忍受;而一些意外怀孕的妇女接受人工流产时,过程中的疼痛也对其身心产生了极大的伤害,因此迫切需要采用有效镇痛的药物实现无痛人工流产术。为减轻患者痛苦,静脉麻醉手术方法在人工流产术中已被广泛应用。无痛人工流产麻醉要求起效快、苏醒完全、苏醒快,而且患者很快离院。丙泊酚作为常用的静脉麻醉的药物具有上述优点,但有镇痛差的缺点[1]。单独应用丙泊酚麻醉,用药剂量大,效果不理想;而瑞芬太尼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短效、镇痛作用强的特点,可以与丙泊酚互补,提高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效果[2]。为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我院将丙泊酚加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笔者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实施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158例自愿选择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19~42岁,孕期40~66 d,体重41~67 kg。根据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ASA)[3],患者属于Ⅰ~Ⅱ级,无药物过敏史以及使用瑞芬太尼禁忌证。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将1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丙泊酚组(79例)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组(7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情况,比较两组的术中呼吸抑制、体动情况、不良反应、手术时间以及苏醒时间,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2.2 麻醉方法 ①丙泊酚组:30 s内匀速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2.5 mg/kg)实施麻醉。②丙泊酚+瑞芬太尼组:30 s内匀速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1.0 mg/kg)+瑞芬太尼(1.0 mg/kg),再静脉泵入瑞芬太尼 0.1 μg/(kg·min),必要时追加 0.5 mg/kg。全部患者术前6~8 h禁食、禁饮,不用术前药,患者入室后测MAP、HR、SpO2,外阴消毒,取截石位,开放静脉,常规以 2 L/min经面罩供氧。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s)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condition of the two groups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s)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condition of the two groups

组别 组别 年龄(岁) 体质量(kg) 妊娠次数丙泊酚+瑞芬太尼组丙泊酚组79 79 t值 P值24.98±4.03 25.15±3.71 0.21>0.05 54.78±5.35 55.12±5.41 0.32>0.05 2.01±0.03 1.94±0.02 0.03>0.05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及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反应良好,对无痛效果均感到满意。丙泊酚加瑞芬太尼组的体动反应、低血压的发生少于丙泊酚组,而呼吸抑制略高于丙泊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丙泊酚加瑞芬太尼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分析(±s)Tab.2 Effect of anesthesia of two groups(±s)

表2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分析(±s)Tab.2 Effect of anesthesia of two groups(±s)

组别 呼吸抑制[n(%)]体动反应[n(%)]低血压[n(%)]手术时间(min)苏醒时间(min)丙泊酚+瑞芬太尼组丙泊酚组χ2或 t值P值15(18.99)10(12.66)χ2=5.21<0.05 0(0.00)21(26.58)χ2=13.21<0.05 0(0.00)8(10.13)χ2=7.90<0.05 5.50±0.21 5.47±0.17 t=0.29>0.05 1.56±0.13 3.51±0.12 t=4.32<0.05

3 讨论

丙泊酚是人工流产麻醉的主要药物,具有镇静作用强、起效快、消除迅速的特点;但是由于该药仅是一种镇静药物,其镇痛的作用较差,所以对手术引起的疼痛控制效果不够,患者在术中易出现躁动。如果通过增加药量的方法来满足手术需要,又会延长患者苏醒时间以及出院时间;同时,有研究指出单独应用该药,存在镇静过深、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的不良反应。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阿片受体激动药,该药不依赖肝肾功能,主要经血浆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代谢,故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消除快,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重复用药无蓄积作用,可控性好,与丙泊酚有协同作用,适于靶控输入[4],适用于门诊短小手术。

有研究指出,随着瑞芬太尼靶浓度的增大,可降低丙泊酚的靶浓度,减少丙泊酚的用量,与之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也会减少[5]。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能明显减少单纯使用丙泊酚出现的体动反应,提示瑞芬太尼能提高神经反射弧中间环节的痛阈,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元对手术操作以及疼痛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反应,达到完全的止痛效果[6-8]。虽然瑞芬太尼有肌僵直的副作用,但是与丙泊酚联合用药可大大降低肌僵直的发生率。

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反应良好,对无痛效果均感到满意。单纯丙泊酚组以及复合应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组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呼吸抑制。丙泊酚加瑞芬太尼组无体动反应、低血压的发生,丙泊酚组为21例(26.58%),8例(10.13%),而呼吸抑制为 15例(18.99%)略高于丙泊酚组的 10例(1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呼吸作用的抑制有协同作用,但是通过严密监测和及时干预可以有效控制呼吸抑制。

综上所述,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不仅麻醉效果好,不增加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副作用,而且手术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吴明浩.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4):1707-1708.

[2]李慎占.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06,15(6):425-426.

[3]王若松.静脉麻醉与药物输注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45-146.

[4]Troy AM,Huthimon RC,Easy WR,et al.Treacheal intubating conditions using propofol and remifentanil 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s[J].Anesthesia,2002,57(12):1204-1207.

[5]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25-526.

[6]Nieuwenhuijs DJ,Olofsen E,Romberg RR,et al.Response surface modeling of remifentanil-propofol interaction on cardiorespiratory control and bispectral index[J].Anesthesiology,2003,98(2):312.

[7]解本刚,李娜.丙泊酚与氯氨酮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0):51.

[8]谭英源,罗芬,刘琴湘.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1):145-146.

猜你喜欢
苏醒丙泊酚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绿野仙踪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