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创业网络本质解构与作用机理和治理要义探析——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

2011-01-30 03:59王世权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1年6期
关键词:相关者利益

王世权,王 丹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04)

一、引 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在剖析新企业创立与成长规律的过程中,开始把创业研究由个体层面延伸到公司层面。鉴于公司创业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组织的积极作用,作为创业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公司创业从一开始就引起了不少学者(如Zahra和Covin,1995[1];Zahra等,2006;张玉利和李乾文,2009)的关注。

回顾已有研究可知,公司创业要依靠公司所能获取的内、外部资源来维系,丰富的资源有利于公司发现和开发利用创业机会,提高公司承担创业风险与成本的能力,拓展公司的能力范围,因而有利于公司开展创业活动(Covin和Slevin,1989;Lumpkin和Dess,1996;Elfring和 Hulsink,2003[2])。因此,对于嵌入由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交织而成的关系网络中的公司来说,如何接近不同资源的拥有者并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在获得资源以后如何利用它们来识别和开发创业机会等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Brushet等,2001;Sirmo等,2007),而解决好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公司能否有效治理由不同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创业网络(Smith和Lohrke,2008[3];林嵩和姜彦福,2009)。

然而,综观创业网络研究的既有文献不难发现:虽然有学者(如 Hoang和Antoncic,2003[4];Watson,2007;马鸿佳等,2010)已经认识到创业网络对于公司创业成功的重要作用,但却很少关注成熟企业创业网络的维系和治理问题。此外,现有的创业网络研究大多致力于发掘影响创业网络的因素(M cEvily和Zaheer,1999;Baum等 ,2000)以及创业网络的规模、结构和强度(Elf ring和Hulsink, 2003[2];Walter等,2006;Chiu,2009)等问题,却很少论及公司创业网络的本质、作用机理及其治理问题。因此,现有相关研究难以解释公司创业网络推进公司创业的深层原因与机理。基于此,针对现有公司创业网络研究所存在的不足,本文将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来探讨公司创业网络的本质、作用机理和治理要义等问题,以期为有针对性地设计公司创业网络治理机制提供指导。

二、公司创业网络的本质:基于价值创造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契约

要想阐明公司创业网络的本质,就必须先明晰何谓公司创业。下面,本文按照“公司创业→公司创业网络”的顺序来审视公司创业网络的本质。

(一)公司创业的本质:基于利益相关者之间互动的价值创造过程

自M iller(1983)发表其开拓性研究成果[5]以来,在经过了早期的争论(Burgelman,1983;Zahra, 1993)以后,虽然迄今仍未达成共识,但不少学者(如Zahra和Covin,1995[1];Dess等,2003;Yiu和Lau, 2008)基本接受以下定义:公司创业是指既有公司通过资源重组来开展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战略更新或创建新事业等价值创造活动的一种内部组织过程。可见,不少学者认识到了公司创业是一个价值创造过程,实质上是着重从“生产性”角度去解析公司创业行为的经济性质,这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公司创业行为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分析视角。但是,现有相关研究在运用价值创造等概念解释公司创业行为时,更多地关注公司创业的结果,而忽视了参与公司创业的各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忽略了公司创业的“契约性”。

从公司创业的过程来看,各种价值创造活动为与公司签订契约的不同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一个实现生产要素使用权交易、资源配置和产出以及内部能力与外部环境相匹配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合作过程中衍生各种契约活动与生产活动并且交互影响,致使公司创业具有“契约性”与“生产性”双重属性。撇开公司创业的“生产性”,就不能正确理解公司在创业中“该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而抛开“契约性”,单谈“生产性”,则不能很好地阐释公司创业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价值机制。从契约性和生产性两个方面来审视公司创业的本质,就不难发现:公司创业在本质上是基于利益相关者之间互动的价值创造过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这种互动是建立在缔约基础上的,因此必须强调公司创业的“契约性”,而价值创造则凸显了公司创业的“生产性”。

