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T12胸段夹脊穴合天容、天窗穴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研究*

2011-02-08 07:59钱晓平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1期
关键词:夹脊天窗脏腑

钱晓平 徐 芳

内蒙古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30)

呃逆是指以气逆上冲,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由膈肌间隙性收缩而引起的临床病证。顽固性呃逆是昼夜不停或间隙发作而持续数日或数月,严重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不易消除的病证。现代医学多采用对症措施及冬眠疗法,往往效果不佳,或因患者自身状况而无法施用。中医学治疗本病具备一定优势。笔者采用安全性高于背俞穴效果等同于背俞穴并与内脏各器官组织具有广泛联系的夹脊穴T3-T12,与气体通道最密切的咽部穴位(天容、天窗)电针刺激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1]呃逆是指胃气冲逆而上,呃呃连声,声音短促,不能自止为主要表现的特发性疾病。顽固性呃逆是指将持续3d以上不能自愈,用常规药物治疗(肌注654-2、利它林等)亦不能彻底缓解。排除(1)合并严重心脑血管、造血系统疾病、肝功能不全、精神病患者;(2)孕妇;(3)未能按规定治疗及资料不全者;(4)晕针及晕电针者;(5)呃逆症状持续时间<3d。

1.2 临床资料 观察呃逆患者107例,其中男性71例,女性36例;年龄29~73岁,中位年龄61岁;病程2d~5个月。其中单纯性发作24例,脑血管意外和脑外伤20例,腹部手术后27例,癌症25例;其他11例。107例患者中瘀血内阻20例,水湿停留、气机受阻19例,脾肾阳虚18例,寒湿困脾16例,肝胃不和15例,寒邪犯胃10例,心肺不足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与对照组53例。两组一般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取第3椎胸到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0.5寸,左右各一穴,每次针10穴,左右交替;并加取天容、天窗穴,共12穴。以30号1.5寸针针尖向脊柱,与皮肤呈45°角向脊柱方向从上到下先后刺入穴位中,两手同时捏住针柄,同时缓慢进行提插捻转,以针感向胸背部传导为佳;天容、天窗穴针刺注意避开颈部气管及血管。以上穴位接电针(6805-1型),电量以患者最大耐受为度。对照组取双侧足三里、内关、中脘、攒竹、膻中、印堂共9穴。以30号1.5寸针刺入穴位,要求局部酸胀感,内关穴以传感至上肢甚至胸背部为最佳。以上穴位接电针(6805-1型),电量以患者最大耐受为度。两组均留针30min,每日1次,治疗10次。

1.4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呃逆停止,随访2周以上无复发。显效:症状基本消失,随访2周内偶有复发,但较治疗前呃逆频率与持续时间明显减少50%以上。有效:症状较治疗前减轻,呃逆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减少20%以上。无效:不符和显效及有效的标准,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未减轻。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总有效率与疗程比较 见表2。由表2可知,治疗组治疗第2日、第4日、第6日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 0.01)。

表2 两组总有效率与疗程关系比较(%)

3 讨 论

对一些疑难重症、卧床患者,连续的呃逆给其原发病的治疗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它使患者得不到休息及正常的饮食,甚则引发呼吸困难,极大地降低患者的治病信心,影响整体治疗效果。中医在治疗本病时具备一定优势。通常用中药汤剂或穴位注射、体针针刺或头针、眼针针刺、耳穴贴压等,但终因治疗靶点相对单一,对卧床重病或病因复杂,涉及多脏腑功能失调者效果不能满意。

在神经解剖学角度,刺激T3-T12本身可以调控颈髓中枢(膈反射中枢),降低其兴奋性而产生治疗作用[2]。夹脊穴位于督脉和膀胱经之间,与脏腑关系极为密切,作为脏腑之气疏通出入之处,内应于脏腑,反注于背部,反应脏腑状态,治疗脏腑疾病。T3-T12夹脊穴分别与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相邻,络脉相通。针刺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可以调心气,降肺气,快膈气,顺肝气,利胆气,升脾气,平胃气,通肠气,较之其他方法治疗作用更广,协调功能更宽,发挥作用更强。天容、天窗穴位置在咽部,为气体通道的第二道关口,与气体进出的关系密切,电针刺激该穴位更能有效地调控气体出入方式及频率。加用电针可以增加刺激量的积累,较之单纯针刺效果更显著。本观察表明,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传统针刺组,其在针刺第2日即有好转,传统针刺组针刺前6d症状改善均不明显,传统体针针刺治疗呃逆其症状改善依赖于时间较长的针效积累,症状明显改善较慢。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相比亦具有明显差异。

本法采用与内脏各器官组织具有广泛联系的T3-T12胸段夹脊穴加用调节气体进出通道的天容、天窗穴电针刺激的方法,很好地解决病位广泛复杂,治疗手段单一,靶点太少的状况,标本兼治,内外齐调,治疗病因范围广,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更快缓解由于呃逆对原发病的治疗阻碍。

[1] 周仲英,金实,李明富,等.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32.

[2] 中国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441.

猜你喜欢
夹脊天窗脏腑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自制新款天窗固定器
基于MoldFlow的汽车天窗注射模浇注系统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案
迈腾车天窗无法关闭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2012款科鲁兹车天窗渗水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
中医脏腑与西医内脏之比较分析