(二)公司创业网络的本质

创业网络这一概念移植于社会网络研究领域。较早把社会网络概念引入创业研究的学者是Birley (1985)。Birley[6]认为,创业网络是指创业者在创建新企业时与外部发生的全部关系。可见,Birley把创业网络理解为创业者个体的社会网络。现在看来,Birley的创业网络定义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无疑为创业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相对于Birley(1985)所下的创业网络定义[6]而言,Hansen (1995)[7]的创业网络定义显然要宽泛得多,他把创业网络界定为创业者与其所属网络的成员以及各网络成员之间所结成的全部关系。与此相近,Gilmore和Carson(1999)[8]认为创业网络是由彼此相识或不相识的个体或组织之间形成的各种关系的集合。Bruyat和Julien(2000)[9]则进一步拓展了创业网络的范畴,认为创业网络是包括资源、关系、契约、结构、组织、策略等观念,思想,方法和行动在内的综合体,创业企业进行的联合投资、缔结的战略联盟、参与的网络组织等都应该属于创业网络的范畴。此后, Hoang和Antoncic(2003)[4]以及 Klyver和 Terjesen(2007)等学者关于创业网络的认知大多没有超越上述范畴。

从已有研究关于创业网络的表述来看,创业网络由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构成,处于网络中的利益相关者能为创业提供紧缺资源(如资金),进而促进创业成功,这已然成为理论上的共识[4,7]。但是,深入分析可知,现有的创业网络研究大多是针对新创企业(或处于初创阶段的企业),由此直接引致理论上对创业网络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局限于创业者及与创业者个体有良好关系的外部利益相关者。由于公司创业不同于个人创业,也不同于一次创业,因此,公司创业网络的内涵必然不同于一般所说的创业网络,公司创业网络应该包括所有在公司创业价值创造活动中做出贡献的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债权人、股东等。又由于公司创业的核心是价值创造,因此,在综合考虑公司、公司创业和价值创造本质的基础上审视公司创业网络,就不难发现公司创业网络具有契约性、生产性、动态性以及中间组织性四个较为明显的特点。

首先,公司创业网络具有契约性特点。公司创业网络的契约性既表现为利益相关者之间基于正式契约的关系,如与股东的股权契约、与员工(包括职业经理人)的雇佣契约、与债权人的债务契约、与供应商的采购契约、与经销商的销售契约、与政府的税收契约、与顾客的服务契约等,也表现为利益相关者之间长期基于正式契约的“纯经济交易”所衍生的由经济、友谊和利他情感组成的非正式的多元社会关系。利益相关者为了满足自身欲求,会积极加盟公司创业网络,使公司创业具有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集体学习与价值创造的契约特性。合作各方关系契合度越高,各方的承诺就越有可能超越契约规定,从而做出大于契约规定的贡献[10]。

其次,公司创业网络具有生产性特点。公司从成立伊始就通过缔约→生产→再缔约→再生产这一循环过程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王世权,2008)。在这一过程中,公司通过与内、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密切合作,有效配置公司内部的资本(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把创新思想付诸实施并转化为具有执行力的产品,最终构建并维系可持续竞争优势(王世权,2010)。就此而言,公司创业网络具有一定的生产性,这也是公司愿意与利益相关者创建创业网络的重要原因。

再次,公司创业网络具有动态性特点。就单一创业主体(指创业网络内进行创业的公司)的公司创业网络演变而言,公司创业网络总是始于公司初创时企业家的个人社会网络。企业家作为资源整合主体,在公司初创时期就把其拥有的关键资源引入公司,为公司的初期发展奠定了基础(Larson和Starr, 1993;Hite,1999)。因此,在公司初创阶段,企业家的个人网络等同于公司的创业网络。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企业家个人的社会关系会通过惯例和程序正式化为组织之间的交易关系,也就是从以嵌入性关系为主的状态逐步转变为在嵌入性关系与契约性关系之间取得平衡的状态[11]。

就整个创业网络而言,各利益相关者依据自己在公司创业过程中的合作是否“愉悦”来决定是否继续参与。如果公司创业的每项价值创造活动都能使利益相关者感到“满意”,那么不但能增强创业网络既有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意愿,而且还能吸纳新的利益相关者加盟,进而促进公司创业网络的扩大。但是,由于公司创业网络形成的前提是价值创造,价值创造的核心是创新,而创新就必然要面对不确定性[12],因此,公司创业网络未必能让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受益。如果未取得预期收益的利益相关者选择退出,那么,公司创业网络就有可能解体,甚至导致公司创业失败。因此,公司创业网络并不是静止不变的(林嵩和姜彦福,2009),而是随着新利益相关者的加盟而扩大,随着已有利益相关者的退出而缩小。

最后,公司创业网络具有中间组织性特点。依据交易成本理论,网络是一种介于市场与科层制之间的组织形式,是企业与市场相互作用、相互替代而形成的企业契约关系或制度安排[13],因而也是一种超越传统的市场与企业二分法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组织形态或组织制度。因此,公司创业网络是市场与科层制相互融合的产物,是“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相握的结果(Larsson,1992),属于介于市场与科层制之间的中间组织;相对于市场和科层制组织而言,公司创业网络更能适应环境的快速变化。

深入考究公司创业网络的上述特性可知,公司创业网络所蕴含的“契约”、“合作”和“价值创造”三个范畴正是公司创业网络最为本质的东西。采用把上述三个范畴联系起来并加以拓展的方式来审视公司创业网络的本质,不难发现公司创业网络本质上是基于价值创造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契约。在公司创业网络内部,价值创造构成了利益相关者合作契约的基础,并促使各利益相关者出于自身的需要,根据明示或隐含的半强制性组织协议或机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三、公司创业网络的逻辑起点、内在机制与价值创造过程

(一)公司创业网络形成的逻辑起点:网络合作剩余分配

公司创业网络由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构成,但是并非任何人都能成为公司创业网络的利益相关者,加盟公司创业网络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由于公司创业通常表现为产生新技术、新方法的价值创造活动,而价值创造的支持要素主要是企业所需的各类资本,所以,从公司创业的本质来看,加入创业网络的重要前提就是作为不同知识载体的利益相关者有能力并有意愿进行合作。“有能力”意味着利益相关者具备公司创业所需的必要资本,“有意愿”的深层次含义则是在价值创造成功后能够按照契约获得应得的合作剩余,并且实际收益不小于不加入公司创业网络的最大期望收益。为了让那些有能力的利益相关者有意愿加入公司创业网络,公司要让利益相关者能够获得的网络合作剩余与其资本特征及努力相匹配,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各利益相关者在公司创业中的互补作用。可以说,网络合作剩余分配是公司创业网络形成的逻辑起点。

但现实中,公司创业网络内部各利益相关者的能力和努力水平常处于不均衡状态,而利益相关者往往又倾向于谋求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可以是长期,亦可以是短期)。当公司创业网络中存在某类或某几类利益相关者谈判能力占优时(此种状态为常态),公司创业能否持续主要取决于处于占优地位的利益相关者是否愿意让利以及公司创业网络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强度。因此,公司应该设计和实施能够以较低的博弈成本尽快实现公司创业网络内部利益均衡的激励机制,以确保加盟公司创业网络的利益相关者有动力提高自己用于公司创业活动的资本投入,并取得相应的合作剩余。

(二)公司创业网络影响公司创业的内在机制

公司创业网络为公司创业活动充当搜集信息和筹措资源的角色,其存在基础是不同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关系网络对公司创业主体的支持。借鉴已有研究(如Uzzi,1997[10];Tsai,2000;Gulati和Sytch, 2008[14]),进一步考虑公司创业网络的特性,本文用“网络嵌入性”这一新经济社会学研究常用的术语来分析创业主体的个体网络,用能够反映利益相关者相互依存关系的联合依存度(joint dependence)和依存非对称性(dependent asymmetry)[15]来分析公司创业网络内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并用环境动态性作为环境分析要素。

1.网络嵌入性对公司创业的影响。“嵌入性”这一概念由Polanyi于1944年提出,后经 Granovetter(1985)[16]重新阐释,在新经济社会学领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通常用来描述社会关系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制度的影响。衡量网络嵌入性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有结构嵌入性和关系嵌入性(Granovetter, 1985[16];Hagedoorn,2006)。结构嵌入性的关注点是个体在网络中所占据的位置,最直接的衡量指标就是网络中心度。在公司创业网络中,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网络中的位置也不同,因而,他们的行为、关系与收益也会有所差异。由于处于公司创业网络中心的利益相关者比其他利益相关者拥有更多的直接联系,因此,一般认为他们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资源控制能力,拥有更大的战略优势(Galaskiew icz,1979; Powell等,1996[18]),因而更有助于公司创业。

关系嵌入性能够反映网络内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强度,强调行为主体间的直接关系对获取信息的作用。关系越直接、密切,行为主体就越能分享到信息并通过网络获得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17];通常用网络关系强度和网络关系持久度来衡量关系嵌入性。网络关系强度描述的是网络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通常指联系时间、互动频率、互惠服务内容以及亲密程度[19]。关系中存在的高度协同性与专用性资产等因素会促进个体之间信任的产生,增强成员关系,使之致力于取得共同成功;而长期维持这种具有高度交互价值的嵌入性关系,有利于简化公司搜寻程序并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10,19],提升创业主体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Tsai和 Ghoshal,1998),促进其持续创造价值(Das,2006;姜翰和金占明,2008;Gulati和Sytch,2008[14])。当然,牢固的纽带关系也有弊端,如过度嵌入会导致抑制经济效益的危险[10],可能会阻隔网络外部信息传入网络内部,从而导致无法识别和发现新的机会或被“套牢”的危险[2]。网络关系持久度是指网络中稳定关系的比重。在长期的合作中,网络成员建立了互信互惠的互动模式,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行为都是可预期的。这种模式一方面使利益相关者更加认同创业主体的行为,降低监督成本(Barnett,2007;De Cannier等,2009);另一方面则有助于创业主体获得用于价值创造的必要资源(Pow ell等,1996[18];Dickson和 Hadjimanolis,1998)。

2.联合依存度与依存非对称性在网络嵌入性影响公司创业方面的中介效应。由于关系本身具有嵌入性,因此,公司创业网络内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在协作过程中会有所增强。联合依存度能够反映利益相关者间的内聚力水平[14]。一般而言,联合依存度越高,利益相关者嵌入公司创业网络的水平就越高,就越容易出现协调问题的帕雷托改进解决方案[10],也就越能促进利益相关者通过采取互利行为来创造新的价值,从而对公司创业产生促进作用。依存非对称性是指相互依存度之差,类似于能力优势[14]。各利益相关者在公司创业网络中的地位不同,从合作中获益的能力也存在差异[18]。依存非对称性越大,表明公司创业网络内部各利益相关者的相对能力差异越明显。利益相关者间的谈判能力差异决定其在公司创业网络内的话语权:具有较高谈判能力的利益相关者,一方面能够增强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他们的依存度而对公司创业产生正向影响,另一方面也可能会降低其他利益相关者加盟创业网络的积极性而不利于公司创业。

从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特征来看,较高的公司创业网络嵌入性有助于提高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合依存度,降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依存非对称性[14,15]。结合上文的分析,联合依存度与依存非对称性所描述的是公司创业网络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依存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讲两者是公司网络嵌入性最直接的结果之一。此外,相对于网络嵌入性对公司创业的影响而言,联合依存度与依存非对称性对公司创业的影响更加直接。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联合依存度与依存非对称性在网络嵌入性影响公司创业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中介效应。

3.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作为权变因素的环境变量对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已被广泛论及。自公司创业理论问世以来,环境动态性的作用经常用于公司创业(或创业导向)如何转化为组织绩效的研究(如Sim sek等,2008;Romero-M artínez等,2010)。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各利益相关者为了更好地把握技术和市场的变化趋势,必须通过外向型学习及联络来不断适应环境和持续开展价值创造活动,以降低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强化公司创业网络对利益相关者相互依存度进而对公司创业的影响。

4.公司创业网络影响公司创业的内在机制。公司创业网络把市场关系、科层制内部权力关系和社会网络关系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兼有市场、科层制和网络组织特性的复合体。这个复合体反过来作用于创业主体,并促进创业主体开展创业活动。

在上文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一个公司创业网络影响公司创业的内在机制模型(参见图1)。该模型由自变量(网络嵌入性)、因变量(公司创业行为)、中介变量(联合依存度和依存非对称性)、调节变量(环境动态性)等四个变量和相应的路径关系组成。

(三)公司创业网络利益相关者价值创造过程

图1 公司创业网络影响公司创业的内在机制

借鉴M itchell等(1997)的研究成果,考虑到不同利益相关者与创业主体之间的关系,我们把公司创业网络分为组织内网络、组织间网络与社会网络。组织内网络由作为公司创业主体的公司内部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员工等)构成,主要依靠法定权力来运行;组织间网络由与公司存在明确契约关系的市场主体(如债权人、供应商等)构成,依靠价格机制及隐匿其后的关系机制来运行;而社会网络则由以上两种网络内部利益相关者以外的与公司创业主体相关的利益相关者(如社区、媒体等)构成,主要通过社会规范来运转。组织内网络提供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组织间网络为公司创业提供关系资本,而社会网络则提供社会资本。其中,关系资本既能提供必要的财务支持(如债权人的贷款),也能提供一些有益于公司创业的建议;人力资本提供专有性或专用性技术与手段;物质资本提供公司创业所必需的财务资源;社会资本可以为公司创业活动提供其他辅助支持,如媒体的建议、中介机构的协调整合等(王世权,2010)。而且,在不同条件下的公司创业活动中,这四种资本的地位与作用虽有所不同,但通常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起主导作用。

整体而言,只有各类资本的共同作用才能保证公司创业活动顺利进行。在公司创业过程中,利益相关者以公司创业网络为平台,依靠他们所承载的知识或资源,通过互相合作和支持来完成价值创造过程并促进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参见图2)。

四、公司创业网络的治理要义:增进关系、加强互动与形成共生

公司创业网络的价值在于网络整体的连通性,通过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来发挥异质性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的互补和乘数效应(孙国强,2005),而不是以较低的成本反复使用自身的生产要素。因此,公司创业网络治理的核心就是针对创业主体内、外部交互作用的网络关系及其结构来设计治理机制。公司创业网络的内部关系不同于单纯的市场和科层制组织内部的关系:市场关系是通过价格来协调,并以营利为导向,科层制组织的内部关系是靠法定权力来维系的(Coase,1937;W illiam son,1985[13]),而介于市场和科层制组织两者之间的公司创业网络则是建基于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Bae和 Gargiulo,2004)。但需要指出的是,公司创业网络活动并非终止于互动这一环节。互动的结果应该是互补,是形成共生关系,对共生的追求才是公司创业网络各利益相关者进行网络化合作的初衷。根据这个逻辑,公司创业网络的治理要义应该是增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加强相互间的互动,最终形成共生关系,并且合理设计创业主体公司以及整个公司创业网络两个层面的治理机制。

(一)创业主体的公司治理:资本承诺、组织整合与内部人控制

从创业主体的公司创业过程来看,在一次价值创造活动未完成之前,任何利益相关者的退出都会引起整个活动的失败。因此,公司创业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利益相关者的能力和动力,而且还取决于利益相关者投入资源的持续时间。而公司创业能否持续的关键则在于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能否使公司创业活动持续获得由不同利益相关者投入的用途不可逆转且回报不确定的资源(强调各利益相关者做出承诺的重要性),并能够对各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关注如何对各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组织整合)。对此,借鉴O’Sullivan(2000)[12]关于公司治理与创新以及王世权(2010)关于利益相关者治理与价值创造关系的阐述,本文认为,要想让公司创业活动持续下去,创业主体的公司治理机制至少应该能让利益相关者愿意把他们的不同资本投入收益不确定且不能中途退出的公司创业活动,把各类资本整合到创造价值的组织过程中,并且由内部人来控制价值创造的关键流程。换言之,有利于公司创业网络增进关系、加强互动和形成共生的公司治理机制设计的关键在于秉承资本承诺、组织整合与内部人控制的关键利益相关者治理观。

图2 公司创业网络利益相关者价值创造过程

1.资本承诺:公司创业活动的基础。资本承诺是影响公司与创业网络内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持久程度的重要因素。公司创业活动只有在能够从创业网络不同利益相关者那里持续获得为价值创造所必需的资本的情况下,才能一直持续到产生收益。资本的逐利天性决定资本绝不会不考虑盈利而始终附着于某一公司创业网络,因此,创业主体应该设计和实施合理、有效的创业网络治理机制,以确保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或者说资本所有者有动力持续做出资本承诺。

2.组织整合:公司创业活动的关键。组织整合是指把各种资本整合到开发利用创业机会的组织过程中,这意味着由创业主体来安排激励利益相关者做出资本承诺的机制。公司创业网络内部的分工和整合决定了各利益相关者在创业活动中的互动方式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当然也会影响甚至决定价值创造的成败。所以,从更深层次看,组织整合具体表现为一系列令处于复杂分工中的利益相关者为实现公司创业的目标而乐意合作、投入其资本并做出努力的社会关系,是提高公司创业组织内网络和组织间网络关系强度、强化利益相关者协作的关键。

3.内部人控制:公司创业活动的必要前提。内部人控制是把战略控制权赋予具有动力且有能力的利益相关者手中,使他们能够把自身和他人的资本有效配置于价值创造。一般而言,公司创业不仅是在某个时点上根据特定条件做出的一次性决策,更是一个持续做出决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公司创业的决策者决定把资源投入某项创业活动的前提是控制已经或尚未投入公司创业的资源。由公司创业活动的决策者来控制资源,既有利于激发有创新能力者的创新动力,也有利于将各类资源整合到一个组织过程中加以开发利用。

(二)网络组织治理:信任机制、沟通机制与联合制裁

现有研究对如何维系网络组织运行提出了诸如信任、声誉等不下30种治理机制(如 Grando ri和Soda,1995;M cM illan和Woodruff,1999)。根据各词条出现的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相关治理机制受到关注的程度),并考虑公司创业网络的治理要义,本文认为,整个公司创业网络的治理应该注重信任、沟通与联合制裁三方面的机制建设。

1.信任机制:公司创业网络增进内部关系的必要前提。信任是一种基于社会关系的合作各方诚实、可靠,不以牺牲他方利益为代价谋取私利的心理预期或行为表现(Uzzi,1997[10];孙国强,2005),是一方对他方表达的善意,表示一方愿意进行资源交换以满足交换各方的需要,能够增加个体或群体间彼此合作的机会(Fukuyama,1995)。信任也意味着相互的义务,是一种抽象的社会制度,在网络组织治理中发挥着基本的行为调节作用(孙国强,2005),贯穿创业网络发展的始终,并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征[3]。无论是基于制度的信任还是基于声誉的信任,抑或是基于资本的信任,信任机制的建立不但有助于降低利益相关者之间对于别人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担心和猜疑,而且还有助于合作伙伴之间维系良好的关系,进而修改合作过程中“囚徒困境”的均衡解(Granovetter,1985[16];Jarillo,1988)。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打通获取市场难以定价的资源的路径,从而增强竞争优势[10]。正如Jones和 Hesterley(1997)[20]所言,很多公司创业活动遭遇失败,并不是因为缺乏市场潜力,而是因为没能与利益相关者建立信任关系。

2.沟通机制:公司创业网络加强内部互动的有效手段。公司创业网络不能靠强制性法律手段来维系,而要靠利益相关者之间稳定、互惠的非强制性信任关系来维系。也就是说,在一个有利于价值创造的公司创业网络环境中,互信、开放的互动必不可少,而有效互动的关键就是沟通。网络成员间频繁、有效的沟通,不仅能够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避免合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会,而且还能通过参与决策来提高彼此间的满意度,建立深厚的友情[19]。具体而言,公司创业网络基于沟通实现的信息交换能够比市场交易带来更加全面的信息[10],从而有利于利益相关者保持更加持久的关系,并且增强网络关系的强度。

3.联合制裁机制:公司创业网络形成内部共生关系的重要手段。联合制裁是指公司创业网络所有成员通过私下议论、公开传言、短期或永久驱逐等方式集体制裁违背网络规范的成员。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下的集体行为,联合制裁通过告知违规后果来界定可接受的行为,增加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降低利益相关者行为的不确定性[20],使败德者的有形与无形资产贬值,进而促进公司创业网络各利益相关者基于“声誉”或“规范”来形成共生关系。中世纪活跃在地中海地区的马格里布商人间的代理关系就是一种以集体主义惩罚机制和集体内部信息充分流动为基础的自我实施制度。正是这种联合制裁机制保证了马格里布商人间的代理关系的建立和维系,从而保证了马格里布海外贸易的繁荣(Greif等, 1994)。

(三)公司创业网络治理模型:治理要义与治理机制

如前所述,为了实现对公司创业网络的有效治理,应该从创业主体的公司治理和整个公司创业网络的网络组织治理两方面着手。其中,公司治理的逻辑基点是创业主体,而网络组织治理的逻辑基点则是公司创业网络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并且,与公司治理的着眼点是利益相关者从关心自身利益出发的单向治理不同,网络组织治理考虑的是从关心网络整体利益出发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双向或多向的互动治理。可以说,公司治理和网络组织治理两者在治理行为与治理边界上都有所不同。公司创业网络只有在两种治理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才能更好地维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增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并最终形成共生关系,进而更加持续、有效地推进网络内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具体而言,公司创业网络的治理要义及治理机制如图3所示。

五、讨论及启示

公司创业网络研究是创业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网络分析方法剖析有关公司创业活动社会嵌入性以及行为主体间关系等问题,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来探讨公司创业网络的本质、作用机理和治理要义,无疑为公司创业网络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可以克服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和博弈论来研究此类问题所固有的局限性。正如 Granovetter (1985)[16]所言,公司之间的社会关系对秩序的贡献比用市场或科层制思考方式所想象的更大。

对公司创业网络本质进行解构的终极目的就是明晰公司创业网络的本质、作用机理与治理要义,有针对性地建构有利于公司创业的治理机制。因此,公司治理层面的治理机制设计要秉承关键利益相关者治理观,重点就在于有效解决如何治理关键利益相关者的问题。理论上,很多学者都认同关键利益相关者治理观,但在具体如何实施关键利益相关者治理这个问题上却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王世权, 2010)。按照本文的逻辑,关键利益相关者治理必须最大限度地保证资本承诺、组织整合与内部人控制,但如何界定关键利益相关者、具体采用什么治理机制等问题仍有待后续研究来解答。与此同时,信任机制、沟通机制与联合制裁机制等在国外行之有效的网络组织治理机制,能否在中国情境下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发挥作用及哪种机制发挥的作用更大等问题尚待实证研究来验证。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文仅从理论上构建了公司创业网络影响公司创业的内在机制模型,该模型还需针对不同的公司创业网络进行大样本调研,以进一步验证公司创业网络嵌入性对公司创业行为的影响、相互依存度对公司创业行为的影响、网络嵌入性对联合依存度和依存非对称性的影响,以及联合依存度和依存非对称性的中介效应和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等问题,用实证数据来揭示中国情境下公司创业网络发挥作用的内在机理。

图3 公司创业网络的治理要义及治理机制

[1]Zahra,S A,and Covin,J G.Contextual influences on the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performance relationship:A longitudinal analysi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5,10(1):43-58.

[2]Elfring,T,and Hulsink,W.Networks in entrep reneurship:The case of high-technology firm s[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3,21(4):409-422.

[3]Smith,Delmonize A,and Lohrke,Franz T.Entrep reneurial netwo rk development:Trusting in the p roces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8,61(4):315-322.

[4]Hoang,H,and Antoncic,B.Network-based research in entrep reneurship:A critical review[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3,18(2):165-188.

[5]Miller,D.The correlatesof entrep reneurship in three types of firms[J].Management Science,1983,29(7):770-791.

[6]Birley,S.The role of netwo rks in the entrep reneurial p roces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85,1(1):107-117.

[7]Hansen,Eric L.Entrep reneurial network and new organization grow th[J].Entrep 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5,19(4):7 -19.

[8]Gilmore,A,and Carson,D.Entrep reneurialmarketing by networking[J].New England Journalof Entrep reneurship,1999,12(2): 31-38.

[9]Bruyat,C,and Julien,Pierre-And re.Defining the field of research in entrep reneurship[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0,16 (2):165-180.

[10]Uzzi,B.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 rks: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2(1):35-67.

[11]Hite,Julie M,and Hesterly,William S.The evolution of firm networks:From emergence to early grow th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3):275-286.

[12]O’Sullivan,Mary A.Contests for corporate control: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German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13]William son,Oliver E.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of capitalism:Firm s,markets,relational contracting[M].New Yo rk:Free Press, 1985.

[14]Gulati,R,and Sytch,M.Does familiarity breed trust?Revisiting the antecedents of trust[J].M 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2008,29(2/3):165-190.

[15]Emerson,Richard M.Power-dependence relation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62,27(1):47-52.

[16]Granovetter,Mark.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 roblem of embeddednes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91(3):481-510.

[17]Burt,Ronald S.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M].Cambridge,M assachusetts,and 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18]Powell,W,Koput,K,and Smith-Doerr,L.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the local of innovation networks of learning in biotechnology[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6,41(1):116-145.

[19]Granovetter,M.The strength of weak tie[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6):1 360-1 380.

[20]Jones,C,and Hesterly,W S.A general theo ry of netwo rk governance:Exchange conditions and socialmechanisms[J].Academ 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7,22(4):911-945.

猜你喜欢
相关者利益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利益与西瓜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动态分析
建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三层次结构分析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调整要十分注重“稳”字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